毋小利
一、高中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据一些权威调查显示,我国80%以上的高中生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70%的高考生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没有想法;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大学生认为若可以重新选择将选择别的专业。即便是“高考状元”,也有不少因当初选错专业而不得已跨专业选择职业,浪费宝贵精力,职业发展缓慢。从这些调查可以看出,我国高中生极度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育犯了“短视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应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但事实却是,在中学阶段,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的目标直指“升学”。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就是能否进入更高一级的优质学校。学生的任务就是心无旁骛努力学习,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高考,因此大家都忽略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与需求,更别提这些学生了。二是学生得了“依赖症”。学生从小被过度地安排,在学校,校方安排了每个时间段的学习,整齐划一,不可逾矩;在教室,教师安排着每个环节的学习,我讲你听,我说你记,举手、发言、练习,一切井井有条;在家里,父母尽可能包办一切,吃、穿、住、行、学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直过着“被安排”的生活,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和自我规划的意识与能力。三是社会患了“缺乏症”。平时被关在围墙里的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了解社会的时间和空间。所谓“社会实践课”,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也只是把学生从一所学校带到另一所名为“实践基地”的学校而已。在封闭的实践基地呆上一个星期,参加“军训”或“劳动”,学生根本无法真正了解社会。而每年寒暑假的学生社会实践更令人失望:去敬老院服务,学生不知道老人们需要什么;去社区做服务,没有组织者,社区也没事给学生做;去单位实习,单位嫌学生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纯属添乱……到最后,父母们也只能“各显神通”找个单位盖个章,应付差事。社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足够的资源支撑,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变成了“盖章实践”。这样流于形式的社会实践不仅没能让学生真正去接触、了解社会,反而让学生学会了弄虚作假。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亟待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从2017年开始,“3+1”高考模式将成为历史,接棒它的将是“3+3+综合评价”的高考新时代。新高考总成绩为语、数、外3门的高考成绩,加上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从史、地、政、物、化、生、技七门课程中选)。应对传统的高考模式,通常的做法是“一切为了高考,一切等高考之后再说”,学生们考前只要闭门埋头苦读,考完后再听从父母的意见,考虑填报志愿的事。但在新高考模式下,原有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新高考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从高一就要有长远考虑:高考时要选择什么高校、这些高校有什么专业、这些专业要求哪些学科的成绩。不同学科成绩的排列组合带来的最终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若不能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方向,不知道劲往何处使,精力分散,不仅难取得最佳效果,也易迷惘、缺乏学习动力。因此,高中生不可以再为追求高分而一味地埋头苦读,要主动去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尽早做出最佳选择,为职业生涯发展迈好坚实的一步。
三、培养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
高考模式的改革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紧迫性及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晚,起点也主要放在高等院校。目前,除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基本都还没有开展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因而,当前要做好这项工作,亟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支持配合,协同努力。
1.社会要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首先,教育部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有计划地培训专业人才,开发教材,设立课程,进行教育改革。比如,美国早在1989年就组织制定、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日本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为高中学校提供了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设备、实习与实验经费。澳大利亚高中会考中加入10%的学习计划考核,在学习计划中学生需要对未来做一个规划,鼓励学生对未来进行深入思考,选修感兴趣的课程。
其次,教育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体制。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需要制度的创新。比如,建立起配套的社会实践指导制度、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制度、社会实践过程控制制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社会实践对口单位联系制度、社会实践评估及奖惩制度等。像美国,它用《全国综合实践活动法案》、《全美服务希望法案》等法律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开设。它的社区服务活动已经被制度化了,中小学生可以利用暑假做各种社区公益活动,而社区也会对学生参加的每一次活动做详细的记录。这些真实的记录是学生迈入大学的一个必要门槛。这种真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不同职业的人群,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有资质的机构培训更多的职业规划师;政府亦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呼吁社会大众关心和支持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呼吁企事业单位为高中生提高便利的社会实践环境。
2.学校要搭建生涯教育平台
首先,学校应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让职业生涯教育纳入高中教育的常规课程体系。只有开设了独立的职业指导课程,并配有专门的专业教师,才有可能科学、系统地对高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提供咨询与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发展的关系,顺利地完成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其次,学校要创新利用各种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教育。比如,设立“职业日”,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校友精英、高校校长、优秀大学生到学校作职业或专业介绍,现身说法,直观形象,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与职业生涯教育发展较成熟的高校合作,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网站及手机短信参与平台,实现高校、高中、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交互,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模拟训练营、职业角色扮演短剧,采访亲朋好友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对职业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共识,合力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如烹饪、缝纫、木工到电子、舞蹈、设计、艺术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专长。
最后,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机构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获得职业体验,实现社会化发展。
3.家庭要创造积极的成长环境
首先,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现在,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片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亟待转变。比如,只关心吃饱穿暖,不关注生理教育;只关心成绩排名,不关心智商情商发展;只关心听不听话,不关心价值观形成;只关心有无早恋,不关心情绪波动;只关心眼前不能输在起跑线,不关心以后将跑向何方;只关心专业的热度,不关心专业的适合度等。
其次,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很多高中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没有自己的专长。孩子尚还年幼,家长们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名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一到初中就全给学习成绩让路,许多技能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开了个头就夭折了。现实是,天赋异禀的孩子是少数的,多数孩子并不能明显地显现出特别的兴趣爱好,家长若不苦心栽培,孩子是很难有一技之长的。当孩子练习的某项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便能体会到拥有这项技能所带来的好处,进而产生愿意主动学习的兴趣。而当孩子能把这种兴趣转化为能力,把这种能力与职业相连接时,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水到渠成了。
再次,家长要以身示范。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了。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是孩子学习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终生影响。美国教育家克莱尔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父母自己熬夜赖床,就别指望孩子早睡早起;父母自己沉溺于电视、手机,就无法限制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游戏;父母自己得过且过,生活散漫,就难让孩子追求上进,规划未来。父母的职业观很可能就是孩子将来的职业观。可见,父母好好努力,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在于父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做孩子的好榜样,这无关乎金钱、学识、地位。
最后,家长要适度锻炼孩子。如果家长太过庇护孩子,习惯一手包揽,对孩子总不放心,孩子就易产生依赖心理,失去成长的能力。“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家长就要学会适时放手,不能过多干涉孩子,要把自己放在观察者的位置上,多给孩子独立的思考空间,多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多支持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允许孩子走走弯路,鼓励孩子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唯有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才有机会放飞自己的梦想,畅想未来,敢于规划自己的人生。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