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为什么会风靡欧洲?

2015-04-08 09:37张国刚
南风窗 2015年8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耶稣会伏尔泰

张国刚

普契尼(1858~1924)的《图兰朵》,改编自阿拉伯作品《一千零一夜》中的中国故事,可在《一千零一夜》流行欧洲之时,真正从中国直接流传到欧洲的戏剧是元杂剧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而且当时的《赵氏孤儿》风靡欧陆和英伦,要比《图兰朵》风光得多,也更加受到作家学者和社会大众的喜爱。

《赵氏孤儿》的译文是法国在华传教士马若瑟(1666~1736)翻译的,最早发表在1685年法国耶稣会士杜哈德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第四卷。该卷收录的中国文学作品,还有另外一名法国来华传教士殷弘绪(1664~1741)所译《今古奇观》中的4篇故事《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怀私怨狠仆告主》、《念亲恩孝女藏儿》、《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英国剧作家威廉·哈切特(William Hatchett)最早根据《赵氏孤儿》的法文译本,改编了一出《中国孤儿》,戏剧以首相弄权、朝政腐败为主题,讽刺的锋芒指向英国权相沃尔波尔时期的统治。与后来英法德意的几位作家改编的《赵氏孤儿》相比,哈切特的版本算是与中国原本最接近的一个。即使如此,此剧也不是为传播中国戏剧艺术而作,而是一本采取戲剧形式的政治讽刺作品,也许正因为如此,而从未上演过,剧本在沃尔波尔1742年被迫下台前不久出版。

1759年4月,英国演员和谐剧作家阿瑟·墨菲(Arthur Murphy)又改编了一个《中国孤儿》出版,改编中参考了耶稣会士马若瑟的译本,赫德对《赵氏孤儿》的批评和伏尔泰的改编剧本,且主要是对伏尔泰剧本的改编。

《赵氏孤儿》本来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老臣程婴、公孙杵臼舍生取义,以自己的牺牲保护了赵氏孤儿的故事,歌颂的是忠诚、仁爱和正义。墨菲的改编本讲的是中国抵抗鞑靼侵略,变成一个民族抵抗另一个民族侵略的故事,表现了残暴的侵略者和与侵略者作殊死抵抗的人物,如英勇的孤儿以及扶持王室、不惜生命来争取自由的忠臣、义士、爱国者。这对英法七年战争时期(1756~1763)的英国,有现实政治意义,被认为是宣扬爱自由、爱祖国的作品。其在伦敦上演后,获得很大成功,轰动整个文艺界,作家哥德斯密还发表了戏剧评论。

也许《赵氏孤儿》的复仇主题与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复仇情节有一定关系,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借中国故事表现当代政治事件,是那个时代的普遍做法。钱钟书先生在英国留学时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18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曾详细讨论了威廉·哈切特和阿瑟·墨菲两种改编本,也特别提到哥德斯密对墨菲改编本的评论。

除了《中华帝国全志》外,1761年珀西出版过《好逑传》译本。1785年格鲁贤出版的《中国概述》中收录《诗经》中的《小雅·斯干》、《邶风·谷风》和《小雅·棠棣》的译文。此外,耶稣会士介绍中国诗歌、戏剧、小说的文字还有不少。但是,18世纪的欧洲人并不真正对中国文学感兴趣,无论是在中国生活过的耶稣会士,还是通过耶稣会士了解中国的本土欧洲人,对中国的戏剧和诗歌通常评价不高。然而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训诫色彩,却如同孔子哲学,吸引了许多欧洲人的关注。中国的小说和戏剧对18世纪的欧洲人来说,不是文学作品而是道德手册,正好又被他们用来讽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欧洲社会道德凋敝的现状。

尽管对中国戏剧的艺术性评价不高,伏尔泰却也亲自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并促成其上演,他看重的就是该剧所包涵的道德意义。他认为孔子的道德学说已包含于此剧中,因此也称他的剧本为“儒家道德的五幕剧”。1755年8月20日,《中国孤儿》首演,伏尔泰献词道:“《赵氏孤儿》是一篇宝贵的大作,它使人了解中国精神,有甚于人们对这个庞大帝国所曾作和所将作的一切陈述。”

伏尔泰对原作的改编是大手笔的,时间被后移到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时,故事说成吉思汗搜求前朝遗孤,遗臣盛缔犹如程婴,为保护遗孤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儿子,盛缔之妻拒绝以接受成吉思汗的求婚为条件来挽救丈夫和孩子。成吉思汗被他们的道德感动,决定赦免一干人等并抚养遗孤。伏尔泰力图把盛缔塑造成孔子后裔式的角色,并让成吉思汗坦言是中国人的道德使他改变了主意,把这部戏的主旨直白地表露出来。

《赵氏孤儿》中的仁爱和道德不仅俘获伏尔泰,也感动了18世纪末的歌德。歌德曾于1781年8月着手将其改编成《额尔彭诺》一剧,但只完成两幕便中辍。无论是伏尔泰和歌德阐发道德主题的改编本,还是哈切特与墨菲表达政治观点的改编本,《赵氏孤儿》并非作为戏剧艺术和文学作品被欧洲人接受,它只是这些欧洲作家抒发自己对社会某方面理想的载体,它的一些元素如故事情节、思想意义、异国来源,既能帮助这些作家达成目的,又能吸引欧洲读者的兴趣。

《中华帝国全志》中收录的4篇《今古奇观》故事,也同样给欧洲人不少道德启示。这4篇故事本来就充满道德说教,因此《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成为伏尔泰哲理小说《查第格》第二章的创作根据,也被哥德斯密采用到《世界公民》中。而连《好逑传》这样的才子佳人故事,都被珀西作为劝善惩恶的工具出版,并在歌德那里引起强烈的道德共鸣,可见18世纪的欧洲人对中国和欧洲的道德要比对文学敏感得多。

《好逑传》初译本的来历不很明晰。德国的席勒曾因为译文拙劣而想写一个改编本,但未完成。歌德不但当时看了,晚年又细读一遍,并就小说里的名教思想发表了有趣谈话,认为书中人物不管在哪个方面都比德国人更加纯洁,更加道德。《好逑传》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18世纪欧洲也流行一种类似中国名教的思想,有人说是清教思想。

不难看出,18世纪的欧洲知识分子很重视社会道德问题,这正是欧洲社会转型期的基本问题之一。从前的道德体系是以神学训导和神权统治为基础的,当神权遭到鄙视甚至颠覆时,特别是资本主义的铜臭冲击着中世纪伦理时,如何建立一套独立于宗教而又能有效维系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这当然是一个萦绕在启蒙学者们心头的重要问题。社会动荡、战争频仍造成的人心凋敝、风俗颓坏局面,使这一问题显得更加迫切。耶稣会士曾经出于论证中国人心性纯洁、适合接受基督教的目的而溢美儒家道德,自17世纪就已经让欧洲人印象深刻,只是此前人们多循着耶稣会士的思路,讨论儒家道德与基督教道德间的相似性。而18世纪人们却像突然受到点拨一般,发现中国人原来是在一种非宗教性的道德约束下,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而这正是资本主义兴起时欧洲所亟需的。

中国道德的非宗教性特征及其实际效果,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得到生动展现,比教条式的儒学经典更通俗明白和有感染力。就这样,有限的几个中国文学故事被欧洲作家们发掘出无尽的道德价值来。

18世纪和19世纪初叶的欧洲,正是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时代,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之外,还出版了《道德情操论》,就反映了市场经济冲击下的道德需求。伏尔泰、歌德等借《赵氏孤儿》、《好逑传》之类的中国作品,特别张扬其中的道德意味,折射的就是在欧洲宗教神学受到批判、资本主义发展撕毁了温情脉脉的面纱、财富积累过程中道德缺失的现实需求。每当一个时代缺少什么的时候,总能从历史上或者异域文化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耶稣会伏尔泰
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伏尔泰为例
宗教与文化的对话
16、17世纪罗马教宗拖欠日本耶稣会年金问题
近代中国工程师教育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程婴妻给我的感动与叹息
十九世纪初西方史学之东渐
自然的法则
岁月不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