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机校积极作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5-04-08 16:05英红
吉林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作用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亟需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农业(机)院校要抓住机遇,发挥师资、专业技术和成果优势,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和生力军。

关键词:农机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3.00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基础性农业发展战略任务。就目前而言,农机校作为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新时期应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充分发挥农机校的师资优势,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

我国各省都建立了省级、市(地、州)级和县(市、区)农机校,开办之初省、市级都是中专学校,现在大部分都变成了高等职业专科院校,而县级农机校现在仍然是以培训农机操作人员为主的短期教育基地。各级农机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拥有了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职业技能。农机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可以在招收的青年学生中培育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才,或从种粮大户、养殖专业户中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年来进行培养。培养的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化和农业科技知识及农业专业技能后,再回到农村去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在这些院校里可以提供农业性质的教育、农业科技与农机化方面的教育、农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农业文化教育、农场管理教育等。使他们成为职业农民后,既掌握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技能,又懂得农产品市场销售、农产品品牌建设、土地规划与利用、农业科技项目的承担、农产品的储存与加工等,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县级农机校应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力军。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土地承包大户,养殖专业户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短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农机实用技术,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施肥、节约用水、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农业多样性等。掌握农业法规和政策,掌握农场管理的基本知识。

2依靠农机校的专业技术优势,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

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必须具有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技能。而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种粮大户、养殖专业户或合作组织的经营者还不具备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农机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在培养高级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者的同时,还应注重教授适用的专业技能。把大专院校的农业科研成果传授给农民,利用人员、专业技术、信息和成果优势,整合各种现有专业资源,注重知识传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进行农业人才资源开发,把先进的农业知识与技术传播到农村去。让这些从院校培育出来的人员具有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职业资格。县级农机校应以开辟职业教育、职业资格教育和各种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可以对种粮大户、养殖专业户或合作组织的经营者进行生产与经营方面的短期专业培训;可以对农机专业户或农机合作化组织的经营者进行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可以进行农业职业资格培训,依托“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项目,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重点培训内容是:农业生产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产品、食品安全等知识,经营、管理、市场、贸易知识,信息的收集和应用。通过这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技能,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化。

3发挥农机院校的科技成果优势,促进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增产主要依靠的就是科技,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5.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就是潜力。而农业科技的大部分成果主要集中在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许多成果没有完全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这就要求有适合的农业生产者来承担这些成果的转化任务。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者,也是农业科技的创造者,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未来提升农业科技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发明都需要新型职业农民的参与。县级农机校是上接大专院校,下接农民群众的培训机构,它既可以把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通过进一步转化教授给农民,也可以将一些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及新机具传授给农民,让他们掌握新技术、使用新机具,从而成为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等。农业科技成果被农民采用和掌握,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对科技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和水平。这样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让农民提高了科技认识、生产技能和水平,并成为最终受益者,也就促进了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化。

在我国向较发达国家迈进的进程中,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在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各级农业院校和县级基层农机校都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承担起培养造就一支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有技能、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加快促进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使他们成为收入较高而又受人尊敬的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和生力军。

作者简介:英红,中专学历,白山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民培训。

猜你喜欢
作用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