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研究

2015-04-08 16:30陈蕊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陈蕊

摘要:在“全民化艺术教育”的泡沫下,艺术教育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艺术类大学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艺术类大学的真实情况,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自身、专业与职业方向的特殊性,探索艺术类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现存问题,并制定了适合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

关键词:艺术类 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近几年,针对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高校虽作为人才供给的前沿,但新形势下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仍在探索中,而突显出的高校就业管理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更是不能完全适应其需要。特别是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由于他们的人格特征、专业特点、职业方向等特殊性,他们的职业生涯可变性则更强。因此,如何构建出一套更科学、更有效地适应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已成为艺术类大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全民艺术教育”泡沫后的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伴随艺术产业的日益繁荣,我们的当代艺术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艺考热”的不断升温,各种名目的艺术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从数据显示,目前我国720多所高校竞相建立了艺术院系与艺术专业,我国的艺术教育可谓正式进入“全民艺术教育”的鼎盛时期。但是,这仅是表面的繁荣数字,在这背后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隐藏着的巨大泡沫,即凸显出的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艺术市场的需求与艺术专业毕业生供给严重不匹配;不能满足当前艺术产业市场的落后艺术教育理念;艺术类学生学习目的的盲目等。

大学生是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可或缺的资源,但近几年在选择毕业生时用人单位也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更加看重。因此,在巨大的“全民化艺术教育”泡沫下,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尤为必要。

职业生涯教育是对个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对个体进行引导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它既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特殊之处。但恰是这种特殊性更加凸显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其必要性与最需要把握的主要矛盾,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特征

职业生涯教育的出发点首先是学生个体,而个体间的区别最主要是人格之间的差异,这种人格特征的差异体现在思想、情感及行为特征等多方面,但它又是一种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艺术类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有着自身较为显著的人格特征:一般表现出自我意识较强,对所有外界人与事的敏感度较高,并独具创造性与开拓性,但对于秩序与规则的意识较弱,不太愿意对领导与权威服从。

2.学科设置

艺术类大学生的学科设置与培养方案上也有其显著特征:艺术类专业的学科设置更注重对专业主线的培养,而思想政治与文化基础课程都作为辅助培养。换言之,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从学校到个体都以提升专业修为与专业能力为重点。因此,在艺术类大学重专业训练,轻理论辅导;重专业实践锻炼,轻职业生涯导向比较明显,这些直接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与综合能力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职业方向

根据近几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统计,从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而言,专业并不是毕业生唯一的选择定向,其选择的职业方向有专业延伸行业,也有其相关行业,更甚者许多艺术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方向已大大超越艺术类的行业领域。基于这种情况,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就在于帮助大学生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思想来认识自身,并全面结合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用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审视职业选择、自身发展,以及与外部环境直接的联系,进行科学、合理、可行的选择,并最终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问题

我国高校普遍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都正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而艺术类大学生的相关教育较之综合类高校更为滞后,一些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走在前列的艺术类大学也仍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理论指导为主要形式,缺乏针对不同学生需求的个体指导、分类指导与全程多样化指导。据笔者对于文献资料以及艺术类大学间的交流,认为在艺术类大学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针对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目前不少艺术类高校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对学生不但以普遍指导为主,而且由于自身认识有限,又急于求成,使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帮助学生做职业规划混为一谈,更甚有些学校仅简化为普通的就业指导。而这些简化的一般性就业指导,主要也是在保证就业率的基础上,着重对学生的求职礼仪、应聘技巧等进行的一些普遍指导,缺乏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特长、技能发展、职业特点的职业生涯教育。也缺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要求、不同条件学生进行的分类指导。

2.缺乏个体、长远、全程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首先,大部分艺术类高校迫于就业率的压力,就业工作的重心通常会导向在毕业阶段频繁举行各类招聘会,或把毕业生推向各级人才市场。而不少艺术类高校很难更多的考虑毕业生是否能更好地发挥个体自身的专业与个性优势,实现个人价值这个长远目标。

其次,一些较有前瞻性的艺术类高校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一定认识的,由于教育观念、课时限制、专业师资等多方面原因,一般也只能是以必选课或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出现,开设的相关科目与课时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基本都未形成一个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长期、系统课程体系。

3.缺乏多样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目前许多艺术类大学还未涉及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而一些已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开设相关课程指导的艺术类大学也仍以理论课程为主导,而缺乏相配套的职业咨询、各类系统职业测评工具,以及职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外部支持,这种单一教育指导很显然难以满足不同类别与要求的学生个体化需求,缺乏其多样性与个性化。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艺术大学生的教育根本任务应是将学生培养成不但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并且具有创新精神、职业素养等多方面为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必须依据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正确认识职业生涯教育的本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去确定构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方向和思路。

1.建立专业职业生涯教育机构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一个专业的完整教育过程,它是以促进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为目的,在教育指导实施前需有详细教育、活动方案或计划,有规划、有组织实施,并最终引导学生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因此,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必须在艺术院校内建立专业固定的相关教育机构,并配以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的教研、咨询师资队伍,设置专业的教学、指导、咨询、服务、研究的工作模式,并有专门的教育场地。

2.加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一项系统性、连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应把握“三项原则”“紧抓重点,突出两翼”,并注重职业生涯分析工具与方法的引入。

(1)“三项原则”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共性辅导和个性辅导相结合;知识积累和智能发展相结合;四年全程指导和个体单独咨询相结合的三项原则为基础。

具体来说,实现以课程教育为主线,并配以个性化引导,在实际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引导中,依据学生不同的年级、专业、就业类型等标准进行划分,实现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在此过程中使艺术类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知识,并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建立生涯意识,完成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达到真正的智能发展。另外,应从大一学生入手,根据学业阶段的不同,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各层面,覆盖到所有学生。并结合具体生涯规划、职业测评与咨询等个体单独咨询,完成一项完整的教育过程。

(2)“紧抓重点,突出两翼”的课程结构体系设置。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形成“紧抓重点,突出两翼”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必修课为重点,并突出选修课与活动课“两翼”。

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设必修课,使艺术类大学生全面建立生涯意识,认识职业规划,并从中定位自我、以更广阔的视野了解职业与外部环境,完成相应的基础求职择业准备,这也应是体系的重点。而选修课则是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开设多种面向不同年级、专业、就业类型学习需求的具体课程。另外,活动课最能体现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要求,可由多种形式开设,如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过程中,任课教师从若干个活动模块中选择部分模块,以模拟面试、就业模拟、创业模拟等形式,使用2~3个课时组织实施;还可将活动课与校园“第二课堂”相结合,立足学校特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大赛、就业模拟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活动。

3.注重职业生涯分析工具与方法的引入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较之国外,相对不够成熟,而成熟度的区别很多表现在职业生涯分析的各种工具与方法的运用。如施恩职业锚测试、MBTI性格量表测试、16PF人格特征量表、WVI工作价值观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测试等,这些工具的使用,能尽快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定位个人的人格特征、职业兴趣、价值观等,并梳理出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估。也就是说,艺术类大学生可以更为直接的通过职业生涯的分析工具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而职业要求什么,自己应该如何才能适应职业要求”。

四、结束语

总之,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应依靠学校、专业教师、学生的共同构建,并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整体教育中全面渗透并体现,即职业生涯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援.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之我见[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5):72-75.

[2]劳晓芸.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61-66.

[3]张燕花.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学术前沿,2006.209-210.

[4]郭金,卢跃华.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文教资料,2010,(31).

[5]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探析——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10,(8):117-120.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生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