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珠妹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自主学练能力。但在体育课上,绝大多数学生好玩、好动、精力不集中等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直接影响授课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积极开设生动活泼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适应学生的行为特点,启发诱导学生参与训练的动力,提高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打牢身体素质基础,从而实现达到“健康成长”的授课目标。
小学体育课 学生 兴趣
新课程准标是我国普通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依据。新课标提出,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学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奠定学生在成长过程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基础。然而,应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乐趣、体验什么样的乐趣,是当前摆在每一位体育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活用方法,提高参与兴致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学一直沿用:教师讲解示范——组织练习——评比竞赛,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模式。这种单调、教条式的教学方式,较大程度抑制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突出表现为那些身体较弱的学生不爱学、不爱动的现象,最终结果是“弱者更弱”,也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在逐步减弱。这就要求老师在施教中,须改进陈旧、教条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小学生生理、心理及行为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既提高学识能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培养长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那么,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如何创设生动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呢?
1.要做到教学形式、手段的多样化。如快跑练习,如果单一的按照正规比赛程序进行:“各就位——预备—跑”,整个课堂就会使气氛显得沉闷、紧张。我们可以采用分小组单向、往返跑接力、手持风车赛跑等方式,或是结对比赛、小组比赛的方式,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每一位参与者都想勇跃一试;也可以采用接力途中设置小障碍,仰卧起坐(女生)等项目,同样也可以活跃赛场气氛,达到速度跑、综合体能训练的目标,同时也调动了每一位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既可以满足学生“玩、乐”的欲望,诱发学生自主练习的思维,也能更好地让学生集中精力学,练好所教授的内容。
2.要改善设施,有的放矢地搞好训练保障。目前,许多小学的体育设施、训练器材趋向于成人锻炼场所,有的纯粹就是个摆设品或是基于应付上级的考评、检查之所用,教学、练习适用性不强,此类现象农村学校尤为严重。比如,篮球架按国标设置,对小学生而言显然太高了,篮球的分量也太重了,练习效果较差,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对体育课望而生畏。同时,成人的体育设施和训练器材,既不便于小学生操作使用,也不利于小学生的生理需要和运动规律。小学生体育设施、训练器材的设置,应该具备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安全性和必要的趣味性,适当的改造设施、器材,选用相对“缩小”的训练器材,将有助于全面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如我在上单手肩上投篮时,我就采用了能够升降的篮球架,这样,既可以满足学习能力好的男生,同时也可以满足因身体的差异的女生。
3.注重安全,削除因安全问题引发的心理障碍。每一名体育教学工作者,都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善于发现和解决校园内训练场地、器材设置上存在的安全隐患,确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因为学校的疏忽、老师的责任心不强或是授课方式问题而引发了教学事故,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打击,产生了对学校、对教师的不信任,进而对教育训练产生了畏惧感,也影响一定数量学生的心理担忧。所以,我每次在授课跳远或是跳高时,我都会在课前刨一刨沙坑里的沙,等等,确保学生学习的安全。
二、教会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在改革,要摒弃不适应时代潮流的体制,作为老师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在教学中首要的是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破除陈旧的教学方式,变“教”法为“学”法,要切实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己学习的方式,充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练习的能力。
1.要遵循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体育教学中的每一堂新课,初学者遵循对新鲜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发展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想学的欲望,是摆在每一名教师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上篮球课前,我一般会组织学生观看一场NBA决赛,适时播放精彩运球、传球、快攻及灌篮片段,此时在多数学生群里会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于是,篮球授课练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之上,听、学、练的学习氛围明显活跃,提问、讨论的气氛逐渐浓厚,教学效果也明显得到了增强。
2.要耐心解疑,提高主动探索意识。古人云“师者,乃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爱表现的特性,促使他们多想问题、多提疑问,充分挖掘潜能,鼓励学生挑战老师的“真理”。例如,武术教学练习右直拳时,教师重点提示步法、扭腰、转体、冲拳要领,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右直拳需要这么复杂的动作,如果不扭腰、转体而直接冲拳,速度不是更快吗?”从学生的质疑中,老师应该感觉到课堂的教学效果离预不远。此时,老师应该采取直观、讨论、引导的方式进入下一步教学,首先采取结对子体会的方式,结对练习击打手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转体直接冲拳与规范动作冲拳落拳点之间的差距,探讨正确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感受到两种不同冲拳方式的力量差,让学生真正的从思维深处领会教师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从而达到预期自主练习的教学效果。
3.要加强协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要通过摸底,在充分摸清学生的能力、水平、特长及对体育锻炼不同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编组、捆绑进步的方式,将学生编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达成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意识。例如,在组织练习或游戏时,在明确练习、游戏、竞赛规则及组织方法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义,研究协作与取胜的办法,培养团队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胜利欲望。这种将个人成败与集体利益捆绑的做法,容易使每名成员自觉的置身于团体利益之中,形成相互协作、荣辱与共、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一名成员的运动潜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及竞赛的全过程中。
三、注重激励,提高参与意识
一方面,要鼓励先进。在体育课程中,我经常会采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30米快速跑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采取接力赛跑的方式,给优胜小组颁发“优育运动优胜奖”流动小红旗。这种激励方式,既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尽量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师及时的给予表扬。较弱的学生也会以他们为榜样,争取得到老师的肯定。另一方面,要鞭策后进。苏霍姆林斯基说:“落后生主要原因是他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老师要及时地给以安慰和好评,多赞赏他们肯努力,宣扬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使他们感到自己还是被重视、被认可的,从而感受另一层意义上的满足。例如,在跳山羊教学时,有相当多的女生不敢跳跃。这时我就会以女性的身份给学生做示范动作,然后站在旁边做保护,以减轻学生的心理上压力,使她们得到鼓励。当学生因为胆怯完不成动作时,我就会耐心的鼓励“不怕,你一定能行的!再试试!”当她勉强完成动作时,我会赞许“你真棒,但我相信你会做得更棒的!”当她顺利完成动作时候,我会大赞“好!”并鼓励其他学生向她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尝试、完成动作,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总之,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就领会了新课标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成长”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孙云生.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
[2]徐小鸣.浅谈体育课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10,(09).
[3]周晓红.浅谈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J].新课程学习,2011,(03).
[4]刘云娥.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练”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