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研究综述

2015-04-08 13:53:25李冬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冬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对国内学者所做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三支一扶”“支援西部”“特岗教师”等政策,综述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大学生下基层的意愿,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影响因素,指出当前大学生下基层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基层就业 就业意愿

自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向社会大规模扩招以来,入学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台了下基层的相关政策,学者们也对大学生下基层问题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但总体来看,政策与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对大学生下基层的政策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基层就业这一问题。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2012年政府报告也指出,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因此,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就业下基层就业状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第一步。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是根据全国高校上报给教育部的就业数据而形成的统计分析报告。2004~2008年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7.5%、72.8%、78.8%、78.1%和81.3%。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是根据全国高校上报给教育部的就业数据而形成的统计分析报告。2009~2010年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和85.4%。从学历结构上看,专科生的比例明显增加,而本科生的比例则明显减少。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是流入和流出规模最大的地区。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麦克斯公司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以及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的抽样跟踪调查所做的报告。主要结论: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找工作,还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2013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中李春玲基于12所高校毕业生的追踪调查阐述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变化。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是:失业率并不高,但就业率也不高,相当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教育(如考研、考博、出国留学或参加各种培训课程等)来推迟就业。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就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寻找工作之前的就业设想,这些设想与现实的差异会影响就业状况。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下基层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问卷内容集中表现为毕业去向分布、就业地分布和就业城市类型等。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年毕业生东、中、西部地区分布的比例,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按照59%:27%:14%的比例,于2009年4月对2009年毕业生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1597份,有效问卷1553份。在就业时的城乡选择方面,调查对象选择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就业的比例分别为75.5%、23.7%和0.8%。说明大学生明显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追捧。

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外企位于大学生意向就业单位的前三名,分别占到问卷人数的35.81%、27.76%和15.56%,这三类单位类型占到全部比重的80%,而其中又以机关、事业单位的偏好人数最多,占到35%的比例。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计划分配”“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三个阶段的转变。为了缓解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1.2003年6月,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3﹞26号)》招募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乡镇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等志愿服务,享受交通和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等补贴,计算工龄,考研或公务员加分、优先录取。

2.2006年2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等颁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每年招募2万名毕业生到乡镇从事2至3年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3.2009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发布了《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将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县,鼓励3年聘期结束的特岗教师继续从事农村教育,建立数据库,加强动态管理。

四、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

我国学者针对大学生消极下基层问题,将大学生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就业行为等因素对就业机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显示各种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大小。笔者将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如下。

1.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

黄敬宝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十大影响因素分别为学科专业、发表论文、奖学金、主动联系、参加面试数量、单位性质期望、高校层次、学生干部、实习经历和其他证书。

李春玲强调性别、党员身份和学历对第一份工作的就业状况有明显影响。男生是女生的1.2倍,党员是非党员的1.5倍,硕士毕业生是本科生的1.4倍。同时,毕业成绩对第一份工作的就业状态具有明显影响,但并非是学业成绩越好的人就业机会就越多。

2.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

李春玲指出家庭背景因素(包括父亲的职业地位、父母的文化水平和父母的月收入)对985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就业机会、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间以及事业的可能性都没有太大影响,但城市毕业生进入外资企业的可能性是农村学生的1.4倍。

孙颖认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存在着巨大差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2.57倍,到2002年的3.11倍,一直到2010年这一收入差距仍然有增无减,达到3.11倍,如图4-2所示。

3.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影响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学家赖德胜认为大学生一般不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的原因包括:①在次要市场找到较高工资单位的可能性小,城乡收入差距巨大。②就业信息不畅通,流动成本高。③社会保障差距巨大。

4.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孟大虎认为,产业密集带、沿海地区及大企业能提供更多的岗位选择和职位流动性,更可能实现专业投资形成初始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分布不均衡,大学生不愿意下基层。

五、总结与反思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是针对大学生下基层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笔者主要是从大学生就业这个领域入手,筛选出与大学生下基层相关的文献,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整体的梳理与概括。通过对大学生下基层研究的综述,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现阶段就业前景不够明朗,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大学生关于下基层的意向不够强烈,多数大学生还是选择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就业,不愿意选择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再者,国家对于大学生下基层的政策相对细致和具体,但是,一些具体政策还需继续优化创新,以起到吸引大学生下基层的目的。同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想要彻底改变大学生消极下基层这一问题,应当从宏观经济和国家政策层面入手,让大学生在相对贫困的基层工作岗位上能够看到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期,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待,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麦克思研究院编著.王伯庆,郭娇主审.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黄敬宝.2008~2010年北京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06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2014-04-17 18:46:57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