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亮
法治反腐 制度促廉 品格自律
石文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任务,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腐败,可划分成三个层面:一是个人腐败,主要指发生在公民个人与公职人员和权力部门之间的腐败;二是商业腐败,主要发生在企业与公职人员和权力部门之间的腐败;三是政治腐败,发生在较高级别公共管理和政治层面的腐败。腐败是践踏法律制度、破坏公平正义、损害群众利益、阻碍科学发展的“毒瘤”。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导致资源浪费、分配不合理、市场秩序混乱、政策制度失控、党群关系紧张,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解决腐败和职务犯罪重在治本、重在预防,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常鸣,我们要经常抓、长期抓,以法治思维反腐败、以制度建设促廉政、以品格修养严自律,看透官场、看透社会、看透人生,其中加强教育引导是基础、创新制度设计是根本、坚守人格操守是关键、建设廉洁生态是软件、坚持惩防并举是保障。
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心利欲的恶性膨胀,“不弃私心、必废公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当前,一些干部热衷于厚黑学、官商经,不是握权为公、执政为民,而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为老板用权、为利益施政,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者奉行“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无钱不作为、有钱乱作为”、“实干不如会干、会干不如会跑”、“安全不生产、和谐不发展”,在其位不谋其政,败坏了党的形象,也毒化了社会风气。调查表明,精神境界的丧失是社会最大的内伤;放弃政治坚守必将陷入精神迷境,理想信仰缺失就会出现道德滑坡。所以,预防职务犯罪首要的任务就是从思想上切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培育党员干部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廉洁意识,特别是加强廉政领导力建设,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减少权力寻租和消灭腐败动机,这是为人之要、成事之道。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正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要求的,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铲除糊涂意识、清理思想灰尘,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人的欲望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天使与魔鬼背对背,一转身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权力是人民的权力,务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服务于民、维权于民、让利于民。各级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守住做人、处世、办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多一些自律、少一些放纵,多一些觉醒、少一些盲目,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浮躁,防止道德信仰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这是推动事物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关口或警戒线,也是预防的基础。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理性自觉、一种组织现象、一种系统统筹的事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行政干预过多、市场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矛盾,一些部门和单位仍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难、下级监督太软、自我监督太空、组织监督太短、纪检监督太晚”的现象。“不受制衡的公共权力,一旦进入了市场,资本就会收买权力以求得到利益最大化”。那么,由体制缺陷、制度漏洞、管理隐患所引发的腐败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设计来遏制,实现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的常态化,并加强监督制约,以减少违法犯罪的机会和条件,这是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的根本。
一是设计合体适宜的制度笼子。鱼有百种、网有万样。牛栏圈羊、虎笼关猫显然不切实际。法治建设,重在治权。权力只不过是公众赋予政府官员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资格;有权必有边界、用权必担责任。权力是把“双刃剑”,用于为人民服务是把好利剑,用于谋取私利是把杀人剑。同样,萎缩权力是不作为的玩忽职守,扩张权力是乱作为的滥用职权;权力的扩张与制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最普遍的矛盾现象。“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制度是禁止还是引导,是约束更是激励。所以,必须根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权、责、利相一致的原则,科学设计各自合体的制度笼子硬件,以法律制度体现和保障国家权力资源方面的框架、分配和制衡,既要严、还要实,防止政出多门、九龙治水。如针对资金密集、利润丰厚、权力集中的重要部门或关键岗位,要明制度于前、重威行于后,限定职权边界、遵守“热炉法则”、实行终身追责,建立健全权、责、利对等的刚性、科学、管用和可行的约束规范,也就是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强调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着眼制度的效率、公正和可操作性,明确哪些红线不能触碰、哪些防线不能逾越、哪些底线不能跌破,真正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套上紧箍咒,而且筑铁、扎牢、绑紧,避免破窗、漏网、松动,更不允许在执行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最大限度降低公权私用、滥用与亵渎的概率。
二是推进党务政务的权力公开。“地无私载,天无私覆,日月无私照”。权力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大的腐蚀剂之一,“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失联”失去的是公信、“走读”走丢的是民意、“裸官”裸露的是丑态。真正的共产党人看来,自觉接受监督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自信和责任担当。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树立“以公为先、以正为本”的执政理念,少强调等级制度、多注重社会参与,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政务的程序化、民主化,实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权力的透明度,降低或削弱其自由裁量权,防止公共权力的家长化、特殊化,更不能商品化、私有化,特别是杜绝“拨款一支笔”、“用人一句话”、“招标一张条”的“暗箱操作”,或者“拍脑袋决策、擂胸脯管控”的雷言烧语,让领导干部的决策科学、民主、依法,因事而宜、择时而动、顺势而为,真正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日晒风吹,更加合乎形势和民生的需求,更加接地气、攒底气、聚人气。
三是完善执行有力的监督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既要上得了墙,还要落得了地;制度只有得到严格执行、监督有力,才能真正规范、约束、矫正人的行为,真正体现其社会管理价值。权力缺乏制约、权力的垄断、权力的滥用是官场的三大陷阱;不受监督的无限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也必将给国家、给政党、给官员造成可怕的危害。孟德斯鸠有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木受绳则直、人守规则正。”因此,要树立“监督是关心、约束是保护、规范是帮助”的预防理念,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形成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内外交织、纵横交错的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严防“小官大贪”、“一家两制”,尤其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的监督责任,确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制约就跟踪到哪里,不留死角、空白和盲区,更不能让监督体系成了“纸老虎”、“稻草人”、“橡皮筋”。
四是注重优秀干部的选拔任用。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公至上、不谋私利,勤为先、不怕吃苦,心需平、不计得失,这是每个干部的立身之本。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始终坚持用人的基本原则和条件标准,克服跑、送、要、许等不正之风,综合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变X线平面透视式为CT断层扫描式考察,从严选拔、从严把关、从严监管,真正让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有用武之地、发力之处。同时,科学设计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抵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陋习,加强选人、用人、管人的风险防控,纠正官邪、整顿吏治,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积极引导干部以法治意识有效对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正所谓“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骏马能致远,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既要杜绝“带病提拔”、“负伤重用”,又要防止“小才大用、庸才重用”、“秘书弄权、乱政误国”,不给“假、浮、虚、空”者土壤和机遇,不要再让“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移动,勤跑多送、提拔重用”的民谣市语讥讽和嘲笑我们的官场。
自身“不想犯”是预防的关键。我国是盘根错节庞杂的人情面子社会,鲁迅曾讲“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凡事只有疏通各种关系,才有效率、才显排场、才能踏实。而圈子更是政治生态的腐败雾霾,其中权力是圈子的动力源、利益是圈子的加速器、美色是圈子的润滑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经济改变了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对党内生活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个人对组织的依靠感和归属感淡化了,组织观念薄弱、组织纪律涣散,形形色色的关系网越织越密,方方面面的潜规则越用越灵。”还有人说“一切为权力而权力的时代都是毁灭天才的时代,一切为金钱而金钱的时代都是道德败坏的时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许多官员起初克己奉公、务实为民,可就是经不住利益关系人软磨硬缠的浸泡与攻击,不得不考虑人情面子和顾及游戏规则,于是放弃自己的坚守,陷入关系网、潜规则的灰色旋涡与雾霾怪圈,习惯成为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同流合污于既得利益集团,政商结盟、借权营生,形成贪官(权力)—商人(金钱)—美色(肉体)的生态链,也形成腐败(雅贿、钱贿、色贿)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催生“一窝黑”、“一串倒”。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依法用权、循法办事,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深刻感悟“温水煮青蛙”的哲学道理,情以理节、欲以法治,好船者溺、嗜骑者坠,情绪、习惯与嗜好永远不能替代法度,要力戒“酒色财气”(酒香夺志、色满销魂、财迷心窍、气断江山),顶得住世习惯俗的排挤打压,经得起人情世故的历练、人格操守的考验,远离那些呼风“掮客”、唤雨“能人”和独裁“山头,讲党性、讲原则、讲规矩,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还要严以律亲。敬畏法纪、抵制诱惑、择交善友,秉持为政之德、恪守担当之责、善谋履职之策、规避贪欲之险,斩断各种各样利益输送的链条(官商生意链、亲缘生物链、政治生态链)。
气正则民安、风清则吏廉。廉洁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是勤俭节约、健康环保的时代风尚,是与民同乐、为民谋利的亲民情怀,而“四风”无疑对腐败现象的衍生滋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营造“党政清廉、市场守廉、文化育廉、社会崇廉”风清气正的廉洁生态大环境十分重要。
一是培育法治文化、廉洁文化的社会氛围。水清鱼读月,林静鸟谈天。预防职务犯罪人人有责。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是民族生存、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文化出之于人,是人为的程序;又归之于人,是为人的取向。“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预防职务犯罪实践活动要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融权力、利益、爱情、交友、家庭观为一体,去芜存菁、革弊立新,传播敬廉崇俭的好声音、凝聚反腐治奢的正能量,扶植精神、彰显信仰,培育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清除低俗、颓废、委靡、腐朽之污垢,而且保持长流水、不断线。信仰是法治的支撑之基,法治是公正的规则之治。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始终注重加强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思想自觉、品格自尊、行为自律,浓厚以清廉为荣、以贪腐为耻的文化气息,为民者遵纪守法、为官者依法履职,让法治意识、反腐意识、清廉意识成为人们心中不可逾越的一条道德底线,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二是制订廉洁从政、诚信经营的行业规范。行有行规、道有道德;官场如象棋、市场如围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所以,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正气、倡清风,教化公职人员和社会公众应当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禁止什么,制订各行各业为民、务实、清廉的约束性规定,用真情、说真话、求真理、办实事,以纯洁党风政风润泽民风社风,锲而不舍、驶而不息,彻底整治“为官不廉、为官不为”,规范经营秩序、提高行政效能、净化社会环境,使守法、诚信、清廉成为一种良性循环的社会机制,这也是人类社会先进传统文化的基本继承和集中体现,而且要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各个单位目标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社会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创建考核中。
腐败无特区,反腐无禁区。形势决定任务。腐败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绊脚石。反腐败斗争不是一阵风、一场雨、一个局,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没有打击的预防是软弱无力的预防,只预防不打击则会出现防不胜防。因此,纪检、监察、检察机关要严肃党纪、政纪、法纪,敢于亮剑、勇于猎狐,进一步加大打虎灭蝇力度,实行零容忍、不设限、全覆盖,举报必接、有腐必查、惩腐务尽,而且保持劲头不松、力道不减的高压态势,尽可能减少职务犯罪黑数,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标功能和震慑作用,让干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触高压”、“越雷池”、“踩红线”的严重后果,同时为治本赢得时间、为预防提供依据;要重拳惩治行贿犯罪,向商业贿赂潜规则叫板,真正让行贿者不敢行贿、不能行贿、不想行贿,彻底解决行贿犯罪定罪难、处罚难、追缴难的困境;要结合查处的案件,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析理的警示教育活动,在剖析诱发案件的深层原因、机制缺陷、管理漏洞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预防职务犯罪无穷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不断加强隐患排查、风险防控预警,对一些系统、行业、领域出现的带有违纪违法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及时查处并通报,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消灭风险于萌芽或隐蔽状态,从而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滋生、蔓延、泛滥。只有惩治和预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才能保障党和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才能仰不愧天、俯不诈民。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党纪如山,国法如天。作为一个社会人,一定要正风、肃纪、严责,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和有品位,否则法律不会饶恕、人民无法原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一个人而言,如果身上积极的、向上的、正面的东西越多,这个人就越有品位。引用山西省阳泉市首部预防职务犯罪题材微电影《茶殇》(获全国检察机关首届预防职务犯罪专题微电影特等奖)之结语:“茶清韵自来,官腐悔中殇”。要倡导松树风格、梅花精神,修养心性、启蒙品格、培正精神,自重权力、自严纪律、自实作风,做政治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品德上的高尚人、经济上的干净人、事业上的担当人。时刻心中有法纪、脚下有红线,让廉洁始终成为一种虔诚信仰、一种热情追求和一种自觉实践,为人至正、处事至实、做官至廉,净化社交圈、纯洁生活圈、规范工作圈,不在信仰上犯糊涂、不在道德上栽跟头,不让良知出局、不让底线崩塌,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以走正、走稳、走好人生路。■
(石文亮,山西省检察机关首批调查研究类检察业务尖子,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