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坤,周玲玲
(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海归人才①一般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勤奋拼搏的精神,他们是人才结构中的高层次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选择回国就业或创业。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回国就业或创业。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归人才总量达180万人,其中近三年就有100万人才回国[1]。
在创业研究领域,关于创业环境对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而关于创业环境、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三者关系的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文拟以海归人才为对象,以长三角地区为背景,将创业学习引入到创业环境和创业能力的关系中,探索海归人才创业环境是否影响创业能力,以及创业环境又是如何通过创业学习影响创业能力的,以期为提高海归人才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提供理论参考。
创业环境是指影响创业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2]。理查德·L.达夫特[3]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对组织总体或局部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关于创业环境要素构成,Scott Shane[4]认为创业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3个层次;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5]将城市创业环境系统划分为经济基础、文化支撑、科教支撑、服务支撑和环境支撑等5个子系统;杜海东、李业明[6]将创业环境的维度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基础设施、技术环境、教育与培训环境、市场环境;黄昱方、陈成成、陈如意[7]认为创业创新环境由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生活环境等7个要素构成。
关于创业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学者们主要从创业者担任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等不同视角界定创业能力内涵,他们认为创业者要想在创业过程中获取成功,必须具备充分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尹苗苗、蔡莉[8]分别从创业者特质视角、机会视角、管理视角和关系视角来分析创业能力的概念。马鸿佳、董保宝、葛宝山[9]认为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利用市场机会和内外部关系来经营管理,使企业取得创业成功的能力。
Feldman[10],Tan[11],郭元源等[5],唐靖、张帏、高建[12]等都肯定了合理评价创业环境有益于把握创业机会。杨道建等[13]认为社会创业氛围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社会网络关系,这种社会网络关系有利于促进创业者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可以确保识别和收集稀有资源,了解到最新的创业支持政策,对创业能力有积极影响。在一个鼓励创业、宽容创业失败的环境中,海归人才的创业意愿更加强烈,创业的主动性也更强,可以根据当地的融资支持和政府支持政策,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发现潜在的创业机会并加以利用,影响创业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创业环境和创业能力关系的假设:
H1:创业环境对创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创业学习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界定了创业学习的内涵。国外较早提出创业学习概念的学者是Deakins和Freel,他们从知识管理角度出发,认为创业学习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为了获取资源、提升网络化能力、总结经验或失误等而进行的学习[14]。Minniti和 Bygrave[15]从创业过程视角出发,认为创业学习可以增强创业者的自信心,并丰富他们的知识,既总结成功经验,又吸取失败教训。
创业学习是在特定的创业环境中进行的,创业者对创业环境的感知不同,采取的创业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不同,导致创业的结果有所不同,必然也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创业行为。Holcomb等[16],Petkova等[17],蔡莉等[18]均肯定创业环境对创业学习有促进作用。单标安、蔡莉等[19]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所拥有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这就驱使创业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应对创业中的困境,例如如何培养独特的敏感性以应对变化的创业环境,识别到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如何通过有效途径获取稀缺资源以把握创业机会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创业环境和创业学习关系的假设:
H2:创业环境对创业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在创业过程中,创业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经验学习涉及到失败与坚持,创业者的自信心在这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15]。认知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或企业的行为或结果以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自我认知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16]。认知学习重视他人的经验,创业者可以在创业或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中受益匪浅。实践学习是指在特定的环境背景或社会情境下[20],企业家在自身的创业实践中总结经验,更新现有的创业知识,同时习得最新的、与现有情境相匹配的知识[21]。实践学习没有可供参考的流程或标准,强调了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
关于创业能力维度的划分,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划分依据。Sarasvathy[22]认为创业能力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机会识别、机会发掘和机会创造; Ardichvili和Cardozo[23]认为创业能力主要分为把握机会的能力、对市场的敏锐度和运营规划能力。唐靖[24]认为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知、发现和开发机会;二是管理新企业,使企业快速成长;马鸿佳等[25]认为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两方面。
大多数成功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和持续改进获得的,创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一个学习过程。Rae和Carswell[26]认为创业者通过观察他人的创业成功和失败行为,总结反思经验教训,间接提升自己对创业机会的利用能力,以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Politis[27]则认为创业者的自身职业经历对于企业创业成功很重要,在所从事的职业中创业者可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能够更好地识别潜在机会,增强其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Dutta和Corssan[28]认为创业学习贯穿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增加机会识别和利用能力。创业学习是获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创业者挖掘的信息有利于创业者识别机会,创业者通过经验学习,利用以往在从业或创业方面的经验来加强其创造新机会的能力,同时能够帮助其发现关键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创业学习和创业能力关系的假设:
H3:创业学习对创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创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能力,而且还能够通过提升创业学习来改善创业环境和创业能力间的关系。创业者通过学习能够塑造独特的能力,帮助其识别创业环境中的机会,并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抓住创业机遇[29]。单标安等[19]认为创业制度和市场环境快速变革,要求创业者具备应对的策略和能力,创业者需要持续学习知识来增强把握外部环境的能力,识别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并努力获取相匹配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这些创业机会。对于创业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条件、市场开放程度、创业文化、政策支持以及教育科研活动,创业者可以通过认知学习、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来获得新知识,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发展态势,发现并利用潜在的创业机会,提升创业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创业学习的调节作用提出如下假设:
H4:创业学习在创业环境与创业能力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
问卷设计采用Likert五分量表形式,调查对象根据对每个问题的认同程度赋予不同的分值 (1-5分),3分表示不确定,3分以下为不同意,3分以上为同意,同意程度越高则分值越高。
(1)创业环境量表。以GEM模型为基础,根据海归人才创业实际情况,将GEM模型中的9个指标修订为5个指标,分别为“金融支持”“政府支持”“教育培训与科研开发” “商务环境与基础设施”“市场开放与创业文化”共有19个问题测项。
(2)创业学习量表。采用单标安等[19]修正后的创业学习量表版本,该量表由“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及“实践学习”3个指标构成,共12个问题测项。
(3)创业能力量表。根据Chandler和Hanks[30]对创业能力内涵以及测量方法的诠释,将创业能力分为“机会识别能力”与“机会利用能力”2个指标,共有7个问题测项。
根据以上理论与假设构建创业环境、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关系模型,如图1。
图1 创业环境、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关系模型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江浙沪地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区,是海归人才创业的核心基地之一。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江浙沪地区的创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科技园、高新开发区、产业园中的海归创业人才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有两种途径:一是电子邮件;二是直接走访。本次问卷共发放600份,回收问卷442份,剔除不符合要求以及重复的样本,得到有效样本397份,实际回收率为73.67%,问卷有效率为66.17%。
从样本地区分布来看,上海地区占17.43%,江苏地区占49.75%,浙江地区占32.82%;在企业规模方面,海归人才由于对当地政策、市场情况不完全了解,创立的企业大多为小微型企业,其中企业人数在1~20人的企业占49.36%,21~50人的企业占29.09%,50人以上的企业占21.55%;在企业所属行业方面,海归学子大多具有较高的创新创造和科研能力,所以创业领域多为新兴产业,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占25.38%,光机电一体化企业占6.97%,电子信息企业占18.33%,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占21.46%,新材料企业占12.57%,新能源企业占4.34%,软件及电子商务企业占5.03%,其他企业占5.92%。
1.信度分析
量表的信度检验用SPSS16.0软件统计出Cronbach’s α系数来测度,通常认为Cronbach’s α值大于0.8时量表为高信度。统计结果显示创业环境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2,创业学习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9,创业能力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各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8,因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2.效度分析
量表的效度检验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测度,结果见表1。从与适配的标准相比较中可以看出,各项指标拟合情况较好,适配度较为理想,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来检验假设,运用AMO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根据问卷调查所搜集到的数据分别对创业环境与创业学习的关系、创业环境与创业能力的关系及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假设H1、H2、H3是否成立。其次将这三个变量放在一个整体模型中,以创业环境为自变量,以创业学习为中介变量,以创业能力为因变量进行路径分析,检验假设H4是否成立。
1.各变量间关系的检验
首先,创业环境与创业能力之间关系的检验。根据前文理论综述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创业环境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创业环境作用于创业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63(P=0.0000),表明创业环境对创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模型拟合度较好,假设H1得到了验证。其次,采用同样方法检验创业环境与创业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到路径系数分别为0.87、0.66,表明创业环境对创业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对创业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见表2),假设H2、H3得到了验证。
表1 各变量拟合指标数值
表2 各变量间的影响关系
2.整体理论模型的检验
将海归人才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和创业能力三个变量放在同一个结构方程模型中作进一步分析 (如图2所示),研究当考虑模型整体变量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时,创业学习在创业环境和创业能力之间是否起着中介作用,以验证假设H4是否成立。
(1)整体理论模型拟合度检验
基本拟合标准如表3所示。各个变量的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7,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创业能力的组合信度均大于0.7,平均方差抽取量也均大于0.6,表明整体理论模型符合基本拟合标准,通过了基本拟合度检验。
将调查数据放在整体模型中检验发现,χ2/df =1.374<2.00,RMSEA=0.013<0.08,GFI= 0.957>0.90,AGFI=0.923>0.90,NFI=0.965>0.90,CFI=0.978>0.90,PNFI=0.763>0.50,PCFI=0.784>0.50。各拟合指标均符合适配标准,达到了较好水平,表明整体模型的拟合度较高。
(2)整体理论模型路径分析
当拟合度通过检验时,表明整体模型适合做路径分析,运用AMOS17.0软件统计出整体理论模型的路径系数,检验假设H4,结果如表4所示。
图2 整体理论模型
由表4可以看出,创业环境与创业学习之间的路径系数y11为0.69,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之间的路径系数y13为0.56,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创业环境对创业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对创业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创业环境与创业能力之间的路径系数y12为0.15,未通过P值检验,说明加入创业学习变量后,创业环境对创业能力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综上分析可知,创业环境通过创业学习对创业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创业学习是创业环境与创业能力关系间的中介变量,假设H4得到验证。
表3 基本拟合标准
表4 路径系数与检验结果
1.本研究证实了海归人才创业环境、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关系。创业环境和创业学习均是影响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创业能力的提升进程。创业环境对创业学习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创业环境越佳,越有利于海归人才学习到创业经验与知识。
2.创业环境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创业环境能够显著影响创业学习,创业学习能够显著影响创业能力,但创业环境对海归人才的创业能力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创业学习在创业环境和创业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1.政府应为海归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帮助海归人才提升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的能力。第一,结合海归人才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信贷结构,健全金融体系,搭建投融资平台,建立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第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重点扶持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海归企业,激发海归创业者的热情与信心以推动新创企业持续变革。第三,重视创业培训,加大创业教育,推动研发成果向市场转移,同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交易机制尊重和保护海归人才的创新劳动和创造成果。第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商业环境,为海归人才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会计等服务。第五,弘扬优秀的创业文化,大力宣传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成功的事例,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创业失败的创业氛围。
2.海归人才需要通过创业学习来获取和增强创业能力。首先,要将自身先前的工作经验或经营管理经验转化成创业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创业决策过程中。其次,要善于观察和效仿先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吸取成功经验,规避失败教训,以弥补自身创业知识的不足。最后,当环境发生变革,以往的知识无法解决创业瓶颈时,要通过边干边学来获得符合当前情境的创业知识。
3.海归人才要善于利用现有创业环境,坚持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相互结合,以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一,学习并了解各种融资途径,积极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第二,熟知并用好当地政府对海归人才创业的各项支持政策,扫清创业中的各种障碍。第三,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不断分享海归成功的创业经验和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海归创业的意识、知识、能力、素质和水平。第四,充分享受当地相关机构为创业提供的服务,注重利用各项基础设施,为企业运营提供便利。第五,掌握海归新创企业进入新市场的有效方法,学习如何应对市场环境的不公平现象,自立、自治且通过个人努力学习来捕获各种创业机会,提升创业成功率。
注释:
①本文中海归人才是指在国外正规教育机构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含)以上的回国人员,或在国外留学并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的回国人员。
[1]万玺.海归科技人才创业政策吸引度、满意度与忠诚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2):166-173.
[2]Georgine Fogel.An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hungary[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1,39(1):103-109.
[3][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王凤彬,张秀萍,石云鸣,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6.
[4]Scott Shane.Where is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heading[C]∥Conference Paper on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Emerging Regions of the New Millennium,2001:35-56.
[5]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141-145.
[6]杜海东,李业明.创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资源中介作用的深圳硅谷创业园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9):77-82.
[7]黄昱方,陈成成,陈如意.政府支持下城市吸引海归创业人才的环境要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2):23-28.
[8]尹苗苗,蔡莉.创业能力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12):3-19.
[9]马鸿佳,董保宝,葛宝山.创业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3):432-440.
[10]Feldman M,Francis J,Bercovitz J.Creating a cluster while building a firm:Entrepreneur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C]∥The Conference on Complexity and Industrial Clusters-Dynamics,2001:64-92.
[11]Tan J.Innovation and risk on taking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1,30(16):359-376.
[12]唐靖,张帏,高建.不同创业环境下的机会认知和创业决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328-333.
[13]杨道建,赵喜仓,陈文娟,等.大学生创业环境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 (20):130-136.
[14] Deakins D,Freel M.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the growth process in SMEs[J].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8,5(3):144-155.
[15] Minniti M,Bygrave W.A Dynamic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1,25 (3):5-16.
[16]Holcomb T R.Architecture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Exploring the link among heuristics,knowledge,and actio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1):167-192.
[17]Petkova A P.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from performance errors[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Journal,2009,5(4):345-367.
[18]蔡莉,单标安,汤淑琴,等.创业学习研究回顾与整合框架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5):1-17.
[19]单标安,蔡莉,鲁喜凤,等.创业学习的内涵、维度及其测量[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867-1875.
[20]Hamilton E.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in family busines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1,18 (1):8-26.
[21]Lumpkin G T,Lichtenstein B B.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the opportunity-recognition proces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4):451-472.
[22]Sarasvathy S D,Dew N,Velamuri S R,et al.Three view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M].New York:Hand-book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03:77.
[23]Ardichvili A,Cardozo R,Ray S.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1):105-123.
[24]唐靖.创业能力的概念发展及实证检验[J].经济管理,2008(9):51-55.
[25]马鸿佳,董保宝,常冠群.网络能力与创业能力——基于东北地区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 (7):1008-1014.
[26]Rae D,Carswell M.Towards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1,8(2):150-158.
[27]Politis D.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a conceptual framework[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 (4):399-424.
[28]Dutta D K,Corssan M M.The nature of entrepreneruial opportunity: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using the 4I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J].Entreprenrship:Theroy and Practice,2005,29(4): 425-449.
[29]Arikan A M,McGahan A M.The development of capabilities in new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1): 1-18.
[30]Chandler G N,Hanks S H.Founder competence,the environment and venture performanc[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3):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