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
江苏省徐州市24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的第3题是: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表达的观点是( )
A.良知的实践以观念的推导为前提
.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
C.内心自省是获得良知的重要途径
.通过动静结合以促进良知发展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从材料中“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这句话可以直接否定A项,C项与题目所给材料表述不符,所以选择项的同学较多部分老师对正确答案存在一定的疑问,现结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结合王阳明的思想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对于王阳明的思想,人民版教材的表述是:“王阳明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这个‘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人教版教材是这样叙述的:“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岳麓版教材是这样描述的:“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主动的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整合三种版本的教材可以看出,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心学“心即理也”的基本命题,同时提出了“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思想,构建起心学完整的思想体系题目中的“静”可被视为是道德修养的方式和方法,是获取良知的过程,即道德认知,而材料里的“在事上磨练”指人的道德实践,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应该是统一的,都是致良知的活动结合教材内容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项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认识,仔细分析可以看到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与题目中的“静”和“遇事”以及教材中所提到的行为实践有着很大的差别,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项需要从材料中推导出来,教材没有直接给出相关信息,这需要对王阳明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该选择题的材料出自《传习录》中所载王阳明与弟子陈九川的一段对话,(陈九川)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王阳明与陈九川这段话的主旨是揭示以静悟的方式获得良知的同时要进行实践,才能使良知进一步被感知,促进人的自我良知的发现与发展在王阳明看来,尽管良知用静悟的方式进行了感知,还要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的良性互动和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实现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做事和寻本源是相通的,不应该割裂开来,两者都是在找寻良知:“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道德观念是在做事中得以体现的,用良知支配人的行为实践,同时又是寻找良知的一个过程,达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融合
题目中项所提的道德观念是静态的,可以理解为良知,而题目材料中的“静”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思维过程,这种理性的思维,也是体悟良知的必要环节;只有通过精思,对良知的理解才能由模糊粗浅走向明晰深入除此以外,行为修养也不能准确地概括“行”的含义王阳明所说的“行”,指的是道德实践而并不是单纯的行为修养,道德实践在致良知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王阳明所提的“在事上磨练”,是在良知的支配下进行的道德实践,同时亦是行而致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知到行进而到知,用行为修养难以对这一过程进行精确的概括通过一个实例来看,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王阳明)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从王阳明对属官说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致良知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静中的悟是蕴含了动态思维的体察、动中的做蕴含了静态良知的再现,这便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体验过程,是德性的培养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并不是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那么简单
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良知本体是超越动静的,或说是恒动恒静的心之本体为良知,而一旦落实到现实中,心便有所谓的“循理”与“从欲”王阳明认为:“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在寻本源的过程中,不管是静悟还是做事都要循理去欲,才能致良知“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在王阳明看来,格物是不分动静的:“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因此在循理的过程中,悟的静和做的动要相互结合方能是完整的体悟过程“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生,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从王阳明思想来看,良知无分动静,在致良知的过程中需要将理性思维的静和做事情的动相结合,动与静都是致良知的功夫
从这道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项似乎正确,但与题目所给材料和王阳明的动静观思想都大相径庭;项看似浅显,其实与材料和王阳明的思想十分契合,蕴含了致良知功夫的动静这样才是完整的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王阳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