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和阳明心学的诞生

2015-04-07 05:40范同寿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阳明心修文龙场

范同寿

近年来,阳明心学渐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选题,王阳明也成了许多地方提升自身知名度,打造特色文化的品牌。但王阳明曾经到过贵州,一直受到偏见和误解。

一些人习惯地认为:王阳明贬谪到贵州龙场,是他人生经历中的不幸和坎坷,如果是在水乡泽国的故土,王阳明会更早提出他的学说,取得更大的成就。不少文章描述王阳明如何在贵州开办学院,启迪民智,发展文化教育,这当然是应该宣扬的。但若以“偏僻、荒萦、冷漠”的贵州因为王阳明的到来,便得到了文化,得到了荣誉,得到了许多过去没有的东西,这就有些不大公允了。

贵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正是这片沃土和它的人民滋养了王阳明,孕育了他的阴阳心学,促生了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伟大哲人和他的学术体系。没有龙场的3年悟道,就不会有王阳明以后的积功和成就,更不会有阳明心学。

王阳明贬谪到贵州龙场以前的官职并不高,尽管他兢兢业业地恪守着一个官员的本分,却从未受到过重用,在学术上也并无多大建树。明代读书人大多信奉宋明理学,青年时代的王阳明也不例外,他对朱熹等人提出的“格物穷理”的道理深信不疑,相信“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直到21岁,他对程颢与朱熹的哲学理论仍然十分执着,曾经面对着家里的竹子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想从当中“格”出所希望的“理”来。结果,“理”不但没有“格”出来,人却生了一场大病。此后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忙着参加会考。这个时期的王阳明即对程朱理学深信不疑,又一度信佛信道,实际上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

为了突出王阳明在贵州处境的艰苦,渲染他在逆境中的奋斗,一些人总是把明代中叶的龙场描述地非常荒凉和破败。王阳明自己在文章中也将整个黔中的龙场形容成一处不宜人居的恐怖之地,这不仅过于夸大其辞,也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符。王阳明贬谪的龙场,即今修文县治所在地龙冈镇,虽然相去几百年,气候和地貌的变化也不至于像某些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到过修文的人都知道,位于黔中地区的龙场镇,并不是一座山城。尽管从贵阳前往修文,需要穿越崇山峻岭,但只要一过三足山,眼前就是一片开阔地势。而经历了500年沧桑的龙冈山,也不过是一个小山包。王阳明到来之前的洪武十七年(1384年),这里便设置了龙场驿,十分繁盛。王阳明来到这里时,昔日昌盛的集市,也绝不可能皮拜倒不堪人居的程度。或许是王阳明从歌舞升平的京城,一下子来到几千里之外的异域他乡,觉得极不适应,或许是后人为了衬托这位哲人治学环境的艰苦,便刻意采取可夸张手法,总之,王阳明悟道的龙场,在一些人的笔下成了让人闻之色变的穷山恶水。

王阳明在贵州的确做了不少事。他创办龙冈书院,开课授徒,为贵州培养了众多人才。然而贵州这片土地给予被贬谪的王阳明的回报,也同样十分丰厚。当他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环境,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帮助。当他身处逆境,万念俱灰时,是当地各族人民的朴质、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他,让他重新焕发出了昂扬的斗志。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使贵州成为阳明心学的孕育地,成为阳明心学走向全国和世界的始发点,成为贵州人引以为荣的重要文化资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也正是贵州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才促成了阳明心学的诞生。

猜你喜欢
阳明心修文龙场
“知行合一”的当代价值
贵州水城龙场锐钛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丰收的秋天
《王阴明 教条元龙场诸生》之改过
“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阳明学
狼心叵测
吴修文:跑步让我获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