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 要: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逐步从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外部审计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又有哪些作用?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外部审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外部审计行为如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对真实盈余管理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外部审计;真实盈余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审计市场面临着巨大冲击,2012年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合资企业协议到期,所有四大合伙人必须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这使得原本混乱的中国审计市场的审计能力更加薄弱。然而随着我国法律制度和监管的不断完善,上市企业从应计盈余管理入手操控盈余、粉饰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转而通过安排真实经济活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更具有隐蔽性,投资者不会轻易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外部审计通过高质量的审计发现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本文将对外部审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提高审计质量、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提出建议。
二、真实盈余管理概述
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是指通过操控非正常应计项目,如对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来达到操控盈余的目的。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更具有隐蔽性。真实盈余管理最早是有Schipper在1989年提出的,他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指通过构造具体交易和控制交易发生的时间而使得财务报告的盈余情况符合自身利益。
最初,企业是通过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从而影响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通过调整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企业逐渐将视角放在操控真实活动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一是推迟或减少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操控性费用以达到目标利润;二是通过销售折扣或提供更宽松的信用政策,来扩大销量;三是选择处置长期资产的时机来达到预期利润;四是通过股票回购增加公司收益;五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提高利润。企业长期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外部监管力量应从多方面控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三、外部审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1.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是事务所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也是审计质量高低的一个保障,所以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一方面,具有较大规模的事务所,审计经验较为丰富,注册会计师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比较容易发现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与小所相比,大所的独立性更强,不会因为害怕流失客户,而向存在真实盈余管理的客户让步;另一方面,大规模师事务所为了保持自己的长期竞争力和声誉,不会因为个别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去承担审计失败的风险。所以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识别出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真实盈余管理。
2.审计收费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般而言,审计收费越高,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机会和空间越小。审计收费是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审计服务而收取的等价劳动报酬。当然,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越高,审计收费相应也越高。审计质量越高,就越容易识别出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换而言之,会计事务所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也会承担较高的审计压力和审计风险,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事务所也会提供出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更多关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就更容易识别出企业是否为了某一利益群体在刻意安排经济业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3.审计意见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对于鉴证对象是否符合鉴证标准而发表的意见。一旦事务所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程度的真实盈余管理。一方面,会计事务所不会轻易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因为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事务所将会承担较大的流失客户和诉讼风险。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对自己审计意见附有连带责任负责,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也会出具相应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所以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概率也越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一旦被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其公司的股价、声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受到证监会的处罚,所以一般上市公司不会轻易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综上,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结论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外部审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对真实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即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越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而审计意见更能体现出公司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一旦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意味着被审计单位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综上所述,外部审计行为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投资者可以从事务所规模、收费情况以及审计意见的种类,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避免投资损失。
参考文献:
[1]曹国华,鲍学欣,王鹏.审计行为能够真实盈余管理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1).
[2]范经华,张雅曼等.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3(4).
[3]陈宋生,董旌瑞,潘爽.审计监管抑制盈余管理了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3)
[4]蔡春,朱荣,谢柳芳.真实盈余管理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