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

2015-04-07 09:10汪晓鹏
上海塑料 2015年4期
关键词:熔体聚乙烯流动性

汪晓鹏

(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46)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

汪晓鹏

(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46)

综述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物理、化学和其他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改性; 研究进展; 综述

0 前言

1957年,美国年和化学公司采用Zieggler-Natta催化剂以低压法首先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随后德国Hoechst公司于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UHMWPE的相对分子质量已超过千万。日本、美国生产的UHMWPE的相对分子质量早已达600万以上,德国生产的现已高达1 000万。1979年,荷兰DSM公司使用凝胶纺丝法生产UHMWPE纤维,并开始UHMWPE纤维在防弹领域中的应用。我国上海高桥化工厂于1964年研制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UHMWPE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已达600万以上。UHMWPE性能优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尤其是耐磨性能,为钢材的8倍,摩擦因数极低,可与聚四氟乙烯媲美,被称为“奇异的塑料”,应用范围广,备受人们的青睐。但是,UHMWPE的黏度极高,高达1×108Pa·s,其熔体流动速率为零,加工流动性极差,不能采用普通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挤出、注塑成型法生产制品,使得UHMWPE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如何有效解决难于加工问题,采用普通挤出机和注塑机成型生产是各国攻坚的科技难题[1]。国家计委科技部将UHMWPE管材列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重点项目。

UHMWPE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100万~800万,分子链的长度是普通PE的十几倍,极易相互缠结。这种大分子链间的无规缠结使分子的热运动缓慢,当加热到熔点以上时熔体呈橡胶状高黏弹体。因此,难于用一般的机械加工方法成型。但通过对加工设备的改造,已使UHMWPE由最初的压制-烧结成型发展为挤出、吹塑和注射成型,以及冻胶纺丝、润滑挤出(注射)、辊压成型、热处理、射频、多孔膜等其它特殊方法成型[2]。

提高加工性能的最有效方法是对UHMWPE改性。常用的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聚合物填充改性、自增强改性等。

1 物理改性[3-4]

与其它工程塑料相比,UHMWPE存在表面硬度小、热变形温度低、弯曲强度及蠕变性能较差等缺点。这是由于UHMWPE的分子结构和分子聚集形态造成的,其分子链很长,沿同一方向排列,互相缠绕。通过强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长的分子链能有效地将载荷传递给主链,使之具有极高的模量和比强度。物理改性是把树脂与其他物料通过机械方式共混,以获得某种功能,如降低UHMWPE的熔体黏度、缩短加工周期等,不改变其分子结构,而赋予材料新功能。常用的物理改性方法有:与低熔点低黏度的树脂共混改性,流动改性剂改性,以及填充材料共混复合改性等。物理改性是改善UHMWPE熔体流动性最有效、最简便和最实用的途径。

1.1 填充改性

填充改性是应用较广的方法,从宏观粒子到微观粒子填充UHMWPE基复合材料,可获得优异的性能。纳米微粒以其自身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再加之聚合物的优良特性,纳米改性的UHMWPE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5]。

刘罡 等[6]采用流动剂、偶联剂、无机填料等对HUMWPE改性。经改性的HUMWPE的熔体流动性明显提高,但耐磨性降低。

在UHMWPE中添加经过偶联剂处理的铜粉、铝粉等金属粉或添加碳纤维、石墨、炭黑及专用抗静电剂,均可提高抗静电性。

黄丽 等[7]采用纳米SiO2填充改性UHMWPE。结果表明:在HUMWPE中加入少量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对材料的耐热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而且SiO2的加入有异相成核作用,可使UHMWPE的结晶度提高,球晶颗粒明显变小。

王庆昭 等[8]研究了n-MMT/UHMWPE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流变性的关系,用有机表面活性剂处理的MMT与UHMWPE共混,将共混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反应挤出,得到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n-MMT/UHMWPE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MMT已完全玻璃化或层间距很大,剥离的MMT片层是刚性的,对力的响应很快,因此,MMT片层带动UHMWPE大分子链运动,使得UHMWPE缠结的大分子得以解缠,获得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复合材料。

王德禧[9]研究发现:n-MMT/UHMWPE在改善加工流动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其熔体流动速率为0.2~0.4 g/10 min,相当于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万~70万的HDPE的加工性能,可以使用普通HDPE管材生产线直接挤出层状硅酸盐改性的UHMWPE纳米复合管材,而且挤出操作简易,与HDPE的基本相同,特别是挤出管材的内壁非常光滑,而这是其他工艺路线难以解决的,并且不增加成本。该复合材料不仅可以用于生产金属/塑料复合管材,而且也可用于注塑成型,为UHMWPE的加工开拓了新领域。

王新[10]采用高岭土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制备了UHMWPE/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在UHMWPE基体中引入高岭土后,不仅可以增强体系的力学、耐磨等方面的性能,还明显影响了UHMWPE的流变行为;HUMWPE的黏度出现了一系列异常的变化,加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1.2 与低熔点低黏度树脂共混改性

共混法改善UHMWPE的熔体流动性是最有效、最简便和最实用的途径。共混所用的第二组分主要是低熔点、低黏度树脂,如LDPE、HDPE、PP、聚酯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PE(相对分子质量40万~60万)和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相对分子质量<40万)。当共混体系加热到熔点以上时,UHMWPE树脂就会悬浮在第二组分树脂的液相中,形成可挤出、可注射的悬浮体物料,其中使用较多的是HDPE和LDPE[11]。

UHMWPE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LDPE(相对分子质量1 000~20 000,以5 000~12 000为最佳)共混,成型加工性显著改善,但会使拉伸强度、挠曲弹性等力学性能有所下降。HDPE也能显著改善UHMWPE的加工流动性,但也会引起冲击强度、耐磨等性能下降。为了使UHMWP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有效的方法是加入PE成核剂,如苯甲酸、苯甲酸盐、硬脂酸盐、己二酸盐等,可以藉PE结晶度的提高,球晶尺寸的微细均化而起到强化作用,从而有效阻止力学性能的下降[12]。在UHMWPE/HDPE共混体系中加入很少量粒径尺寸为5 nm~50 nm,表面积为100 m2/g~400 m2/g的成核剂硅灰石,可很好地补偿力学性能的降低[13]。

Mumlin M M等[14]研究了UHMWPE与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共混改性,并使用双辊混炼机,在混炼温度170 ℃、混炼时间10 min、密炼温度185~200 ℃、密炼时间10 min条件下,制备UHMWPE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6%的共混物。制备的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Vadhar[15]采用两步共混法,即先在高温下将UHMWPE熔融,再降到较低温度下加入LLDPE共混,可获得形成共晶的共混物。Vadhar用溶液共混法也得到了能形成共晶的UHMWPE/LLDPE共混物。在PP/UHMWPE共混体系中,PP对UHMWPE有明显的增韧作用。UHMWPE与含有乙烯链段的PP共聚共混,共混体系的亚微观相态为连续相,两种分子共同构成一种共混网络,两者交织成为一种“线性化穿网络(LIPN)”,其中共混网络在材料中起到骨架作用,为材料提供力学强度。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它会发生较大变形以吸收和消耗外界能量,从而起到增韧的作用。形成的网络越完整,密度越大,则增韧效果越好[16]。

李炳海 等[17]研究了UHMWPE/HDPE共混物的流动性。当HDPE的质量分数为20%~30%,熔体流动速率为1.0~10.0 g/10 min时,共混物的流动性能达到峰值,但随着HDPE的质量分数增加,共混物的流动性能下降;当HDPE的质量分数大于80%时,共混物的流动性才会明显提高。这说明HDPE与HUMWPE的分子链解缠和增缠作用同时并存,互相竞争,其结果取决于两者的组成比、黏度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袁辉 等[18]研究了HDPE、PP及PA对UHMWPE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DPE的质量分数为10%~50%时,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31~20.94 g/10 min;当PP的质量分数为10%~50%时,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19~20.00 g/10 min;当PA的质量分数高于40%时,共混物的流动性才有较大的提高。

1.3 流动改性剂改性

流动改性剂促进了长链分子的解缠,并在大分子之间起润滑作用,改变了大分子链间的能量传递,从而使得链段位移变得容易,改善了聚合物的流动性。用于UHMWPE的流动改性剂主要是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中,脂肪族碳氢化合物有碳原子数在22以上的n-链烷烃以及以其为主成分的低级烷烃混合物,石油分裂精制得到的石蜡等;其衍生物是末端含有脂肪族烃基、内部含有1个或1个以上羧基、羟基、酯基、羰基、氮基甲酰基、巯基等官能团,碳原子数大于8(最好为12~50),并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30~2 000(以200~800为最佳)的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酸酯、脂肪醛、脂肪酮、脂肪族酰胺、脂肪硫醇等。

徐定宇 等[19]制备了一种流动改性剂MS2,其质量分数为0.6%~0.8%时就能显著改善UHMWPE的流动性,熔点下降10 ℃,能使用普通注塑机注塑成型,而拉伸强度仅稍有下降。

张炜 等[20]研究了润滑剂FM 4对UHMWPE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M 4的质量分数增加,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大。当FM 4的质量分数为20%时,曲线出现拐点,随后熔体流动速率迅速上升;当FM 4的质量分数从20%增至30%时,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由0.17 g/10 min增至2.54 g/10 min。

与UHMWPE相容性较好的线性结构和环状结构的聚硅烷对UHMWPE的流动改性效果优于网状结构的聚硅烷。

李晓梅 等[21]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UHMWPE/聚乳酸(PLA)共混物。结果表明:随着PLA的质量分数增加,共混物的扭矩不断下降。当PLA的质量分数从5%增加到40%时,熔体扭矩从9.24 N·m下降至1.97 N·m。在UHMWPE中加入一定量PLA后,可显著提高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性。PLA在UHMWPE共混过程中,部分PLA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进入UHMWPE的微粒间,既增加了UHMWPEW的熔体流动性,又使UHMWPE的内部结构更紧密,改善了加工性能。当PLA的质量分数为10%左右时,制备的共混体系既具有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和韧性断裂的力学性能,又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2 化学交联改性[22-23]

交联是为了改善形态稳定性、耐蠕变性及环境应力开裂性,可分为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改性。化学交联是在UHMWPE中加入适当的交联剂后,在熔融过程中发生交联。辐射交联是采用电子射线或γ射线直接对UHMWPE制品照射,使分子发生交联。UHMWPE的化学交联又分为过氧化物交联和偶联剂交联。

2.1 过氧化物交联

过氧化物交联工艺分为混炼、成型和交联三步骤。混炼时将UHMWPE与过氧化物熔融共混,UHMWPE在过氧化物作用下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偶合而产生交联。混炼时温度不要太高,以免树脂完全交联。混炼后得到交联度很低的可继续交联型UHMWPE,在较混炼更高的温度下成型为制件,再进行交联处理。UHMWPE经过氧化物交联后,在结构上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和硫化橡胶都不同。它有体型结构却不是完全交联,因此,在性能上兼有三者的特点,即同时具有热可塑性和硬度高、韧性好,以及耐应力开裂等性能。

2.2 偶联剂交联

偶联剂也称为表面处理剂,是一种能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将两种性质差别大的、原来不易结合的材料较牢固地结合起来的物质,主要用于无机增强材料或填料(极性)与非极性的聚合物之间。偶联剂不仅可使填料与聚合物紧密相连而获得良好的力学强度,而且这些填料经过偶联剂处理后聚集的颗粒直径大多明显减小,可提高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使填料与聚合物体系的流动性得以改善。

UHMWPE主要使用两种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须过氧化物引发,常用的是DCP;催化剂为有机锡衍生物。硅烷交联UHMWPE的成型过程:首先,过氧化物受热分解为化学活性很高的游离基;这些游离基夺取聚合物分子中的氢原子,使聚合物大分子变为活性游离基;然后与硅烷产生接枝反应;接枝后的UHMWPE在水及硅醇缩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缩合,形成交联键,得到硅烷交联的UHMWPE。

2.3 辐射交联

在电子射线或γ射线作用下,UHMWPE结构中的一部分主链或侧链可能被射线切断,产生一定数量的游离基。这些游离基彼此结合形成交联链,使UHMWPE的线型分子结构转变为网状大分子结构。经一定剂量辐射后, UHMWPE的蠕变性、浸油性等物理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用γ射线对UHMWPE的人造关节进行辐射,在消毒的同时使其发生交联,可增强人造关节的硬度和亲水性,并且使耐蠕变性得以提高,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将辐射与PTFE接枝相结合,也可提高UHMWPE的耐磨性和耐蠕变性。这种材料具有组织容忍性,适用于体内移植的辅助器官等。

3 其他改性

3.1 液晶高分子改性[24-25]

液晶高分子原位复合材料是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与热塑性树脂的共混物。这种共混物在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TLCP分子结构的刚直性,在力场作用下可自发地沿流动方向取向,产生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并在基体树脂中原位形成具有取向结构的增强相,从而起到增强热塑性树脂和改善加工流动性的作用。

采取原位复合技术可以改善UHMWPE加工流动性。原位复合技术是指共混物的增强相不是在树脂加工以前就存在,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而是在加工过程中原位形成的。通常采用液晶高分子(LCP)为增强相。这是因为LCP的分子链具有棒状刚性链或半刚性链的独特结构。这种刚性链的大分子具有较长的松弛时间,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刚直大分子可沿流动方向上高度趋向排列,在共混体呈微纤结构,冷却固化后这种增强相被保留下来,故具有“自增强”特性,呈现高强度和高模量。其力学性能比普通工程塑料的好很多。因此,国外把LCP称为超级工程塑料。原位复合技术改变了原有的填充、增强和共混改性的传统方法和观念,被认为是20世纪末塑料改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赵安赤 等[26]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对UHMWPE的加工性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UHMWPE/LCP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大为改善。当UHMWPE与LCP的质量比为5∶95,20∶80,30∶70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别为0.015 g/10 min,8.070 g/10 min和24.740 g/10 min。采用高性能LCP为增强剂和原位复合新技术,开发了一种崭新的成型工艺,研制了加工流动性很好的UHMWPE/LCP新型耐磨合金。由于分散相LCP在熔融时处于液晶态,并且大分子呈伸直链的平行排列,分子间无缠绕,因而黏度低,流动性好,能带动基体UHMWPE一起流动,极大改善了其流动性。新型UHMWPE耐磨合金可以直接用普通挤出机、注塑机方便地加工。原位复合新技术是UHMWPE加工技术的一大突破。采用该技术可制造各种耐磨齿轮、滑轮、耐磨管件、弯头、三通、阀门及耐蚀制件、挤出板材、异型材和工业耐磨管材等。仅管材产品就可广泛应用于电厂输灰管,江河湖海清淤的输泥管,粮食加工的输送管,煤、铁、铜等矿石输送管,煤气、天然气、石油等输送管等[1]。用LCP对UHMWPE改性,不仅提高了加工时的流动性,采用通常的热塑加工工艺及通用设备就能方便地加工,而且可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耐磨性也有较大提高。

3.2 聚合填充

高分子合成中的聚合填充是一种新型的聚合工艺。它将填料处理,使其粒子表面形成活性中心,在聚合过程中让乙烯、丙烯等烯烃类单体在填料粒子表面聚合,形成紧密包裹粒子的树脂,最后得到具有独特性能的复合材料。它除了具有掺混型复合材料性能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首先,不必熔融聚乙烯树脂,可保持填料的形状制备粉状或纤维状的复合材料;其次,该复合材料不受填料与树脂组成比的限制,一般可任意设定填料量;另外,所得复合材料是均匀的组合物,不受填料的密度、形状等限制。

与热熔融共混材料相比,聚合填充工艺制备的UHMWPE复合材料中,填料粒子分散良好,且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结合较好。这就使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与UHMWPE的相差不大,却远优于共混型材料,尤其是在高填充情况下,对比更明显,复合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尤其是弯曲模量比纯UHMWPE的提高许多,适用于轴承、轴座等受力零部件,而且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也有较好的改善:维卡软化点提高30 ℃,线膨胀系数下降20%以上。因此,该复合材料可用于温度较高的场合,适用于制造轴承、轴套、齿轮等精度要求高的机械零件。采用聚合填充技术还可通过向聚合体系中通入氢或其它链转移剂,控制UHMWPE的相对分子质量,使得树脂易加工。

3.3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改性

在UHMWPE基体中加入UHMWPE纤维,由于基体和纤维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因此,化学相容性很好,两组分的界面结合力强,从而可获得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UHMWPE纤维的加入可使UHMWPE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冲击强度、耐蠕变性大大提高。与纯UHMWPE相比,在UHMWPE中加入体积分数为60%的UHMWPE纤维,可使最大应力和模量分别提高160%和60%。这种自增强的UHMWPE材料尤其适用于生物医学上承重的场合,用于人造关节的整体替换等。

3.4 合金化

UHMWPE除了可与塑料形成合金以改善其加工性能外,还可获得其它性能。其中,以PP/UHMWPE合金最为突出。通常聚合物的增韧是在树脂中引入柔性链段形成复合物,如橡塑共混物。在PP/UHMWPE体系中,UHMWPE对PP有明显的增韧作用。国内在1993年曾报道采用UHMWPE增韧PP取得成功。当UHMWPE的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P的提高2倍以上。UHMWPE与含乙烯链段的共聚型PP共混,在UHMWPE的质量分数为25%时,其冲击强度比PP的提高一倍以上。

PP/UHMWPE共混体系的亚微观相态为双连续相, UHMWPE分子与长链的PP分子共同构成一种共混网络,其余PP构成一个PP网络,两者交织成为“线性互穿网络”。其中共混网络在材料中起骨架作用,为材料提供力学强度,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它会发生较大形变以吸收外界能量,起到增韧的作用;形成的网络越完整,密度越大,则增韧效果越好。为了保证“线性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必须使UHMWPE以准分子水平分散在PP基体中,这就对共混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UHMWPE熔体中加入不同种类的聚硅烷进行流动改性。研究发现:不同种类聚硅烷都可抑制UHMWPE混炼扭矩的增加,改变其流变性能。在熔融状态下聚硅烷进入大分子链中,减小链之间的磨擦起到润滑作用,从而提高了UHMWPE的流动性。与UHMWPE相容性较好的线性结构和环状结构的聚硅烷对UHMWPE流动改性效果优于网状结构的聚硅烷。

另外,UHMWPE也可与橡胶形成合金,获得比纯橡胶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如耐磨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

3.5 复合化

UHMWPE可与橡胶或橡塑合金硫化复合制备改性PE片材。这些片材可进一步与金属板材制成复合材料。此外,UHMWPE还可复合在塑料表面以提高耐冲击性能。金日光 等[27]研究了UHMWPE增强P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通过与UHMWPE增韧复合,可提高通用塑料PP的综合力学性能,实现通用塑料高性能化和工程化。沈慧玲 等[28]研究了增容剂对HDPE/UHMWPE/纳米HA(羟基硅灰石)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容剂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和聚烯烃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PEO-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而EPDM-g-MAH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3.6 加工工艺改性

由于UHMWP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链间缠绕、熔体黏度高、临界剪切速率低、摩擦因数小、成型温度范围窄,易于氧化降解,难于成型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目前成型加工主要有模压法、挤出成型法和注塑法等。挤出和注塑加工技术局限于加工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原料。UHMWPE树脂的分子链较长,易受剪切力作用发生断裂,或受热发生降解,因此,较低的加工温度、较短的加工时间,以及降低对它的剪切是非常必要的。目前UHMWPE的加工成型按流动性可分为熔体加工(模压、柱塞式、螺杆挤出)和溶液加工(凝胶纺丝)两大类。王丽红 等[29]依据UHMWPE熔体的性质,开发了螺杆挤出技术和管材、板材的成型技术,实现了UHMWPE挤出制品的工业化生产,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医学、石油等行业。赵启科[30]采用料筒带反向螺旋槽式单螺杆挤出机,生产管材。为了解决UHMWPE的加工问题,除了对普通成型机械进行特殊设计外,还可对树脂配方改进:与其它树脂共混或加入流动改性剂,使之能使用普通挤出机和注塑机成型加工。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UHMWPE改性技术研究的深入,UHMWPE的性能和潜力将得到更大的提升和开发,应用前景更为诱人。改性的手段层出不穷,方法也非单一使用,而是几种方法组合应用。今后研究的重点为聚合填充改性和UHMWPE的自增强改性。聚合改性作为一种新工艺,其工艺条件的变化对材料性能影响很大,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增强改性须更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扩大应用领域。改性涉及材料、助剂、填充料、配方、工艺和设备等多个环节,应充分配合和精心设计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 李艳芹,朱博超,黄安平,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J].广州化工, 2011,39(2):19-21.

[2] 向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应用及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市场,2006,29(5):41-46.

[3] 余黎明.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化学工业,2012 ,30(9):1-5.

[4] 崔小明.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性能、应用及改性研究进展[J].广东塑料, 2005(10):20-25.

[5] 王超英,黄承亚. 纳米填料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中应用[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 35(2):35-37.

[6] 刘罡,肖利群,叶淑英,等. 无机填料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 2009,37(4):23-26.

[7] 黄丽,战仁波,姜志国,等. 纳米SiO2改性UHMWPE性能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5,32(3):38-41.

[8] 王庆昭,刘宗林.HUMWPE/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流动性的关系[J].工程塑料应用, 2003,31(10):46-49.

[9] 王德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研究现状及展望[J].塑料,2000,29(3):11-14.

[10] 王新.聚合填充法制备UHMWPE/Kaolin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D].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01.

[11] 徐凌秀,刘英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成型加工方法及最新进展[J].塑料加工,1999(4):17-24.

[12] 刘玉凤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高压高速注射工艺研究[J].塑料,1991,20(5):16-17.

[13] 何继敏,薛平,何亚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单螺杆挤出及应用[J].塑料, 1998,27(1):34-38.

[14] MUMLIN M M,UTRACKI L A,LARA J. Rheologic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UHMWPE mixtures[J].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1984,24(2):117-126.

[15] VADHAR P Theinkyu.Effects of mixing on morphology, rheology,and mechanical perperties of blends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with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J].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1987,27(3):202-210.

[16] 何继敏,薛平,何亚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单螺杆挤出及应用[J].塑料, 1998,(1):31-34.

[17] 李炳海,陈勇,段凯生,等.UHMWPE/HDPE共混物的流动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03,31(9):9.

[18] 袁辉,刘廷华,刘云湘,等.流动改性剂对UHMWPE流动剂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32(5):21.

[19] 徐定宇,李跃进,刘长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流动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8(1):68.

[20] 张炜,汪九山,张玉梅,等.UHMWPE/流动改性剂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32(6):14.

[21] 李晓梅,周威,蒋涛.UHMWPE/PLA共混体系的制备[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8,25(2):11-15.

[22] 周晓谦,殷柏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J].贵州化工,2004,29(5):16-18.

[23] 明艳.贾润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J].塑料科技,2002,48(2):31-33.

[24] 王文广.塑料改性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9-80.

[25] 方治国,高洋,童宗良.塑料制品加工与应用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9-33.

[26] 赵安赤.LCP/UHMWPE原位复合物的制备、性能和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1999,27(2):6-9.

[27] 金日光,汪晓东,武德珍,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强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和增韧机理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5(4):100-109.

[28] 沈慧玲,张娜. 增溶剂对HDPE/UHMWPE/纳米HA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塑料科技,2011,39(1):99-103.

[29] 王丽红,何春波,刘福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制备及应用[J].工程塑料,2007,35(11):44-47.

[30] 赵启科.螺旋槽式单螺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挤出加工研究[J].甘肃科技,2010,26(1):72-83.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ification on Ultra Hig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Polyethylene

WANGXiao-peng

(Gansu Provincial Leather & Plastics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730046,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other modification on ultra hig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polyethylene is reviewed.

UHMWPE; modif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verview

汪晓鹏(1965—),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等研究。

TQ 320.6

A

1009-5993(2015)04-0021-07

2015-09-14)

猜你喜欢
熔体聚乙烯流动性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新型单分子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聚乙烯
聚合物熔体脉振传递过程的协同学研究
注射保压过程中O2/N2分子在PMMA熔体内部的扩散行为
含硅芳炔树脂及其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废弃交联聚乙烯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注气口前后段螺杆中聚合物熔体的数值研究
占压下埋地聚乙烯管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
甘肃:《聚乙烯(PE)再生料》将于9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