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在提高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执行力中的价值

2015-04-07 09:35孟稳利牛子珍刘金燕胡经略
河北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执行力品管圈护士

孟稳利 牛子珍 刘金燕 胡经略

作者单位: 05005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执行力中的价值

孟稳利牛子珍刘金燕胡经略

作者单位: 05005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执行力,基于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常见高危因素,并结合对本科护士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依从性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护士在执行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措施的执行力明显改善,规范操作测评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升了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执行力,并且培养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关键词】护士;品管圈; ICU;导管相关感染;执行力

重症医学科(ICU)是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和监护的场所,据报道在ICU中由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引起的病死率高达35%[1]。研究指出置管时间、基础病种类、置管种类等为主要危险因[1-4],但有研究表明置管成功后深静脉导管的维持更需要优质护理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5],另有研究表明无经验的护士比例的增加与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也是有相关性的[3]。但我科现阶段完全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用及护理深静脉置管的依从性并不理想。为提高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执行力,我科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开展品管圈管理以提高相关知识认知度及操作规范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ICU护理人员共42名,其中男3名,女39名;工作年限: 2年以下19名,3到5年15名,6年及以上8名;职称:护士25名,护师14名,主管护师3名;学历:本科19名,大专及以下23名。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ICU收治的使用深静脉置管的危重患者347例,实施管理前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品管圈小组成员共13名,确定品管圈小组名称为四叶草圈,有指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圈长1名(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圈员11 名(抽选各护理组护士)组成。确定四叶草圈管理主题为:提高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执行力。选题原因:①重要性方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ICU患者的救治中,由此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占医院感染的60%以上[6]。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将加重患者的痛苦,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预后不良,甚至出现生命危险;②可行性方面: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通过护理方面的努力是能够降低其发生率的;③效果性方面: ICU新护士数量剧增,工作年限2年以下人数15名,使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知识及维护技能的培训需求增加,提高新护士深静脉置管维护技能可有效提高深静脉置管的整体护理质量[7]四叶草圈管理日期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

1.2.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针对深静脉置管使用及护理进行现状调查,并根据鱼骨图原理,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末端原因分析及要因论证,圈长负责收集圈员的建议,制定培训及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的筹划,负责培训。圈员参与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进行评价的筹划,负责监督各级护士的依从性,做好宣传,以身作则,影响周围的同事。

1.2.3规范化培训:制作预防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护理措施提示手册,放于每位护士上班所用的操作桌旁拍摄相关操作流程录像供大家观看,并由圈长负责对全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圈员必须熟练掌握。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两项。理论培训主要学习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定义及发生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及观察内容等,操作培训为录像放映和现场操作示范学习深静脉置管的换药流程及使用规范。

1.2.4加强质控:采用三级质控方法。圈员均为临床一线护士,负责一级质控,每班值班护士均有圈员2~3名,规范和监管其他护士的操作,并负责质控表格登记。圈长负责二级质控,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监控,检查指控表格的填写及效果评价,并向指导员报告工作。指导员负责三级质控,对病区工作进行日常巡查,检查各班护士的措施执行情况,每周与圈长进行沟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

1.3评价2013年9至11月(管理前)和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管理后),每次操作后均进性规范性操作表格填写,由圈员进行填写,由圈长进行检查确认并统计。分别对品管圈管理前后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措施执行情况及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等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人员品管圈理论培训前后知识认知度及规范操作测评比较四叶草圈成员通过对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分析得出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依从性低的原因为:对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相关知识认知不足,消毒液选择不统一,消毒方式不规范,无菌操作技术欠妥,操作标准执行不到位。小组成员根据情况制定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培训,对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品管圈管理后认知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品管圈理论培训前后知识认知度及规范操作测评比较n=42,分,±s

表2 护理人员品管圈理论培训前后知识认知度及规范操作测评比较n=42,分,±s

注:与品管圈管理前比较,*P<0.05

时间 认知度 规范操作品管圈管理前81.3±5.8 89.3±4.5品管圈管理后 92.8±5.2* 95.8±3.6*

2.2品管圈管理前后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措施实施执行情况比较管理后护士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规范操作测评评分达到(95.8±6.5)分,与控制操作评分(89.3±3.6)分相比有明显改善,即管理后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执行力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患者在品管圈管理前后深静差异脉差异感染率比较品管圈管理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为2.94%明显降低于管理前的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在品管圈管理前后深静脉置管感染率比较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6名左右),为了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组合成一个小团体(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简易统计手法作为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这种运作方式,已不断融入医院细节管理中。我科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护士的主人翁精神及团队凝聚力[2]。

3.2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一直是ICU主要的院内感染类型,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影响较大,应加强管理以降低其感染率。我科通过开展品管圈管理,成立四叶草圈,圈员们通过分析原因,集思广益,制定管理计划,进行理论及操作培训,提高了护士对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知识的认知度及规范操作执行力,明显降低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提高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3.3品管圈在开展中小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主题清晰,分析并找到事件真因,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培训及实施计划,圈长不但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圈员要确实起到指导、影响及监督作用,才能保证主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治国.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中国乡村医药,2012,19: 1: 7.

2李希西,曾登芬,杨文群,等.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管理.中国护理管理,2013,13: 81-83.

3刘光娣,陈军军,田永明.品管圈管理在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依从性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18: 3814-3815.

4林丽红,张伟文.ICU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及预防对策.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 464-465.

5陈炜,吴志明,马卫星,等.ICU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3362-3363.

6张宏宇,杨婷婷,崔立然.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探讨.齐齐哈医学院学报,2011,32: 3314-3315.

7黄惠根,陈瀚熙,李华,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深静脉置管堵管发生率.中国护理管理,2013,13: 18-20.

(收稿日期:2014-12-16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9.056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 09-1433-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 195

猜你喜欢
执行力品管圈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最美护士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