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争 2017 年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 4 亿吨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将培育一大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解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水污染等多项城市问题,力争在 2017 年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 4 亿吨,总产值达到 2200 亿元。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在内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集中的重点区域,也是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去年,这一区域产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达到 23.7 亿吨,历年的堆存量更是数字惊人,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更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工信部节能司司长高云虎表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就是将这些尾矿、废石、钢渣等大宗固废“变废为宝”,并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京津冀地区每年建筑用石灰岩质砂石料总消耗约 6 亿吨,基本通过开山炸石取得,据估算炸药爆炸排放大气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约相当于 746 万辆小汽车的年排污量,超过北京市全部机动车的排放量。大力推动尾矿代替砂石料是减少工业爆破的有效措施,也是治理雾霾的重要手段。
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毕俊生指出,当前京津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存在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支撑不足、体制机制不顺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毕俊生:产业规模小,从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无法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存在技术瓶颈,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
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计划》,将有利于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不仅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对引导和带动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毕俊生表示,《行动计划》实施后,力争在 2017 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00 万吨,总产值达到 2200 亿元,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 4 亿吨的新局面。
建设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形成跨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新模式,建成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实现年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000 万吨,年减少细颗粒物排放 2000 吨。
具体而言,《行动计划》提出了 9 项任务和 33 项重点建设与产业转移项目,首先是协同利用尾矿和废石代替天然砂石,建设针对京津的绿色环保建材供应基地,实现年利用尾矿废石替代京津冀地区天然砂石用量 1.2 亿吨。同时,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建设钢渣、矿渣、粉煤灰、脱硫石膏协同利用生产高性能胶凝材料和节能建筑部品。
此外,将通过多元化综合利用尾矿、冶金烟尘等固体废物,并构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其中,北京重点建立逆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分批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向周边转移。
毕俊生:天津重点依托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以废旧机电产品、报废汽车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生利用产业为重点的环京津冀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重点整合现有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集散地,承接京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转移。
来源:水泥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