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视角看课改实施中的焦点、问题及对策
——以水土保持工程课程为例

2015-04-06 07:38张晓明刘震丁树文林丽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问卷考核

张晓明,刘震,丁树文,林丽蓉

(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从学生视角看课改实施中的焦点、问题及对策
——以水土保持工程课程为例

张晓明,刘震,丁树文,林丽蓉

(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是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特点、已有的教学改革基础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采取调查问卷方法,从学生的视角,揭示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的焦点和问题:学生关注课程考核以及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部分学生存在专业思想不端正情况及缺乏主动学习意识。针对上述焦点和问题,用系统导学法解决学生专业思想和以科学考核观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调查问卷;水土保持工程;教学改革;系统导学法;科学考核观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研究的热点。水土保持工程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国内对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在不断的前进与探索中:韩玉国总结了水土保持工程的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特色[1]。张胜利根据新时期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2]。张晓明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特点和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关于教学内容的充实、更新与优化建议[3]。以上学者对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但课改成果更多地是从教师“教”的视角获得。为此,本文另辟蹊径,以调查问卷为基础,从学生的视角揭示水土保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的焦点与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1 调查背景

在省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水土保持工程教改推进顺利,然而在教改实施的过程中,少数学生仍存在“等、靠、要”问题:“等”老师期末划重点,“靠”同学完成作业,“要”课件和历年试卷。针对上述问题,以学生的视角,从专业认可、教学模式、课程教材和课程设置四个方面设计问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课程教改的实施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表1)。

调查对象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水土保持方向)的学生,分别是农资0903(32人)、农资1003(31人),农资1103(30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3份。

2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从专业认可这三个题目的调查结果来看,有68.8%的学生愿意从事水保方面的就业或者考取其研究生,并且认为其专业发展前景好。但仍有近1/3的学生认为水土保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好或者倾向于选择其它专业,这说明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专业思想困惑或者对本专业认识上存在一种迷茫的状态,由此缺乏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通过对“若从事其它专业的主要原因”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也反映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46.8%)。

表1 “水土保持工程”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注:各年级调查问卷时间为开课中后期。

对于教学方法的调查,67.0%的学生倾向于讲授法结合案例法,只有3.2%的学生认可讲授法,这是由水土保持工程课程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排在第二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20.2%),再次是探究法(9.6%)。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认同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的比例逐年下降,从09级的28.1%下降到11级的10%,而认可探究法教学方法的比例则从6.3%上升到16.7%。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虽然丰富了教学形式,但是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做笔记和课堂上消化知识。而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探究法,由于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正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认可。

此外,学习模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7.7%的学生认可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课后讨论、校外实习的模式,认为学习水土保持工程应该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全部过程,否定了纯粹的课堂被动式学习模式,这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增强。相应地,也没有学生认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100%起作用。而认为师生所起比重一样的有47.8%,认为学生比重略大的有16.3%,由此可见学生对课堂中教师的“主宰”地位和“唱独角戏”状况提出了挑战,表达了他们在课堂中要求积极参与的愿望。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35.9%的学生依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比重应略大,这一方面承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另外一方面暴露了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对学习活动的组织等问题,潜意识中放弃了自己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意识逐渐泯灭。

而对于课程的考核方式,有57.0%的学生希望采用开卷考试或者论文的方式,与此对应的则有42.0%的学生认可过程考试方式(期末闭卷结合平时成绩或平时多次课堂测验),只有1.0%的学生依然倾向于传统的期末考核方式。在进一步对“你认为平时课堂测验必须解决的前提”调查中,有84.5%的学生关注课堂测验的公平、公开和公正,而仅有15.5%的学生提出及时讲解题目等建议。而在对“你认为开卷考试或论文必须解决的前提”调查进行分析后,也反映了这一趋势。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虽然不认同传统的单一期末考核方式,但相当部分学生更青睐于其它终结性的、较轻松的考核方式(例如开卷考试或结业论文等);较之知识、能力的获取,几乎所有的学生更关注考核成绩本身[4]。因此,考核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在课程教材调查中,有52.6%的学生认为实践性是该课程教材最应具备的特点,但持这一观点的学生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由09级的64.7%下降到11级的40%。同时认为教材应该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国家规范”等结合的学生则从原来的23.5%上升到46.7%。

在课程设置方面,有67.1%的学生认为在学习水土保持工程之前应着重学好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和水文学这四门专业基础课程。特别是对于农科背景的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理论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3 从学生视角看课改实施中的焦点、问题及对策

3.1 用系统导学法解决学生专业思想

少数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这关系到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效乃至学生步入社会的工作贡献。因此,应建立系统的导学体制:从招生宣传到入学教育,从大一基础课到大四专业课,从招生机构到教学部门,从教辅人员到专任教师都应充分宣传、培养和教育学生热爱本专业,例如以专家讲座的方式谈个人志趣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等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校友示范的方法回答学生的疑问和其它关心的问题;请用人单位到课堂进行就业宣讲等等。疏导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专业兴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2 以科学考核观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考核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评价教学成效的尺子,而且是规范教学过程的坐标,更应是教学改革的罗盘。首先,专任教师应彻底摒弃课程考核等同于课程考试的观念,牢固树立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的信念,同时学生也要克服考试结束就是学习结束的惯性。为此要实现考核的“四化”即考核内容全面化、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时间的动态化、考核评价的多元化。其次,以考核的转变带动教师“教”的转变,即由中小学阶段填鸭式的基础教育转变为大学阶段启发式的专业教育,由教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将水土保持行业单位工程设计案例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使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同时,积极从课堂走向工程设计现场,在实践中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最后,通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联动改革,推动学生的“学是为了创造”。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课堂听课到课外自主学习,从学习一本教材到多途径广泛摄取相关知识,从死记硬背到触类旁通,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 韩玉国.《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教学特色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9(1):106-108.

[2] 张胜利,吴小平.新时期“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3):32-34.

[3] 张晓明,刘震,丁树文.浅议“水土保持工程”教学内容的充实、更新与优化[J].中国农业教育,2014,23(3):62-65.

[4] 姚红伟,张晓冬.高校课程考核方式落实过程中的阻碍[J].科教导刊,2009,1(28):67-68.

(责任校对 谢宜辰)

20141219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2165);华中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1D02);华中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项目

张晓明(1980-),男,辽宁黑山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专业课程研究。

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6.022

G642

A

1674-5884(2015)06-0067-03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问卷考核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内部考核
水土保持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水土保持
问卷网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