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百姓 周立峰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建筑业管理与政策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宋百姓 周立峰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通过分析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毕业设计的选题、管理、指导教师的构成及答辩等方面对当前的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旨在使毕业设计符合工程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
1.1 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创新,深度不够
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目前,毕业设计还以指导老师指定题目为主,这就造成了每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相似,甚至一模一样;
2)毕业设计的选题单一,教学楼、办公楼占85%以上[2],而住宅、工业建筑、地下工程很少涉及;
3)从设计的结构形式看,均为框架结构的多层或小高层,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的高层或超高层基本没有。由于设计选题缺乏创新,很多毕业设计都可以照抄参考书、教材的例题和往届毕业设计,而没有起到让毕业生独立设计、综合利用理论知识的目的。笔者翻阅了我校近5年的毕业设计,抄袭率高达60%。由于框架的多层或小高层以板—次梁—主梁—柱为传力体系,且基础都采用简单的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这造成了设计的选题深度不够,未能利用最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1.2 毕业设计选题脱离工程实际
一个与工程实际贴近的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和关键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没有足够的校外实践基地,缺乏选题来源,这就导致了指导老师布置的题目以“假题假做”为主,在做的过程中忽略了很多工程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从选题到设计再到最后的答辩都脱离了工程实际。因此目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还停留在理论利用阶段,而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意义。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学生意识到上课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教师也会进行适当约束,但总体上,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5]。
1.3 管理松散
以我校为例,指导老师每周对学生集中辅导一次,缺乏严格的考勤制度,导致很多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脱离了指导老师的管理。每个指导老师指导10个~20个毕业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老师通常解答一些常见的问题,不能仔细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设计过程。甚至有些学生提前到工作单位上班,把毕业设计带到工作岗位上完成,没有指导老师进行实时辅导,导致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存在大量的错误来不及改正。
1.4 缺乏完善的答辩评审制度
完善的答辩评审制度是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保障。然而有些高校流于形式,没有可供参考的评审制度,对设计成果把关不严,放任设计成果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个别高校存在指导老师个人对本组结果进行答辩评审的现象。在答辩评审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规范规程的考察而忽视设计图纸的规范化、设计成果的可行性等工程实际考察。不能在实际工程中实施的设计对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工程素养的形成起不到培养意义,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从选题、指导、答辩评审都脱离了工程实际,导致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1 科学选题
科学的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在选题的过程中应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兴趣初步确定选题方向(如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等方向)。指导老师提供实际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作为备选设计题目。废除当前指导老师指定学生的制度,由指导老师向所有毕业生提供备选设计题目,实行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选定指导老师和设计题目后根据自己的工程认识程度和兴趣与老师共同协商确定最终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要包含最新的设计方法、理念或技术方法,提高毕业设计的创新性;增加毕业设计中复杂问题的处理,保证设计的深度。受毕业设计时间所限,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要合理安排好设计工作量。
2.2 完善师资结构
由于很多博士生、研究生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当前的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解决指导老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形成由2个~3个年轻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组,既能保证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工程经验又能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
2)聘请施工单位、设计院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一线工程师指导毕业设计,这还能解决逐年扩招下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
2.3 强化管理过程
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具体指导过程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很多指导老师由于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较重而疏于管理。指导老师在设计开始前制定一个毕业设计进度计划表,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进度计划表完成工作量。在每一个阶段开始之前以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集中辅导,每周进行2次~3次答疑帮学生解答设计中碰到的复杂问题。在进度计划表的每一个时间节点检查每一个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任务和改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严格考核制度,要求学生执行每天定点签到制度,防止学生脱离指导老师的管理。
2.4 完善毕业答辩体系
答辩是对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考核。完善的答辩体系能为答辩委员会老师提供答辩标准,严格把关毕业设计的质量。完善的答辩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
1)成立由不同专长的教师、工程师共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且指导老师不能对本组学生答辩;
2)明确答辩过程中要考察的内容,包括开题报告、计算书、图纸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确定计算书、图纸中具体考察点;
4)确定各考察内容的权重,如开题报告、计算书、图纸、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占10%,30%,30%,30%;
5)明确计算书的格式、图纸的规范化的权重;
6)制定毕业设计创新性加分策略,鼓励学生创新。
本研究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的结构、指导过程管理、答辩体系几方面开展。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毕业设计的改革还能促进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以老带新、教师与工程相结合可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克服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的问题,还能帮助缺乏工程经验的青年教师成长、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
[1] 顾文虎.基于校企联合培养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3(22):38,47.
[2] 易丹丽,张 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研究(双月号),2009(6):161-162.
[3] 谢凌艳,潘志宏.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7):166-167.
The reforms and practical on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Song Baixing Zhou Lifeng
(UniversityofSouthChina,Hengyang42100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and put forward reforms on topic selection,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guidance teacher and reply. It purposes to make graduation design conforms to actual engineering,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engineers.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reform
2015-05-27★:南华大学教改课题(课题编号:2015XJG-ZZ06)
宋百姓(1987- ),男,硕士,助教
1009-6825(2015)23-0224-02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