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乐明 上海铁路局金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提高金温铁路互联通信网通信保障能力的实践
付乐明 上海铁路局金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阐述山区普速铁路建设互联通信网的构想、组成、实施和完善的方案,并提出利用外部廉价通信资源、提高铁路内部通信保障能力的新思路。
铁路;互联通信网;铁路通信
金温铁路全长252 km,列车在高山峡谷之间运行,全线共有隧道97座,无线列调设备盲区占50%以上。要想实现场强100%覆盖,需要大量投资,而且维修费用较大,不易实现;金温线光电缆沿铁路线一侧直埋,没有环保护,由于径路复杂,施工难度大,光电缆线路在铺设时也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光电缆中断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全线通信中断,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通信系统已经制约了金温铁路的发展,如何保证铁路通信畅通,提高金温铁路通信保障能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攻关课题。
随着金温公司运量的增加,对通信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单一脆弱的铁路专用通信网已经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当维一的一条光缆中断时,全线通信受到影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方案,第一是埋设第二径路光缆,构成保护环,并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换;第二是另辟蹊径,对现有通信网进行局部改造,利用其他通信运营商的通信资源,完善铁路通信网。在现有条件下,第一方案费用过高无法实现,可尝试第二方案。第二方案的核心问题是在少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铁路通信保障能力。
由于金温铁路通信原设计标准低,没有考虑备用通道问题,要想保证金温铁路有线通信不间断运用,必须建设备用通道,而备用通道又不能与原径路并行,只能另辟其它路径,这样建设费用很高,难以实现。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其它通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于是我们把目光转向金温铁路以外,寻找有利于我们的新出路。首先对其它通信运营商的富余通信资源、经营理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认为其它通信运营商的富余通信资源是我们可以长期利用的可靠的廉价资源。经可行性技术论证,我们认为:要想迅速提高金温铁路通信保障能力,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路外廉价通信资源,建立一个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不间断运用的金温铁路互联通信网。该通信网要以金温铁路现有的通信设备为主体,利用多家通信运营商富余的传输通道,为我们服务。通过金温铁路通信系统分别与多家通信公司联网,在任何两个通信网同时中断的情况下,保证金温铁路通信网的不间断运用。同时,我们与移动公司开展了移动通信业务方面的深层合作,移动公司通信网不仅提供有线通信服务,还为我们提供场强全覆盖的无线通信网。
金温铁路互联通信网由原金温铁路通信网、金温联通通信网、金温铁通通信网、金温移动通信网组成。金温联通通信网的作用是为金温铁路电话用户提供出局的IP电话信道,重要公务用户拨“9”可直接使用联通公司的IP电话。车站、工区等个人用户通过使用“密码卡”可在金温铁路任意一台铁路电话机和铁路区间通话柱上打IP电话;金温铁通通信网的作用是为金温铁路通信用户提供第二条出局、入局通道和宽带接入,用户拨“10”可直接打外线电话,外线电话拨相应区号加金温铁路电话号码,就可打入金温铁路电话网。利用金温线现有备用长途光缆芯线,通过在工区敷设分歧光缆并加装宽带设备,就可将铁通宽带接入边远的各工区、车站;金温移动通信网的作用是为金温铁路提供第三条出局入局通道,用户拨“13”可直接打外线任何电话,外线任何电话通过拨13757701+铁路电话后三位号码,就可打入铁路电话,加入金温铁路“6000”虚拟网的手机用户享受直拨铁路电话免费的待遇。通过在机车上安装“机车移动电话”可实现司机与有关人员之间的场强全覆盖直接双工通话。
在实施联网过程中,我们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分别与各通信运营商谈判,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引用竞争机制,利用各通信运营商间的商业竞争,来提高对金温公司的服务质量,利用其它通信运营商的通信资源来完善我们自己的通信网。
4.1 建设多条有线通信通道
通过对联通公司、铁通公司和移动公司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公司都有比较丰富的通信资源,且都有与金温铁路合作的愿望,于是我们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可行性技术论证,结论是利用其它运营商的通信资源建设金温铁路自己的多条通信通道是可行的,可实现资源共享,投入少见效快。于是我们首先与联通公司协商,由联通公司无偿提供联通公司至金温铁路间的2 M传输通道,由金温公司负责组织联网工作,采用7号信令,在温州西机房实现了温州联通与金温铁路两个程控交换机的直接联网。初步解决了金温铁路公务用铁路电话不能打外线的问题。为了方便职工在作业过程中的通信联系,在金温铁路沿线通话柱上开通了可计费IP电话业务,职工可作为应急电话使用,可随时拨打手机和外线电话。
金温铁路电话出局问题解决了,但其它通信运营商电话还不能直接打入金温铁路电话网。于是我们又与温州铁通分公司、丽水铁通分公司、金华铁通分公司协商,由铁通公司无偿提供铁通公司至金温铁路所在市区通信站间的光缆线路及传输设备,由金温公司负责联网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采用1号信令实现了金温铁路电话与铁通电话联网。各种外线电话通过拨相应地区区号加铁路电话号码就能拨入金温铁路通信网,同时金温铁路电话用户通过拨“10”可使用铁通市内或长途电话,从而又增加了一个通信通道。一旦铁路专用通道中断,用户均可利用铁通公司通信通道,拨打铁路电话,从而增强了金温铁路电话的可靠性,保证了铁路运输安全。
4.2 建设金温铁路移动通信网
通过建设多条有线通信通道,保证了金温铁路有线通信不间断运用。但金温铁路无线通信由于地型限制还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为了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无线大三角通信问题,与移动公司合作,利用移动公司现有的场强覆盖设施,有计划地在金温铁路97个隧道内加装移动漏泄天线。隧道内场强覆盖设备由移动公司无偿提供,金温铁路负责隧道内设备的安装、配合和施工安全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管内铁路隧道实现了移动信号全覆盖。为了实现金温铁路电话与移动通信网的互通,建设了移动通信公司至金温铁路通信站间的光传输通道,为下步利用移动电话网为铁路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金温铁路共有员工2 000多人,员工个人拥有手机2 000多部,为了便于安全生产及生活,节省电话费,通信部门与移动公司合作,建立了金温铁路移动通信6 000虚拟网,职工可在金温沿线检修作业、施工防护中使用手机进行联系,同时手机还可直接拨打金温铁路自动电话,而且手机和铁路电话双方均不需支付费用,特别有利于在无线列调盲区施工作业的安全。
为了解决机车无线列调盲区和大三角通信问题,我们经过技术论证,将移动无线公用电话机,经技术改进,在轨道车和机车上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成功。无线公用自动电话是一种具有手机功能的公用自动电话机,是专为移动公司公用电话亭设计使用的。我们采取了移植的方法,将该电话机安装到轨道车、机车上,将其加入到已建成的金温铁路6 000虚拟网,就可实现机车与行车调度员、机车与沿线各车站、机车与机车调度员、机车与机车检修人员的直接免费通话,而且没有盲区。同时机车也可以当作被叫,随时接受行车调度员、机车调度员的指挥以及机车检修人员的抢修指导。对保证机车、轨道车的运行安全将起到很大作用。
建立金温铁路互联通信网是金温铁路安全的可靠保障。随着涌台温、温福铁路的开通,金温铁路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金温铁路对通信保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目前建立起来的金温铁路立体通信网,还要逐步完善。
5.1 安装列车移动电话
在管内机车上全面安装“列车移动电话”的条件已经具备,“列车移动电话”可实现行车调度与司机、机车调度与司机、车站与司机、司机与司机、司机与运输部机车检修人员的直接双工远距离通话,从而实现金温铁路有线、无线互联通信,从根本上解决金温铁路无线场强全覆盖和大三角角通信的难题,提高了金温铁路通信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5.2 安装无线固话
管内铁路施工防护、铁路应急通信、铁路安全防护、铁路道口防护、铁路巡守点等岗位已经安装了无线固话,除相互之间直拨外,还可直拨铁路专网短号,大大促进了公司的安全生产,特别是“铁路应急无线固话”在事故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电话信号强、电池容量大、移动方便、适合在雨天连续使用。目前,金温铁路所有车站运转室、行车调度室、机车调度室安装此“无线固定电话”的方案已经确定,可保证在光缆中断时,调度电话不中断。
5.3 沿线工区接入铁通宽带
金温铁路沿线由于地处偏远,还没有安装宽带的外部条件。公司、工电部有关文件、通知要用人工传递,无法在短时间内送达到位,给安全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原有的铁路电话难以满足安全生产和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沿线职工安装宽带的愿望十分迫切。通过技术攻关,我们利用金温线现有的长途光缆备用芯线,并敷设部分分岐光缆,将温州铁通宽带接入到沿线各工区,经试用效果良好。从而改善了沿线工区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实现了电子文件实时互传,保证了安全生产。
5.4 改造原有交换设备
原丽水、金华交换机是没有独立交换功能的,沿线各站电话都是从温州接入,一但长途光缆中断,沿线自动电话全部中断。通过技术改造,将丽水、金华交换机变成了有独立交换功能的交换机,隶属于两地区的接入网电话改从各自的交换机接入。当温州至丽水光缆中断时,隶属于丽水、金华的自动电话相互拨叫不受影响,但不能直拨温州,此时用户可以拨“10”,通过铁通出中继出局,拨0577568+温州铁路自动电话号;当丽水至金华光缆中断时,隶属于丽水的自动电话不受影响,隶属于金华的自动电话只能本地区拨叫,不能直拨温州和丽水,此时用户可拨“10”,通过铁通出中继出局,分别拨0577、0578加地区号,从而实现了长途光缆中断而全线自动电话不中断的目的。
通过建设互联通信网和交换设备改造,解决了金温线一条光缆无环保护的问题,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通信保障能力,促进了安全生产。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