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波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化州 525100)
单肺通气(One-lungventilation,OLV)麻醉指胸科手术患者经支气管导管只利用非手术侧肺进行通气与麻醉的方法,患侧肺或不通气肺萎缩,其应用目的是防止液性分泌物流入健侧肺,隔离患侧肺,使手术过程视野相对清晰,有利于手术操作,保护侧肺,减轻手术侧肺损伤[1]。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是人体肺循环系统在急性缺氧状态下产生的重要调节保护机制,可使非通气侧肺的血流转向通气肺,从而纠正失调的通气/血流比,维持正常的二氧化碳分压,从而有利于进行肺保护。相关研究显示吸入麻醉药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笔者为此具体探讨了单肺通气对异氟醚吸入麻醉肺摄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纳入标准:年龄20~70岁,ASAⅠ~Ⅲ级,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凝血功能异常、近期的大量吸烟、重度高血压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平均(49.33±2.34)岁;平均BMI为(23.98±3.12)kg/m2。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BMI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两组均于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100 mg、阿托品 0.5 m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 mg/kg,芬太尼5 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麻醉诱导,常规呼吸参数下气管内插管通气。均于术中间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积极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术中不使用吸入麻醉药物,治疗组自单肺通气开始时予以异氟醚吸入[美国百特(Baxter公司)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单肺通气时潮气量减为双肺时的2/3,呼吸频率在12次/min以上,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 mm Hg(1 mm Hg=0.1333 kPa)以上。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于术前、术中(单肺通气30 min)与术后(术后30 min)分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记录各时刻平均动脉压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肺摄取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肺摄取指标对比(n=30,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肺摄取指标对比(n=30,s)
1 mm Hg=0.1333 kPa
指标 术前 术中 术后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动脉压(mm Hg) 76.3±5.3 78.3±6.6 81.8±8.3 78.3±11.8 77.3±13.9 74.9±8.3 PaCO2(mm Hg) 43.9±4.1 40.9±5.3 41.9±3.4 44.3±5.4 43.9±5.444.3±6.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单肺通气目前在支气管内麻醉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扩展,其对减轻手术侧肺损伤、防止两肺间的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2]。但是有研究认为单肺通气麻醉可引起一系列肺部并发疾病,或者因肺组织缺氧、牵张而造成的肺损伤,甚至引起透气及相关性肺损伤,造成严重的预后[3]。不过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强弱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体位、体温、药物等。临床浓度麻醉药的吸入使用并不能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吸入麻醉药的应用效果比较好,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作用较轻。目前动物实验提示静脉使用异氟醚吸,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损伤,主要可能通过调节趋化因子,抑制多形核粒细胞的募集,从而发挥肺保护作用[4]。本组资料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与二氧化碳分压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异氟醚吸入麻醉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总之,单肺通气中异氟醚吸入麻醉能有效改善肺摄取状况,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1] 奚高原,孟 睿,李青春.低潮气量对单肺通气患者动脉氧合及肺顺应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8.
[2] 李卫霞,刘鲲鹏,李 昭,等.全身麻醉单肺通气期间氧合状况、肺内分流率和炎性反应的变化[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2):71.
[3] 张春艳,刘保江.七氟醚的临床应用现状[J].医学综述,2008,14(4):7.
[4] 胡序凯,沈华春,李晓瑜,等.在单肺通气期间不同通气模式对患者的肺保护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3):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