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新/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2014年市场现状。2014年全球动物兽药及相关产品产值约239亿美元,其中药品占62%,生物制品占26%,药物饲料添加剂占12%。其中又以食品动物相关类占59%,宠物相关产品类占41%。以美洲产值最高,占全球47%,欧洲占31%,除此外的其他地区仅占23%。
2.国外兽药研发的现状与趋势。
创新能力方面,美、欧、日三强。定量的构效关系(QSAR)已成为研发新药的主要手段,构效关系研究方面的文献非常多。
近年来,上市的新原料药,食品动物用药少,宠物用药多,食品动物用仅有抗蠕虫药(Monepantel)、抗球虫药(Semduramicin)、大环内酯类抗生素(Tildipirosin)等10种左右,宠物用则包括解热镇痛药(Deracoxib)、精神兴奋剂(Fluoxetine)、减肥药(Dirlotapide)等40多种。
抗耐药抗感染物品种研发已成为热门,研制的抗菌药物替代品,包括噬菌体、抗菌肽、天然药物、抗菌作用类(黄连素、肉桂醛、大蒜素、博落回、姜、金银花、银翘、白莪术、牛蛭)、促进免疫类(黄芩苷、黄芪)。
化药的研发投入大,时间长,一般情况下标准的宠物用兽药(CAP)研发时间在5年,食用动物用兽药(FAP)8~10年,然后注册大约也要花费2年的时间,研发费用则在4500~6000万欧元/ 个 API(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原料药物)。全球兽药研发投入数超过$150亿,研发的投入占销售额的10%~15%,辉瑞投入最大可占到15%以上。
化药研发的风险也很高,药物有效成分作为兽药产品上市的几率,其中兽药原料制成新制剂50%,人药原料制成新制剂30%,人药研发后期10%~30%,人药研发早期10%。
1.食品动物用药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抗菌药物过去只按毒理学试验制订ADI,现在按微生物学制订ADI,耐药性问题(抗菌药物),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2.国际抗生素使用情况。据估计,全球生产的抗生素,50%用在食品动物。在欧盟,衡量抗菌药物使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单位肉产量使用抗菌药物的量。如丹麦每生产1吨猪肉仅使用抗菌药物40~50g,法国、英国等也将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目标设定为50g/t肉。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在鸡肝中检测到无机砷)和环境污染问题,美国已经取消了有机砷的使用,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和耐药性问题,欧盟也取消了饲料促生长抗菌药物。
3.我国抗生素使用情况。我国按照报道的2013年养殖业全年使用抗菌药物8.424(16.2×52%)万吨来估算,按同年的肉产量8536万吨为基数,我国每生产1t肉要使用抗菌药物987g,两相对比相差近20倍!我国动物养殖中确实存在过量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地方标准清理之前曾经有万古霉素被批准用于食品动物,还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等。直至今天,非法使用各种人用头孢类药物非常严重。目前,我国还允许黏菌素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它是人肠球菌感染腹泻唯一一个有效药物!我国农业部取消4个沙星类药物原因: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没有食品安全标准(MRL)。但是不要过分解读为全面“禁抗”的开始,养殖业不可能不使用抗菌药物,关键是谨慎合理地使用。
环境污染问题,水中抗菌药物污染,检出8ppt(8ng/L)氨苄西林,有没有问题?美国EPA规定:1ppb(1μg/L)以下的浓度,不用进行环评;土壤中抗菌药物污染,美国EPA和VICH都有规定:100ppb(100μg/kg)以下的浓度,不用进行环评。
4.国际抗生素使用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抗生素使用导则,2000年6月制定的《关于控制食品动物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导则》(草案)。主要条款有:①所有用于治疗食品动物疾病的抗生素都应规定为处方药;②禁止将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用作动物生长促进剂;③新抗菌药的批准应考虑对人的潜在危害;④建立食品动物抗生素使用的国家监控系统;⑤制订兽医工作导则,减少食品动物过量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欧盟关于兽医使用抗生素指导原则:避免日常预防性用药;可以预防性治疗,但只能兽医处方;饲料和饮水给药都须兽医处方;给药前应进行敏感性试验,首选窄谱药物,避免广谱药物和复方;减少使用具有传播交叉耐药倾向的药物;WHO列为重要的药物只能人用,只能兽医处方用于宠物,食品动物不得使用。
我国新兽药研发的指导思想:①立足国情和市场前景,以食品动物为主。②目前的研发策略还是以仿制为主,逐步过渡到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③加大宠物用药的研发,加强草食动物用药的研发,抗寄生虫药物。④抗菌药物的研发以动物专用品种为主。⑤研发的抗菌药物能够抗耐药最好。⑥应用QSAR来指导新药的研发,要Me-too做到Mebetter。⑦做好制剂,提高生物利用度。
国家管理政策上要加大对创新药的扶持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延长新兽药保护期:一类药10年,二类药7年,制剂5年。加大对创新的科研支持。推行GLP/GCP服务外包,特别是安全评价服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