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关于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官方立场比较及政策协作

2015-04-04 14:23:22焦传凯
关键词:南南合作议程立场

焦传凯 叶 江



中印两国关于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官方立场比较及政策协作

焦传凯 叶 江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即将到期,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正在制定。通过对中国和印度在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政策立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国虽然在外交风格和政策细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几乎所有的重大原则性问题上立场基本一致。中国以相对超脱的姿态,避免陷入任何同自身根本利益无关、或者不单独涉及自身利益的争议之中。而印度则同西方国家针锋相对、并不惜使自己置身于同发达国家相抗争的前沿。中印两国应当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政策层面加强协调,并积极承担国际发展援助义务,在南南合作关系框架内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 印度;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2015年后发展议程; 命运共同体

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即将到期、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正全面展开的背景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1年就呼吁各国为制定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开展公开的、包容性的协商。参见Annual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Accelerating progress towards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options for sustained and inclusive growth and issues for advancing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agenda beyond 2015, 11 July 2011 , A/66/126, www.ipc-undp.org/pressroom/files/ipc629.pdf;联合国系统和其他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以及民间组织因此而广泛、积极地参与到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讨论之中。参见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Group: A Million Voices: The World We Want: A Sustainable Future with Dignity For All(2013),http://www.worldwewant2015.org/file/388792/view/422422),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中国和印度分别发表了相关的官方立场文件*中国的官方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2013年9月22日发布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印度的官方文件为发表在联合国的咨询报告“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INDIA”之中的“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由于中印两国是当前世界两个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因此两国的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官方立场对联合国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的制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拟在总结中印两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比较分析两国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上的官方立场,并提出两国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制定过程中加强政策协作的途径和方式。

一、中印两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

毫无疑问,中印两国为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做出的贡献令人瞩目。中国把发展视为第一要务,把

印度为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自2000年以来,印度中央政府计划委员会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千年发展目标所涉及的八个领域进行了全面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协助印度实施了新生儿与儿童疾病整体医疗和护理项目;印度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资助下开展自救行动、组织并培训妇女团体,生产“印度混合食品”的营养补充食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实施了“道斯拉达萨克”项目,现已有91个村镇受惠;印度还积极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合作,新建了83个急诊产科诊所,并开展了其他避免产妇死亡或致残的项目*王磊:《书写拯救儿童的故事》,《人民日报》2008年9月19日。。印度现在已经实现或到2015年能够按期实现的发展目标包括:贫困人口减半;普及小学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消除性别歧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制止并扭转艾滋病和艾滋病毒的蔓延;制止和扭转疟疾和其他重要疾病的发病率;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扭转环境资源流失;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与私营部门合作,普及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等*Towards Achieving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India 2013,http://mospi.nic.in/mospi_new/upload/MDG_pamphlet29oct2013.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基数巨大,中印两国的发展成就对千年发展目标的顺利进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千年发展目标中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目标提前5年完成,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生活在贫民窟的城市人口比例,2000年中国为37%,印度为42%,2010年两国都为29%,联合国2013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各个地区许多国家在降低城市贫民窟居民比例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些大国如中国、印度,推动着地区及全球的趋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13年),www.un.org/zh/mdg/report2013,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联合国发展工作组的调研也表明,印度社会不平等、贫困、就业岗位不足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很多工人的工资不足于维持生计,劳动关系不规范。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工人工作环境差,违反劳动法规、侵害工人权益的事情经常发生。为国际大公司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的工作岗位也未能实现“体面”。再加上其他类型的不平等,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那么尽管该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抛在社会发展的后面*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Group: A Million Voices: The World We Want: A Sustainable Future with Dignity For All, http://www.worldwewant2015.org/file/388792/view/422422,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另外,印度无法实现的千年发展目标包括:饥饿人口减半;在高等教育阶段消除性别差别;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无法获得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等诸多方面。印度和尼日利亚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14,http://www.undp.org/content/undp/en/home/librarypage/mdg/the-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report-2014.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二、中印两国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大原则性问题上立场基本一致

2013年5月,印度官方通过联合国的《2015年后发展框架的国家咨询报告:印度篇》,提出了“印度政府对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行动指针”,阐述了印度的相关立场。同年9月,中国外交部发布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从中印两国的这两份官方文件的基本内容可见,中印两国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大原则性问题上立场基本一致。

其次,两国都主张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应当是千年发展目标的延续。中国表示,未来的发展议程应当“坚持连贯性原则”,应建立在千年发展目标基础之上,一些尚未实现的千年发展目标应继续作为2015年后的发展目标。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上,第一点仍是“消除贫困和饥饿”*《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这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一项目标。印度认为,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必须依旧根植于“消除贫困”这一核心目标*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2012年6月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20”)确定全球最大的挑战仍然是消除贫困,笔者认为2015年后的发展框架应当接受这一会议成果。目前全球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来自于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努力,贫困问题仍然是全球所面临的中心问题。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2015年之后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意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所确定的各项发展重点,仍应该体现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之中。印度主张对这些目标不能进一步的细分,也不能在总的目标下再增加新的发展指标。总的看来,印度也主张未来发展议程应当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延续,并且原来的目标在适用于新的发展议程的时候不应再进行更改*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第三,中印两国都主张未来发展议程的制定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中国强调,无论发展议程的制定,还是未来的执行,都应该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2015年后发展议程应由成员国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有关磋商进程应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由成员国主导,本着公正、民主、透明的原则协商一致”*《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核心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强化联合国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职能,协调指导各有关机构、多边机制和条约机制,采取步调一致的措施,推进国际发展合作*《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指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并非由联合国大会确定,成员国甚至没有机会参与各项目标的讨论,因此合法性和正当性存在缺陷。2015年后的发展框架的制定应当克服这一缺陷,确保在联合国的框架内、由各成员国按照包容和透明的原则进行*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第四,中印都主张未来发展议程应当突出重点,避免内容过多过杂。中国认为,未来发展议程应制定简单、明了、务实的目标。“坚持将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核心,避免议程内容过多过杂而偏离发展主题”*《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主张发展的核心仍然是消除极端贫困,并且发展的重点应当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印度表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优点之一就是十分简洁,这一优点应该得以延续。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应当关注全球面临的最为关键的发展问题。发展目标应当实用、具有可执行性,并保证数量不能太多,发展议程绝对不能是一个当代全球问题清单*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总之,中国和印度都认为未来发展议程的重点仍然是消除贫困,以及“应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优先目标”。中国还强调“发展议程应重点关注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第五,中印在未来发展的其他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上意见也比较一致。中国主张,在“消除贫困和饥饿”的同时,解决老龄化问题,并且认为,老年人权益、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妇女和儿童权益、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等也是未来发展议程的重要领域。并且应“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促进就业、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覆盖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控制空气污染,安全处置危险废物;确保饮水安全以及保护水资源,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加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等*《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也认为,除了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外,其他的重点目标还包括:关注除了传染病之外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疾病、长期被人所忽略的热带病等;提高妇女的地位、实现性别平等;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发展议程不能以“绿色就业”为由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教育问题,应当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推进各个层面的学历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清洁饮用水以及水资源的利用,但是不应包括政治敏感性强的跨界河流或其他水资源问题*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日26日。。十分引人注意的是,中印两国都没有将诸如“安全”、“冲突”、“人权”、“治理”等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重要内容。

第六,中印在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方面的立场一致。中国指出:“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不足、技术手段缺乏、能力建设薄弱等问题未根本缓解”*《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的能力受到限制,国际社会应当为此积极援助。目前,来自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方面挑战,进一步影响国际发展合作。而西方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不增反减。这都反映出目前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之处。中国主张,未来发展议程中应当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普遍惠及世界各国人民*《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认为,虽然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但是当前全球治理结构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现实。当前国际形势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时的背景相比,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但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并没有发生根本得改变。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国际资本凭借优势地位极力压榨发展中国家企业利润,金融危机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失业。国际贸易中不公平的贸易规则、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对国际市场和商品价格造成了扭曲。每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发达国家都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风险。印度主张,如果在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中讨论治理问题,那么首先应当关注全球治理的结构,联合国安理会应当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应当增加新兴经济体的份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以及联合国其他机构、联合国项目的实施制度、国际贸易制度和其他经济制度,都应当按照均衡和促进全球发展的原则进行改革*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中印两国还都提出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主张。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印两国在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援助问题上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主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印度主张这一原则是未来发展框架的“基石”*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三、中印两国在政策细节和风格上有明显区别*印度立场文件的部分内容,在拙作《印度大国之路的两难困境》中曾经引用。参见焦传凯:《印度大国之路的两难困境》,《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本文仍引用印度官方立场的部分文件内容,但立意与出发点与《印度大国之路的两难困境》明显不同。

首先,在全球伙伴关系方面,特别在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方面,中国和印度的政策立场存在差别。从中印两国的立场文件可以看出,中国强调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的兼容和协调,而印度则强调两者的区别和对立。中国基本态度是:南北合作是核心,南南合作是补充;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都应该在全球伙伴关系框架内得到加强*联合国系统后2015发展议程任务小组:《实现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给秘书长的报告》,纽约,2012年6月。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untaskteam_undf/unttreport_ch.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的基本态度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应警惕把南南合作置于南北合作的框架之中的主张*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中国认为,加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核心仍是南北合作,南南合作是南北合作的有益补充。发展中国家应继续加强南南合作,团结互助,共谋发展。应鼓励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补充南北合作,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印度认为,发达国家的援助义务是历史性形成的义务,是发达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不涉及到任何义务和责任,完全以自愿为基础*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曾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而发达国家也几乎都曾经是殖民地的宗主国。发达国家曾经利用全球殖民地作为其原料来源地和商品市场,因此也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消除贫困、克服发展障碍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实际上,南南合作同南北合作产生的背景和遵循的原则有重大区别,“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对此已有明确的阐述;2009年在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南南合作大会,也重申南南合作是“而是一种基于团结一致的平等伙伴关系”*《内罗毕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成果文件》,2009年12月5日,A/64/L.37, 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A/64/L.37,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鉴于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的不同,印度反对把南南合作纳入南北合作框架之内,并认为这一主张背后隐含着发达国家的不良动机。印度认为,由于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事件的影响,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热情下降,官方援助不升反降,南北合作受到影响*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而与此同时,某些国际舆论却认为南南合作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应当肩负起发展援助的义务,也就是用南南合作从某种程度上来取代南北合作、减少发达国家的义务。这种声音完全不顾这样的事实:即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很大,自身也都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难题和严峻的挑战。这种声音说明了发达国家意图推卸责任,因此应当保持警惕。如果把南南合作纳入传统的南北合作框架,意味着原来普遍适用于南北合作框架的规则将适用于南南合作,这些规则包括对发展援助的问题识别、项目执行、评估等,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不公平的。显而易见,印度强调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的性质不同,强调南南合作的基础必须是完全自愿,南北合作则是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义务。

中国虽然也反对混淆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的性质,反对将南南合作纳入由传统援助国主导的框架,但是,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这一正式文件中,中国并没有明确强调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两者性质的不同。中国在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问题上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一方面强调了两者的重要性不同,即以南北合作为主、南南合作为补充,同时也强调了两者都应该加强,中方愿意“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推动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实现共同发展做出贡献”*《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中国的这一态度与联合国系统2015年后发展议程任务小组的看法有相似之处,该小组认为:全球伙伴关系应该包括“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以及三角合作”*联合国系统后2015发展议程任务小组:《实现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给秘书长的报告》,纽约,2012年6月。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untaskteam_undf/unttreport_ch.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其次,在发达国家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方面,中印两国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中国和印度都强调了发达国家的援助义务,表达了对发达国家未能完全兑现承诺的失望。所不同的是,中国对于发达国家履行承诺采取敦促的态度,并未要求建立相应的拘束机制。而印度则强调发达国家不履行承诺而影响到其他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求建立明确的约束机制,以保证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另一方面,印度认为,全球发展议程应当为发达国家设定目标,要求发达国家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而中国则没有提及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问题*《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中国在立场文件中表明,发达国家应履行官方发展援助的承诺,切实提供发展援助,建立健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发展技术的机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则在其官方文件中指出,历史上发达国家在殖民时期通过对全球资源利用和市场的垄断而取得了发展,因此现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发达国家的援助义务应当在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中明确下来,发达国家也应当兑现其发展援助资金不低于本国国民生产总值0.7%的承诺。发展议程不应督促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力量所推动的发展,也不应强化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议题上所负的国际义务。印度还认为,要防止增加新兴经济体的义务,发达国家也不应向发展中国家转嫁义务,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援助不应设定先决条件,等等*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不仅如此,印度还特别强调,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为保证发展议程的均衡性,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也应该包括发达国家应当达到的发展目标,其中西方的消费模式就应该改变。同发展中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既是邪恶的(iniquitous),也是不可持续的(unsustainable)*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的这一态度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的建议很相似,该工作组明确提出,所有国家都应当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发达国家应起带头作用*联合国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共同主席2013年7月19日给大会主席的信:《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的进展报告》,2013年7月23日,A/67/941, 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A/67/941, 访问日期2014年9月26日。。

再次,在全球发展框架应当设定的目标和不应设定的目标方面,中国重在阐述原则,避免争议,印度则强调细节,针锋相对。在西方社会的舆论以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某些国际组织的相关报告中,就2015年后发展议程提出的某些目标对发展中国家十分敏感,有的甚至是难以接受的*联合国、欧盟等发布的报告,如《可持续发展行动议程:报告提交联合国秘书长》、《新型全球合作关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并推动经济转型》、《欧盟发展报告2013》等,都提议将人权、民主、政府问责等发展中国家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作为未来国际发展议程的目标。另见:Post-2015 Tracking Tool, http://cidpnsi.ca/wp-content/uploads/2013/07/NSI-Post-2015-Tracking-Tool-Analysis-September-2013.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比如,联合国系统2015年后发展议程任务小组认为,千年发展目标没有充分地解决和平与安全、治理、法治以及人权等相关问题;千年宣言中所要求的确保和平、安全和尊重民主价值到现在仍然有效;为了确保发展政策的合理性并支持人民授权,必须解决在“国家和次国家层面的民主治理”亏失的问题;未来发展框架应以“人权、平等、可持续”这三大基本原则为基础;“人民有能力追究政府的责任是人民赋权的关键”*联合国系统后2015发展议程任务小组:《实现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给秘书长的报告》。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untaskteam_undf/unttreport_ch.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等等。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的报告则建议10个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包括实现性别平等、社会包容、人人享有人权;遏制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改革治理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An Action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port for the UN Secretary-General, http://unsdsn.org/files/2013/10/An-Action-Agenda-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在中方的立场文件中,中国对上述充分体现西方价值观念的目标显然是不赞同的。但中国并不直接提出否定意见,而是重点强调2015年后发展框架中应当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并且强调要尊重各国对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自主权,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坚持发展模式多样化原则*《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中方提出,发展议程并不是为世界各国设定义务,而是制定一套准则和目标,作为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指导和各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参照。发展议程适用于全球各国应当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议程的制定要“由成员国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展议程的最终通过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等等*《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8969.shtml,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印度在这方面的立场则表现出针锋相对的特点。印度主张,全球发展议程虽然涉及到人权、治理等话题,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更不应该成为国际发展目标。印度认为,发展议程并非“治理议程”(Governance Agenda),反对在发展议程中强调“国际治理”(International Governance),因为这有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权;也反对设定对各国都产生拘束的“国际基线”(International Baselines)和“国际问责和监督”(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Monitoring ),因为这会对国家主导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也没有义务就利用自有资金实施的国内项目接受国际监督。印度还提出,发展议程中不应包含安全和冲突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会对发展议程产生不利影响,这类问题应当通过其他的国际制度来解决;而气候变化问题也不宜纳入发展框架之中*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印度的观点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认可。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在其报告中也指出,人权、基于权利的办法、治理、法治以及更广泛地决策参与方面的目标,可能难以被列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目标*联合国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共同主席2013年7月19日给大会主席的信:《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的进展报告》,2013年7月23日, A/67/941, 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A/67/941,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联合国系统2015年后发展议程任务小组承认:“在遵循总体愿景和根本原则的基础上,议程应当在国家政策制定和因地制宜方面上留有比较大的灵活空间”*联合国系统后2015发展议程任务小组:《实现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给秘书长的报告》,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untaskteam_undf/unttreport_ch.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中国和印度都强调发展议程应当为发展中国家保留足够的政策空间,各国有权自主决定优先发展事项。但与中国不同,印度明确提出哪些事项应该留给各国自主决定。比如说,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状况自主决定何时加入和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设置“社会保护底线”(social protect floor),而不应该为此设置约束各国的国际统一的标准;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环境资源因素,自主决定其能源政策,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国际社会不应为发展中国家设定实现的时间表。但是,发达国家应当加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并且在就业方面,不能强制要求发展中国家仅仅提供绿色就业岗位(Green jobs),等等*GOVERNMENT OF INDIA’S INPUTS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National Consultation Report,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INDIA, United Nations Resident Coordinator’s Office, May 2013, http://www.in.undp.org/content/dam/india/docs/poverty/national-consultation-report--post-2015-development-agenda.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

由此可见,与中国重在阐述原则不同,印度在发展目标上与西方更为针锋相对。中国和印度的政策立场虽然都反映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和要求,但是,印度不惜把自己置身于同西方国家交锋的前沿。

四、加强中印两国在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制定中的协作配合

通过对中国和印度在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政策立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国虽然在外交风格和政策细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几乎所有的重大原则性问题上立场基本一致。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也是重要的“金砖”国家,两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内都有重要影响力。而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是未来国际社会协调发展合作与经济援助等事务的基础性文件,将会对包括中印在内的所有国家产生深刻影响。中印两国应借此机会,协调立场,为发展议程的顺利制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制定进程中,两国可以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实现方面加强合作。无论是当前的全球发展议程,还是此前的《联合国千年宣言》,都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联合国报告指出,发展议程是为了“让全世界国家都能共同承担起责任”,它“应当被视为一项真正的全球议程”。发展议程旨在以全球办法来解决全球性问题,因为发展是多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以及法律等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这些因素包含重要的跨国界要素,它们把世界各地的人维系到一起*联合国系统后2015发展议程任务小组:《实现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给秘书长的报告》,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licy/untaskteam_undf/unttreport_ch.pdf,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2000年通过的《千年宣言》也申明,我们有在全球维护人的尊严、平等与公平原则的集体责任。我们对世界所有人民,特别是易受伤害的人、尤其是拥有未来的全球儿童,负有责任*《联合国千年宣言》,联合国大会2009年第五十五届会议通过,编号:A/55/L2.。当时参加联合国千年大会的有147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这充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了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打造“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在不同外交场合也多次提及“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拉平了这个世界,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因此应该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这说明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求同存异、休戚与共,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谋求共同发展。并且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通过自身发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我国基于当前国际社会的现实提出的外交新战略,顺应了国际社会的潮流,必将为建立国际格局新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中印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实现,一方面,应树立中印两国是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如前所述,中国和印度在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比如说,中国和印度虽然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成效显著,但是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日消费不足1.25美元),两国的贫困人口仍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这些共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两国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要树立中印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中印两国人口总和约为25亿,两国的发展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相契合。虽然不同的国家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饥饿、贫困、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都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中国和印度在未来全球发展议程的制定过程中,应当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之进一步成为全球共识。

再次,中印两国应当积极承担国际发展援助义务,在南南合作关系框架内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发展议程的宗旨得以实现。中国和印度虽然在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原则立场并没有大的冲突。两国都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认为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两国应当在各自对外援助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协调,积极承担起国际发展责任,共同推动南南合作关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为了实现全球发展,离不开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在千年发展目标实施期间,发达国家及经合组织(OECD)下属发展援助委员会(DAC),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全球官方发展援助(ODA)。中国和印度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应当积极扮演援助者的角色。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望,中印等新兴经济体对此应当有所回应。中印两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当积极促进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实现全球共同发展。这是全球发展议程的宗旨,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更是中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中国和印度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决定了对外援助仍属于南南合作的性质。两国自身也都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对外援助应当量力而行。全球发展援助的义务,仍然应当由发达国家承担主要责任,以南北合作为主导、南南合作为补充的基本格局不应当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北关系和南南关系性质不同,在援助机制上应当有所区别。但是为了避免重复援助和无效援助,两者之间也不应当完全割裂。两者应当在全球伙伴关系的框架之内,加强协调和联系。总之,为了全球发展议程的顺利推进,中印等新兴经济体既要加强南南合作,也要处理好和南北合作的关系。

中国和印度应在援助地区、援助方式等方面加强合作。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的对外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的权利,受到有关国家的普遍欢迎。印度的援助重点从传统的南亚邻国,扩展到中亚、太平洋岛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中国在2010年至2012年间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其中亚洲地区30国,非洲地区51国,大洋洲地区9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国,欧洲地区12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4/Document/1375013/1375013.htm, 访问时间2014年9月26日。。两国的援助地区既有区别,也有重合,应当加强协调。除了双边援助之外,两国还应积极构建国际机构,加强更深层次和范围的合作。如中印联合其他国家倡议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为中印同其他国家开展深层次的发展合作创造了条件。类似的合作还应进一步加强。总之,中印应以实际行动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及全球发展议程的制定。

[责任编辑:李春明]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fficial Positions of China and India on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of the United Nations

JIAO Chuan-Kai YE Jiang

(Law School,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P.R.China;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P.R.China)

The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of United Nations is in the course of taking shape as the MDGs will expire soon.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fficial positions of China and India on this subject,it turns out that the two countries sh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stance on main principles and key development goals, 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 amongst the diplomatic style and diplomacy details. China is moderate and tries to avoid conflicts. Comparatively, India is very active and sticks very much to its views and interests. China and India should advocate the idea of destiny community, strengthen cooperation on policies and provide aid actively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ndia; MDGs; 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destiny communit

2014-10-15

德国发展研究所(DIE)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SIIS)合作的“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焦传凯,青岛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青岛 266071);叶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执行所长、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3)。

猜你喜欢
南南合作议程立场
立场
武术研究的立场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6:54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会面议程
台声(2015年22期)2015-02-01 10:01:46
重访“反对解释”之立场与命题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6:56
立场
中国青年(1949年20期)1949-08-17 03: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