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建良,魏 艳,刘广西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1.20±0.69)个月,病程(3.61±0.37)天。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11.10±0.77)个月,病程(3.54±0.41)天。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每日数次至10多次,大便常规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无黏液、红细胞及脓细胞。
两组均用病毒唑10~15mg/(kg·d),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服用蒙脱石散。观察组加参苓白术散(吉林延边朝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1283),3g(1岁以内小儿量酌减),1日3次。
显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大便性状、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秋季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多发生于3岁以下小儿,因小儿脏腑柔嫩,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故多乳食内伤。无论外感、内伤或二者兼夹均可导致脾胃受病,中气失运,湿滞中焦,气机被阻,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治宜补益脾胃,渗湿止泻。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6.
[2]陈永红,王镭,王云亭.儿科疾病与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