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平,孔维民,龚 鸿,王吉侯(指导)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云南 曲靖 655000)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结肠炎98例
郭红平,孔维民,龚 鸿,王吉侯(指导)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云南 曲靖 655000)
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笔者用中医综合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9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98例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21~78岁,病程6个月以内18例、6~12个月30例、1~10年39例、10~20年11例,病变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56例、降结肠27例、横结肠7例、升结肠8例。
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伴腹泻,腹泻时为稀糊状或便脓血及黏液,每日约3~8次,或伴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秘结3~5日排便1次,粪便如羊屎样。电子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呈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及有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溃疡或糜烂。或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不同程度的黑变病。
湿热下注型(36例):多为初期阶段,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黏液或脓血为特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行气利湿。方用白头翁汤或芍药汤加减。白头翁15g,黄连9g,黄柏10g,秦皮10g,马齿苋15g,茯苓12g,砂仁6g,木香6g(后下),槟榔12g,陈皮12g,赤芍10g,白芍12g,地榆12g,甘草6g。热重者加金银花、红藤,湿重者加厚朴、苍术。
肝郁脾虚型(13例):症状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胸胁胀满,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大便不畅,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治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方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柴胡15g,枳壳12g,当归10g,茯苓12g,炒白术20g,陈皮10g,白芍20g,防风12g,党参20g,黄芩10g,炙甘草10g。重者加槟榔、焦三仙以消补兼施。
脾虚湿盛型(17例):纳呆脘闷,神疲乏力,肠鸣腹泻,粪便夹有不消化物,舌淡苔白,脉濡缓。治以益气健脾,行气利湿。方用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20g,炒白术20g,茯苓15g,炙甘草10g,桔梗10g,白扁豆20g,砂仁9g(后下),山药20g,薏苡仁20g。偏寒加肉桂、炮姜,偏热加黄连、黄芩与炮姜寒温并用。
脾肾阳虚型(32例):多为后期阶段、严重和难治阶段,病程较长,畏寒,面色 白,腰膝酸冷,肠鸣腹泻,多在黎明前,或滑泻、泻下完谷不化之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治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用四神丸合理中汤加减。补骨脂15g,肉豆蔻15g,吴茱萸15g,五味子10g,党参20g,炒白术15g,炮姜10g,大枣6g。可适当加入乌梅、芡实、乌药、金樱子等温涩肠道。
湿热下注型:白头翁30g,马齿苋20g,败酱草20g,五灵脂15g,地榆20g,秦皮15g,白芍20g,白及10g。
肝郁脾虚型:槐花15g,乳香15g,没药10g,丹皮10g,白芍10g,防风15g,马齿苋20g。
脾虚湿盛型:侧柏叶15g,防风15g,苏叶10g,香附15g,当归20g,苍术20g,黄柏10g。
脾肾阳虚型:石榴皮20g,乌药20g,乳香15g,生蒲黄10g,仙鹤草10g,白及10g,五倍子10g。
水煎后浓缩至100m L保留灌肠,药温37℃~40℃,每晚1次。
湿热下注型:取合谷、足三里、胃俞、大肠俞、内庭、中脘穴,均用泻法。
肝郁脾虚型:取脾俞、胃俞、足三里,均用补法,太冲、行间,均用泻法。
脾虚湿盛型:取天枢、大肠俞、中脘、气海、脾俞、水分,均用灸法,取阴陵泉、公孙,均用泻法。
脾肾阳虚型:取足三里、脾俞、肾俞、中脘、关元、神阙等穴用隔姜灸法。
拔火罐于脾俞、肾俞、中脘、关元、天枢等穴位处拔火罐。
耳针取小肠、大肠、脾、胃、肾、肝、交感等穴,每次以3~4穴,采用王不留行贴压耳穴法。
推拿患者时,先取坐位,用拇指平推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约10分钟,继之掐揉脾俞、胃俞、足三里。再取俯卧,用手掌按摩腰部两侧,约5分钟,最后点揉命门、肾俞、大肠俞、八髎等穴。若恶心、腹胀,按摩上腹部与脐周围,并取上脘、中脘、天枢、气海穴作点揉。
2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正常,肠镜检查溃疡愈合,仅有肠黏膜轻度充血。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大便检查含有黏液,无脓血,肠镜检查见肠黏膜轻度充血,可见少数浅小的溃疡,溃疡数量较前明显减少。无效:症状及肠镜检查无明显改善。
痊愈59例,好转3 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88%。随访6月均未复发。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肠澼”、“泄泻”、“腹痛”、“便血”等范畴,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本为脾胃虚弱,其标为湿热之邪蕴结肠道,为本虚标实之证。内服中药以治本为主,灌肠药物以治标为主,标本兼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内服中药可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病变痊愈。中药灌肠可使药液直达病所,达到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针灸和推拿能温补脾肾,清肠化湿,改善肠黏膜的微循环和瘀血状态,减轻炎性渗出,促进肠道水分的吸收。
此外,要注意避风寒,调情志,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戒酒、戒烟,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强之品,禁食虾、蟹等,以利于病变的恢复。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土豆、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
R256.347.462
B
1004-2814(2015)02-0104-02
201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