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杰 何召庆/中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我国北方主要水禽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马明杰何召庆/中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我国水禽饲养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北京、东北三省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随着水禽业养殖模式的转型,养殖场密度及养殖密度都大幅增加,加之隔离封闭措施不严,防疫程序执行不力,导致水禽疫病流行趋势日趋复杂,新的水禽疾病也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了水禽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呼肠孤病毒感染、坦布苏病毒感染、禽流感、细小病毒病、副黏病毒病等水禽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有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出血,由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DHAV)和鸭星状病毒1型(DAstV-1)及鸭星状病毒2型(DAstV-2)引起,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鸭。其中,DHAV又包括三个亚型,分别称为DHAV-1、DHAV-2和DHAV-3。鸭肝炎病毒的三个血清型及DHAV的三个亚型之间交叉保护作用很弱,给我国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上世纪我国的主要流行血清型是DHAV-1,本世纪初DHAV-3开始在我国出现。据文献报道,2008~2013年,对我国北方地区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内蒙古均检出了DHAV-1,北京、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吉林检出了DHAV-3,并且存在DHAV-1 和DHAV-3的混合感染情况。由此可见,DHAV-1在我国养鸭业仍然流行,DHAV-3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愈演愈烈,是近年来我国鸭肝炎的主要流行基因型。很长一段时间里,DAstV-1和DAstV-2仅分别发生于英国和美国,但是2008年从江苏的12日龄樱桃谷鸭检出DAstV-1,随后在北京、山东、河北鸭场中均检出了DAstV-1,表明DAstV-1在我国鸭群中的流行已非常广泛。2013年,从广西肉鸭中检出了DAstV-2。
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现有的疫苗均为DHAV-1,弱毒疫苗效果较好,且鸭胚苗的效果优于鸡胚苗。但近年来我国鸭肝炎的流行情况比较复杂,DHAV-3成为主要的流行血清型,某些地区甚至出现DHAV-1和 DHAV-3共感染的现象,DAstV-1和DAstV-2在我国的出现也给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进行DVH疫苗和抗体的研制必须要结合我国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研发DHAV-3和DAstV-1、DAstV-2疫苗对于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
鸭瘟(DP),又称为鸭病毒性肠炎(DVE),是由鸭瘟病毒(DPV)又名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目前仅发现一种血清型。主要感染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以体温升高、下痢、部分鸭头颈肿胀和黏膜出血为特征,俗称“大头瘟”。 OIE已将鸭瘟认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至今,全国各地均有本病的报道。
不同年龄的鸭均可被感染,产蛋母鸭发病和死亡情况比较严重,雏鸭发病较少。不同品种的鸭对本病的易感性不同,家鸭、番鸭、麻鸭的易感性最高,北京鸭稍低。近年来,有报道称鹅自然感染后大批死亡。病鸭、带毒鸭及潜伏期的感染鸭是主要传染源,某些带毒的飞鸟和野生水禽等也可感染和携带该病毒。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交配、呼吸道、眼结膜和节肢动物的叮咬而传播。鸭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夏秋两季是最严重的。南方和北方的流行情况差异较大,南方发病较多,主要在春、夏放牧和运输销售旺季,而北方发病率低,偶见于秋季。
目前,预防鸭瘟的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两类,弱毒苗免疫效果更好。国内通常使用弱毒苗对鸭群进行免疫,弱毒苗免疫鸭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较低,但受到强毒攻击时鸭体能够迅速产生抵抗力。目前对DPV 弱毒疫苗的接种方式都为肌肉或皮下注射,这对大群免疫造成了不便。因此相关学者已在致力于口服弱毒疫苗的研制。而且,研制鹅用DEV 疫苗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
1950年,Kaschula VR 首次在南非报道番鸭感染禽呼肠孤病毒以来,先后在鸭、鹅等多种禽类体内分离到该病毒。番鸭、半番鸭、北京鸭、麻鸭和鹅等水禽均可感染呼肠孤病毒,并因此发病和死亡,或引起继发感染。
呼肠孤病由呼肠孤病毒引起,毒株和感染宿主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一样。据报道,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禽疾病包括:(1)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ICTV第9次分类报告将其病原归类为呼肠孤病毒科禽正呼肠孤病毒属的番鸭源分离株,该病1997年在我国出现,根据病变国内称之为番鸭“白点病”,麻鸭和半番鸭也可发病,但北京鸭不易感。(2)番鸭“新肝病”,2005年以来出现在我国番鸭生产区。(3)北京鸭“脾坏死病”,2005年以来出现在我国北京鸭主产区,但番鸭、麻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后,亦可出现类似的脾脏坏死病变。(4)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其病变与番鸭的“新肝病”类似;鹅呼肠孤病毒感染,病变与番鸭“白点病”相似,由匈牙利学者报道,国内未见该病。根据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引起番鸭“白点病”的毒株与匈牙利的鹅呼肠孤病毒同源性较高,类似于同种病毒;而引起番鸭“新肝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及北京鸭“脾坏死病“的病原基因结构特点相同,遗传进化关系相近。
目前,该病的防控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尚未见有效的治疗方法。据张大丙研究报道,2010-2013年间,对北京、河北、河南、内蒙古的番鸭、麻鸭和北京鸭的疑似病例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基因2型毒株占据很高的比例,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流行的基因型。因此,研发基因2型疫苗对于水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坦布苏病毒(TMUV)的大范围暴发首先发生于2010年4~6月份,发病地点集中在蛋鸭和种鸭养殖密集的福建、浙江、安徽等地,随后又迅速波及北京、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不同品种的鸭易感性不同,麻鸭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樱桃谷种鸭,番鸭最低,也有报道称可感染肉鸭和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仅2010年给中国的养鸭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亿元。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卵巢出血。感染率可达100%,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在5%以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感染率及致死率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该病暴发流行后鸭群普遍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有关。
自然条件下,黄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节肢动物,蚊子是最早报道的TMUV的自然宿主。但是TMUV在2010年深秋和冬季仍大范围流行,说明其传播和流行还有其他传播途径。刁有祥等从鸭场的死亡麻雀体内检测出鸭坦布苏病毒,检出率高达63%,表明病毒可经野鸟传播。该病主要为水平传播,研究人员从感染鸭和发病鸭的肠道内容物、泄殖腔棉拭子及粪便样品中分离到TMUV,表明TMUV可经粪便排毒,从而污染饮水、饲料、饲养器具及运输工具等。此外,张大丙等对病鸭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卵泡膜的检出率高达93%,TMUV是否会经卵垂直传播有待近一步研究。
目前情况下,相应的防控措施需要针对TMUV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灭蚊防鸟是重要的措施;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按规定对病死鸭和鹅及其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从疫区引进种禽和购买苗禽;加强舍内外环境消毒。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有效的灭活疫苗,我国不同单位研发的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申请新兽药证书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禽流感于90年代末开始对水禽致病,目前已在野鸭的体内发现所有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水禽流感病毒能够在水禽、家禽、野生鸟类及哺乳动物(包括人)之间互相传播,野鸟的迁徙导致了禽流感的世界性流行。作为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野生水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流感病毒并不会引起发病和死亡。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对水禽的毒力正在逐渐变强,出现了水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情况,而且死亡率高,表明水禽已经不仅是禽流感病毒的巨大贮存库,而且其本身也成为对禽流感病毒高度易感的禽类。国内分离到的对鸡高度致病的多数H5N1亚型毒株不能引起鸭的发病和死亡,却对鹅具有高度致死性。
水禽流感病毒主要是嗜肠道型的,病毒在肠道中繁殖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极易污染水源及饲养环境。水禽对于陆生家禽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水禽感染禽流感后通过横向传播感染陆生禽类而成为禽流感的传染源,所以要控制禽流感需要先控制和消灭水禽禽流感。更为重要的是鸭一旦感染后可长期带毒,鸭肠道内存在多种亚型禽流感时,不同的基因片段可在鸭体内发生多次重组,这种变异对哺乳动物更具致命性。
目前我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依靠疫苗免疫,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禽流感疫苗对水禽的免疫保护效果不如对鸡好,水禽免疫后仍带毒的现象严重,水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工作不能有效进行。2013年,我国研制出水禽专用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家禽养殖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消毒防疫,加速推行家禽定点屠宰。
鹅细小病毒(GPV)感染,又称小鹅瘟(Gosling plague),于1956年首次报道至今已有50年历史,在世界各养鹅国家一直在发生。以前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但近些年来,我国北方也发病严重。番鸭细小病毒病由番鸭细小病毒(MDPV)引起,本病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福建省出现,1985年后流行于我国番鸭饲养较多的地区。
自然感染时,小鹅瘟病毒能够使白鹅、灰鹅、雁鹅与狮头鹅等各种品种的鹅发病,除番鸭以外的其他动物均不易感。1月龄以内的鹅多发,10日龄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近年来,小鹅瘟发病及死亡日龄逐渐增大,可能是由于病毒毒力增强所致。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可引起3周龄内雏番鸭喘气、腹泻、胰脏坏死和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达10%~80%。GPV和MDPV都对番鸭致病,而MDPV不感染鹅,两种病毒之间仅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
GPV和MDPV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污染饲料、饮水、用具、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传播;本病亦可通过种蛋传播,种蛋外壳经病禽的排泄物污染后引起孵房和孵化器污染,引起疾病的水平传播; 易感的番鸭、育成鹅、成鹅自然感染细小病毒后,往往隐性感染而成为带毒者,能够垂直传播给下一代。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及接种疫苗对预防和控制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疫苗主要有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小鹅瘟弱毒苗,国外有供种鸭用的GPV和MDPV二联灭活疫苗。此外,在污染地区对刚出壳的雏鸭及雏鹅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均可有效控制本病。生产上经常发生番鸭细小病毒病与小鹅瘟的混合感染,因此用于临床紧急治疗的卵黄抗体多为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二联抗体。
水禽副粘病毒病是由Ⅰ型副粘病毒(APMV-1,即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的传染性疾病。1997年王永坤教授在扬州发现NDV引起的鹅发病和死亡病例,辛朝安教授在广东发现鹅的ND疑似病例,之后我国山东等大部分养鹅地区均发生过ND。
以往认为,水禽可感染NDV并带毒和排毒,但不发病。目前,副粘病毒的感染范围扩大,副粘病毒除感染鸡、鸽子、鹌鹑外,鸭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鹅感染后的发病率平均为60%,鸭的平均为40%,2周龄以内雏鹅感染该病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
患病鹅及病愈后的带毒鹅可作为传染源,并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行水平传播。近年来水禽副粘病毒出现垂直感染现象,尤其在鸭较为多见。
目前鹅副粘病毒病以预防为主,主要生物制品有灭活苗和抗体两种。但是水禽副粘病毒与传统的鸡新城疫病毒相比有较大变异。病毒分离和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目前水禽流行的副粘病毒主要为基因VII型,与传统的新城疫病鸡源毒株Clone30、La sota的同源性仅为83.8%~90.9%,用La sota疫苗不能够提供完全的保护力,因此,研发水禽专用副黏病毒疫苗对预防该病有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