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冰(望江县医院放射科,安徽 望江 246200)
35例早期胃癌X线诊断结果分析
刘 冰
(望江县医院放射科,安徽 望江 246200)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的X线图像特点,为X线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提供依据。方法 对3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早期胃癌患者的X线特点,判断X线在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 表现为局限胃壁伸展不良征23例(65.71%),隆起征12例(34.29%)。癌灶<2 cm者11例(31.43%),≥2 cm者24例(68.57%);均为单发癌灶,其中小弯角切迹处12例(34.29%)、胃窦小弯9例(25.71%)、贲门区4例(11.43%)、胃体小弯4例(11.43%)、胃窦大弯3例(8.57%)、胃窦后壁3例(8.57%)。结论 X线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尽早发现胃癌,改善胃癌治疗效果。
胃癌; 早期诊断; X线检查; 价值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病死率高[1]。早诊断、早发现可以改善胃癌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X线检查是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3]。笔者对望江县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的X线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为X线检查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的结论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35例胃癌患者,男24例(68.57%)、女11例(31.43%),年龄32~73岁、平均(50.3±13.6)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2±0.46)年。临床表现:上腹部隐痛或饱胀感10例(28.57%)、胃纳差14例(40.00%)、进食梗阻感5例(14.29%)、黑便史6例(17.14%)。33例行剖腹探查术(94.29%),3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88.57%)。35例胃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低分化腺癌11例(31.43%)、印戒细胞癌10例(28.57%)、中分化腺癌4例(11.43%)、高分化腺癌2例(5.71%)、未分类8例(22.86%)。
1.2 X线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胃部双对比X线造影检查。患者常规准备,空腹6 h以上,禁用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和不透X线的药物。检查仪器为岛津500 mA胃肠造影机,服用200%钡剂150 mL。口服发泡剂后,饮水10 mL。俯卧位让患者适当运动,然后调整为仰卧位适当翻转,促进钡剂均匀分布。让患者分别保持仰卧位、俯卧位、斜位、侧位、站立位并拍照,然后分析。
1.3 X线诊断结果
局限胃壁伸展不良征23例(65.71%),隆起征12例(34.29%)。癌灶<2 cm者11例(31.43%),≥2 cm者24例(68.57%);均为单发癌灶,其中小弯角切迹处12例(34.29%)、胃窦小弯9例(25.71%)、贲门区4例(11.43%)、胃体小弯4例(11.43%)、胃窦大弯3例(8.57%)、胃窦后壁3例(8.5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胃癌发病率也有所提升[4]。尤其是受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影响,暴饮暴食、过度酗酒抽烟等,加大了胃癌的发病率[5]。早期胃癌在临床上无典型特征,特异性不强,患者多没有自觉症状,容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严峻考验。早期胃癌患者多伴有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黑便等,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是胃癌的典型症状[6]。在诊断中,要注意询问患者病史。如患者曾接受胃溃疡、胃炎等保守治疗无效,宜怀疑为胃癌,并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要进行活检,以免误诊。
2.1 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
X线可以判断癌灶病变位置、数量与大小、形态等。相比于胃镜检查,X线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检查结果与胃镜的结果基本相符[7]。因此,X线在胃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早期胃癌病变未侵及肌层,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病灶范围小,在各类检查中容易漏诊、误诊。根据病灶的大体形态,早期胃癌可以分为隆起性、洼表型、凹陷型、混合型等。大部分胃癌患者的X线影像图会存在胃壁轮廓线改变[8]。本院在实践中,认为胃壁轮廓线改变可以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的特征之一。低张双对比法是胃癌X线诊断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与充盈法、黏膜法、加压法相结合,可以提高X线发现胃癌的准确率。尽量显示病灶是X线胃癌检查的关键。为了保障病灶的尽量显示,一般需要多体位多轴位摄片让病灶重现,并且判断胃癌浸润范围。对于已经确诊为胃癌者,要继续完成后续检查,尽量全面掌握病情。读片时,需要对钡剂附着异常区域、胃壁伸展不良、轮廓线异常、胃小区异常改变等区域进行细致判断。在必要时,可结合胃镜检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
2.2 早期胃癌的X线特征
Ⅰ型:局限性食道黏膜皱襞紊乱,连贯性消失或中断,病灶有不规则气泡样、分叶状斑点、息肉样充缺;黏膜面有如盘状凹陷区,周围黏膜出现中断皱缩平滑。如食钡时过于大口,导致食道完全充盈,可能会遮盖病变,影响诊断。如出现该情况,宜在透视下小口服钡,并根据透视结果适当调整钡剂浓度,多体位摄片。Ⅱ型:胃壁局限性凹陷,因不规则增厚可见复线征。如胃腔壁线局部增粗,伴有僵直感和不光整感可判断为早期胃癌。患者多存在局部充盈缺损,边缘毛糙不规则,黏膜纹向病灶集中。Ⅲ型:胃壁内凹陷或隆起,有浅溃疡,黏膜走行不规则,有小结节状突起。在检查中,为了提高准确率,可以让患者呃气,并观察食道壁舒张度,掌握黏膜改变情况。本组35例,Ⅰ型15例,Ⅱ型12例,Ⅲ型8例。
2.3 X线检查误诊、漏诊胃癌分析
虽然X线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无创、简便、成本低,在早期胃癌的筛选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早期胃癌X线特异性不强,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X线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中还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从本院的实践来看,受制于患者医疗成本等因素,大部分患者只做常规检查、未做特殊造影,因此浅小病灶发现率低。此外,对胃癌的年轻化趋势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年轻患者一般不会轻易怀疑胃癌,也造成了误诊。在客观条件上,钡剂浓度不当、胃内产气量不够等也可能会造成图像的不清晰,造成误诊。鉴于上述原因,为了提高X线检查发现胃癌的准确率,有必要加强对胃癌年轻化的认识,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如果怀疑为胃癌或者不能确定其他疾病,有必要行特殊检查。同时,掌握患者的病史情况,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未见效果的患者宜怀疑为胃癌。在操作中,要坚持完成整个检查,多体位、多轴面摄片,并且要配置好钡剂,降低因操作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2.4 胃癌与其他胃部疾病的X线诊断甄别
运用X线诊断早期胃癌,可能会误诊为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本院在X线诊断胃部疾病中,发现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平滑肌瘤与胃癌存在一定的差异。胃癌与胃炎都会出现胃小区增大。但是胃炎增大胃小区较一致,形态较为齐整,胃癌的增大则并不规则。如果诊断困难,必要时可行胃镜检查。胃溃疡X线难见结节样隆起,经过短期治疗后,可见明显的消失或缩小特征。胃溃疡与胃癌在X线诊断中要重点对黏膜细节进行判断。胃息肉X线常见“悬滴征”“双环征”“草帽征”等,这些可以区别胃溃疡和胃癌。
综上所述,X线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尽早发现胃癌,改善胃癌治疗效果。但是受制于X线诊断操作水平、患者病情发展等因素,X线诊断还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情况。因此在运用中,对于难以确诊者,还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判定。
[1] 温栋梁.胃癌X线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74-75.
[2] 范小红.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8):1716-1717.
[3] 郭义标,杨馥彦,陈少贤,等.X线诊断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5):613-614.
[4] 陈剑锋,张强,白光辉.40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4,13(20):140-141.
[5] 孙华峰.X线低张双对比钡餐造影实施28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248.
[6] 祝丽敏.胃癌临床X线诊断38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2):114-115.
[7] 王安国.36例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17-118.
[8] 常广勇.胃癌临床X线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49-50.
(责任编辑:况荣华)
2014-09-31
R445.4
A
1009-8194(2015)04-0067-02
10.13764/j.cnki.lcsy.2015.0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