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三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成效与思考

2015-04-04 04:23:19张明广史桂香张品荔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旺苍县园区茶叶

张明广,史桂香,张品荔

(1.四川省旺苍县农业局,四川 旺苍628200;2.四川省旺苍县龙凤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四川 旺苍 628206 )

旺苍县三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成效与思考

张明广1,史桂香2,张品荔1

(1.四川省旺苍县农业局,四川 旺苍628200;2.四川省旺苍县龙凤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四川 旺苍 628206 )

本文介绍了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 示范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农业示范园可持续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实践与思考

旺苍县木门镇曾因“木门军事会议”而扬名,是一片著名的红色土地。而如今,在红色土地上发展起了集低碳有机、农业科技示范、茶叶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三合万亩有机农业示范园。三合有机示范园的打造,不仅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更使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绿色旅游在这里发展壮大。

1 基本情况

三合农业示范园,位于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距县城46.5km,地处旺苍东面,海拔720m,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2℃ , 10℃以上的有效积温5038.2℃,全年无霜期266d;平均降雨量1142.2mm;历年光照时数1352.5h,平均太阳辐射91.6kCal/cm2,自然条件较好。2007年,在市县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规划建园,2008年被列为旺苍县农业综合开发基地,集低碳有机、农业科技示范、茶叶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观光为一体有机茶叶示范园。

2014年底,示范园面积763.3hm2,其中绿茶600hm2、黄茶130.3hm2、牡丹20hm2、莲藕13.3hm2。辐射带动了周边666.7hm2茶叶连片发展。年生产优质鲜叶80余t,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户均增收8800余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320元。三合园区已成为渠、路、林、园相配套,种、养、加、科、贸、游、娱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园。2012年国际茶叶博览会在三合园区召开;2013年10月,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到木门考察调研时,对木门镇三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4年,园区茶叶走出国门,远销到俄罗斯等国,三合园区成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

2 主要做法

2.1 民主制定蓝图

2007年,旺苍县坚持科学规划为引领,整合项目资源和本地优势,通过层层召开宣讲会、村民代表会、现场办公会,反复沟通反馈,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又让园区发展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得更“接地气”、更科学,群众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的主动参与状态。建立了统筹规划和民主决策机制,制定了三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蓝图。

2.2 龙头引领航向

2008年,三合村村主任石大青以20万入股创办了“龙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实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作形式,聚集了“能人”和“大户”,吸引了制茶能手、茶叶经营销售大户。同时与6家农户联合成立茶叶公司,集中收购,统一销售。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2.3 土地流转激活力

一是有偿流转,实现即期收益。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林地流转给企业。二是土地反包,解决长期收入。茶园建成后,企业将各户流转土地返包给农户管理,企业按当地用工价支付劳务费。茶园投产后,企业按市场采购价支付农户的鲜叶采购费,农户将再获生产性收入。三是产值返利,扶产业解贫困。在项目实施中与企业订立合同,设置了“产值返利”的硬性条款。茶园投产后,企业按鲜叶产值的4%返利农户,农户获得企业返利收入。

2.4 整合资金强基地

在园区建设中,将国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道路建设、水利、林业、科技等方面项目资金捆绑投放,变单一治理为“集团军”开发。截至目前,园区整合项目资金投资1.07亿元,其中,项目投入6000余万元,农民自主投入3000余万元,吸纳社会投入1000余万元。修建生产便道和入户路56.3km,土地整理753hm2,田形调整267hm2,整治山坪塘8座,新建微水池30口、田间渠系32.6km、网格护坡3.2km、浆砌堡坎5600m3,安装喷滴灌设施2处,人畜安全饮水7处。形成了 “渠相连、路相通、园成片、树成林”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使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

2.5 一分五统促发展

一是分散种植:统一为茶农供种、栽植、施肥,杜绝施用化肥、农药,保证了茶叶的“生态、天然”。二是统一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面对面传授种茶技术。三是统一收购:实行统一晾晒、统一炒制,统一加工、统一存储。四是统一包装品牌:以“米仓山”为品牌。五是统一市场营销:在成都、西安、哈尔滨设了总代理,实现了“农超对接”,茶叶经营销售网络化。参加了历届茶叶交流评比、国内各种茶博览会,在国家级绿茶评比中获得大奖。

3 取得成效

3.1 放大了园区功能

园区建设立足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人的消费心理,把休闲、旅游、观光、绿色生态消费作为开发方向,成功地把种植园、采摘园、展示园、创业园和休闲观光园融为一体。实现了园在林中、林在园中,既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又为市民提供了体验农活、采摘新鲜农产品的好场所,让市民享受到了田园生活,买到了放心的农副产品,放大了园区的综合功能。

3.2 创新了园区党建

坚持以加强产业园区党建和新型农村社区党建为重点,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党的组织、党的活动、党员示范、领导干部、人才支撑“五进机制”。大力加强产业园区党的建设,建立了园区党总支,覆盖园区6个行政村党支部。通过优化园区党组织设置,强化园区党组织服务功能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引领农业园区快速持续发展。

3.3 创新了园区管理办法

园区实行公司化运作、集约化经营。通过对村民土地集中流转,用工业化标准和流程精心管理,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通过村民入股、村民参与、集体决策的股份制加合作社形式,充分调动起了村民关心园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园区建设的热情,使得园区的每一项决策都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尊重了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3.4 创新了规模经营机制

三合农业示范园区龙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一亩茶”入社制,只要农民有茶地就可申请入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茶热情。同时开展社员与非社员的结合,示获带动茶产业发展,种茶户由2008年的不足100户发展到现在的850户,茶园总面积达到了1430hm2,茶叶生产规模迅速壮大。

3.5 创新了产业增值机制

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茶叶产量收益,无性系繁育技术培育的茶苗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科学化机械加工和保鲜存储技术拉长了茶产业的生产周期。采茶期由原来的20d延长至80d,增产20~50Kg/667m2干茶,生产周期也从过去的一年一季拉长到一年四季,提高了茶叶的整体收益。

3.6 创新了三产发展机制

在园区规划、实施中,始终将农民增收作为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实施后,木门镇青龙村、三合村、茶元村连片发展茶叶1430hm2,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新建黄茶130.3hm2。木门镇三合村、茶元村与南江县和平乡铁炉村、鲁班村、宋朝寨村交通网络连通,来项园区参观学习、游览观光人数倍增,带动当地餐饮服务业发展。据统计,项目区6家农家乐年户均收入达8万元,同比增长37.5%。

3.7 创新了品牌支撑机制

首先,园区依托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率和品质,孕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品,为产品注册了商标和无公害认证,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做活了品牌。其次,园区以市场导向,以优势茶叶资源为基础,扩大了黄茶产业的生产和营销规模,使特色优势得以扩大,进而形成了茶产业链和区域特色,为园区壮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 启示与思考

4.1 科学规划是前提

园区规划要围绕全县区域优势和现实需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完善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规划,要从整体规划设计到具体项目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整个园区的长久性和示范带动效应。通过科学规划,逐步提升园区建设档次,努力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以及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观光多功能于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从无公害农产品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转化升级。

4.2 土地流转是关键

一是完善耕地流转政策机制。制定有利于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鼓励扶持政策,使乐意土地流转,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园区建设。二是探索农民以土地折价入股新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尝试土地收储机制解决园区用地新模式。结合农村“闲余”土地不断增多,开展政府行为的土地收储、置换模式,扩大园区用地存量,解决园区发展用地瓶颈。

4.3 质量品牌是效益

一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特点。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开展种植和养殖,生产绿色无公害茶叶、安全放心的瓜果蔬菜,形成园区产品特色,迎合消费群体需求。二要统一商标,树品牌。园区企业要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形成企业集团,统一注册商标,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和群众口碑创名牌。三要提高农产品产量,成规模。把园区由农产品生产地转化为农产品集散地、交易地,提高园区地位、增强企业在市场博弈当中的主动权。四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重特色。发挥木门寺近郊的地理优势和现代农业园区规模优势,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宽农业园区旅游功能。开发餐饮、娱乐等供游客休闲娱乐的场所,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4.4 拓宽融资是保障

要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多轮驱动”,向上多争取,向外多引进,向内多挖潜。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重点解决水电路“三通”工程和硬化、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五化”建设。二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和参与园区建设。三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要鼓励和引导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信贷资金。四是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国家重点项目和资金支持。

4.5 把握重点是根本

一是加大科研开发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采用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建立按劳分配和按技能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二是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特色作物品种,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种植业结构调整水平。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要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和国家禁用农资的打击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档案资料。四是加强对创建主体的扶持。要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主体,进行重点扶持,确保园区运行达到“生产有标准、投入无违禁,管理有规范、监控无盲区,质量有追溯、出口无障碍,市场有准入、百姓无担忧”的要求,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速旺苍农业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旺苍县园区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旺苍县:助力返乡创业 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2
旺苍县举行2019年扶贫日专场招聘会
园区的开放样本
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 03:30:3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登记——旺苍县新型农民培训报名现场速写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