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教师生活审美建构

2015-04-04 01:44:44孙晓冰
关键词:建构生活教师

孙晓冰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教师生活审美建构

孙晓冰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文化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教育自然也受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泛化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升了教师的审美能力,拓展了教师的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师的生活情趣等;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拟像化”导致了教师形象“妖魔化”,“审美功利化”使教师生存的意义世界被割裂,并由此引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因此,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探讨教师超越审美泛化进行“审美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 教师自我认知; 教师生活审美建构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其异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由此引发的审美泛化等问题也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研究领域中的课题之一。与此同时,它的出现与西方哲学话语转向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以及消费社会的来临也密切相关。

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与理性相结合形成了工具理性,一切都被纳入到理智与思维的框架中。生活世界被遗忘了,鲜活的自然和经验性的人被忽视了,于是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异化”。面对这一问题,后现代哲学开始转向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胡塞尔提出“向生活世界还原”;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生活形式”;海德格尔追问“存在的意义;列斐伏尔率先提出现代概念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理论”。日常生活的意义被发现与重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开始作为现代性的新问题,呈现在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消费社会随之来临。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所著的《消费社会》中指出:“消费者从一件物品合乎逻辑地转向另一件物品。于是商品可以‘扮演一种文化角色’,我们最终消费的是物品背后所代表的价值体系。”*[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消费控制着日常生活领域,通过商品包装、商业促销,将审美和流行商品划归一途,审美化的趋势便逐渐向日常生活领域渗透。

根据韦尔施的观点,“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四个方面的特征:“首先,锦上添花式的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其次,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其三,同样深入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向的审美化;最后,彼此相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第14页。韦尔施依此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划分为“浅表性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浅表性审美化”指的是审美因素装扮了现实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日常生活被艺术裹上了一层糖衣,文化生活以追求快感刺激的享乐主义为基调,审美被经济策略所裹挟,美成为一种商品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审美变得功利化。正如韦尔施所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都服务于经济的目的。”*[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第7页。传统美学的无功利原则被逐渐消解,审美进入了一个崇尚实用和功利的时代。审美突出娱乐性、消遣性和刺激性, 正在失去深度而变成一种平面化的视觉文化。“深层审美化”是指作为生存方式的审美化。一方面,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把握方式,原来无法审美的材料也能变成审美的产品;另一方面,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使传媒得以建构现实,现实变成了可选择和可改变的材料,于是虚拟性和可操作性的思维方式把现实世界也当作了一种审美策划行为。“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第 4 页。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异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异化,具体表现在:

1.“拟像化”掩盖了生活之“真”。“拟像”(Simulacrum) 在文化内部引发“内爆”是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代社会经由传媒建构,现实变成了掩盖真实、一个与真实相悖的存在,即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真实”(hyper reality)。“拟像”甚至与现实无关,真与假的判断标准没有依存的根据,造成了虚拟与真实的错位。人们因此失去了现实坐标的确定性。“拟像”充其量只是美的影子,是对现实无意义的、空洞的、虚拟的模仿,它最终扭曲和掩饰了现实生活之“真”。

2.“泛娱乐化”冲击了生活之“善”。“日常生活审美化”打破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催生了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传媒技术的发展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文化迎合了创造快乐的需求,不重视思想,只追求感性;不力求深度,只关注享乐,逐步走入低俗化、感官化和泛娱乐化的误区。一切公众话语都带着娱乐色彩,“三俗”——庸俗、低俗、媚俗冲击着大众的道德底限,人们被一次次的娱乐狂欢洗礼后发现,除了用娱乐化的方式对待世界,好像别无他法。这种欢乐的假象背后隐藏的是空虚和无聊的现代病,最终挑战公众道德底线,冲击了生活之“善”。

3.“泛审美化”遮蔽了生活之“美”。韦尔施曾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有两个缺陷:一是每样东西都变美的做法实际破坏了美的本质;二是全球化的审美策略最终成了它自己的牺牲品,以麻木不仁告终。这种批评郑重提醒人们要警惕“美的陷阱”。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浅表的审美化,越来越流于外在,因为失去深度而走向平面性。更令人担忧的是,商品击败了美学精神,审美活动为了商业利益而重重包装,美的标准变得不再清晰,这是一种“虚伪的美”。它导致审美个性丧失,审美意蕴被削平,审美情感被遮蔽,弱化了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从面遮蔽了美的本真。

4.审美“功利化”使人的审美感性被物化。消费社会的文化和审美领域被资本生产的市场化完全覆盖,艺术成为商品——因产品的标码身份完全物化而失去其本有的艺术本真。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艺术才能得以“出场”,并且通过竞价来获得追捧,从而失去了韵味。当代审美泛化现象更多符合了资本增值的逻辑,而并非是审美精神的逻辑。无形而强大的资本操控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审美无功利性”被钳制在资本的魔爪下无法伸张。审美活动演变为资本增值的阴谋,成为经济活动的负载工具, 人的审美感性被物化。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教师生活的影响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是美学的“超脱”领域滑落到现实的一种表现,还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它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又成为生活艺术的一种展现,其价值旨归直指人的存在和文明的方向。因此,教师生活无疑也受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教师生活是教师职业生活与个人日常生活的统一,它体现了教师生存的质量和生存的意义,反映了教师精神生活所达到的层次和高度。所以,下文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教师生活的影响主要从教师的职业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两方面展开。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教师生活的积极影响

1.“日常生活审美化”提升了教师的审美能力,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庸常、单调是日常生活难以掩饰的困顿,教师生活尤为如此。 “日常生活审美化”给生活带来了诗意的光辉,环境外观、空间装饰、休闲设施、家居生活处处充满生机,改变了日常生活单调的面貌,将世界更加美好地呈现。教师是社会的一员,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验到美、感受到美,在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审美能力。

2.审美化的生存方式让教师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看待课程,开拓了教育视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因此教育具有审美的特性。随着社会文化的审美转向,审美精神开始推动文化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鉴于此,教育理论和实践深受审美转向的影响,意欲摆脱知识论的束缚,教育艺术化、教育审美化成为教育的美学取向,例如“课程的美学探究”、知识的审美价值、欣赏式学习方式、教育美学研究兴起等等。

3.“拟像”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使课堂边界得以延伸,教师的创造性能充分发挥,职业生活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知识的传声筒,是学生和知识的中介与桥梁。因此,教师必须讲授标准的、正确的、固化的知识,难以有自己的创造性发挥。然而,“拟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边界,知识传授不再局限于课堂,“微课”、“慕课”相继涌现,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而变成知识的引路人。在这一意义上说,教师本身将与课程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是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实施者。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职业生活的枯燥化和模式化,使教师生活更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教师生活的消极影响

1.“拟像”将教师形象“妖魔化”,引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教师形象是指教师作为职业者的形象,包含专业形象和社会形象,表现为教师的专业地位和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专业形象,主要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外在表现。它主要通过教师的谈吐、姿态、神情以及教师的教学技能等方式来表现。教师的社会形象,则主要是指教师作为诸多专业职位中的一种,其所属的本专业应有的政治、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等,主要来自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评价。

现代社会日趋复杂化、信息化,人们不可能对整个外部环境和各种事物都有直接接触,对某一群体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形象再现。现代社会的每个家庭几乎都会跟教师发生关联,而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择班、班干部的选任,以及各种课后辅导等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教师的报道显著增多。“当前媒体中的教师呈现出‘神圣化’和‘妖魔化’两种极端的道德形象,一方面渲染教师的‘红烛’、‘园丁’的形象;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负面报道日益增多,教师被描绘成‘禽兽’、敛财者、变态狂、流氓等形象。”*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6 期。媒体以偏概全,有失公允,对教师形象的报道由过去的“捧杀”演变成了现在的“棒杀”。

无论教师形象被“神圣化”还是“妖魔化”,都会给现实带来负面影响。“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掩盖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弱点和需求,教师被道德捆绑;“妖魔化”的教师形象扭曲了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认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并且消弱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了教师的权威。

2.“泛娱乐化”使教师丧失公共空间的话语权。公共领域在网络时代有了延伸性的改变,公共话语空间不再局限于市场、集会、咖啡厅、茶室等具体场所,网络空间逐渐取代了实体空间。在网络平台上人们通过对话进行传播,于是便产生了公共话语空间。“话语权”的最早提出者——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曾明确指出,话语作为知识的载体与思想传导的工具,总是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通过话语建构产生影响力以控制他人,只有拥有话语权的声音才能被传达。

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人们习惯于解构崇高,教师传统的高尚形象也难逃厄运,成为公共话语空间讥讽的对象,以满足人们低俗化、娱乐化的审美口味。教师群体的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话语权的偏颇和教师个体话语的缺失两个方面。传统打造的“圣洁”教师形象使广大教师背负了道德的枷锁,许多教师不敢在公共话语空间随便发话,成为媒介中的弱势群体。另外,教师以一种“公共”的身份传递整体的诉求,这种思维定势根深蒂固,教师在公共话语空间也很少主张自己的权利,因为职业身份的束缚也使其很难吐露真心所想,这就丧失了原本应该受到重视的个人话语权,实际也远离了教育世界之外他们应该主张的权利。

3.“功利化”导致教师的意义世界被割裂。审美功利性把一切都放在物的天平上称量,所谓美的生活建立在消费水平的基础上,由商品打造的符号决定了个人的身份特征。在功利主义取向的评价标准下,教师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与所谓成功人士有天壤之别。在个人利益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影响下, 教师的价值观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教师只关注“生存”问题而不关注“存在”意义,只关注职业利益,没有职业理想,甚至将职业行为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导致教育理想的失落,追求经济实惠压倒了对教育理想的追求。道德变成了套在身上的枷锁,虽有荣耀的光环却体会不到光荣与自豪。教师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之间是割裂的而不是融为一体的,他从职业中体验不到自己,体验不到精神的自由与丰盈,体验不到职业中对生命的超越,陷入茫然的境地。

三、教师生活审美建构

“日常生活审美化”给教师生活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以隐蔽化的方式悄然发生。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对社会文化和人们生存方式影响的加深,其对教师生活的影响也一定会扩大。因此,有必要及时应对,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教师生活建构的积极作用,同时抑制其消极影响。“教师生活的审美建构”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实施路径。教师生活的审美建构是指用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方式来建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让教师审美化的生存。教师生活的审美建构需要内省和外铄两股力量共同完成,即教师自身的内省和社会力量的外铄。

(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审美素养,理性认识自我

1.理性认识自我,抵御“妖魔化”影响。“要把学生培养成自由完整的人,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自由完整的人,自由完整起于自我认识。”*王卫华:《论整体幸福观意义下的教育》,《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教师的自我认知是教师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他者世界中对自我的观照,也是在自我世界中对他者的关怀。教师自我认知是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形成的反思性自我,它体现了教师个体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

教师应该理性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拟像化”特征,有效甄别非角色行为。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角色适应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角色认知水平,避免对自身角色认知的偏差与混淆。在多元化的社会角色认知中,教师要做出评判,避免背负过重的道德负担和道德色彩。“神圣化”和“妖魔化”的教师形象最后都会将教师身份导向“符号化”。因此,教师要培养和增强角色精神和角色适应能力,对不同角色间的重合点进行整合,缩小不同角色间的差距,使多元的角色能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协调统一。

2.积极参与公共话语空间,争取公共话语空间主动权。日常生活审美化消弭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界限,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大众在审美实践中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表达和交流的欲望无比强烈。与此相悖的是,影像和信息冲击着日常生活,导致大众沉浸在虚拟的影像信息中难以自拔,而忽略与周遭人群的交流。公共话语空间便成为大众交流信息、纾解情绪的平台。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公共话语空间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只当旁观者和缄默者,应以客观的事实为理据和专业的知识素养为视角做一个理性者,甚至可以“吐槽”来宣泄内心的焦虑和不满,进行情绪疏导。当然,教师更要学会自我调控,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控制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教师在积极参与公共话语空间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面对学生,把交流当成课堂知识传授的延续;二是话题内容单一,带有说教性质。

3.提高审美素养,建构意义世界。美学家杜卫曾在分析审美素养时说:“审美素养是个体在审美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审美素质涵养,主要由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三要素组成。”*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教育研究》2014年第11期。何齐宗指出:“从美学的角度讲,个体的审美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何齐宗:《教师的审美素养及其本体价值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简单地说,审美素养就是人们运用美学知识,来观察美、体验美,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师的审美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美、鉴赏美,探究教学本身的美的规律,并能在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进行审美创造来传达美。

一方面,教师要拓宽审美活动的领域,培养审美趣味。“日常生活审美化”让生活多角度都展现着美,教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的审美要素。教师职业生活难免琐碎,久而久之会产生职业倦怠感,如果善于从生活中、教学中、与学生的交往中发现美,无疑会给职业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艺术走入寻常生活,艺术作品大量复制让人们能与之亲密接触,人们或多或少都培养了一些艺术鉴赏力,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类。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有艺术鉴赏力,如许多教师喜欢的篆刻、书法、绘画、音乐等,这既培养了审美趣味,让日常生活更有乐趣,也能给职业生活带来启发。审美活动能激发情感,教学活动同样需要情感的激发与传达,因为教学本身就是艺术化的工作,它培养的是世间最复杂和高级的产品——人。教师有审美的能力,就能将课程当作艺术文本来阐释,教学活动也就成为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活动。

另一方面,教师要确立明确的审美标准,提升审美深度。“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了审美的泛化,消解了艺术和非艺术的边界,解构了传统的审美标准,追求美的不确定性。美应当提高人的境界,而不只是装饰、符号和消费。美之极致在于超脱的人生境界,诗性与人性的融合才是真正的美。审美要超越现实和批判现实,对生存意义进行终极关怀,才能为人类建构诗意的乌托邦。教师应该有明确的审美标准和一定的审美深度,才能从平面化、感性化、感官化的审美活动中走出来,体会审美的理性和超越性。

(二)社会要关注教师的生活世界,优化认知环境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积极取向就是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日常生活的人生意义。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作为社会知识传授主体和学生价值观培养者的教师,其日常生活世界、个人生活的质量也应该得到重视。教师自我意识觉醒,才会迸发出巨大的教育激情,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1.社会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生活的主体性。当今社会, 人们主要是通过自己对教师职业身份的理解来认识教师——教师对学生应有的爱与无上的责任、教师知识的传承和学生人格培养的应尽义务,强调教师的存在是奉献和服务。这种外在的、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忽略了教师的主体性,掩盖了教师生命的本真意义,遮蔽了教师个体生命的丰富性存在。

现实中,教师被神圣化的职业角色、强制化的道德规范和高期许的社会期待挤压在夹缝之中。社会有责任给教师“松绑”,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宽容环境。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是教师生命形态的两个方面,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彰显教师生存的意义。教师首先是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其次才是职业生命。如果用职业发展所要求的特殊属性代替教师为人的本质属性,那么就割裂了教师的生活世界。

2.社会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督,优化认知环境。社会传媒要坚守道德底限,遵守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原则,将批判的权利关在“制度的牢笼”中,不滥用批判权利,不随意解构、怀疑、指责,防止语言暴力。对教师的报道避免低俗化、猎奇化,不能越俎代庖对教师群体轻蔑化。教师的职业特征已经背负了过重的道德压力,如果大众传媒对教师形象一再解构和颠覆,会成为压垮教师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净化网络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一批网络推手相继受到处罚。但是,更可怕的是大众娱乐、解构教师形象的心态。因此,应该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教师工作给予肯定和认同,消除“妖魔化”的不利影响。

总之,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寻求审美的状态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教师如何脱离“符号化”的自我,成为具有生命涌动的主体,进而追求审美化的生存,成为值得关注和思索的问题。

[责任编辑:以 沫]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s and “Everyday Life Aesthetics” of the Teachers

SUN Xiao-bing

(Facult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P.R.China)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Education is a subsystem of socio-cultural system. It is affected by the thought of “daily life aesthetics”, the impact of aesthetic generalization from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eacher of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It is manifested mainly in two trends: on the one hand,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enhanc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teachers, expand teachers' teaching space and enrich the lives of the teachers; on the other hand, modern society’s “simulacrum” of culture led to the image of teachers “being demonized”, “utilitarian aesthetic” led to the fragmentation and alienation of the meaning-world of the teachers, and thus lead to teachers’ identity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this thesis examines that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beyond aesthetic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everyday life aesthetics; teachers′ self-awareness;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2015-03-11

孙晓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长春130024)。

猜你喜欢
建构生活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建构游戏玩不够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