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也任性 青年亦热血

2015-04-03 06:23龙炘成
贵阳文史 2015年2期
关键词:威宁包谷洋芋

龙炘成

新年伊始,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面包等主食,预计到2020年,50%以上马铃薯将作为主食消费。这也使得马铃薯将成为继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四大主食之一。

马铃薯,又叫土豆、山药蛋、荷兰薯、地蛋、薯仔等,我们贵州人一般叫洋芋。上述新闻,使我不禁回想起1968年带学生上山下乡,到我省洋芋重要产地威宁插队落户的一段往事。

1967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66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号召“知识青年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是到农村去……由工农兵给他们再教育。”全国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当年我在贵阳第十中学任语文教师,这所中学只有初中部,才十五六岁的娃娃们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要到农村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贵阳十中的下乡点是城郊孟关和遵义仁怀,但受此前贵州农学院学生陈保红①主动申请参加“威宁新农民战斗连”到威宁落户当农民的影响,一名王姓的初三男生带头发起组织“起宏图”战斗队,加入“威宁新农民战斗连”。当时全校数十名同学积极响应,最后有十几名坚定不移者成行。我时年29岁,血气方刚,报名并经校革委批准作为带队教师。

那时,学生和我都是一腔热血自觉选择到艰苦的威宁。到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后,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兴起,但是,这种上山下乡的行为已经变为强制性运动了。

当年初冬时节一天上午,贵阳市上山下乡的知青们背起背包、打着红旗,前往头年建好的春雷广场(后改名人民广场)举行出发仪式,向毛主席塑像表忠心,然后统一出发。是日,贵州省原省长、时任省革委副主任李立在广场接见大家,并同带队人员一一握手,我有幸也享受到这一政治待遇。

我们的新家是威宁县的小海人民公社。乘坐一辆有帆布蓬的大货车到达后,生产队请我们吃的第一顿饭就是一大锅煮洋芋,没有菜,只有两碟盐。一路长途颠簸,又冷又饿,大家剥去洋芋皮蘸着盐吃得很香。威宁的洋芋个头颇大,一个半把斤甚至一斤多并不鲜见。

早年有道是“纳威赫,去不得”,说的是毕节地区的纳雍、威宁、赫章生活艰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威宁农村十分贫困,农民们的主粮是荞麦(苦荞)、洋芋、包谷(玉米),很难吃到大米。“苦荞半年粮”是当地农民生活的写照。我们所落户的地点靠近草海,离县城较近,农民生活在全县还算是较好的。在当地我们听到一首顺口溜:“灼圃龙街子,荞麦洋芋过日子;要吃包谷饭,除非坐月子;想吃白米饭,除非二辈子。”龙街子即今威宁龙街镇,由此顺口溜,可以想见当地的贫困状态。

威宁地处黔西北高寒地带,土多田少,加之早年耕作粗放,又是人民公社大锅饭一窝蜂的生产方式,农民家的锅里确实几乎见不到大米。国家对插队知青予以关照,在口粮上配备了一定的大米,但同学们发扬“阶级友爱”精神,将自己名下的大米大都拿去与有老人、病人和产妇的贫下中农家庭交换包谷。我作为带队教师,到了当地与生产队协调安排好同学们的住处后,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学着帮大家做饭。在一位大妈的指导下,我基本学会了蒸包谷饭。粗粮包谷饭自然没有细粮大米饭好吃,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在省城生活惯了,粗粝的包谷饭难以下咽,但大家都是自告奋勇来接受再教育的,纷纷表态:农民兄弟能吃一辈子,何况许多时候人家连包谷饭也吃不上,我们岂能退缩?于是提出一个口号,吃饭就是革命,再难下咽也要吃下去!但口号毕竟不能满足胃口的需要,记得有一次趁到县里办事,我到一家饭店想吃一餐大米饭,结果饭店只有大米和包谷的混合饭,就算不错了。

顺便说说,那天在县城吃过中饭后,我到街上随便走走,看到街边有人从草海捕捉了几只大雁和野鸭子出售,喊价是大雁两块钱一只,野鸭子六角钱一只。当年还没有严格的动物保护法规,从喊价的金额,可见当年生活水平及购买力之低下。自然,那个年代,人们的收入也低。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头年的工资是四十二块五,转正后每月的工资是五十三块五毛钱。那年代大学生稀少,能拿大学生工资的人更是稀少。

如上所说,洋芋是当地的主食之一,主人家也往往用作招待客人。我们晚上去串门,围着火塘,主人家招待客人经常是两样东西:一是饮料,一是小吃。所谓饮料,是放在火塘边的小沙罐里熬得浓浓的大叶苦茶,像斟酒一样给你倒上一小杯,黑乎乎的,味道又苦又涩,但当地人特别是男人品得津津有味。如果为了解渴,那就倒给你一碗冷水。顺便说说,斟茶的小茶杯也是黑乎乎的,却非常珍贵,经常一个杯子大家轮流喝。有时主人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还要用穿了不知多久的外衣衣襟给你擦擦杯子再给你倒水,这就叫讲卫生了。所谓小吃就是火堆焖洋芋。主人从屋里选出一些拳头大小的洋芋,刨开火灰,将之埋进去,待洋芋半生不熟时即取出,接着对着吹几口气,并在膝头拍打几下,为的是让洋芋不那么滚烫和去掉火灰,接着将之递到客人手里。当地百姓给这种火焖洋芋起了个颇为形象的名称,叫做“三吹三打”(吹三下打三下)。他们说,洋芋要半生不熟才好吃,并且经得饿。平时他们上坡做活路时,就经常在外穿的粗陋麻织马甲多个口袋里,装满这种洋芋当干粮及炒包谷子当干粮,外加一罐冷水。

过了些时间,生产队长看到我们天天吃包谷饭和洋芋,决定给我们换换口味,送来些用燕麦炒制的香麦面。大家很高兴,因为当年在城里白糖拌香麦面可是美食。但多吃几次,特别是我们带去的白糖吃完了只能用盐拌着吃,也感到难以下咽了。同学们下乡插队,开始一段时间劳动强度倒不算大,生产队也尽量给予照顾。首先碰到的最大难关是生活关,虽然开会时大家从“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中“吸取”力量,纷纷表示要闯过去,但自然也有的同学暗地里落泪,毕竟是十几岁的娃娃,第一次独立生活,而且生活条件又是如此艰苦。

当地卫生条件很差,主要是缺水。虽然有闻名的草海,但全县雨量小,高原黄土又很难保住水分,农民生产生活靠的是“望天水”。到了秋冬季节,干旱尤为严重,村寨附近塘里的水逐渐干涸,要到几里路远的地方去挑生活用水。我们知青户虽然人多力量大,但大家换着挑回一挑略带浑黄色的水也要个把小时,十分吃力。当地农民用水非常节约,缺水时用塞在瓦罐里的湿布擦擦脸就算洗脸了,很少洗脚洗衣更谈不上洗澡。据说人们一生就洗三次澡,即生下来、结婚、老了亡故时。是否属实,我们不便询问,我倒是基本没有见到农户有洗晾衣物的。有的年长的农民看来长时间不洗脚,晚上围坐在火塘边烤火,竟然剥下脚杆上的污垢壳丢入火塘里……

邻居觉得我们知青户倒掉的洗脸洗脚水很可惜,便在我们的门口放置木桶回收我们用过的生活水,用来煮猪食或给牲口喝。到了下雪天,我们用洗脸盆多次装回皑皑白雪,在大铁锅里化成水后,却非清水,但毕竟可以节省我们长途挑水的时间和力气了。

我在威宁带知青插队只呆了近两个月。回城前正赶上队里农户杀年猪准备过大年,农民们虽然贫困,一年辛苦到头杀猪时总要大吃一顿慰劳家人和自己。他们最喜欢吃的是脊膘大肥肉,认为这才叫打牙祭。我临行前夕,热情好客的生产队支书带头请我们去作客,在我的包谷饭里一连塞了几块两三指厚的脊膘。据农民兄弟说,吃肥肉也会醉,果然,脊膘油腻,吃得我得昏昏忽忽,直想呕,这叫做“肉醉”吧。我这次算是尝到了肥肉致“醉”的滋味,此后一段时间,看到肥肉我就怕了。在当地我还听到一个令人怎么也笑不起来的“笑话”,说是有个有个会过日子的人,到人家作客,囫囵吞下多块脊膘后,赶紧回家抠喉咙吐出,然后用来炼成猪油全家人慢慢食用。令城里人作呕的“笑话”,透出当地人早年生活的悲凉。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往事云烟。这段带知青插队的一些情景却还依稀在目。威宁作为我省的一方宝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早已旧貌换新颜,当年苦甲一方的威宁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县盛产的洋芋,现而今已是能加工成多种美食的宝贝疙瘩了。正是:人间正道是沧桑②!

多年后我工作变动,与当年的知青们逐渐失去联系。他们陆续回城后,不少人大有作为。当年的领头人小王当上了省内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正厅级,如今年过六旬自然也退休了。而我则已年过古稀矣。

注:①贵州农学院68级毕业生,受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196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她的文章 “用毛主席握过的手,天天捧读毛主席著作”。1968年她串联了贵阳市70多名学生,组成了“威宁新农民战斗连”,表示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光辉道路,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贵州高寒山区安家落户。

②“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写于1949年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系贵州广播电视台退休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威宁包谷洋芋
大将军搬砖
自大的马谡
白连春的诗(七首)
晒包谷:有一种活着叫不需要太多念头
威宁自治县关工委选送“水美贵州”演讲比赛获奖
搅动在灵魂深处的洋芋
威宁自治县委离退局组织观看《石门乡精神》
外婆的包谷粑
包谷粑粑
盘县老年门球队在协作赛上获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