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
(河北省怀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怀来 075400)
畜禽疫病发生流行的特点和控制对策
张艳丽
(河北省怀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怀来 075400)
通过对当前畜禽疫病发生流行特点的分析,找出发病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对畜禽疫病的防治起到指导意义。
疫病;流行;特点;对策
1.1 疫病种类明显增多且危害严重
近年来新出现了多种传染病,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羊的小反刍兽疫、羊痘、羊快疫、羊链球菌病、禽白血病、多种血清型的禽流感等。
1.2 多病原混合感染显著增加
当前的许多畜禽疫病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有的继发或并发,而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更使病情加重,如猪瘟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1.3 呼吸道综合症的问题日益突出
近几年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病率增高,如:禽的呼吸系统疾病有24种之多,危害及其严重。临床上常见的有慢呼、支气管炎、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猪的气喘病、萎缩性鼻炎、蓝耳病等。
1.4 影响繁殖的综合症普遍存在
目前在养猪业造成此综合症的原因以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乙型脑炎、衣原体等所占比例很高。
1.5 病毒病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主体
近一二十年新增加的传染病大多是病毒性疾病,如猪的伪狂犬、细小病毒、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毒性腹泻,羊的小反刍兽疫、禽流感等,使病毒性疾病危害增加。
1.6 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深重
当前最常发生并危害严重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有圆环病毒Ⅱ型、流感、蓝耳病等;禽主要是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马立克氏病、白血病、禽网状内皮增生病、以及禽呼肠狐病毒等。
1.7 非典型型性疾病增多
是指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病例数量增多,如猪瘟、鸡新城疫、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性感冒、鸡腹水综合症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
1.8 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的危害加大
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越加严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如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小鸭传染性浆膜炎、鸡球虫病、猪弓形体病、链球菌病、牛羊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
(1)病毒性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原来有效的疫苗现在变得无效或效果不佳。
(2)细菌性病原体其耐药体不断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不少养殖户滥用抗菌药物关系极大。此外,不少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也加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并且还给人畜(禽)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产生毒害作用。
(3)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不少养殖户有一种片面思想,认为只要进行预防接种,疫苗越用越多,感觉只要有新疫苗上市就用,就完事大吉,对其防疫措施则很不注意,特别是畜禽场的消毒工作不重视,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不完善,病死畜禽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加上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恶劣,如果有应激频频发生,就会严重扰乱畜禽生理机能,大大降低抵抗力,造城畜禽发病死亡。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防疫措施。目前不少养殖户特别是农村的养殖小区,对此认识不那么清楚,重视和执行都很不够。相反他们对于治疗很重视,每当发现一两只猪鸡病死就紧张得不得了,到处寻找药物治疗,虽然对疾病的控制(包括防和治)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忽视,但在毕竟有主有次。可以说,能够把疫病消灭在畜禽场外,使其不能感染畜禽,控制疫病的上策;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增强动物抗病力和消灭畜禽场环境病原微生物,使其不得病,这是控制疫病的中策;而疫病一旦发生,再去治疗是控制疫病是下策。
(2)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畜禽防疫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畜禽防疫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故畜禽防疫的着眼点应该使整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为此,某些情况下,淘汰一些残次畜禽,消除隐患是值得的。当疫病发生时,一般情况下应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不要认为由于紧急接种有加重危重畜禽死亡的情况出现而不进行紧急接种,须知畜禽群患病时不可能所有畜禽只同时感染得病。肯定是有先有后的,尽管紧急接种能及时挽救未感染得病的大多数,是非常值得的。在生产实践还发现,对感染发病初期的畜禽,紧急接种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必须高度重视消毒,尤其是带畜禽消毒工作。消毒是控制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严格的消毒甚至比打预防针更重要。为此,建议养殖户应树立严格的消毒观念,畜禽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出畜禽舍人员要更衣,鞋底要进行消毒。不要在畜禽舍内或其附近剖检病死畜禽。病死畜禽和剖检后的尸体要深埋或销毁,剖检场地及解剖人员的手、脚要消毒。此外,应该经常带畜禽消毒,既能直接杀死隐藏于圈舍内环境包括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又能杀灭畜禽体表、呼吸道浅表滞留的病原体。
[1] 宣长和.猪病学[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周新民.兽医操作大全[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张彦明.兽医公共卫生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