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产的组织与管理

2015-04-03 23:00:01
兽医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责任制定额猪场

姜 波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烟台 264100)

猪场生产的组织与管理

姜 波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烟台 264100)

本文从生产定额、落实生产责任制和员工薪酬三个方面阐述猪场生产的合理组织和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猪场;生产;组织;管理

猪场合理地建立生产关系,认真贯彻生产责任制,严格生产纪律,并注意做好员工的福利,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生产实践,猪场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场长的理念和水平[1]。

1 生产定额

为了使猪场的每个生产人员在自己的工作时间内负担一定的工作量,必须对生产人员规定生产定额。这是制订猪场生产计划和合理组织劳力的依据,也是计算薪酬的依据。制订生产定额指标时,要考虑生产人员的工作种类,技术条件和负担,也要与猪群品种、年龄、大小、用途和产品生产,以及生产工具的情况与具体的生产条件全面考虑。例如饲养种公猪或育种用核心母猪或哺乳母猪,因需要较细致的管理,其定额要低。在采用手工生产和个体饲养管理的方式下,每人只能喂养母猪十几头或肥猪30~50头。若是养猪生产实行机械或群养方式时,每人管理定额可提高到数百头甚或上千头。这些定额,在一般手工生产情况下,可根据当地的习惯和经验采取代工法来确定,在大型的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猪场,由于更正确地制订定额,则可实行技术定额。

由于各个猪场的生产条件和具体情况不同,生产定额很难作统一的规定。总的原则是:制定生产定额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调动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又要照顾他们的休息权利,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定额指标应当是一个中等劳力使用一定的生产资料,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条件下,以通常的劳动强度积极工作一天(以8h为准)所达到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这个指标一般生产人员经过努力都可完成,少数先进生产者能够超额完成,个别后进的经过努力也能够完成。定额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积极性。生产定额指标应当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例如制定肥育猪生产定额时,既要明确规定每个人的固定饲养头数,又要有平均日增重或全期肥育期内的总增室和饲料利用率指标。

生产定额制订以后,在实际生产中就要坚持贯彻执行,但也要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

2 落实生产责任制

实行生严责任制,能使猪场在生产中建立起正常的秩序,有效地进行计划调配和推行经济核算,有利于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达到增加生产、降低成本的目的。实行“分层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才能有效地把人管理好[2]。

通过很多养猪场的情况看,目前一般都在推行定额管理生产责任制。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其制订办法有繁有简。现以我国一些养猪场所推行的“六定”管理生产责任制为例,其具体作法如下:(1)定人员:根据生产任务的实际需要,选择技术好、团队精神好、热爱养猪事业的人担任饲养员和饲料管理员,组成猪场的饲养班子。人员要求相对稳定,要加强教育,不断培养提高。(2)定任务: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一次定好全年发展头数及母猪繁殖仔猪和出栏肥猪任务。(3)定饲料:根据不同猪群情况定额供给饲料,一般按猪群增重数(也有按饲养天数)供给。不论精、粗、青料,都要建立领料制度,专人发放,过秤登记,定期盘底,合理使用。(4)定成本:仔猪及肥育猪按每增重1斤,规定成本,母猪按每头每年规定成本。(5)定报酬:目前多数规模化猪场采取了按完成任务好坏,参考生产绩效进行合理奖励的办法。(6)定奖罚:根据生产任务完成的情况,实行合理的必要的正负激励制度。正激励分为超产奖和节约奖。负激励也分为两种,节未完成产量指标者和饲料或饲养成本过高者。按照多正激励、少负激励,制定出适当比例。总之奖罚都要有利于调动饲养人员的积极性。

一盘存是猪场一月或一季度对场内猪只饲养数、出栏数、存栏数、增重数、饲料消耗数等进行盘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但对规模化养猪场,其定额标准和要求则应适当提高。

生产实践证明,实行任务到场,责任到人,定额核算,合理计酬,奖罚分明的定额管理生产贡任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是由于各地情况不同,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必须注意深入调查,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度。同时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还必须加强管理,及时检查督促。

3 员工薪酬

猪场的劳动计酬应把猪场收入和员工收入同他们对猪场贡献的大小直接联系起来,按照生产者的数量和质量给予不同薪酬。为了使饲养人员更加关心其生产成果,应采取一定方式把员工薪酬与其完成的生产任务情况紧密联系起来,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可以多得报酬,或者给予奖励,任务完成不好的,可以少得报酬。结合具体情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规模化养猪场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样可以实行计时为主、计件为辅,计时工资加奖励的制度,使生产者由于熟练程度和贡献大小不同,在工资收入方面体现出绩效。这样将更有利于调动全场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无论实行怎样的计酬方法,都要坚持男女同工、同酬,按照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付给合理的报酬,坚决纠正平均主义的不合理的现象。

[1] 钟土木.猪场场长的管理技能与实践[J].浙江畜牧兽医,2006,(3):7.

[2] 雷浩兵,李剑.规模猪场经营管理五要点[J].中国猪业,2011,(8):10.

姜波(1981-),男, 助理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专业。

猜你喜欢
责任制定额猪场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4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猪场消毒那些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知识产权(2016年5期)2016-12-01 06:58:43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