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害动物尸体的危害及监管措施

2015-04-03 23:00:01刘红英
兽医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尸体无害化危害

刘红英

(门源县东川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 810399)

病死害动物尸体的危害及监管措施

刘红英

(门源县东川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 81039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共卫生的安全。病死害动物尸体,具有潜在的疾病传播危险,一旦将携带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动物尸体抛弃,将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就动物尸体危害及对策浅谈如下,以供同行商榷。

病死害;动物尸体;危害;处置;建议;措施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其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得到不断提高,动物疫病暴发种类也日趋复杂性和多样性,病害动物的数量也随养殖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多,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肉食品安全带来很大危害。病死动物尸体随意抛弃使潜在的疾病得到便利的传播机会,一旦将携带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动物尸体抛弃在靠近生活区的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的威胁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对环境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更有甚者将病害死的动物尸体通过非法途径流向餐桌,对人们健康直接造成重大的危害。因此加强对病害死动物尸体的管理与处置是我们动物卫生工作者必须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工作。

1 病害动物尸体的危害

1.1 对环境的危害

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病死动物尸体,随意乱抛后,在自然界中尸体开始腐烂变质,产生恶臭直接对附近的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并引致大量的苍蝇传播病菌,部分病死动物尸体含有重金属、硫化氢、毒物、氨等有毒成分,这些有毒成分直接渗透到土壤中,对地下水和周围的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并可能通过农作物的食物链,产生循环反复的生态危害,动物尸体的腐烂恶臭不仅严重市容和环境,更给市民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2 对人类健康及动物的危害

动物尸体尤其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存在巨大的危害性,特别是因烈性传染病、寄生虫户毒死的动物尸体,如不加处理随意抛弃极可能导致病原扩散并引发更大的疾病暴发病,严重危害辖区内的人们生命及健康。我国每年居民因接触非正常死亡动物尸体感染而发病的死亡的病例,特别是接触人兽共患传染病引发的疾病更多,这些病死害动物尸体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1.3 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危害

目前的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是很高,大部分地区存在在小规模化养殖,在对其监管上还存在一定的盲区,不能从源头上确保百分之百的有效监控,导致肉品在养殖环节中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畜禽运输和流通频率的加大,这给动物卫生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疫病传播和无害化处理带来更大的风险和压力。特别是屠场、小型养殖场、市场和个体饲养户,将动物尸体出售给一些不法商贩,经过加工成食品,进入人们几乎不设防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消费者只凭感官无法识别肉质的好坏,尤其是经过加工成熟食品之后,更具有一种欺骗行为,直接影响了食品卫生安全,同时也是 “放心肉”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措施与建议

2.1 加强动物防疫执法力度

建立强有力的动物卫生执法和监督是有效杜绝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流向社会的必要保障措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依照《动物防疫法》、《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病害及病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完善动物尸体无害化监督控制、疫情预警报告,无害化处理制度,做到依法管理,真正实现绿色无害化处理病害动物尸体,更进一步规范养殖户、屠场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的行为,工商、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要严厉打击惩治抛售、收购、贩卖、屠杀、加工病死动物尸体的不法行为,堵死了利用病害牟取暴利的渠道,斩断因非法途径使人类感染动物疫病的链条,消除人类健康的隐患。

2.2 选择合适的地址,处理措施

要全面对病害死动物尸体的处理地的选择一定要严格谨慎,要从防控疾病传播、污染和当地民俗多的角度出发,处理厂选择一定要远离饮水源地、居民生活区、河流、公共场所、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交通沿线等地方,选址更不能靠近农田、公墓、洪水经过之处和公共视野。对其填埋处理时,要做好处理场的深度和宽度,其宽度和深度要根据填埋动物数量而定,保证填埋后的动物尸体距地表有1.5m以上的深度,同时做好防水处理防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焚烧时,为保证燃烧充分和人身安全,最好选择柴油,同时要辅之以木料助燃彻底焚烧。

2.3 加强养殖环节的管理

对辖区内的养殖场饲养的动物全部登记造册,实行动物户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动物死亡报告制度,要求饲养户对死亡的动物按时报告,动物死亡后对其死亡数量通过网络或电话报告给当地监督机构,如发生瞒报和不报者依法追求相关责任,并按照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补贴。结合已有的动物防疫属地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当地的动物尸体的属地管理制度,禁止动物尸体运输、销售、加工、私自处理,禁止离开动物死亡的地点,以便把尸体就地收集和封存。在区县地区的养殖场、屠宰场的动物尸体,建议建立专人收集,并配制专用的尸体运输车,直接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2.4 加大无害化处理基础和补偿体系建设

有效预防传染病是政府的一项公共管理职能,给予适当合理的补偿也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危害性传染疾病的应当承担的公共管理成本。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对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基础设备和设施的建设力度,根据各地不同的饲养量建立符合当地的实际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对辖区内的动物尸体进行分类收集与处理。建立非疫情一般性病死和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处理补偿激励体制,将该项补偿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通过政府出资做好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补偿养殖户因动物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可大大激励养殖户对病死害动物处理的积极性,防止病死畜禽传播扩散病原,有效的减少病死动物流入市场带来的危害。同时,要积极探索有奖举报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将这种做法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可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

[1] 许静.病死动物尸体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危害及其对策[J].养殖与饲料,2013,(8):28-29.

[2] 贺春萌,郑宇峰,汪冠群.病死动物尸体及其产品的危害及无害化处理现状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3):31-32.

猜你喜欢
尸体无害化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12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湖南饲料(2021年3期)2021-07-28 07:06:00
药+酒 危害大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打败仗
生命的起源,也许只是一具尸体?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民生周刊(2016年9期)2016-05-21 12:11:19
诡辩
活着的尸体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