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参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研究

2015-04-03 16:40:14戴雨梅张立洪何云霞申添名潘虹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手卫生院内感染依从性

戴雨梅, 张立洪, 何云霞, 申添名, 高 萍, 潘虹霞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 泰兴, 225400)



患者参与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研究

戴雨梅, 张立洪, 何云霞, 申添名, 高萍, 潘虹霞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 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引入“患者参与监督”机制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建立手卫生示范病区,在示范病区邀请患者及家属配合、参与并监督手卫生示范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采用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对示范病区和非示范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示范病区与非示范病区的手卫生知晓率、洗手正确率、洗手依从性、洗手液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手卫生示范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且高于非示范病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示范区洗手正确率显著提高,并高于同期非示范病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示范病区与非示范病区比较手卫生依从性无差异(P>0.05), 干预后非示范病区及示范病区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1), 且示范病区高于非示范病区(P<0.01); 所有病区洗手液用量均增加(P<0.01), 且示范病区平均每床每日使用量多于非示范病区(P<0.01)。结论患者的积极配合、参与和监督,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患者参与; 手卫生; 依从性; 院内感染

“患者参与”理念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消费者权益运动[1]。早在1983年, Mc Ewen就提出“患者参与”的概念,患者参与是个体为了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疾病诊断与治疗护理、康复或适应残障过程中所参与的活动[2]。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患者安全国际联盟”欧盟峰会首次提出了“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行动计划,重视患者对医疗安全策略的认识和参与。患者参与能够起到防范医疗不良事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安全的重要作用[3-4]。“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项目的参加对象包括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安全的倡导者[5]。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本院在手卫生示范病区引入患者参与监督机制,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本院外科系统内选取2012年感染管理科调查中手卫生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及皂液和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无差异的8个科室,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建立4个手卫生示范病区,其中普外科3个、泌尿外科1个,其他4个科室则为非示范病区,其中胸外科1个、骨科2个、脑外科1个。2013年7—11月在手卫生示范病区邀请患者和家属配合、参与和监督,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管理,非示范病区则按医院感染管理科要求常规管理。同期对手卫生示范病区及非示范病区的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书面测试,对8个病区医护人员洗手正确性及依从性进行跟踪、观察。

1.2 实施方法

1.2.1宣传发动: 2013年7月在4个手卫生示范病区进行宣传发动,邀请感染科、医教科、护理部相关人员、患者及家属代表、其他病区院感监控员10人参加,由感染管理科科长代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发出倡议,医护代表各1名发表手卫生承诺宣言,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六步洗手法”演示,患者代表签署参与监督知情同意书,病区全体医护人员于签名墙签名。

1.2.2完善设施:完善各科室的相关手卫生设施,每个病床床尾配备快速手消毒液,方便医务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清洁与消毒。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非手触式感应式水龙头,同时每个洗手池配备干手纸巾。

1.2.3培训:印发(《手卫生宣传手册》医疗版)人手1册,自学为主,并利用晨会提问学习手卫生知识、上午及下午下班前集中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洗手培训。

1.2.4患者参与: ① 洗手教育。通过对患者开展洗手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患者参与安全工作的能力[6]。患者新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介绍手卫生相关知识,叮嘱患者帮助监督医护人员洗手情况,发放(《手卫生宣传手册》患者版)并告知监督的具体方法和时间,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给患者各种提醒标志。在病区走廊张贴关于手卫生的标语或宣传语,病区各病房显眼的地方都贴上六步洗手法、手卫生的五大时刻/指针的图示以及警示标语比如“你洗手了吗?请监督我的手部清洁与消毒!”等,营造手卫生氛围,提醒患者及其家属监督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工作,也使医务人员可以时时刻刻做好手卫生; ③ 患者参与洗手活动。患者可根据给予的图示及标志,观察手卫生五大时刻医护人员实际洗手次数及洗手正确性。当医护工作者在各项操作后或接触其他患者后未进行手消毒则来接触自己时,患者可以适当提醒医护人员,必要时可拒绝医务人员接触自己; ④ 公休座谈会。利用公休座谈会搭建医、护、患交流平台,了解患者对参与监督医护人员洗手活动的顾虑及难点,表达医护人员接受患者参与监督的态度和决心,双方达成共识。

1.3 检查评估

采用WHO《手卫生指南》中推荐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从9月、10月、11月每月随机抽取10 d,在每日晨8∶00-10∶00时间段内不定期跟踪4个示范病区与4个非示范病区医护人员实际工作中洗手情况,采用单盲法现场观察20 min记录,并分别统计9、10、11月8个病区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剂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洗手液用量、床位日等计量资料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类资料用χ2检验,理论频数小于5,采用确切概率法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概况分析

本次手卫生示范活动中,9月、10月、11月3个月内4个示范病区共收治患者2124例,其中有2103例患者愿意配合、参与并监督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结果显示,99%以上的患者能主动参与到手卫生活动中来,同时跟踪观察了8个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情况及正确性,其中示范病区54名、非示范病区51名。

2.2 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调查示范病区医护人员62人与非示范病区60人,结果表明,示范病区知晓人数52人、非示范病区知晓人数49人,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调查非示范病区51人中,手卫生知识知晓人数44人,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调查示范病区54人,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达100%,显著高于干预前,亦高于同期非示范病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洗手正确率

干预前,跟踪观察示范病区医护人员实际洗手次数702次与非示范病区医护人员实际洗手次数590次,示范病区洗手正确次数583次,非示范病区洗手正确次数470次,两区的洗手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跟踪观察非示范病区实际洗手次数510次,洗手正确次数为412次,与干预前比较洗手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跟踪观察示范病区医护人员实际洗手次数635次,洗手正确次数611次,洗手正确率高于干预前,亦高于同期非示范病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手卫生依从性

干预前,跟踪观察示范病区机会洗手次数应为1 076次,实际洗手次数为702次,非示范病区机会洗手次数应为962次,实际洗手次数为590次,两区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跟踪观察示范病区机会洗手次数应为694次,实际洗手次数为635次,非示范病区机会洗手次数应为640次,实际洗手次数为510次,显示干预后非示范病区及示范病区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1), 且示范病区高于非示范病区(P<0.01)。

2.5 消毒剂用量

对2012年及2013年9月、10月、11月8个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用量进行统计,示范病区床位数为258张,非示范病区床位数为236张。示范病区与非示范病区2012年平均每床每日使用量分别是(7.3±2.3)mL及(7.0±1.7) 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013年示范病区平均每床每日使用量是(15.1±2.5) mL, 非示范病区是(8.7±1.6) mL, 所有病区洗手液用量均较2012年有增加(P<0.01), 且示范病区平均每床每日用量显著高于非示范病区(P<0.01)。

3讨论

“患者安全国际联盟”所面对的第1个挑战实际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清洁的医护是安全的医护[7]。近年来各种重大医院感染事件显示,医护并不是完全清洁的。研究证明,临床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病原菌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8],故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9]。但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遵循洗手规范的情况不容乐观,据调查国外日常工作时手卫生的依从性一般在17.0%~75.0%, 国内尚少梅等[10]对临床护理人员不同情况下的洗手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手卫生的依从性平均(16.36±12.95)%, 国内大中型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40.0%~50.0%[11]。宋丽红等[12]通过对12个病房和3个ICU的129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观察,发现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30.2%。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艰巨任务。

影响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医护人员与周围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13]。其中,缺乏监督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氛围、医护人员洗手意识淡漠是一个重要原因[14]。患者是医院感染最直接、最多数的受者,患者能够在规避医疗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预防不良事件和找出解决方法上与医护人员一样担当重要角色[15]。Lent等[16]研究证实,给患者提醒洗手的便签,可以使患者提醒医护人员洗手的频率提高(3%~45%), 但多数患者对患者安全相关概念如医疗差错、感染等的认识含糊不清,不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6]。McGuckin等[17]的研究也显示大多数患者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而鼓励患者在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之前询问其是否洗手,使医护人员的洗手率提高了50%。但患者往往因为担心惹怒医护人员,进而影响自身疾病的治疗,因此不敢参与[7]。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的专题教育、给予各种提醒标志、建立医护患交流平台,弥补了患者在手卫生方面知识的不足,激发了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固有风险意识,并采用规定医护人员在需要洗手的时刻主动向患者报告的措施消除了患者参与的顾虑。结果显示,有超过99%的患者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同时随着调查实施的时间延长,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进来,并且参与的患者和家属越多,医务工作者的手卫生依从性越高。有9成患者反映感受得到医护人员的诚意和决心,表示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18]。

研究中发现,开始时有少数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方式不大习惯或有抵触情绪,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逐渐加强,洗手的步骤、时间、范围越来越符合规定。示范病区的医护人员自身洗手依从性比以前大大提高,特别是晨晚间护理、晨间大输液、晨晚间查房、换药等批量操作时,绝大多数医护人员自诉手卫生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调查时医护人员则认为在工作当中,如果一味单方面运行,也会减弱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患者参与方式是医患双方互惠互利的过程,因为患者考虑的问题是比较广泛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更容易了解问题所在,而且患者监督对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外部制约。因此,医患共同努力不仅对个体层面有利,对系统层面也会起到改善作用,对手部卫生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Kennedy J. Special message to the Congress on protecting the consumer interest[J].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2, 93: 236

[2]曾娜, 颜巧元.患者参与静脉化疗安全模式框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10): 1162.

[3]Weingart S N, Zhu J, Chiappetta L, et al. Hospitalized patients’ participation and its impact on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fety[J].Int J Qual Health Care, 2011, 23(3): 269.

[4]Longtin Y , Sax H, Leape L L, et al.Patient participation: current knowledge and applicability to patient safety[J].Mayo Clin Proc, 2010, 85(1): 53.

[5]张颖.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3): 198.

[6]李雨璘, 聂燕丽, 黄燕, 等.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系统评价[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 2011, 11(8): 903.

[7]叶旭春.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概况及展望[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5): 4217.

[8]巩玉秀, 李六亿, 张朝阳. 国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 2009, 9(16): 522.

[9]程莉莉, 张秀月, 臧林, 等.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2(15): 3300.

[10]尚少梅, 郑修霞, 王宜芝, 等. 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6): 455.

[11]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 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2): 140.

[12]宋丽红, 贾会学, 贾建侠, 等. 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 35.

[13]王彦艳, 刘延锦, 赵辉.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9): 1084.

[14]刘燕玲, 张秀芳, 吴鸿雁.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7): 665.

[15]Rachel E. Patient involvement in patient safety: what factor influence patient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J]. Health Expectations, 2007, 10: 259.

[16]Lent V, Eckstein E C, Cameron A S, et al. Evaluation of patient participation in a patient empowerment initiative to improve hand hygiene practices in a Veterans Affairs medical center[J]. Am J Infect Control, 2009, 37(2): 117.

[17]McGuckin M, Waterman R, Storr I J, et al. Evaluation of a patient-empowering hand hygiene programme in the UK[J]. Hosp Infect, 2001, 48(3): 222.

[18]李佳伟, 张瑞华, 杨莉.患者就医参与行为研究: 维度、动机极其对策[J]. 医学与哲学, 2014, (8): 46.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patient′s involvement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in improving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DAI Yumei, ZHANG Lihong, HE Yunxia, SHEN Tianming, GAO Ping, PAN Hongxia

(DepartmentofNursing,TaixingPeople′sHospitalofYangzhouMedicalCollege,Taixing,Jiangsu, 225400)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by introduction of patients involvement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MethodsDemonstration wards of hand hygiene were established and invited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participate and supervi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nd hygiene of the medical staf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nd hygiene of the medical staff in the demonstration ward and non demonstration ward were traced and the observed by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recommended by WHO guideline for hand hygien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Before intervention, hand hygiene understanding rate and correct rate of hand washing, hand washing compliance, and hand washing liquid dosag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and non demonstration ward(P>0.05).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patients involvement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 hand hygiene understanding rate increased in the demonstration ward, 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demonstration ward at the same time(P<0.05).The correct rate of hand wash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demonstration ward(P<0.05). The correct rate of hand washing after interven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and it was higher in the demonstration ward than that in the non demonstration ward(P<0.05).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liance of hand hygiene in two group(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ompliance of hand hygiene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it was higher in the demonstration ward than the in the non demonstration ward (P<0.05). The hand sanitizer consumption were

increased in the demonstration ward and non demonstration ward (P<0.05). The average usage

per bed per day in the demonstration ward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non demonstration ward (P<0.05).ConclusionPatients involvement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and prev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KEYWORDS:patient′s involvement;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nosocomial infection

通信作者:潘虹霞, E-mail: yanjingniao@sina.com

收稿日期:2015-03-01

中图分类号:R 4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6-046-04

DOI:10.7619/jcmp.201516015

猜你喜欢
手卫生院内感染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精神病专科医院手卫生执行率调查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4期)2017-02-22 16:54:32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对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3:09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14期)2016-08-10 22:58:51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手卫生促进项目管理实践
县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