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一科(西安710003) 李妮妮
品管圈预防骨科卧床患者100例便秘效果观察
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一科(西安710003)李妮妮
主题词骨折/外科学骨折/并发症骨折/护理便秘/病因学便秘/预防和控制
便秘[1]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造成粪便排出困难,使大便在肠道停留过久,其中的水分被肠黏膜反复重吸收,大便更加干结难排,因此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的常见症状。品管圈[2]是由相同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成小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通过科学运用各种工具手法,并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提高产品质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
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骨一科住院的卧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髋关节及下肢骨折42例,下肢皮肤撕脱伤5例,骨盆骨折3例;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髋关节及下肢骨折43例,下肢皮肤撕脱伤2例,骨盆骨折4例,下肢骨肿瘤1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①年龄65~75岁的外伤后卧床患者;②外伤前四肢活动良好,生活自理。③外伤前无长期便秘史。④无其它严重心脑肺及急慢性肠道疾病等合并症。并在年龄、性别、并发症、骨折类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如何预防便秘,由主管护士负责患者的基本护理,包括各种护理治疗项目和康复锻炼知识。观察组按品管圈拟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品管圈小组由8人组成,设圈长1人,圈员7人。将“降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作为当期圈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从人员、环境、设备、病情四方面寻找引起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的直接与间接因素,找出体位、饮食、便器、疼痛、陪人多、发热等六个主要原因,运用PDCA管理模式拟定出7项护理对策:①对科室护士进行有关便秘知识的培训并考核。②入院时,认真评估有无便秘情况。如有便秘给予处理。指导患者认识便秘的危害性,尽量保持正常的饮食及排便习惯。③教会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使其尽早适应床上排便。④加强患者的饮食教育,术后病人,尽早恢复正常饮食习惯[3],并嘱其多饮水每日至少1500~2000ml。多食粗纤维食物,促进粪便软化,利于排出。⑤进行有效的腹部按摩(按肠道走行顺时针进行腹部按摩),配合呼吸频率,按摩频率为15~20次/min,力度要求以腹部下陷1~2cm,并要求达到按摩皮肤潮红,早晚各按摩5min。⑥可遵医嘱提前口服软化或促进排便的药物(如芦荟胶囊)。⑦必要时提早给予清洁灌肠或开塞露入肛。根据拟定的对策,分派给指定的圈员负责完成,并完善相关宣教资料。
3评价指标观察、评价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便秘发生的人数及发生率。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50例中便秘发生15例,发生率为30%,对照组50例中便秘发生25例,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2,P<0.05)。
运用品管圈这一工具,我们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体位、饮食、便器、疼痛、陪人多、发热等因素,并制定了整体的护理对策。但由于骨折疾病本身的因素,所以多数治病原因均无法改善。因此我们通过品管圈的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最终将本次活动实施对策的三方面进行标准化:①配合呼吸及按摩频率、力度、深度、时间进行有效的腹部按摩;②可遵医嘱提前口服软化或促进排便的药物(如芦荟胶囊);③必要时提早给予清洁灌肠或开塞露入肛。严格对待骨科卧床患者便秘高发生率的诱因,为骨科卧床患者提供便秘的预防措施。
品管圈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目前逐渐进入到医院的管理领域。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由于长期卧床,便秘成为骨科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会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甚至影响疾病的康复 。本研究中便秘的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50%降至活动后的30%,说明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起到了预防的作用。并且通过本次品管圈的活动,使得全体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这些方面均有了提高。因此,品管圈活动为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奠定了基础。
[1]徐辉,柯美云.排便的生理和便秘和病理生理[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5):228-230.
[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6.
[3]杨秀香,王秋莲.饮食教育对骨科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3(1):81.
(收稿:2015-01-10)
R683.42
A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5.0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