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荣,张艳梅,侯鹏军
患者,男,52岁。因头昏不适2年余,加重1年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最高时血压可达210/150 mmHg(1mmHg=0.133 kPa)。 查体:中年男性,血压 130/95mmHg,意识清,精神不振,言语清晰,理解力、定向力、记忆力正常,查体合作,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脂蛋白492mg/L。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性增厚,最厚处分别约2.9mm(R)、2.8mm(L),向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延伸,右侧颈内动脉内中膜最厚处约4.6mm,呈混合样回声,以弱回声为主,管腔内径变窄,血流速度增快,峰值流速约159 cm/s,舒张期约70 cm/s;左侧颈内动脉内中膜环形增厚,最厚处2.6mm,面积狭窄率约75%,峰值流速约91 cm/s。双侧椎动脉内径正常,椎前段走形弯曲,双侧椎动脉起始段后壁均探及不规则弱回声光斑, 最厚处分别约 1.9mm (R)、2.5mm(L),凸向管腔,致椎动脉管腔内径不规则变窄,血流变细,左侧直径狭窄率>60%。血流速度增快,峰值流速约235 cm/s,右侧椎动脉起始段直径狭窄率约50%,峰值流速111 cm/s;双侧椎动脉椎间段血流频谱未见异常。超声诊断:①双侧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软斑、混合斑);②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狭窄 。DSA检查:①双侧颈内动脉狭窄;②右侧椎动脉多处狭窄,起始部狭窄80%,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90%。
颈动脉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超声较容易发现;椎动脉的狭窄多位于起始段,起始段的狭窄或斑块往往因为锁骨遮挡、血管迂曲及患者体型等影响超声显示与操作,超声医师往往会依据椎间段的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来判断起始段有无狭窄,本文患者虽然起始部均有狭窄但其椎间段的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均无明显异常,所以血管检查时必须全程探测,否则遗漏病变。对于难以显示的颈动脉将凸阵探头与高频探头结合则有利于检测起始段及椎动脉全程走行。对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的评估,不能单以峰值流速来进行狭窄程度的估测,该患者左颈内动脉狭窄、右椎动脉起始段流速均在正常范围,这与狭窄长度长,未形成压力阶差有关,所以应将速率、面积狭窄率、直径狭窄率三者综合考虑,才能避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