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辉 苏贵平
袋栽香菇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丁伟辉1苏贵平2
(1.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政府科特站,福建 武夷山 354312;2.福建省宁德市食用菌管理站,福建 宁德 352100)
袋栽香菇;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近年来,袋栽香菇虫害发生日趋严重,范围日趋扩大。主要原因是,随着袋栽香菇的长期发展,虫源不断积累,衍生出的害虫种类增多;气候变暖使病虫害发生提前,危害加重。现将福建省武夷山市、宁德市危害袋栽香菇生产的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1 闽菇迟眼蕈蚊
闽菇迟眼蕈蚊喜欢在畜粪、垃圾、腐殖质丰富和潮湿的环境中繁殖。成虫有趋光性,飞翔能力强,成虫羽化4~5小时后交尾,翌日产卵于接种口或脱袋的培养料上,每处产卵达40~210粒,成虫寿命3~4天。幼虫有群居习性,爬行时吐丝。在温度14~17 ℃、湿度70%~85%时,幼虫期16~18天,为5龄。幼虫化蛹于薄茧内,预蛹期1~2天,蛹期5~6天。此虫发生频繁、寄主广泛、食性杂,幼虫咬断并取食菌丝,使料面发黑,呈松散的米糠状。为害子实体时,从菌柄基部蛀入,蛀空菌柄。菇蕾被蛀食后干枯死亡。
1.2 小菌蚊
小菌蚊成虫活动能力强,有趋光性,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产卵,产卵最多可达270余粒,一般为20~150粒。温度在17.5~22.5 ℃时成虫寿命为3~14天。幼虫23~32.8 ℃时,化为蛹需11~14天。幼虫龄期以4龄为主。蛹期在17~22.8 ℃时为2~8天,一般3~4天。老熟幼虫先在香菇菌袋的表面或边角做白色枣核形丝茧,在茧内化蛹。在17~32.5 ℃下完成一代需28天左右。幼虫有群居吐丝拉网包住菇蕾的习性,使菇蕾萎缩干枯死亡。
1.3 黑腹果蝇
黑腹果蝇生活周期短,完成一代只需12~15天,繁殖率高,一年多代。气温在10~30 ℃时均能正常产卵繁殖,温度在30 ℃以上时成虫不育或死亡。孵化的幼虫经二次脱皮后成为老熟幼虫,爬至较干燥的香菇菌袋壁上,于末龄幼虫的皮壳中化蛹。幼虫钻蛀香菇菇蕾、菇柄和菇盖,导致子实体枯萎和腐烂。
1.4 腐食酪螨
腐食酪螨雄螨体长0.28~0.35厘米,雌螨体长0.32~0.42厘米,表皮光滑、明亮,体色依食物的颜色而有异。喜温暖、潮湿环境,常潜伏在稻草、米糠、麦皮中产卵。在环境不良时就变成休眠体,休眠体腹部有吸盘,能吸附在蚊、蝇等昆虫体上传播扩散。常在菌丝培养期内侵入香菇菌筒取食和咬断菌丝。
1.5 滑刃线虫
滑刃线虫主要潜伏在旧菇房,常通过不卫生水源喷水或粘附在其他昆虫体上进行传播。其吸食香菇菌丝细胞的营养物质,从而使菌丝生长受阻甚至萎缩消失,培养料腐烂,散发出一种腥臭味。香菇菌筒受线虫为害后会加重或诱发各种病害,造成交叉侵害。
老菇区虫害发生普遍,虫口密度大,在成虫迁飞前采取统一防治行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虫害防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改变以治为主以防为辅的策略,尽量减少虫源栖息、繁衍的场所,以减少虫源,降低损失。
2.1 及时清理废弃、污染的菌筒
香菇采收结束后,堆放废弃菌筒的场地要远离发菌场所,且要保持废菌筒干燥。污染的菌筒应及时集中处理,喷洒5%石灰水和200倍敌敌畏液,经覆膜堆制30~40天后方可作肥料使用。
2.2 保持发菌场地和周边环境清洁
保持环境清洁是减少虫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接种和发菌场地应保持清洁、通风和干燥。及时严格清理场地四周的生活垃圾、废弃菌筒、阴沟污物等。场地和周边每周喷1次敌敌畏、灭扫剂等药液杀虫。门、窗、通气孔安装60目纱门、纱窗,防止成虫飞入繁殖。
2.3 发菌期规范操作,科学管理
按照香菇菌丝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对温度、水分、光照等进行科学管理。菌筒接种后应疏排疏放,及时翻堆检查,及时刺孔增氧,提高菌筒抗病虫害能力。刺孔前2天每天喷洒1次杀虫药剂,刺孔通气工具应采用针刺而不是铁钉,针刺的孔洞细小,可以防止成虫进入菌筒产卵。
2.4 及时处理被侵害菌筒
在香菇菌筒走菌期,若受闽菇迟眼蕈蚊、小菌蚊及黑腹果蝇的幼虫危害,可采用敌敌畏乳油熏蒸,方法与接种时的灭菌方法相同。若受腐食酪螨取食,受害菌筒量少时采取集中焚烧,量多时采用糖水浸泡无纺布盖在菌筒上诱杀。
3.1 菇蝇、菇蚊
①菇房门窗装纱门,以防成虫飞入产卵;②清除菇房周边垃圾,房内地面撒生石灰;③用1%的847农药(氯氰菊脂和辛硫磷混配而成)喷洒菇房四壁、地面和床架,或每立方米用硫磺5克作多点烟熏,密闭48小时,通风1~2天后进袋;④化学防治采用1.8%爱福丁2 000~3 000倍液或5%锐劲特1 500倍液喷雾。
3.2 腐食酪螨
①引种时避免菌种带螨;②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污染;③及时处理带螨的菌种瓶和栽培料;④用1.8%爱福丁或其复配药2 000~3 000倍液喷雾。
3.3 线虫
①保持出菇室清洁卫生;②使用洁净水源,不管拌料和管理用水都要使用自来水或洁净的井水、河水,防止带入线虫;③药剂防治,发现菇床局部受线虫侵害,应在受害区周围划沟隔离;然后受害区停水,待干燥后用1%石灰水上清液或1%食盐水喷洒。
[1] 郑其春, 陈容庄, 陆志平, 等.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2] 刘克均. 食用菌病虫害识别与防治[M].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3] 张维瑞. 新编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00.
S646
B
2095-0934(2015)02-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