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祥
乡土叙写有华章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标识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读了李萍的散文新作《东乡纪实》,深深感觉到这一点。说实话,这本书稿,是我从邮箱里,利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的,书中自有一种天然的诱惑力情不自禁地吸引着我:一来书中所描绘所记述的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是我们民族繁衍生息的熟稔故土;二来是这块土地的人和事至今依然与我神经感应息息相通难以割舍……读完,掩卷沉思,回味起来很有嚼头,不是平铺直述中的那种寡淡无味,而是像一盅解渴的三炮台盖碗里严严的茶水,充吸在口里,滋润在心间,获得陶冶心情的美感。
李萍,以一个女作家细腻而又深情的笔触,描写和记述了近些年东乡发生的许多人和事,四十篇散文,近二十多万字,通篇文字舒畅、通灵、所有的美丽都呈现在眼前,心灵之间没有隔膜,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这片古老而又新颖的土地上,却以自己的沉稳和厚实,坚守着传统的美好,以深沉的、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彰显出了东乡的精气神。从书稿中的字里行间里,我能体味到,李萍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编辑和女作家的多种身份,她既具有新闻人特有的敏感,又具备了多方面的知识和运用各种体裁写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好、编好不同体裁,涉及多方面内容的作品,以很好地适应平面媒体的需要,尤其令人感佩的是,她,作为一个汉族女作家、新闻记者和编辑,始终对东乡,这个山大沟深的少数民族干旱地区,保持着一种浓厚的感情和兴趣,而不惜花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走遍了东乡的山山沟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一一加以深情的记述和描绘、抒情和议论。书中所体现的某些人文情怀可圈可点,作者的诚实、勤勉和才情的确让人钦佩不已。并觉得,作为以文为生的作家,她掌握各种素材和体裁的写作技巧也日臻娴熟、得心应手,且作品数量颇丰。
记得两年前,在临夏民族中学的大礼堂里,在一次东乡族青年作家马自东的散文集《为母亲祈祷》一书的首发式上,鄙人初识女作家李萍,她的质朴和文才于瞬间深烙在我的脑海,干练活泼的她,就立马赠送我两本她刚出版的散文集子,还未散尽的墨香里,我兴致所至,当下翻阅浏览了数篇,就感到了她真实抒写的散文功力的可嘉品致,那时,我就比较欣赏她的散文走向,不见一般散文中的华丽与炫目,缜密细致的观察描摹中,目光所盯视的,是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中所散发出来的嘉怡妙趣,她贴着生活写作的态度与作为,就令人刮目相看……没想到,短短两年里,洋洋洒洒,又是一部散文力作,且还是专门抒写我们东乡情怀的一本书,喜悦之情,我想,我是用不着加以掩饰的。
为了便于评说,就按散文集里的编排顺序说起吧。《东乡纪实》按内容编为五辑,第一辑里,随便看几个标题就知道,散文礼赞的主旨所在:“锁南坝的早晨”、“春至布楞沟”、“毛沟流域个斑斓”、“微雨中漫步凤凰公园”、“闲笔文体广场”、“水之梦”、“金色的翅膀”、“达坂达坂”、“山水河滩镇”,这一组散文里,我们可以看出,作品选择了较为典型的事例,立体地准确地描绘了最近几年里在改革开放新的浪潮中,东乡山区发生的惊人的巨变,尤其是县城锁南坝的灾后重建中的许多人和事。作者以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和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的笔调,刻画了许多山区建设中的感人形象,无论是在突发滑坡大灾后的山城的重建中,还是布楞沟和毛沟的新农村建设里;无论是自来水站或是山区的修路工程上,还是在山乡城镇化的努力中;无论是绿化草坡,还是新建的校园里,都不乏追梦而又勤勉的东乡人。我们知道,中国梦,是个大故事,既可以用“宏大叙事”,也可以用“微观叙事”,关键是要采用各种文学笔法,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说得生动,写得感人,成为激动人民的前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料峭的寒风里,亲临锁南坝灾后重建的工地现场,又在布楞沟老百姓的炕头上的那些情切切意绵绵的话语,如春风化雨,点滴如心,感人肺腑……扶贫蹲点的省委欧阳副书记在毛沟联村联户穿乡走村的一串串足印,这些都在作者升华妙笔下具有了无比的亲和力。作者心怀大爱,尤其是不懈地追踪着山区的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包括对他们的命运进行描写,通过这样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同时也能挑动我们某些麻木的神经,唤起我们对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的人民关爱呵护的社会良知。作者针对某件事也不乏许多精到的议论,比如对灾后重建,她说:“灾后重建,不是一个过程,一项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凝聚,一座精神的丰碑。”“在东乡,有一席之地供陌生的心灵歇息,哪怕是路人,或是日复一日溜达的人,也会在一种感动间,感受雄辉博大的黄土地上,黄色与绿色之间,动静之间,生命的流转,赋予诗意的美感……”在描摹状写普通人时,李萍也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尽力地去捕捉传神之笔,比如在“微雨中漫步凤凰公园”中写道:“有位带纱巾的村姑,彩色的包头纱,额前吊着纱巾上的流苏,浓眉大眼,楚楚动人。她在用手机拍照。我的目光顺着她的手机挪移,也偷看她拍照。足球场上的塑胶草,在冬日里绿着,一直绿着,就是那些绿,让一切鲜活起来……”
以朴素温馨的笔触,植根于民族历史文化,富于生活气息和人文思考。第二辑,涵盖了东乡族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的诸多方面。比如“从岩沟到锁南”、“东乡族灵魂之书”、“访北庄拱北的碑记”、“三谒红塔寺”、“有趣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文人代表汪玉良”、“擀毡”、“钉匠”、“儿子、胡子、镜子”等篇什,既有对东乡族历史文化、民间文化遗存的简要概述,又有对当下普遍流行的民俗文化的真实记录,它融合了文化学养和散文的性情,具有较厚重的文化含量,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作者对东乡族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民间艺术的深入理解、敏锐领悟。在这些篇章里,作者选取了东乡族古今的多种角度,没有满足于表面的泛泛描述,而是抱着一种对少数民族文化珍惜爱护之情,尽力地从历史纵深、文化渊源、民俗民情,展现了东乡族和东乡这块土地的大气与厚重。我相信读者在自己的阅读中会领悟这一点的。
第三辑里和第四辑里,从表面上看,作者状写了许多东乡族很有特色的的物产,其实作者在叙写特产的后面,却为刻画着东乡族勤劳朴实勇敢热情的民族性格。你听听,光这些名字就让人口馋得要命,我们不免沉湎于那些难以言状的“狂野的味道”中,获得舌尖上极大的满足,什么你的享誉大西北的“东乡手抓羊肉”、“东乡土豆片”、“东乡唐汪川大接杏”、“东乡河滩的大红袍花椒”、“洮河西岸的葵花籽”,还有那些一说起来就让人敬重的、口传心授《米拉尕黑》的国家级传承人马虎成,五十年来擀了十几万毛毡的马舍勒老人、白发苍苍的老钉匠妥福才老人、会扎花绣工的白锦芳女士、会炸油馓子的农妇、长途贩运“金蛋蛋”的女老板、采择野葱花的村姑、山里养蜂的大嫂等等走南闯北的东乡人,当作者在描写青藏高原修建天路的“东乡铁军”里,有一段精当的议论:“缺氧很正常。一样的普通人,一样的身躯,只是东乡的土地赋予他们存活的力量,赋予他们面对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超乎想象,才是他们获得‘东乡铁军的美誉。”“东西南北中,东乡人的脚印,实实在在,靠着吃苦耐劳,凭着顽强拼搏,在许多领域有口皆碑,原汁原味的‘牛肉面,‘东乡手抓羊肉,让东乡的厨师们在餐饮业市场里盛名鹊起;在建筑界、在撤迁行的众多硬骨头活路,唯有东乡人敢啃,在天路修建过程中,那段世界铁路史上所创造的的‘神话佳话成就了‘东乡铁军的声誉。”
也许,许多陌生的读者对东乡这个群山峻岭的概念还是很模糊很抽象,在这里我们不妨再寻章摘句,挑选几段文字,来看看作者笔下对东乡的精到的描绘:“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是东乡的地理符号,跟标签一样,紧紧贴在东乡人的背上。”“那些跃入视线的村庄,七零八落,零散而居的人家,就像山里人所唱的一样,拉话容易见面难,站在大门外或者路边,能望见对面村子里的一切,双手搭在嘴上,扯大声嗓喊话,甚至拉拉家常么嘘寒问暖不费劲,但是要去对方家里走一趟,不是蜀道,却也难……”靓丽的转身,敢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啃最硬的骨头,去修“天路”。这种心理上飞跃的跨度,让人就能理解作者所状写的意境,“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农人的希望里,路是前提,一条路,也是维系一切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沿着黄河、洮河、大夏河,以及广通河四条河流围绕而奇峰凸起的东乡山区,作者以足为尺度丈量着东乡族的文化积淀,以心为刻度描摩山民们的沉浮亲历,见证了曾经亘古不变的东乡族人在巨大的历史嬗变中的鲜活细节,在文化命运与民族传统的思考中表达了一个汉族女作家的鲜明立场。
在第五辑里,作者以精细的笔触,雕刻出一组悠远的乡村意象,温润深情的文字擦亮了读者心底的乡村记忆。这些乡村记忆里,连接着历史的高天厚土,瞭望并用诗意的目光触摸到了坚忍不拔的民族特性和民间世界,精魂气魄是山区子民对精神家园的回望,是历史与现实层层叠叠长长短短的牵挂……李萍的纪实散文,情景交融,以情烘景,纪实中穿插抒情写景,用词贴切、丰富、朴实,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不时运用的俚语俗谚恰到好处,极为生色。比如写到东乡族好客习俗,所用的一句俗谚:“客人来了要招待,哪怕明天卖锅盖。”就很传神。类似的例子很多,无需一一罗列,相信细心的读者会一定捕捉到这些语言妙趣的。
赏析李萍的《东乡纪实》,我的记忆就这样被神奇地激活了,一切开始栩栩如生起来。一个民族的记忆就是由这些最普通的人或事构成的。反映和表现东乡族的纪实散文,理应就记录这些东乡山区普通人的命运,在不息的奔波中体现出来的人性闪光点,纪实散文的写作就是要把这些记忆中的零八零碎,经过精心地选材、沉淀和升华,非虚构性的写实纪实手法,将它们变得鲜活而长久。
我也有了一些了解,李萍也由于出身的原因吧,她比较擅长于乡土叙事。在《东乡纪实》这本书中,她想给大家一个真实的东乡,一个灵动的鲜活的与泥土般与高山深谷一样多种生命元素的东乡,这就必须对东乡这片土地要有一份真挚的情感。她作为一个新闻人和女作家,没有忘怀纪实散文是靠这种作品中的人和事来表述的。李萍的乡土叙事是要更多的把脚掌踏进那山梁梁中的泥土里写作的,这不仅需要一份纯真厚道的良知,更要有一份坦坦荡荡的胸怀,只能沿着东乡那大山深沟的脉理与土质去了解它,去记录它,去描绘它,去试活着热爱它,唯独对这一片乡土有了真正的热爱,才能写出踏实的蓄着温情的作品。李萍做到了。我衷心地祝贺她。
生命的诗意阐释
与女诗人司晓燕未曾谋面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她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已在兰州军区医院治疗了好长时间。在兰州永昌路南口的一家小饭馆门前,咋一见面,她那朴实的穿着和憔悴的面容,丝毫未能掩饰住她那作为诗人的激越情怀,就给我迫不及待地侃侃而谈她对诗歌痴情的那种执著,这使我始料未及,现如今对写诗这样韧性的人很少有了,这是我很感动,我们俩就在一家大排档要了两碗清汤羊肉和大饼,边吃边聊。聊着聊着,方知她是从医院病房里溜号出来,专门与我来谈她的诗歌创作的。她说她罹患癌症,大病若此,得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盼自己的诗集能在不虞之期付梓出版,已在甘肃文化出版社列入计划,情切切嘱咐我能为她的诗集说两句话。这使我着实吃惊不小!就这样,她给我的第一次印象深深烙于我的脑海之中,久久挥之不去。
司晓燕回到和政县以后,很快从邮箱里发来了她的诗集《深入土地》近百首诗作,一个正在化疗中的重病之人所托之事,我哪敢丝毫怠慢,当下细细拜读,她那对生活对工作对人生对亲人乃至对生命诗意的阐释,姗姗走进我的心田,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司晓燕出身于山清水秀的花儿之乡——和政县城郊,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小学当教员、校长,在基层的三尺讲坛上,教书育人,每天备课改作业,忙到深夜。即便是如此劳累,她也尽量挤占业余时间,朝一锄夕一铲,辛勤耕耘,从事文艺创作,二十余年,笔耕不辍,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尤以诗歌创作为多,还得过很多奖。近些年,病休之日,依然念念不忘她对诗歌创作的青睐,和政县有位领导同志被她这种精神所感动,表示资助一半资金,帮她出版她的诗集,所以她才如此废寝忘食,将自己早已被病魇折磨已久的病驱于不顾,如此投入地奔波不息。
司晓燕的诗集《深入土地》分为九辑,近百首诗歌,是她多年来的创作中编选出来的,是她以一颗艺术之心抚摸花儿之乡的黄天厚土所凝结成情感的晶体。她的诗歌所追求的风格,是朴实、轻盈、俏丽,一如太子山中百鸟的歌唱、山泉的奏鸣以及春风秋云都活跃在她的文字之中。尤其可贵的是,尽管她命途多舛,但她的诗歌里却很少有惯常的怨天尤人、怀旧伤感、悲观绝望的情绪,而是拥抱时代,守望田野的踏实朴拙,乐观昂扬;没有伤痕累累的心灵沧桑,有的是眷恋乡土、眷恋亲人、眷恋自己痴心不改的教育事业等高尚达观的家国情怀。这些诗作是她自己作为儿女、作为女人、作为母亲、作为妻子、作为师长等美好的传统道德精神的高度认同,是对自己工作、生活、人生、信念的精彩答卷,而这些都是从《深入土地》这本诗集里聚焦观照、深沉思考、艺术想象和细腻抒写中表征出来的。
司晓燕虽说是罹患绝症的病人,虽一直在病榻上化疗。可她并没有消磨自己的意志,许多诗作里写出了她与病魔抗争的不屈不挠之情,读起来让人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
面对厄运/我无须低下高傲的头颅/无须在痛苦的沼泽里徜徉/给我一滴水/我就能汇成海洋/我静守岁月的五彩石/记忆穿透了缤纷的花朵
在这里她把自己与病魔纠缠撕扯中挣脱出来,这也是她心灵里磨砺出来的病痛苦难之花,使她的内心世界的坚毅和魅力得到了开掘,人生的密码得到了破译。面对自己简朴的生活,她心满意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不富有/贪婪依然如我柔弱的目光/我不贫穷/一本旧书/一支钢笔/就与伟人静坐
简练精妙,短短几句,便把复杂的内心世界用极为单纯地生动地表现出来,境界全出,恰切美妙。对自己父母亲的诗意描写也妙意盎然:
为了我的春天/你却饱尝了漫长的冬天/母亲/没有你额上的小路/我怎能踏上人生的旅程。
再看她描写父亲的生动诗句,照样让人怦然心动:
你满是老茧的大手/是我厚实的阳光/千般抚慰万般叮咛/我的思想拔节出你勤劳和善良/盘坐在庄稼地里/荡漾着一个响亮的秋
司晓燕对自己敬职敬业的小学教师岗位,更是崇尚无比,显得非常自信:
又做人表/这样一种海拔/高过所有的山顶/感知生命拔节的雪花/是唯一听懂的天语
作为小学教员,面对自己那些天真烂漫、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司晓燕却有独特的感受,她写道:
三尺讲台/唯一的家园/驻守孩子们的名字/所有的渴望/都盛开不谢的花
司晓燕的诗歌创作中,有许多亮点,那种深情的描述和诗意的阐释,让人心里折服。“守望村庄”这首诗里写道:
生长在民风里的人们/越来越忙/人们远比庄稼更朴素的土炕/红肿的肩头/嵌进层层叠叠的山岚/一种信念/和阳光一起/走进我的锄头
再看看“情系六月”这首诗:
老屋的墙上有朴素/弯弯的镰刀/闪烁光芒/看见父辈们麦子样/然纷纷扑向土地
心有灵犀,诗意才会妙手偶得,诗歌的创作就是艺术力量去拓展情怀和心境,以诗意的美去构建一个坚硬的内心世界,在创作中彰显艺术本身的情感力量,把大夏河、太子山的景致寄语在自己的诗意感慨中,别具风采。比如“跪向太子山”里,她把生命的激情化作豪迈的自问自答:
为何不把忧伤/落成不死的音符/为何不把吟诵/变成爱的礼赞/我是你咕咕流淌的大夏河/我是你河岸上遍布的苦苦菜/我是你从深山里出来奔腾向前时的青松白桦林/哦/我亲爱的太子山/为自己设置一个怎样的来生
司晓燕的诗歌里,我看到了灵感的跳跃和想象力的升腾,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让人置身于一个个鲜活的意象和情境之中,领略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精华:
我试图潜入你的底层/如我不停地追问其真正的源头/我苦难的麻五哥哟/是否依然如松涛阵阵/而 我甜甜的尕豆妹/依然如最初的泉水/叮咚作响/花儿/你是浪尖上永恒的青春/你是我心中滴流的鲜血/载着我们全部的欲望和命运/将我们此时的源头/送如彼时的大江
诗人对花儿的诠释,对花儿生态环境的观察,对历史的考量,对人生的彻悟,不单是自己对自己个人的审美认知,而且具有哲理的慧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难得把久违的土地/交给草帽/交给久违的尕布鞋/激动的心情/也是今日晴朗的碧空/土地/在这样的时刻/我与你低语/你是智者的母亲/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理/阐述成议论整齐的麦田/绿油油的心事/在风的翅膀上/我是农者/理应把生命的根/扑刷刷倾向大地//视自己为一峰骆驼吧/为了心中的那块绿洲/我昂首走向沙漠/视苦难为最好的营养/在长长的跋涉里/治疗心灵的创伤/拯救灵魂的复苏/恣意的牢骚/处处与我分道扬镳
我一千次的失败/也会有一千零一次的旖旎/醉倒在成绩簿里/不是我习惯的走向/我要去我的深山老林/采撷那红红的野草莓
我敬佩司晓燕热血抒写生命的华章里充满了泥土味,她那爱的脉搏、情的经络里紧紧维系着花儿之乡的厚土情素,她那久已积淀的乡土深情无形中跟她故乡和政的山山水水扭结在一起。作为临夏籍的诗友,我们同时衷心地祝福你,在与病魇的抗争中能出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