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灰汤镇有“二宝”,一为温泉,二为贡鸭。鸭逐温泉而生,肉肥细嫩。宁乡灰汤鸭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即被定为贡品,当地政府分配当地农民一亩一鸭,进贡朝廷,故又称“贡鸭”。
灰汤鸭外形也与一般水鸭不同,趾蹼肥大,嘴喙深黄,体胖毛滑,毛色深褐。食之不同之处是骨酥髓多,据说有补血生津、滋阴润肺之功效。
3年前,湖南省农业厅在宁乡实施“稻鸭共生”生态模式推广试点。县里以项目实施为切入口,带动灰汤鸭开发。县里扶持养鸭大户罗玉林,成立了龙湖养鸭专业合作社,对传统灰汤鸭进行提纯复壮,为养殖户提供优良鸭苗,创办千亩“稻鸭共生”示范区。
在灰汤镇紫龙湖大桥旁,罗玉林已流转水田500亩,建立了“稻鸭共生”核心示范基地。他告诉笔者,水稻扎根后,鸭苗就放到田里,抽穗前再把鸭子赶出来。稻鸭共生,鸭吃害虫和杂草,禾苗“吃”鸭粪;鸭子在禾间穿行,通风松泥,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示范田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所产的生态米每千克售价高达20元,农民每亩(稻、鸭)增收9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