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联合办学: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2015-04-02 21:43尹伟,刘宁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日语

中日联合办学: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尹伟1,刘宁2

(1.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110866;2.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辽宁沈阳110041)

摘要:对中日联合办学的现状及新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促进中日联合办学的对策,以此希望中日联合办学项目和机构迅速开展起来。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中日联合办学; 日语

中图分类号:G642;H319.3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10-30

作者简介:陈默(198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讲师。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4-0540-03

2014年9月,我国首个中日本科层次合作办学机构落户大连,这种中日两国知名大学间“优势互补”“强强结合”的示范,开创了中日两国在高水平学历学位教育层次上合作办学的先例,也开启了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的理想,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就业现状严峻程度而言,仅仅依靠语言专业立足于世已经力不从心。单一的日语人才受到冷遇,同时无论是二外日语教学,还是双语教学,按照以往的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于交叉学科中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弊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精通日语的语言人才,为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随着中日两国在经济、技术、医疗等各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只精通日语而专业技能不够精通的人员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所以培养既精通日语,熟悉日本风土人情,又同时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是当今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重中之重。中外联合办学应运而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提供了契机。

一、 中日联合办学现状分析

中外联合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办学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初见端倪,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如今日趋走向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后,中外联合办学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合作办学事业蒸蒸日上。全国各地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中外联合办学的热潮中[2]。在中外联合办学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中日联合办学项目却少之又少,目前国内有许多高校在和日本校方的国际交流合作上采取送学生出国留学的模式。即以3+3、2+2等形式与日本本科院校对接,日方合作院校承认学生在国内高校取得的学分。教学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只是充当了学校生源的后备基地,并没有开展有特色的教学活动,也没有形成中日联合办学的合作规范。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以留学日本为目的的办学机构,他们的招生既不受名额的限制,也不受成绩的限制,来者皆可报名。低门槛入学确实为众多渴望留学的学子提供了方便之路,但是由于此类联合办学机构并没有取得教育部的备案,故所学文凭不被社会认可。甚至此类办学机构只是培训日语,所合作院校也是日本的语言学校,与众多学子的留学梦想大相径庭。而纵观中国教育部颁布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外联合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中,人们发现,合作对象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与日本的联合办学项目却相对甚少。随着中国实行全面对外开放政策,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增多已成必然趋势,日本的教育界却似乎无视这一潮流所在,许多大学还是一如既往地到中国去招收优秀的留学生。而国内的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有效地对此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 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特征

所谓复合型日语人才是指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基础,即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外,并且同时精通政治、经济、商务、文化、旅游等某方面知识能力的人才。其特点是既精通日语,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思维能力及敏锐的创新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也趋向多元化,以听、说、读、写、译为中心的日语语言技能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3]。因此,“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随着中外联合办学的兴起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体系主要有两种,一是日语+专业,如:日语+文化、日语+经贸、日语+旅游、日语+商务等。二是专业+日语,如机械+日语、信息+日语、医学+日语、计算机+日语、工程+日语等等。虽然各个高校在办学的层次、类型、规模、教学和科研水平上各有不同,导致在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日语+X”的培养模式。无论X是何专业课程,都必须是以日语为基础,日语语言的培养是第一要素。而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和外企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与日语语言的复合则更受欢迎。

三、 中日联合办学条件下复合型日语人才的新优势

1. 复合型日语人才的语言优势

语言只有运用才能称其为语言,使学生熟练运用日语是日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中日联合办学条件下,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事业办公中,都要对语言进行灵活的掌握。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主要表现在商务会话,材料阅读,口译笔译上。中日联合办学环境下,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外教教学,给学生们创造了近距离的语言对话环境。特别是能够到日本进行学习的学生,不仅能够切身体会到日语的语言环境,还能亲身体验国外先进的科学与技术,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神风貌。精湛的语言基础拓宽了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渠道与机会[4]。

2. 复合型日语人才的专业优势

中日联合办学条件下,无论是“日语+专业”,还是“专业+日语”的培养模式,除了日语本身这个首要第一要素之外,专业的培养则更能体现学生真正擅长的技能。合作办学环境下,学生在国内就能体验和学习到日本较为先进的知识技能,如医疗、信息、管理等专业技能,并能够在国内广泛的领域内得以实践运用。去除日本教育理念中不适合的成分,使中日联合办学的学生的专业优势具有领先地位,凸显其专业实力。

3. 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素质优势

除了对复合型日语人才进行语言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还会加强对学生社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的培养。日本的教学理念都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在中日联合办学中,必然会吸收日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内容,弥补原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对日本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如日本的文学、艺术、风土人情、国情习惯、团队精神等都是复合型日语人才必须熟识的。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高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内在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使学生在接人待物中能够发挥内在的意想不到的潜在能力。

4. 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就业优势

一般来说,中日联合办学与国内高校几乎同步招生,而且实施“3+1”或者“2+2”的模式进行课程或学分互认,即在国内读2~3年,再到国外读1~2年,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这些毕业生相对于国内毕业生而言,拥有了1~2年国外就读的经历。虽然短暂,但是却丰富了国际思维和视角。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能满足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在联合办学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同时,减少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联合办学国家的文化,成为两国交流的使者,为日后国外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缓解了国内紧张的就业市场形势,促进了人才的交流,加强了国际间的互惠合作[5]。

除此之外,中外联合办学备受青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成本上的优势,当然,这个成本优势则是相对于一步到位留学海外的整体费用而言的。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中日联合办学和留学日本的整体费用。

一般国内学习阶段一年学费在4万元左右。比如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在国内学习一年学费为3.6万元。国内生活费一年1万元左右。学费和生活费为每人每年5万元左右。日本国立和公立大学一年学费约50万日元,私立大学一年学费是85~150万日元。比如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在日本学习一年学费为150万日元左右。日本是高消费国家之一,生活费为每月10万日元左右,一年120万日元。所以在日的学费和生活费是200~270万日元,约折合人民币12~16万元。相比之下,上中日联合大学确实成本要低很多。

四、 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促进中日联合办学的对策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下,进行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研究探讨。

1. 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

教育职能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并鼓励各个高校开展对日交流与合作,推进中日联合办学。利用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优势,为中日联合办学搭建平台,提供合作的桥梁。根据本地特色,有目的性地寻求日本院校合作,引进项目。同时整合教育资源,为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创建相对稳定的教育资源与环境。

2. 明确联合办学的目的

在中日联合办学的条件下,各个高校应该注意吸收和引进日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培养复合型专业日语人才为目的,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寻求多种渠道,多种模式的合作方式,拓展相关专业的教育训练。同时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和感受日本的国情和文化,对学生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对更高层次学历和海外经历的需要。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就需要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通晓日语,知晓日本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还需要有专业技能的宽度和深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重视内部资源建设

在中日联合办学过程中,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对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中日联合办学的院校配备的师资队伍需要具有坚实的语言专业基础和雄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了解时代动态,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学校本身也要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制度,建立尽可能与日本接轨的办学体制、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和目标[6]。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 北京:法制出版社, 2010:18.

[2] 杨宗仁.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 江苏高教, 2011(3):102-104.

[3] 张晓红. 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18-120.

[4] 许雷. 中外联合办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及就业渠道拓展实践[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10):17-19.

[5] 佟艳群. 中外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20):5-6.

[6] 李昊书,赵宝辉,顾尔康,等. 中外联合办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42-43.

【责任编辑曹一萍】

Sino-Japanese Joint Education: The Only Way of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YinWei1,Liuning2

(1. Teach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2. Normal School,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w advantages of Sino-Japanese joint edu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ino-Japanese joint education were proposed in the hope that the Sino-Japanese joint educational projects and institutions develop rapidly.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Sino-Japanese joint education; Japanese

———————————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