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主体”问题探析
姜春磊(1-1)
2013年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综述
刘正妙,彭 昕(1-6)
·哲学研究·
孟子人性论辨析
——兼评葛瑞汉《孟子人性理论的背景》一文
石 磊(4-1)
李泽厚对“先天综合判断”的批判
崔治忠(4-10)
哲学视角下制度异化的原因探析
杨 杰(4-14)
·伦理学研究·
对自爱与偏狭的教化:哈奇森道德哲学的概念与体系
陈晓曦(2-15)
环境伦理学视角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刘兆杰,王建明(2-23)
系统功利主义的论证及其理论意义
邓 环(3-11)
黑尔的道德思考层次性与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贾 佳(3-18)
尊严与权利关联的两种进路分析
陈慧珍(6-25)
康德式的动物伦理
王 珀(6-33)
·政治学研究·
人权与法治关系辨析
万 斌,罗许成(2-1 )
网络公共领域对公民精神的影响
伍玉红,方曙光(2-8 )
全面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考察
——基于对“二五”计划的文本分析
豆庆升(3-1)
论转型期乡村空心化阵痛及其缓解途径
王聪聪(3-6)
美共30大:新主席、新党员、新使命
刘雅贤(5-1)
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刍议
凌德政(5-7)
国内学界关于国家成长问题的研究述评
王 蒙(5-13)
论政务诚信对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引领及其实现
吕耀怀(6-1)
中国共产党政务诚信思想的发展及其反省
高东升(6-7)
论政务诚信的制度保障
马文君(6-19)
·法律研究·
餐饮业环评许可中的选址对工商登记之影响探讨
黄涧秋(3-2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从行政分配到市场配置的现实基础与制度设计
宋新宇(3-28)
·长三角社会经济研究·
苏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反思与前瞻
陈俊梁,张雅文(1-1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制度创新:苏州经验与借鉴
吴卫华(1-23)
浅议农保向城保的转移接轨
——以常熟市海虞镇为例
陈建兰,范逸琦(1-29)
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与提升研究
王世文,李 西,乔小燕(4-18)
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苏州的实证研究
沙国华,王仲君(4-24)
·经济学研究·
比特币的货币经济学分析
陈三毛(2-30)
美国证券储架注册制度研究及对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启示
郑子牧(2-37)
国内主题公园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黎宏宝(6-54)
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解读
张正兵,韩 云(6-59)
·社会学研究·
“婚剩现象”的原因与功能分析
——婚姻家庭神圣殒落与价值重构的过渡
邓 焱(1-36)
关于城市社会治理的思考
覃国慈(1-46)
近代上海社会组织与都市春节文化变迁
——以同乡会、同业公会为例
杨卫民(5-19)
当前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苏州某经济开发区的实证调查研究
邵爱国,韦洪涛(5-27)
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归属感的实证研究
经卫国,姚本先(6-42)
对涉罪未成年犯的调查及思考
张红梅(6-49)
·江南社会文化研究·
试论苏州 “五卅路”的修筑起因与资金来源
——兼与退款筑路说之商榷
许冠亭(1-68)
镇江两方与江南运河商运有关的碑刻研究
连小刚,霍 强(1-74)
江南社会与翁同龢的乡居生活(1872—1874)
沈 潜(2-44)
明末士子的治生与谋道
——以吴江叶氏为例
孟羽中(2-51)
从《长物志》和《闲情偶寄》看明清园林文化发展动向
施春煜(3-54)
冲突与交融
——苏州园林艺术精神解析
王文瑜(3-60)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江南女性群体研究
——以近世以来的女弹词为例
周 巍(4-64)
论清末以来道教对昆剧传承的积极作用
——以苏州地区为视角
黄新华( 4-71)
中央皇朝与江南社会:“苏州织造”述论
汪建红,吴建华( 4-76 )
彭定求晚年的闲居生活
黄阿明( 5-67 )
清代嘉兴文学家族与地方文缘关系研究
孙 虎( 5-76 )
·古代文学研究·
论西方净土信仰氛围中的唐人游寺诗
马小方(3-33)
孟浩然《诗经》情结窥析
李金坤(3-39)
清代骈文史上的“异类”
——论清初名才子尤侗的骈文创作
路海洋(3-46)
·现当代文学研究·
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的关联性辨析
陈娇华(5-35)
书简中张爱玲美国时期的写作与生活
潘 延(5-43)
瞿秋白《多余的话》研究视阈之探讨
金 红(5-49)
“第三世界”视野和理想主义的重构
——论陈映真1979年之后的批判实践
蔡伟保(5-54)
作为原初感觉的通感
——艺术通感的现象学解释
廖雨声(5-60 )
·外国文学研究·
谈英文儿童幻想小说的尾声
李晓丽(1-81)
薇拉·凯瑟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王 晶(1-86)
景观社会中的摄影式观看:桑塔格摄影观研究
柯 英(2-57)
哈金《落地》中华人移民身份认同的嬗变
许 锬(2-65)
论麦克尤恩在《赎罪》中对战争暴力的书写
罗 媛,宋艳芳(4-86)
澳大利亚家园建构中的“祛魅”自然观反思
——解读大卫·马洛夫小说《柯洛溪边的对话》
孔一蕾(4-92)
·语言学研究·
《说文解字》释语中的复音词与《辞源》释义补正
唐丽珍(2-70)
《五经正义》中“嫌”新义初探
董守志,陈 慧(2-75)
江苏方言熟语“无X不X”结构中“无、不”为词头考
薛志霞(2-79)
“it”的篇章功能研究
——以卡梅伦的两次演讲为例
王 劼(1-92)
周瘦鹃的西方“哀情十记”:周氏《心弦》编译考论
葛文峰,叶小宝(1-98)
中国法庭口译研究综述
刁 洪(1-104)
音近字替代:地名生僻字的退隐及其得失
——以江苏老地名为例
吴汉江(4-99)
论科学语言的主观性
周福娟(4-103)
基于语料库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语义韵分析
支永碧,张慧敏,支 冉(6-82)
先秦时期中国语言哲学遗产论要
苏章海(6-90)
·中国史研究·
孔子生年月日考
杨德春(1-53)
论清末西藏分裂主义的产生
朱昭华(1-60)
《光绪会典》纂修研究
舒习龙(3-66)
抗战前后民族复兴节初探
林晓宇,李恭忠(3-73)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对国内明清赋役改革与基层行政组织演变研究的评论与反思
侯 鹏( 5-82 )
试析《清史稿·忠义传》的史料采择模式
——以《清国史》为例
秦翠红( 5-90 )
·世界史研究·
世界近代史与爱国主义
陈晓律,叶 璐(4-44)
试论11世纪西欧教皇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影响
刘 林(4-51)
历史的时间
——读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陈慧娟,朱寒冬(4-59)
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第18届年会讨论综述
王艳芬(5-95 )
犹太研究、犹太人-基督徒关系及达尔文
——丹尼尔·兰顿教授访谈
王本立(5-102)
俄国斯托雷平改革研究述评
解国良(6-65)
工业化时期大伦敦的失序困局与警制改革论析
许志强,程 慧(6-74)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
王宠惠与抗战期间的中国外交
祝曙光(4-31)
抗日战争时期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有关麦克马洪线问题之交涉
朱昭华(4-39)
·心理学研究·
来源记忆研究综述:基于情绪状态、效价和唤醒度
韦洪涛,孙新梅(2-84)
融合教育情境中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词汇发展研究
辛宏伟(2-90)
·高等教育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推进境外研修工作的思考
孙士俊(3-98)
大数据环境下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质性研究
邵举平,樊 星,孙延安(3-104)
·传媒文化研究·
延安话语的当前镜像
——延安及相关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分析
李 军(3-81)
报馆进城:民国苏州报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李 斌(3-88)
·图书馆研究·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模式研究
刘 昊,严海兵(2-98)
基于引文分析的高校文科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
──以苏州科技学院为例
顾永时,衣素洁,郁 艳(2-105)
·音乐研究·
苏州小调的曲调特征及影响
冯智全(6-97)
金湘艺术歌曲《雨中岚山》的艺术特征和演唱诠释
朱小屏(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