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语地名与口传史诗中的杉树文化
吴正彪, 郭俊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杉树作为中国南方特有的树种之一,与其它种类的林木一样,在苗族地区已经成为了人们乡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为此,在苗族传统文化中杉树不仅从口传史诗中显现出来,而且也“固化”在具体的苗语地名中,甚至杉树还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体现出苗族人的生命观和来自于这个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和哲学思想。
关键词:苗语地名;口传史诗;杉树
作者简介:吴正彪,男,苗族,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教授。郭俊,女,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 216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
语言作为一种对事物认知的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各种文化事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消失,但这些现象如生计环境、生产生活的历史过程以及远古时代曾经历过的社会记忆等等,都会存留在具体的民族语言或口传文学的相应表述中。为此,我们试以“杉树”这一植物形态的文化现象为例,就其在苗语地名和口传史诗中呈现出来的历史文化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力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仅为少数民族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文化研究打开一扇窗户,同时也为推动生态人类学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实践提供实证性参考。
一、苗语地名中的杉树文化
苗族不仅方言土语复杂、服饰类型多样,而且每个区域性的支系也各具特点。在苗族聚居村寨,各个支系内部就是一个婚姻圈。而每个支系也有别于别的支系的称谓。如居住在黔中地区的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苗族,其内部就有mu11o55、mu11po31和 mu11po31ɑ24三种不同的称谓。mu13即为苗族的自称;ɑu13翻译成汉语指的是“森林”的意思;po31指的是“山顶”的意思;ɑ24即指的是“杉树”。mu11o55指的是居住在今贵阳市高坡乡及龙里县摆省乡和水场乡以及惠水县大坝乡板长村等地交界一带的苗族。按照苗语读音的译意,有“(居住在)森林中的苗族”之意。mu11po31指的是今居住在龙里县草原乡一带的中排、民主等地的苗族,按照苗语读音的译意,有“(居住在)山顶上的苗族”之意。而mu13po31ɑ24这支苗族现在主要集中居住在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及其周边地区。按照苗语读音的译意,同样有“(居住在)杉树山上的苗族”之意。也就是说,由于居住环境盛产杉树的原因,“摆金”的苗语地名实际上就是从“杉树坡”的生态环境所得。“摆金”中的“摆”系苗语,汉语意译指的是“坡”,苗语中的“金”即指“杉树”。这一说法,在《惠水县地名志》中也得到相应的证实:“摆金”是苗语“别兼”的译音,即杉树坡之意。这个苗语地名因由“寨后山早年是杉树成林得名”[1]。但是,有一些资料,对“摆金”地名的解释却望文生义,从汉语字义上“编造”故事,脱离了有关这一地名的原意。如在岑秀文先生的《惠水县摆金镇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文中,有关《摆金的来历》是这样叙述的:“传说摆金这块地方,最早为苗族居住,当时有一个苗族老人叫吴跨顷(苗语Wab kal zeib),家里很有钱,拥有不少的金子。六月六这一天,阳光灿烂,遂把所有的金子摆在一块大石板上晒,摆金即由此而得名。”[2]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是过去有钱人家对外“炫富”的一种心理,但从实地调查中我们得知,当地人说的是苗语,在城镇化建设中已经有了逐渐繁盛的集市贸易的今天,这里的苗族群众除了对外来者使用汉语外,日常生活及本民族家庭内部的交流基本上还保持使用苗语。由此可见,现今使用的“摆金”这一地名应当来源于苗语,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二、苗族口传史诗中的杉树文化
杉木树作为南方定居民族生存环境中的一种重要物质资源,它与山地民族的生活、生产和传统习俗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浪潮的冲击,一些塑料或其它物质材料可能会代替原先由杉木做成的文化物质用品,但杉木这种自然物在民间却依然留存在各地苗族的口传史诗中。如在苗族史诗《亚鲁王》就曾如此唱道:
Wah jinb ndias hob lum,杉树跟后而来,
Wah jinb ndias loud lul.杉树跟尾而来。[3]
杉树不仅是中国原有的重要林种,同时也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质速生丰产树种之一。据林学家考证,在7500万年前的地质时代遗留下来的活化石中,就可以找到现代杉树曾经存活过的印迹,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生长在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区的杉树,于今已经有2000余年的人工栽培历史[4]。事实上,无论是《亚鲁王》还是在其它的口传史诗中,我们都可看到杉树的培育过程以及开发利用实践的口述史记忆。在《黔东南苗族古歌·种树》中,就有对杉树的不同生长期进行描绘:“杉木树秧象什么?”“杉木树秧象谷子的幼苗”;“树秧长大了,要扯树秧了,扯树秧去栽。杉树栽在哪里?”“杉树长得旺,扯杉树到山边去栽”;“栽树栽好了,要薅树子了,哪个来薅树子,告劳来薅树子,草草生了他扯掉,树子大了他翁土”;“各种树子都长起来了,株株都是青枝绿叶的”、“杉树的叶子象什么”、“杉树的叶子象鱼刺”[5]。此外,在《王安江版苗族古歌》中也有对杉树抚育过程的描写:
Hnaib nangl dail fangx hvib,太阳最聪明, Gangl gid nangl longx lob,从东方走来, Fal sod ngit box jib,早看杉树芽, Box tad liek box vob,发芽如菜苗, Hnent hmub jef dot nangl,绣花才得穿, Ait gheb jef dot ngangl,干活才得吃, Hsangt deis daib bad lul?谁德高望重? Eb hob daib bad lul,雾德高望重, Dat dat ghangt mox yel,早早去施肥, Hmangt hmangt ghangt mox yel,夜夜去施肥, Ghangt hfat put nenx diangl,追肥催树长, Ghab jongx jef hsab jil,树根才粗壮, Ghab nex jef hlieb langl.树叶才宽大。[6]
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杉树不仅可以用来建房造屋、制作棺木,甚至还用于制作原始宗教活动中的神圣器物,如木鼓以及在祭祀仪式中用于宰杀牛马等拴定的木桩等等,这些文化事象中所体现出来的杉木树“生命价值”,同样在苗族口传史诗中得到详尽的表述和反映。
三、崇尚自然、尊重生命:苗族生态伦理观在使用杉树仪式中的文化体现
树神崇拜是苗族民间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流行的一种植物崇拜。在大部分苗族聚居村寨,自古以来都保留有相应的护寨神树,这些被视为“神树”的大古树,一般都是直径在一米以上的枫木树或者樟木树等,却很少将村寨中的杉树列为“神树”。相反,在山神崇拜中,那些作为“神山”范围内的杉树却又得到了重点的保护。由于杉树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每当有人去世要到山上去砍伐杉树来制作棺木,或者起房造屋需要去砍伐杉树作为建造的木料,特别是房梁上的主要梁柱,在砍伐前一定要带上一些酒、熟猪肉、糯米饭和大米以及祭祀用的香纸等先敬供“山神”,然后再敬祭即将被砍伐的杉树。所砍伐的树木一定用绳索控制着让其倒向东方,就像家里的老人刚刚去世时,要将其身体的头部摆向东方停放一样。而这种行为,在苗族人看来,树木是有生命的,在其生命终结时,它的灵魂与人类一样也要走向东方。
笔者从田野调查中看到,位于贵州省罗甸县、紫云县、长顺县、望谟县交界一带麻山地区的苗族在唱诵史诗《亚鲁王》的丧葬仪式上,往往根据宰杀牲口的需要吟唱不同的史经,有《马经》、《鸡经》、《猪经》、《牛经》等,在向山神索取树木时要念诵《山神经》,借用空地宰杀牲口时要念《土地经》。更加重要的是去砍伐杉树来定做木桩进行砍马或者砍牛时,除了用相应的祭品开展敬祭仪式外,伴随这些仪式的活动中一定要念到《木经》。仪式中所念的《木经》分为两个部分,即在砍杉树前是这样念的:
杉树啊杉树!/我不羡慕又高又直的身躯,/我不羡慕你长年的绿叶,/我也不羡慕你枝叶茂盛,/我更不羡慕你枝桠稠密。/今天我们要来砍伐你啊请不要怪罪我,/那是你的祖先早已经有约在先,/我是按照你的祖先的约定才来砍你的啊!/我把今天要来砍伐你的缘由讲给你听,/是他们在远古的时候就已经有约定来。/你的第一代女祖神名叫“博妮瑟嬲”,/你的第二代男祖神名叫“衲尤菓苣”,/你的第三代男祖神名叫“衲尤菓优”。/他们原本是生长在亚鲁家的银山中,/他们本来是生长在亚鲁家的金山上;/他们原本是生长在亚鲁家的高山上,/他们原本是生长于亚鲁家的山岭里;/他们原本在亚鲁家的神山里生长,/他们很早只是在亚鲁家的森林里生活;/那里有你的兄长,/那里有你的姑姐;/他们长大了原本只是亚鲁家的生活用具,/他们长大后也只是亚鲁家的生活器皿,/他们成材后也只是房屋的围栏。/问题出在你们的老幺树神,/它偏偏要来生长在亚鲁家的大门中央,/它却故意来生长在亚鲁家的房屋顶上。/是它惹亚鲁生气了,/亚鲁才想到来断送它的生命。/是你的祖先来跪拜恳求亚鲁,/让亚鲁饶过你们的祖先,/是你们答应返回神山,/是你们答应返回森林,/你们的祖先给亚鲁有承诺,/答应在亚鲁的子孙去世后用你们的躯体来制做棺木,/你们的祖先答应亚鲁在砍马砍牛给死去的英雄时,/用你们的躯体做木桩,/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约定今天才来砍伐你的,……
砍伐杉树的仪式及第一轮《木经》念诵结束后,用来做砍马或者砍牛的木桩一定要倒向东方,因为用来做木桩的杉树一般都不是很大,通常都是五寸左右的直径,砍倒的树木分别由八个人站成一排接住,不让树木着地,然后抬起来去掉部分枝桠后直接抬回寨子。杉树抬到举行砍马或者砍牛仪式的空地上时,也不能让树木着地,先是由既是祭师也是歌师的“懂朗”向脚下的土地念诵《土地经》之后,旁边帮忙的人随即挖出一个深坑,“懂朗”念诵第二轮的《木经》之后才正式把砍来的杉树“栽”上去。“栽”杉树前的《木经》是这样念诵的:
Wah nrid wah,树木啊树木!
Muh yongh gud nzwm gwx ndaat njaox,不是我喜欢你又高又直的身躯,
Muh yongh gud nzwm gwx qail djout ,不是我羡慕你的枝叶的茂密,
Yongs gwx boh daab dreak gwx shanh,是你祖先早日的承诺,
Yongs gwx ywh saik dreat gwx jaat。是你的祖先在远古时候跟亚鲁有约定。
Yad hol gwf hah songh,要说你的根源,
Yad ljangs dand seis daax,要追寻到远古的时代,
Yad hol gwf hah jongt,要讲你的根基,
Yad tus dand seis daad。可追溯到远古的岁月。
Yongs gwx ljangz muh buh yeal,是你生不逢时,
Yong gwx rab muh buh gongm,是你长不遇春,
Rib qenh lenh yad rib qenh tongs,一千人注定要用一千棵树,
Rib bak lenx yad bak tongl,一百人注定要用一百棵木。
Ndeas gwf hol gwf hah songh,跟你诉说根源给你听,
Ndeas gwf ljangs gwf hah njongt,和你细讲你的家史。
Seis daax gwx boh box nrik sank远古时候你的祖神“博妮瑟”啊!
Sol gwf dreak dongx ranh,把你造在高山上,
Sol gef dreak pail ndaad,把你造在长坡中 。
Gwf yongs tongl wod ljangz,你是头一棵生,
Gwf yongs tongl wod rab,你是头一棵长。
Soud lol yax lus ndod gef lul angt djangb,亚鲁王砍来做粑槽,
Soud lol yax lus ndod gef lul angt qul,亚鲁王砍来做舂碓。
Gwf yongs yax lus jongx lul deib nrengb wah,你是亚鲁王砍来的那棵树的种子,
Ljangz dreat soud lol yax lus deib nbangt rax,生在亚鲁王王国庄园,
rab dreat soud lol yax lus deib nbangt rongl,长在亚鲁王王宫后院,
Soud lol yax lus ndod gwf lul angt nab nduoh,亚鲁王把你砍来做剑鞘,
Soud lol yax lus ndod gwf lul angt bangt nenz,亚鲁王把你砍来造弓箭,
Soud lol yax lus jongx gwf ljwf dangd,亚鲁王拿你去征战,
Soud lol yax lus jongx gwf ljwf dat,亚鲁王拿你去杀敌,
Maf hof yax lus nbloux,你当成亚鲁王的左臂,
Rah Baam yax lus tis,你像是亚鲁王的右膀,
maf rant wais dlax dub,你染上了敌人的脑浆,
Rah nzand wais nzuoz sanh。你吸尽了对手的鲜血。
……
由此看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有娓娓动听的讲解和朗读、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设计,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因此,教师采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堂表演来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课堂表演,就是把课文内容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式自由,方法灵活,学生是课堂表演的主角,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
从这些仪式所唱诵的口传史诗中我们看到,苗族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在祭祀活动的神圣空间中得到了全面充分的体现。
四、结语:从杉树利用的文化多样性看苗族的乡土知识
杉树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用材林树种,其中以西南地区的分布最为广泛。苗族地区对杉树的培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栽种、保护和利用杉树的地方性知识不仅通过口传史诗得到传承,而且也“固化”在具体的苗语地名中。据宋代周去非著的《岭外代答》记载,当时在岭南的广西和贵州一带少数民族地区,普遍盛产杉木,“沙木与杉同类,尤高大,叶尖成丛穗,小与杉异,徭峒中尤多。劈作大板,背负以出,与省民博易,舟下广东,得息倍称。”[7]文献中所说的“徭”,即是百越民族对其周边苗族和瑶族的统称。如布依族把苗族称为“尤”[je:u11;壮族称苗族和瑶族笼统为“濮唷”[phou35jiu31];仡佬族语多罗方言称苗族为“保烨”[pau53e31]等等,这些有关苗族的称谓都音近于“徭”。这里所称的“峒”,同样也是对当时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泛称。明人邝露在《赤雅》中说:“峒中酋长生子者,祷铜为鼓。”当时的地方组织就统称为“峒”。宋代以后,“峒”是这一历史时期羁縻州辖属的最小的行政单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村民委员会的辖置。在当时的行政管辖中,大者称“州”,小者称“县”,又小者称“峒”。这种杉木树的培育、种植及保护利用传统,在今天的苗族聚居区依然随处可见。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据当地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6.7994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8.8%,森林覆盖率为75.8%,人均有林地13.4亩,这个在全国特别是南方九省(区)的重点林业县,也为此而享有了“杉木王国”的美誉[8]。此外,在贵州的锦屏县、从江县、榕江县等苗族比较集中的聚居区域,盛产的杉木树曾经是当地苗族的经济生活来源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物质支撑。
杉树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与其它树木种类一样,都是人们乡村社会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为此,自古以来苗族就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营林技术,如在清代乾隆年间贵州巡抚爱必达在他所著的《黔南识略》卷二一中就有对苗族栽杉的技能记载:“种杉之地必预种麦及包谷一二年,以松土性,欲其易植也。杉阅十五六年始有子,择其枝叶向上者撷其子,乃为良;裂口坠地者,弃之。……春至则先粪土,覆山乱草,既干而后焚之,然后撒子于土,而护以杉枝,厚其气以御其芽也。秧初出谓之杉秧,既出而复移之,分行列界相距以尺,沃之以土膏,欲其茂也。稍壮,见有拳曲者则去之,补以他栽,欲其亭亭而上达也。树三五年即成林。”除了汉文典籍文献中对苗族早期的这种栽种杉树的乡土知识技能有描述外,在杉树生产范围比较广、营林区域较为集中的贵州锦屏县苗族中还有许多的《栽杉伐木歌》,有用苗语唱的,也有用汉语唱的,如“正月栽杉天寒冷,杉秧落地就生根,落下春雨来浇灌,过了几年绿茵茵”等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苗族在对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利用保护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乡土知识体系[9]。
参考文献:
[1]惠水县人民政府编.贵州省惠水县地名志[Z].1994.
[2]岑秀文.惠水县摆金镇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二集(苗族).贵州省志民族志编委会,1986.
[3]曹维琼,麻勇斌,卢现艺.亚鲁王书系·史诗颂译[M].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274.
[4]古开弼.生态文化视野下的“十八杉”民俗解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6]苗族古歌·专家注释本(一)[M].杨培德,张寒梅,校注.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1059.
[7]周去非.岭外代答[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78.
[8]戴民强.融水苗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238.
[9]王铭铭.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社会学观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责任编辑:刘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