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杰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型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崔琳杰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目前,高职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两大问题,就是高职专科“招生难”和应用型本科“就业难”。从高职“应用日语”专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视角,探讨如何构建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和课程衔接间应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 ;课程体系;日语
高职专科和应用本科作为我国现有高职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如何将高职专科和应用本科有效衔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展以及高职教育体系的完善。课程建设作为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根据各自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各自课程进行设置,是做好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重要内容。
高职“应用日语”专业的职业定位不是单纯的笔译或口译人才,而是一般增加涉外导游、生产管理、国际贸易、日文商务信息处理、酒店管理等多种职业方向,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以“日文商务信息处理”这一方向为例,一般来说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中日语言和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中日文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与技能。从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基于系统化的工作流程而进行相应的工作项目设计的思路。从行动领域找出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这些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中分解出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由此确定核心课程。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介于传统学术研究型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主要以应用学科专业教育为主,学习、研究专门知识,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同时注重将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注重学生的学科理论基础教育,拓宽知识面,同时也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与提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掌握日语语言知识、日本文学知识、区域与国别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在能力结构上要求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日语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也可以建立双学位或主辅修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高职“应用日语”专业培养的学生,人才培养定位为“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具有某一岗位群大多需要的工作操作和组织能力,专业方向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与高职“应用日语”专业相比,除了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之外,更侧重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要扎实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良好。
(1)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以能力为本位,分析出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能力、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读写能力、听说能力、翻译能力、职业操作能力等),分解出基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所对应的能力要素,设计出针对能力要素所需要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支撑。课程体系的设置从对日语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本着基础理论课程适用、够用,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针对岗位群设置能力模块和课程模块,以创新思维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思想全面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注重学科融合。
(2)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原则。通过调研了解本地区对日服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必须要先明确企业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使专业知识课程设置趋于与市场接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校企合作原则。想要实现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市场,满足职业需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岗位变化趋势等信息,制定岗位职责、岗位所需人才的规格,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制定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参与第二、第三课题实践教学。同时也可以参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零距离对接,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场,提高就业能力。
(1)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如上所述,高职“应用日语”专业与应用型本科日语专业从理论上说,有很多相近和相似的地方,但实际也存在很大差异,要想做好两者之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衔接,必须将两者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只有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统一,才能使人才培养模式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才能实现合理衔接,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2)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到学校授课或讲座,除了可以开设实践性较强的实训课程之外,还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该课程缺乏专业针对性,很大一部分日语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前景缺乏明确的认识,不知道如何学习、如何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不知道如何规划职业生涯。聘请行业专家或日企人力资源培训师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可以帮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就业环境、岗位需求状况、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以便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3)分段培养的教学衔接。高职“应用日语”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课程体系,最终要实施的是“3+2”分段培养,在学生专科、本科学习阶段如何做好教与学的衔接,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比高职高专的课程标准要更加严格。课程体系必须明确体现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同时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比如,学生在大一大二全年要求学好基础日语的同时,注重听说能力培养。在大三大四可以开展专业方向日语教学,如IT日语、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等。最后一个学年可以开始职场日语教学,重视交际日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等的培养,为学生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Applied Japanese”course and the Applica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CUI Lin-jie
(Dalian Art College,Dalian,Liaoning 116600,China)
At presen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ve two problems which are enrollment difficu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mployment difficul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int training of vocational“applied Japanese”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alent training and course cohesio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applied undergraduate;curriculum system;Japanese
G712
A
2095-980X(2015)12-0120-02
2015-11-19
本文系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科研规划项目(L在Y15414)研究成果之一。
崔琳杰(1981-),女,辽宁沈阳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日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