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民生思想刍议

2015-04-02 13:07凯,张
关键词:民生思想发展

贾 凯,张 静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关于“民生”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学者认识不尽相同,但均强调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周恩来并未使用过“民生”一词,但是对于民生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已初步形成建设现代国家、培育现代国民的构想;1949年以后,随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实现,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周恩来民生思想发展成熟。目前学术界对于周恩来民生思想的研究较为薄弱①目前周恩来民生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赵扬《周恩来民生思想探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南山《周恩来总理生涯的民生情怀》,党史博览,2008年第3期;付蓓《周恩来民族地区民生思想研究》,学术探索,2012年第11期;李勤《周恩来情系民生的故事》,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第9期;徐行《擘划国计民生之大计——周恩来对过渡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整体设想》,党史纵横,1992年第1期。,系统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

一 周恩来民生思想的产生

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周恩来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立场、观点,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周恩来民生思想发展成熟的直接动力。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是周恩来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使用“民生”一词,但终其一生都十分关注民生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民生的出发点,人的多维度、多层次需要是民生的更高追求。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斗争,而是为发展资料,为社会生产出来的发展资料而斗争。”[1]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不平等状况,认为要满足民生之需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3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解决民生问题应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着手。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538。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才能充分涌流,社会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为更高层次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设想:“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3]689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革命果实,需要无产阶级专政来保障。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实现生产工具的国家所有,尽快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两大阶级的尖锐对立、无产阶级的悲惨状况,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旅欧时期,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的满目疮痍,以及对英、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入调研,使周恩来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穷途末路,为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石。

(二)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是周恩来民生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民主革命时期的长期思考,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实践,为周恩来民生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旅欧初期,周恩来比较英法两国概况,认为发展民生事业应实业、教育并重。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产业不兴、教育不振,因此工业与农业并重、发展平民教育是根本之策。显而易见,此时周恩来的思想倾向于“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后,周恩来更加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生产关系变革。“革命成功后,生产的劳动阶级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消灭了私有制度,集中了资本,公有了农田,重用世界上无[有]作用的科学家来帮助无产者开发实业,振兴学术。”[4]462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建筑医学实验所于通都大邑,以备医士之考察;鼓励创造发明之人,以醒中国人民泥古不化之痴梦;举行全国关于卫生健康之考验,以防止各方面有害之病媒。举此种种,而后中国人民于身体健康上获强壮坚实之效果,其道德智识自亦随之增长矣”[4]598。通过对欧洲各国情况的考察比较,把“兴国”与“强民”联系起来,体现出周恩来建设现代国家、培育现代国民的价值追求。

国民革命时期,周恩来曾负责广东东江行政工作。1926年2 月1 日,周恩来号召:“革命基础已稳固,如教育、实业、水利、交通诸大端已定计划,……尚望各界加以督促与援助,俾建设计划均得实施”,“发展文化教育等事业”。[6]91此外,周恩来还召集汕头南强学校、淑德女校、童子部小学、福音国民学校、贝理书院等五所教会学校代表开会,商讨收回教育权问题。[5]87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起草《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时强调,要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首先须切实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与改善人民生活”[6]77。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周恩来强调抗日斗争与改善民生的辩证统一,在《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中指示:“适当地改善民生。凡是跑到敌人那方面去的地主,不可以回来收租”[6]108。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并未实现全国范围的执政,但是局部地区的执政实践,为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的民生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周恩来民生思想发展成熟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实践为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石、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周恩来民生发展成熟的直接动力。近代以来,列强侵略、国家四分五裂,使任何改善民生的实践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新中国成立伊始,周恩来把人民吃饭、救济、失业问题摆在民生问题的首位,强调保障人民生存的重要性;此后,周恩来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工资水平、卫生水平,出发点是人的发展问题。周恩来对民生问题优先考虑,体现出对基本国情的科学把握,以及对民生问题认识的深化。尽管民生问题有急缓之分,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周恩来多次批评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强调“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领导同志要自觉,不要把自己置于群众之外,不要被封锁”。[7]对于各种民生问题,周恩来事无巨细,均设法解决。正如周恩来在纪念鲁迅逝世10 周年纪念会上所讲:“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头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8]240-241

周恩来的民生思想并非空想,民生思想、措施的提出均为解决实际民生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作为总理,周恩来日理万机,所处理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可谓新中国的“总管家”和“救火队长”。周恩来的民生思想,有些是针对全国性问题提出,如三年困难时期的全国粮食调运、进口工作,1950年的失业工人救济问题,1956年的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等;有些是在地方调研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如灾民救济问题、移民住房问题等。针对全国范围内一般性民生问题的处理,体现出周恩来统筹全局、有步骤分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调研时发现的具体民生问题的处理,体现出周恩来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及时性,以及对于人民利益和群众疾苦的关怀与重视。概而论之,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周恩来民生思想发展成熟的直接动力。

二 周恩来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主革命时期是周恩来民生思想的萌芽期,新中国成立后,在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周恩来民生思想发展成熟。周恩来民生思想涉及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保障人民基本生存需要;消灭失业半失业,合理分配工作;提高人民生活待遇,改革工资制度;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开展城乡扫盲运动;发展人民卫生与防疫事业。

(一)保障人民基本生存需要——保障民生的基本要求

周恩来向来重视民生建设,希望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各地、各部门重视人民吃饭问题,保障粮食供给。新中国成立之初,米价持续下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50年9 月20日,周恩来要求从10 月1 日开始,各部门的财政支出和收入要以5 月的粮价为准。这一措施有效缓解了粮价变化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周恩来对灾民救济问题高度重视。1949年,全国被淹耕地约1 亿亩,粮食减产约120 亿斤,灾民约有4 000 万。[9]周恩来要求灾区各级政府:一定要做好救济粮分配工作,对烈军工属、鳏寡孤独和不能生产自救人群要特别照顾。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致使民生受到极大影响。周恩来指示:对于在困难条件下劳动的人员,应当给予特殊照顾。周恩来亲自指挥全国粮食调运工作,被时人称为“粮食调度总指挥”。到1960年底时,仅仅依靠省际粮食调拨已经不能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周恩来、陈云提议从国外进口粮食,要求粮食部门精心安排粮食调拨工作。在周恩来的领导督促下,中国连续几年年均进口粮食500 万吨,有效缓解了粮食危机对民生的影响。[10]

人民有改善住房的要求,周恩来要求把生产建设与房屋修建结合起来,解决人民实际住房困难。1950年1 月13 日,在处理老解放区地主房产问题时,周恩来指示:征收地主多余房产,没收的房屋“分配给农民居住,以解决贫苦农民住房缺乏的困难”[11]46。对于上海市新城区的房屋修建问题,周恩来提出以中央补助一半的方式来解决自筹经费不足的困难。1958年10 月23 日,周恩来在与有关方面负责人、设计师和工程师讨论北京十大建筑设计方案时,强调在盖机关大楼时要把宿舍和商店一起建起来,解决机关家属的居住问题。在各地调研时,周恩来强调地方政府要解决人民住房问题。1959年5月19 日,周恩来到北京郊区密云水库工地现场视察,在看到水库沙盘模型和图标上没有移民标记时,批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忽视库区移民的住房问题,强调“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要两条腿走路!”[12]此后,周恩来多次询问密云水库移民住房建设问题,直至1962年库区移民全部搬进新居。

(二)消灭失业半失业、合理分配工作——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

消灭失业半失业、合理分配工作是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事关社会稳定大局。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强调:私营企业要依据劳资两利原则,劳资双方要订立集体合同;在劳资关系中要采取保护劳工的政策,但是工人不能要求过高工资;要消灭失业半失业问题。1950年5 月12 日,周恩来要求南方各地采取重点救济的办法来解决失业问题。5 月13 日,周恩来致电上海市政府,提出具体办法:对于两三个月以上的长期救济,主要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与其开大锅饭救济失业工人,不如发放救济米。对于知识分子失业问题,周恩来指出:知识分子的失业问题是暂时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知识分子不仅不会失业,反而不能满足需要;要为知识分子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技能。周恩来认为失业问题应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解决。1952年2月29 日,周恩来在政务院会议上指出:失业问题暂时无法彻底解决,对于失业人员要全部登记,举办训练班,有计划地训练和培训他们。[13]25160年代初,国民经济结构发展失衡,致使城市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1960年9 月27 日,周恩来批示国家计委、劳动部:大力动员城市剩余劳动力返乡;加快落实精简计划,把精简工作做细做深;重视精简人员的出路问题,必须做好他们的安置工作,不能使他们流离失所。

周恩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求处理好高校毕业生分配问题。1950年7 月21 日,周恩来号召高校毕业生服从国家分配,无论在哪里,都要努力工作;毕业生的分配要遵循“国家需要、集中使用、重点分配和照顾一般的方针,并考虑到学用一致的原则”[13]606。1957年7 月,周恩来强调在分配工作中要注意政治审查;对于拒不服从分配的学生,由其自谋出路;国家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只能接受国家分配的学生,不能自行录用自谋出路者。与此同时,周恩来要求主管部门在毕业生分配中做到公私兼顾,尽量照顾个人的合理要求,避免人才浪费。1962年4 月26 日,周恩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以往毕业生分配存在人才浪费现象,今后的分配工作要与高校学生培养结合起来。11 月,周恩来指示内务部:对于实习期用非所学、安排不当的学生,要合理调整,重新给他们安排工作,发挥他们的专长。

(三)提高人民生活待遇、改革工资制度——保障民生的必由之路

收入问题事关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待遇、改革工资制度是保障民生的必由之路。周恩来领导了工资制度改革,提高知识分子待遇,探索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工资制度。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为周恩来处理知识分子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周恩来要求各级部门尊重知识分子,提高知识分子待遇。1955年1 月15 日,周恩来提出可以略微提高高校教授、科研人员与卫生部科技人员的工资标准,并可超过行政人员最高工资标准;中学教员,特别是那些表现进步、执教多年的教员,工资应该增加。1956年4 月11 日,针对小学教师待遇低、地位低的状况,周恩来要求教育部提出解决办法,改善知识分子生活条件。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周恩来强调物质刺激不宜过高,提高工资要在生产增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统筹安排,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实现建设、就业、生活“三结合”;把物质刺激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由精神带头,但不能取消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初的工资制度,主要借鉴苏联经验,对于中国六亿人口的基本国情考虑不够。在推进工资制度改革过程中,周恩来强调各地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1956年7 月,周恩来在上海、江浙调研时指出:上海是老工业基地,可以采用较高工资标准;上海工资水平高是历史造成的,别的地方不能和上海比,要向职工宣传和解释清楚。8 月14 日,周恩来提出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少增加或控制高工资,多增加低工资;工资应有级别差额,但差额不能太大。[13]609周恩来重视城乡收入的统筹平衡:农村收入增加快点,城市增加慢点,缩小工农生活水平差距;“少增加个人工资,多增加集体福利”[14]280-281;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老职工与新职工、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工种之间的工资差距更加合理,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14]79。

(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开展城乡扫盲运动——保障民生的内在要求

周恩来对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教育体系倾注了大量心血,强调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周恩来认为只有使青年一代不再是文盲,我国的科技水平才能提高,国家建设才能搞好。关于小学办学模式,周恩来要求“各地还要办一些模范小学。模范小学办得好一些,可以起带动作用,促使其它小学逐步提高质量。”[15]73从1951年开始,学制改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民办小学也得到大力提倡。针对各地出现的学龄儿童入学、毕业生升学等困难,周恩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如调整班级,充实学额,采用二部制,开办夜校,协助工矿企业、机关和团体办学,协助办好私立学校”。[15]85周恩来鼓励农民兴办民办小学,自主解决教材、师资问题;对于农村小学中存在的超龄生,强调不能歧视他们,要给予适当照顾,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他们办速成班或速成小学。

文盲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给中国乃至世界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总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农村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0%左右。[16]周恩来领导了新中国的城乡扫盲运动:教育部分为高等教育部、普通教育部两部门,并成立扫盲工作机构;扫盲运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方式应该灵活,可以在工厂、食堂、宿舍等地方,不必拘泥于具体形式。[11]447周恩来要求改变只为青年人办学、只办正规学校的传统观念,各级机关不能忽视成年人接受教育的要求。周恩来对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很重视。1955年6 月2 日,周恩来指示:积极地、有计划地开展农村业余文化教育,着重对农村文盲进行识字教育;把农民的学习与生产结合起来,文化教育要与农事安排相适应。[13]484仅1949年冬,参加扫盲运动的工农群众达到1 300 多万,到1956年时总数已增至7 000 多万。[17]

(五)发展人民卫生与防疫事业——保障民生的客观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民众体质羸弱,称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要发展人民卫生事业。周恩来对于发展人民卫生事业、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给予很大关注。周恩来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希望中西医团结发展。1950年8月24 日,周恩来要求:在三到五年内实现每个县都有医院,每个区都有卫生所,增加九万多医生、几十万名护士和助产士的目标;我国西医人数太少,要增加中医和西医数量;中西医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为人民服务;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周恩来强调卫生事业要面向农村,城市要支援农村卫生事业。1965年7 月24 日,周恩来指示:要鼓励更多城市医务人员下乡,为培养农村医务人员、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贡献力量;希望以后能保持三分之一数量的城市医务人员去支援农村卫生事业,为农民服务。11 月,周恩来提出五年内把三种农村卫生人员培养起来的目标,三种培养方式即不脱离生产的卫生院、半脱产卫生院和专职医生。

周恩来对于卫生防疫问题十分重视。1950年6月,针对雁北地区的麻疹流行状况,周恩来批示卫生部要予以救济。10 月7 日,政务院发出《关于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国普种牛痘,几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天花。血吸虫病长期以来危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周恩来要求卫生部把防治血吸虫病作为最主要任务去抓。1969年,周恩来在修改《国民经济计划纲要》时,要求重新组织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十二省市血吸虫病预防治疗工作。朝鲜战争期间,针对美军发动细菌战的严峻形势,周恩来要求推动全国性卫生防疫运动的深入发展,加强防疫宣传工作。1952年3 月16 日,周恩来要求在动员人民反对细菌战、进行灭虫消毒时,教育人民不要麻痹和恐慌;各级军政首长要亲自领导、督促,充实防疫队伍,做好群众宣传工作。6 月,周恩来督促各大区“重视反细菌战防疫工作,继续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消灭死角,加强防疫队的训练,并在各地建立严格的防疫报告制度”[13]243。以此为起点,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三 对于周恩来民生思想的评价

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已初步形成建设现代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构想。1949年以后,随着全国政权(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基本统一与稳定,在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周恩来的民生思想发展成熟。周恩来的民生思想尽管具有时代局限性,但对于指导新中国民生实践,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立足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1933年人均国民收入仅15 美元(以当时汇率换算),几乎2/3 商品来自农业,工业产品不足1/5,194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更下滑到30年代最高水平的15%—80%不等。[18]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经过工资制度改革,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比1952年提高了33.5%,农民生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与中国人民长期生活在贫困、饥饿等低水平生存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的成就也十分显著。仅“文化大革命”前17年全国培养了正规大学毕业生155 万人,另有函授、业余大学毕业生近20 万人,中等学历毕业生296 万人[19],与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相比是极大进步。卫生机构数量由1952年的3.9 万个增加到1978年17.0 万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由69万人增加到246 万人,[20]人均寿命显著提高,新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周恩来的领导密不可分。周恩来把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需要摆在民生建设的关键位置,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工资制度,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周恩来的民生思想,以深刻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为依据,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与生产力发展相一致,注重物质奖励、精神刺激“两条腿走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应以基础教育的发展、消灭文盲和半文盲为基础;传统中医数量庞大,发展医学卫生事业,应把中西医结合作为基本方向。周恩来民生思想所蕴含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本国国情与充分借鉴相结合、满足基本需要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等方法经验,对于我们处理纷繁芜杂的民生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二)坚持统筹兼顾,缩小民生差距,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中共八大后,为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逐渐形成城乡二元管理体制。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限制农民自由进入城市,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法律形式确立。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调动一切力量为实现工业化服务,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利益。据统计,1950 -1978年的29年中,国家以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村提取的财富估计在6 000 -8 000 亿元之间。[21]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未明显拉大:1949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100 元,农村居民为44 元;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43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4元。[22]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未明显拉大,这与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统筹兼顾是分不开的。

周恩来明确认识到城乡、地域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解决自身困难;地域发展不平衡是历史形成的,各地区不能相互攀比。周恩来担任总理27年,统筹兼顾原则贯穿于处理民生问题的方方面面,成为周恩来治国理政智慧的集中体现:三年困难时期,针对某些地区出现的粮食供应问题,周恩来要求粮食部门精心安排粮食调拨工作;在私营企业贯彻劳资两利原则时,要求兼顾劳资双方利益,工人不能要求过高工资;在高校毕业生工作分配中,强调坚持国家需要原则,同时照顾个人意愿,把毕业生分配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工资制度改革过程中,反对绝对平均主义,要求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生产与建设的关系;对于医学事业发展,强调中西医互补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卫生事业。

(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人民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有效互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进民生建设是不现实的,更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民生建设的合力。周恩来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于政府决策有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1948年3 月,周恩来在起草给晋绥分局的指示中强调,“任何决策的决定或改变,任何政策中之正确的部分或错误的部分,必须适时地不但向干部而且向群众公开指出,才能得到群众的了解和拥护而成为力量”[8]301。周恩来强调要破除群众对于党组织和党的会议的神秘感觉,使党的一切都暴露于群众面前,让群众监督、批评或拥护。周恩来的人民观体现出对于国家权力来源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

周恩来不仅强调人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性,更注重充分调动人民参与民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周恩来充分重视中医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要求中医、西医共同为人民服务,教诲“赤脚医生”搞好农村卫生革命,解决好七亿农民的卫生问题;另一方面,周恩来要求各地发展基础教育不要拘泥于形式,引导农民兴办民办小学,自主解决教材、师资问题,各地学制改革要根据本地情况、灵活进行。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允许各地人民积极创造,能够调动农村土医生、旧私塾先生等人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充分调动人民参与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费短缺、人才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实现了政府、人民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有效互动。

(四)积累了民生建设的丰富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周恩来民生思想是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发展、成熟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型生产关系建立起来,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框架结构初步确立。但是主观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致使1956 -1966年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民生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极大影响,人均粮食消费量1966年、1976年分别为381 斤、383 斤,与1956年的409 斤相比下降明显,职工平均工资也降低了4.9%,城市居民住房占有率下降。[23]

尽管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民生建设曾遭受严重挫折,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民生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成效显著,民生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借鉴。就内容而言,周恩来民生思想涵盖教育发展、消灭失业、工资改革、卫生防疫等多项内容,这与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4],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言,周恩来民生思想所一以贯之的生存与发展相统一、最低目标与最高理想相统一、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统一、统筹兼顾等方法原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科学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提供了借鉴。站在前人的肩上,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认识将更加科学,民生建设一定会更加顺利,小康社会必然全面建成!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周恩来.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 -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6]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马永顺.人民公仆周恩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前言1 -2.

[8]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99.

[10]金冲及.周恩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566 -1567.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2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 -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32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 -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 -1976):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6]浅井加叶子.1949 -1966年中国成人扫盲教育的历史回顾[J].王国勋,刘岳兵,译.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2):109 -120.

[17]项若愚.八年来工农业余教育工作的成绩[J].人民教育,1957(10):21 -23.

[18]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 -1965)[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1 -135.

[19]丁 冰.新中国前三十年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不容否定:对几种不同评价的看法[DB/OL].http://www.eol.cn/20030512/3084442_4.shtml

[2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11.

[21]彭真善.中国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47.

[22]国家统计局.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qzxzgcl60zn/200909/t20090910_68636.html

[23]江洪明.毛泽东民生思想刍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77 -80.

[2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猜你喜欢
民生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