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选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工商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
【远程教育】
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思考*
刘志选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工商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智能化程度的日益提升,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透视国内外移动智能终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虽各有千秋,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立足教学理论,整合已有教学模式的积极因素,提出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对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的完善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智能终端;移动教学;模式分析;创新思考
众所周知,信息化时代的终端是指网络与最终用户接触,且用以实现网络应用的各种设备;移动终端,即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车载电脑等。事实上,这些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就是移动智能终端,它们的共性特点就是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独立的运行空间,关键是用户可以自由化的在终端上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也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的接入与应用。移动智能终端概念最早出现于2000年,英文为Smart Phone及SmartDevice,其发展与演变过程只有14年的历史。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研究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移动智能终端是基于操作系统且具备网络浏览、多媒体呈现和应用程序安装等功能,具有移动性、实时性、使用广泛性、易用性等特点的电子设备及配套软件。尤其是它所具有的便携性、方便的上网功能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其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平台支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中最常用的莫过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两个终端除了屏幕大小差异和手机所特有的通讯功能差异外,基本无实质差异。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不断普及,人们利用许多碎片化时间有意识与无意识的获取互联网上提供的知识与能力的欲望日益强烈,因而,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有意识的满足终端使用者的教学活动与学习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在根本上引发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一般来说,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活动包括交互教学和自主学习两大形式,交互教学包括课堂互动教学和课外互动研讨;自主学习包括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交互的自主学习。事实上,交互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有机统一是实现移动终端学习优势作用发挥的最佳途径,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成为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关键平台。目前,学习者外部客观原因与内部主观原因的复杂性,尤其是教学配套环境发展的不到位以及运作方式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移动智能终端在远程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与推广。因此,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的探究就显得更为重要,虽然各种模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寻找一种更为科学的模式是大家的一种共同期待。
(二)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模式分析
我们知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基本框架或教学行为规范。而基于远程教育的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是怎样的一个框架,由于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角度与思路上的不同,各种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作用目前还未能达成一致的认识,需要在很长的时间里进一步调整思维,不断实践与探索,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一是快速反馈系统模式,平板电脑的强大功能,使得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实现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拼图题等客观题型的快速反馈。基于通用性的特点,优势作用是师生的课堂问题互动,不足的一面就是不太关注师生的互动方式,只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测试和快速反馈。二是备授课平台模式,教师利用平板电脑等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演示,演示内容可以扩充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终端上。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中,可以实现快速反馈、电子举手、抢答、随机提问等师生互动功能,也能实现主观题目的答题和上交功能,如拍照上传、图片标注上传、学生课堂作业分享等功能。模式的不足在于平板电脑被当成教师的教学工具,而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三是电子教材模式,电子教材涵盖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尤其是对这些资源的有机整合,为平板电脑人机交互特征的有效发挥提供了交流平台。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可以阅读电子教材、点击插图或视频、使用音频技术、操作练习题等活动。电子教材的多媒体和交互性,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就在于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设计碎片化理念得不到有效化的发挥。四是教育APP模式,是指移动设备程序的统称,而教育APP就是指教育的客户端。教育APP功能比较完善,可以实现在线交流、试听申请、预约上课、线上课件等一系列功能,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尤其是线下学习和手机移动学习的有效整合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每一个过程的一对一互动学习。五是网络学习空间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生生互动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优势,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评价、鼓励、交流等都是其主要的优势之所在。事实上,“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了教学结构,学生在课后通过教师提供的微视频、电子教材等媒体资源及数字化环境进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获取知识,在课上通过完成作业、应用讨论、协同创新等活动完成知识内化,课后学习的衡量标准是学习情况达到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的效果,课上学习的衡量标准是学生完成了本次课程内容的内化教育。事实上,移动智能终端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互动学习时代的主流学习方式。六是短消息模式,短消息的传递能够有效地实现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有限字符的传送。教师能够根据计划与设计方案定时与不定时的将学生要学习与掌握的内容发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上。学生也可以对内容进行有效化的反馈与强化。七是浏览与连接模式,移动用户使用无线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特定的教学服务器,并进行浏览、查询、实时交互和有选择性的学习。这种模式主要是对学习过程需要进行考核的教学模式。八是微博与微信模式,移动智能终端强大的交互功能,是教师与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微博与微信客户端进行实时的沟通与学习,必要时参与者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其讨论过程和记录还可以直接显示在其它相关联的大屏幕上,也可以保存下来为非参与者浏览学习。目前,微博与微信客户端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互动教学模式,效果比较明显。以上几种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研究与理论探讨的结晶,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效的提升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质量,虽在一些方面还有待完善,但对今后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用。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是移动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尤其是远程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的关键之所在。基于教学过程的“任务引领——资源选择——问题过关”的移动终端教学框架是作者在整合近年国内外移动终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任务引领是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有效运用的根本前提
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明确而清晰的教学任务,只有使学习者从内心意识到任务完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心理。从理论上来看,任务引领就是以教学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对于教学人员来说,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从根本上体现三大理念:一是按照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教学内容,从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过程的学习机会;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是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没有明确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是不可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只有通过任务引领的学习活动才能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资源选择是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有效运用的核心
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等是网络资源的主要特点,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过滤和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网络信息资源在质量上也良莠不齐,因而,如何选取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为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运用的核心。因此,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来说,自主选取、评价、利用信息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了解学生需求,选取有效资源。教师始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资源的选用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性等情况进行明确的评估,使资源的选用具有明确的指向,不仅要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对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归类与整合,并通过教学进行验证,根据教学效果及时反思与调整;二是遵循价值取向,确定呈现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优选适合教学对象接受能力的呈现方式。将一些学生都感兴趣的、与教材重点、难点密切相关的资源呈现在平台上;三是注意整合和提炼资源。教师在平台上提供有关文本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以及多媒体资源,尤其是微课与慕课资源等。这就要求教师对零散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资源选择,选择那些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资源进行学习。事实证明,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学习资源是移动智能终端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关键。
(三)问题过关是智能移动终端教学模式运用的焦点
为了确保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学资源的学习过程应采用问题解决过关的方式。一般意义上来说,学习任务是按照知识模块进行,每个模块可依据“1+4+2”的模式设计,每一个知识模块的学习活动,“导”是知识单元学习的前提,“授、思、阅、练”是模块内容的感知与消化过程,是学习过程的关键环节,“测、评”是课程学习效果的完善环节。七个环节的相互衔接是依赖于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即前一环节问题的解决是下一环节学习的钥匙,否则无法进入下一环节继续学习。其中,导是按照文本或音频或视频的表现方式,向学生介绍该知识模块的表象结构,学生只有浏览了这个环节并正确回答了提示问题后,方能进入到“授”的环节;授是按照微课或视频的方式,学生点击图标后可反复观看音频、视频同步的教师精彩讲授,其进度、声音等学生可以进行调节。学生只有收看了视频并正确回答了提示问题后方能进入到“思”的环节;思是根据视频授课内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的梳理与整合,将其新学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学生正确回答提示问题之后,才能进入“阅”的环节;阅是学生通过“阅”的环节来达到已有问题的有效解决。“阅”的目标实现后,正确回答提示问题后才能进入到“练”的环节;练是针对知识模块的学习目标,将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知识全部通过题型的方式进行有效巩固,按照“问题呈现——答案载入——点击评判——答案确认”的模式进行反复训练。学生正确回答提示问题后可进入到“测”的环节;测是针对知识模块的学习目标,以题库的方式将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通过组合的方式,组成该知识模块所占课程成绩比重的分值试题,学生只有对所有试题作答提交后,才能进入到“评”的环节;评是“测”环节的完善过程,所以,学生将试卷提交后,就会有一个评判的结果提示,凡是答案错误的试题,填写答案处统一用红色标示,题后显示图标提示点击进入,连接到知识模块相应的学习内容,要求重新学习后,填写正确的答案。纠错规则完成后,要求重新提交,之后就生成该模块的学习成绩。“七环节”过关教学模式是移动智能终端教学的有效方式,是学生学习效果得到保证的必要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七环节”是辩证对立的统一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之间的有机统一是确保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根本保证。
从整体而言,远程教育质量的提升,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任务引领——资源选择——问题过关”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三个步骤的重要性,体现了三者有机统一的教学价值与教学效果。
科学而有效地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模式上是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学习的最佳保障措施。虽然是一种探索,但从根本上说明了移动智能终端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开放的多媒体教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课本,多元化的教材给学习者和教学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激发了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丰富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取代了传统的固定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前所未有;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变得随时随地,变得更加频繁,思想更加活跃,学习效果迅速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在现代远程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移动智能终端将成为数以千万计学习者的基本依据,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化,人们的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智能化的移动终端技术,可以把人从课堂和固定网络上解放出来,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参与自身以外的定时与非定时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充分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强大功能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师生的课堂互动,让智能化的移动终端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化的服务作用,体现远程教育真正意义上的随意利用零散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有效学习的理念。
[1]陆映波.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6).
[2]张 琳等.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14).
[责任编辑 张宇龙]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teaching module based on intelligent mobile devices
Liu Zhixuan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Xi’an,710119)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process of mobile devices, teaching modes in distance education are given great concern. A review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lligent mobile devic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hows that each has its own merits, but it's vit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t is of positive importance for the perfection of the teaching module based on intelligent mobile devices to put forward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s, starting from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integrating the active factors 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ules.
intelligent devices, mobile teaching, module analysis, innovative thinking
2015—04—05
刘志选(1962— ),陕西省礼泉县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硕士。
本文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移动终端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3DJ-A02,项目负责人:刘志选。
G434
A
1008-4649(2015)03-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