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乡土意识研究

2015-04-02 11:52王晓华
关键词:英国文学英国人乡土

王晓华

(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英国文学乡土意识研究

王晓华

(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乡土意识是孕育、发轫于农业文明,并在工业文明之下持续发酵,不断成熟的一种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它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是文化思考的起点。英国文学中乡土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纯对特定地域中风土人情、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以此抒发情感;二是将乡土意识与机器文明对立,并以乡土意识为价值判断标准对机器文明进行批判;三是乡土意识以潜在的形式呈现出对机器文明的反抗,乡土意识成为人们抗御机器文明对传统文明侵蚀的精神堤坝。

乡村意识;英国文学;机器文明;精神堤坝

近几年随着国内对英国剧的关注,特别是《傲慢与偏见》《唐顿庄园》等的热播,国人在对英国乡村有了全新认识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工业高度发达,现代化程度极高的英国还保留着如此完美的乡村生活模式?为什么在20世纪的英国,乡土文学还保持着一定的文学地位?对此,学者们给出了许多合理的理由与观点。本文将着重从乡土文学中包含的乡土意识角度出发,探讨乡土意识在英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抵御作用。

乡土意识是孕育、发轫于农业文明,并在工业文明之下持续发酵,不断成熟的一种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它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文化思考的起点。具体而论,乡土意识包括内外两个层面的内容。外在层面包括特定地域中风土人情、自然景物等,它更多以感性形式出现。内在层面包括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它更多体现为一种理性且恒定的认识起点与判断标准。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乡土意识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依附于作家的思维之中,并以文学的形式感性地呈现出来。对于这种文学的艺术呈现人们多以“乡土文学”称之。而这种称谓却多将乡土文学集中于乡土意识之外层因素的表述形式。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乡土文学”(Local Colour)的解释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名称,源于对一个地区及其居民的特征和特点的描述(style of writing derived from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features and peculiarities of a particular locality and its inhabitants.……)。……它着重描绘某一地区的特色,介绍其独特的方言土话、社会风尚、民间传说及自然景观(It concerned itself mainly with depicting the character of a particular region,concentrating especially upon the peculiarities of dialect,manners,folklore,and landscape that distinguish the area.)。”[1]《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乡土文学的表述一方面涉及到乡土意识的外层以及在文学中的艺术呈现;另一方面却忽视了乡土意识及乡土文学内在的文化意蕴。可以说,在英国文学创作中,乡土意识就是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它时而呈现为涓涓细流沁人心肺,时而如巨大洪流摧人清醒。乡土意识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与传统生活的精神纽带,它以文学的形式呈现为回望传统的重要精神载体。

一、乡土意识:自然景物与环境的外化

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向来是英国文学的书写传统。因此,熟悉英国文学或影视作品的人,大都对英国的乡村生活记忆犹新,并形成一些固定模式:譬如那一间间存留了数百年的教堂,教堂里那令人沉静的钟声与虔诚的信徒;在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的庄园建筑,以及从房间里传出的悠扬的琴声与动听的歌声;远处绿山环抱,小溪潺潺,在清沏的河水中游动的鸭群;在绿树成荫的乡间大道上跑着的马车,车上是说笑的人们;田间中是劳作的人们,他们遵循着四时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充满了恬静与闲适;房前屋后,田野山川,到处都是鲜花绿地,一片生机盎然。这种自然书写每每都浸入英国文学作品之中,成为一种文学传统,表现出英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存环境的关切。从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3-1400)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开始,英国文学开始了对自然的描写,并以此作为表达主人公内心世界与作者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在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大量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当四月的甘霖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沐濯了丝丝茎络,触动了生机,使枝头涌现出花蕾;当东风吹香,使得山林莽原遍吐着嫩条新芽,青春的太阳已转过半边白羊宫座,小鸟唱起曲调,通宵睁开睡眼,是自然拨弄着它们的心弦”。[2]332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人,在反对古典主义文学观念的过程中,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新时代。他们喜欢大自然中的一切,热爱乡村生活,厌恶城市文明,他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此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并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在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中,诗人通过对乡村自然风光、田间劳作、民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们人道主义思想和博爱精神。而《丁登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还有那/五个漫长的隆冬!我再一次听见/这潺潺水声,从山涧清泉中流出/在内河的喃喃低语。我再一次/凝视着这高耸峻峭的山崖,/这荒野与世隔绝,幽静深远/唤起我更为宁静幽深的思绪,/把这满目美景和静寂的天宇合为一体。/这一天终于到来,我又一次憩息此地/在苍翠的榕树下/观赏这农舍院落,良田果园/此刻,果实尚未成熟,/一片葱绿,隐没在树林灌木中……”[3]261在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的作品中大都有对乡村庄园生活的描写:舞会上翩翩起舞的丽人、家宴上绅士优雅的举止,乡村小路上散步的人们,青草地上举行着的聚会等。比如她对乡村自然景色的描写,“马车沿坡而上,走过半英里,上了坡顶。坡顶的地势相当高,树林在这里到了尽头。放眼一望,彭伯利的住房就建在山谷的对面,有一蜿蜒而陡峭的路通到那里。住房很大,有气派,由石头砌成,矗立山坡。房背面是连绵的山冈,山上树木繁茂。房前有一条小溪流过,水势不小,不像人工造就,而是天然形成。溪岸也不见着意装点,一路景色不一。伊丽莎白非常喜爱。她第一次见到大自然这样好的杰作,这里的自然美不掺杂人的俗气”。[4]210同样出生于诺丁汉的D.H.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和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在其作品中也表达了对工业革命后乡村生活被破坏的无奈与愤怒,以及他们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劳伦斯创作的《恋爱中的女人》(Woman in Love,1920)、《虹》(The Rainbow,1915)等作品都是以其家乡诺丁汉为背景。这些作品保留了劳伦斯对童年时期家乡的美好记忆,以及对由于工业而造成乡村破坏的愤怒。奥威尔在其作品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他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一书中,对自己童年时家乡的景致作了热情的描述:“英国——特别是英国南部,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和谐的风光。……这里依然是我童年就已熟悉的英国:被铁路分割的大地上满是野花,站在草地上的马静静地吃草,缓缓流淌的溪水,溪边的柳树,榆树上的榆钱,农舍旁的草丛,伦敦郊外寂静的原野,……”[5]189总之,对乡村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热爱,构成英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即便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纵然城市生活在不断侵蚀中逐步代替了乡村生活,然而乡土文学一直在英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影响着人们对工业革命的警惕,对城市生活的批判,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二、乡土意识:传统文化的产物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第一幕是《田园牧歌》,表演者向观众形象地展示了英伦三岛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田野、绿地、羊群、农舍等标志性景物。这里展示的已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外在形式,更多是渗透着乡土意识的英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于是,部分英国人常以乡下人自居,并努力靠自己的打拼在乡下购置房产而成为真正的乡下人。对于英国人的这种乡村情结,有不同观点予以说明。其中英国文学传统中的乡土意识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其《乡村与城市》(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in The Modern Novel)中谈及这一现象时说:“无论以后如何发展,英国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由于内涵丰富,因而值得铭记。尽管经历了这一转变过程,英国人对乡村的态度,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态度,却一直不变,其韧性不同凡响。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正因为如此,直到整个英国社会已经绝对城市化以后,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里,英国文学主要还是乡村文学。即便是到了20世纪,在这个城市化、工业化的国度里,一些以前的观念和经验仍然有影响。所有这些都使得英国经验以及英国人对于乡村和城市的阐释具有一种永恒的重要性。”[6]2

乡土意识在英国文学中的出现,一方面体现着其与英国传统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体现着英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精神皈依。“在保守的英国人看来,冷清僻静的寂然之处,才能找到这个民族最尊贵的东西,也能由此生发出牢靠的美德和纯净的欢快。英国人早已意识到,城市的浮华与喧嚣,已经无法安置自己的心灵了,唯有乡村的安谧与宁静,方能带给灵魂以长久的安宁。较之都市,英国人更认同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生活被看作是古老英国留给现代生活的遗产,弥足珍贵。在其心中,乡村,早已成为英伦之魂的栖居之所,神圣、高贵而永恒”。[7]在简·奥斯丁笔下,即便是凶杀,她也将其安置于宁静的庄园或美丽的田园之中。“英国著名记者杰里米·帕克斯曼说: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英国的贵族,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对整个民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个真正的英国绅士,一定是热爱乡村野趣的”。[8]英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贵族精神。其中社会责任、独立精神、自由人格、节俭严谨、思想自由等内容是贵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是与贵族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分不开的,而贵族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又源于英国的庄园经济。历史上英国的贵族都是拥有土地的庄园主,他们财富的多寡、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地位的高低等,都与其庄园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于是,对土地的热爱成为贵族精神的一种坚持,并由此延伸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三、乡土意识:现代社会的精神堤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乡土意识不是静态的,而是变化的。尽管作为文化形式的乡土意识具有惰性这一显著特点,但它终将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特征,而这一点在体现乡土意识的乡土文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乡土意识是英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现象。在工业革命之前,它表现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物的情感灌注;在工业革命之后,它呈现为抵御机器文明的精神堤坝。这一时期的作家不断以道德与传统等话题为材料加固这一精神堤坝,抵御着机器文明的不断冲击。乡土意识在对传统文化保持肯定的基础上,在机器文明下更强调了“价值世界”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并以此对抗机器文明下的“科学世界”的唯一存在,同时抵御那在道德失范与机器文明合力下所产生的道德真空。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1-1885)对工业革命给乡村生活所带来的冲击和伦理道德的失范现象痛心疾首,他在其《文明的忧思》(Past and Present)中指出:“我将带你们到一个全体一致地‘康庄大道’上先进的国家,在康庄大道旁,耸立着英国的许多银行、棉纺织厂以及许多王公贵族的豪宅。这个国家绝不会成为理想、幸福的乐土,也不会成为一个通过默默的辛勤耕耘便可获得的永恒的、辉煌的胜利。如果它不在这条‘康庄大道’上停止行进的话,它只会走向悬崖边和毁灭的深渊。”[9]10英国的乡土文学在19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扩张,乡村环境日益受到破坏,乡土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过去那种田园牧歌式的乡间生活已受到广泛挤压,自然环境早已因工业化侵蚀而变得面目全非。奥威尔在其著作《上来透口气》(Coming up For Air)中,不仅谈及了对自己童年周围环境的美好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工业革命破坏环境的不满。当成年后的主人公保灵回到童年的家乡,去找寻钓鱼的欢乐时,现实却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还会有人钓鱼吗?伦敦方圆一百英里的地方都没鱼可钓了。……那些英格兰淡水鱼都哪去了?当我还是小孩儿的时候,每个池塘,每条溪流里都有鱼。如今所有的池塘都没有水,小溪不是被工厂里排出的化学品所毒化,就是里面扔满了锈铁罐和摩托车胎”。[10]363自19世纪以来,英国乡土文学开始受到城市文学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的保护者,特别是一些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家,开始超出过去单纯描写乡村生活、乡村环境的传统,转而借助创作乡土文学作品以构建精神堤坝,冀望可以阻挡工业革命对人们精神的侵袭。这一时期的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盖斯凯尔夫人(Elizabeth C.Gaskell,1810-1865)、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等作家皆是在此思路的指导下展开创作的。

“虽然后世更推崇盖斯凯尔夫人的工业流派,但是乡村风情从来没有从她的笔端消失。通过如实地描述田园生活和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盖斯凯尔夫人捕捉到即将消失的村镇文化,同时为城乡冲突埋下伏笔”。[11]395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克兰福镇》(Cranford)被评论界公认为最有才情的作品。身处工业革命漩涡之中的盖斯凯尔夫人(她结婚后居住在工业高度发达的曼彻斯特),却创作出一个工业革命尚未触及到的英格兰西北部的偏远小镇——克兰福德。在这里人们一切的生活还是乡村生活模式,这是一个远离现代生活喧嚣的,安逸、缓慢、舒适的世外桃源。书中描绘道“当地安静宁谧,一派田园风光,伍特莱座落在田野之中,那儿有一个旧式的花园,里面长满玫瑰和覆盆子,毛茸茸的芦苇映衬着粉红的石竹和紫罗兰”。[12]45作品中的主人公经济上虽不宽裕,却想方设法地维持着贵族身份,她们有些人目光短浅、幼稚天真,但大多数人都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作者正是通过小镇上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刻画出这个偏僻小镇的风俗人情,并成功地与现代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作者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其正在消失的惋惜。尽管在现实中,这一切还是未能阻挡工业革命对乡村的侵袭,但乡土意识业已深深镌刻在小镇上人们的心中,他们坚守着英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观念,对于乡村生活更是怀揣着无限的不舍与眷恋。

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英国,其不少作家在创作中以此为思想指导,福斯特就是其中一位。受卡莱尔、马修·阿诺德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福斯特同样强调了这一思想,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福斯特所处年代正是由资本主义进入后工业社会之际,在技术理性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已如脱缰的野马,超出了人们可控的范围,由人的仆人一跃转变成主人,而人却成了科学技术的仆人。科学技术所到之处,昔日令人神往的乡村生活及自然环境遭到彻底破坏。正如福斯特在其《最漫长的旅程》(The Longest Journey)一书中,对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发出悲叹,他写道:“《最漫长的旅程》显得过时了,令人心酸的过时了。因为那史蒂芬认为如此美好,并且似乎注定要继承的英格兰已经被毁灭。人口的膨胀和科学的应用一起毁灭了她。现在的这一代人无法想象出昔日空气的清新、户外的盎然野趣。我暗自庆幸自己了解我们的乡村,在公路变得太危险以至于无法在上面行走、河流变得太脏以至于无法在里面游泳之前;在蝴蝶和野花被含砷的喷气毁坏之前;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艾汶河泛起去污剂的泡沫、卡姆河里的死鱼肚子朝天地漂浮在水面上之前。”[12]479在20世纪初,各种社会矛盾纷纷出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世界的矛盾已日益尖锐。在当时的英国,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精神的追求。福斯特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从尊重人的自然天性、人的价值与尊严角度出发,对技术理性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他同时为未来“英格兰的希望”提出了新路径:一是依靠艺术的滋养,重新唤起受到污染侵害的人们的想象力与激情;二是重新回归乡村,进入传统乡村生活状态。工业化之路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性格与生活态度。现代性只关注人们外在物质需求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充盈。工业化对乡村生活的破坏,使英国人失去了精神家园。于是,福斯特在《最漫长的旅程》一书,通过史蒂芬离开喧闹的城市,重新回到乡村,并从田野中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途径,提出了英国人命运的未来走向。

总之,英国社会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工业高度发达,现代化程度极高,另一方面英国人又十分向往乡村生活,并将可以在乡间生活作为人生理想来追求。据说《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的作者J.K.罗琳(J.K.Rowling)在其作品大获成功并得到一笔巨资后,旋即在乡下买了一座别墅,过起了向往已久的乡村生活。进言之,英国人文化中的乡土意识,决定了他们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是人生之手段,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过高质量、有品味的慢适生活,在于充分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乡村生活。

[1]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0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英]乔叟.乔叟文集(下卷)[M].方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张经浩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5][英]乔治·奥威尔.加泰罗尼亚致敬[M].李华,刘锦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英]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M]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7]王树振.栖居乡村的英伦之魂[J].世界文化,2013,(6).

[8]张平.田园牧歌的英国乡村生活[EB/OL].http://www.chinanews.com/hr/2014/04-25/6106968.shtml.

[9][英]卡莱尔.文明的忧思[M].宁小银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

[10][英]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合译本)[M].孙仲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1]李维屏,张定铨.英国文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12][英]盖斯凯尔夫人.克兰福镇[M].刘凯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A Study of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in British Literary Works

Wang Xiao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255049,China)

The local consciousness,as a kind of cultural form,as well as a thinking mode,which originated from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developed gradually and matured under industrial civilization,is always taken as the norm of value judgment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cultural thinking.Such a consciousness in British literary works is mainly revealed through three approaches.Firstly,the pur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s and local customs of certain areas,likewise the emotions expressed in light of that;Secondly,the opposite relation between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and mechanical civilization,along with the criticism against the latter by virtue of the former which is deemed as the norm of value judgment.Thirdly,the resistance of local consciousness against mechanical civilization demonstrated in potential ways by which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became a spiritual dam constructed for the safety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against the erosion of mechanical civilization.

local consciousness;British literary works;mechanical civilization;spiritual dam

I109

A

1672-0040(2015)06-0053-05

2015-09-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人文主义视域下的20世纪英国小说主题流变研究”(14BWW069)。

王晓华,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 杨 爽)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英国人乡土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英国人的姓氏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英国人的性格
乡土中国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读《乡土中国》后感
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