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才,宋志霞
(1.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2.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举办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的办学模式。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有效地提升学校办学的国际化程度,为国内学生提供更多国外学习机会,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国内高校学习。国内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热情高涨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作者多年指导国际学生学习的实践,拟就提升国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升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外学习期间成绩的好坏。尽管国内高校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其重要性远不如中外合作办学,这是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殊性决定的。
以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为例,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有大概一到两年的时间要在国外学习,这意味着学习环境有很大的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国内学生出国学习普遍地存在着生活和学习上的不适应,特别是语言上的障碍和教学方式上的差异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很多学生在短期内无法克服这些障碍,往往自暴自弃,以混日子的心态完成国外的学习,最终无法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习目标。
语言上的障碍一般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之后可以达到继续学习的目标,而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往往最终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国外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普遍不如国内高校那样严格,学生学习十分强调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以阅读和创作为主,如果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应付学习,将大大降低学习的效果。国内学生开始一般不太适应国外高校的学习模式,在外部管理压力降低的环境下,容易放纵自己,从而疏于学习,再加之对国外环境的新鲜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旅游、购物等环节,最终造成外出学习效果差的结局。
同样的道理,国外学生来华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主要是语言掌握欠佳,学习和生活习惯不适应,教育教学模式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入手,让他们迅速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学生和教师两者积极有效的配合,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帮助和引领。
从根本上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确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这要求学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降低对外部学习压力的依赖,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要勇于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一,充分认识中外教育模式的差异,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中外教育模式和环境的差异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因之一,充分发挥中外高校教学模式和环境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是办学的目标。学生进入新的教学环境之前就应该对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差异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预期,要勇于接受新的环境和教学模式的挑战,把它看成是学习和提升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学模式,从内心深处抵触新的变化,缺乏挑战自我的勇气和自信,最终放弃适应新环境和学习模式的努力。
第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努力,逐渐克服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影响和制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对绝大多数学生可能是最核心的障碍,由于语言障碍在短期内很难克服,许多学生最终放弃努力。从对国外学习的中国学生的调查来看,生活中使用的外语一般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的语言问题在学习和学术交流方面,尤其是听力和写作环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国外来华学习的学生而言,学习并应用好汉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要彻底克服语言障碍,首先需要有准确的认识,其次要有有效的方法。从认识上看,要充分认识语言学习的长期性、艰巨性,不能有短期就能突破的幻想。也不能因为语言学习的长期性而产生畏难情绪,要认识到通过不断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语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把对语言的学习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内容入手,先易后难。
第三,改变被动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内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学习意识,习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划定了学习范围,设定了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去完成,从而掌握知识。到了国外之后,教师的教学十分强调知识面的宽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一般较少提出具体的知识掌握要求。对作业的要求也与国内高校存在很大的差异,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理论应用水平,上课看起来很轻松,但课后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这些大量的学习任务一般不进行准确的量化考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依据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定,没有严格的自律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针对这种新的学习要求,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为自己设定学习的目标,学会自我管理,并尽快适应创造性学习要求。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需要学生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需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早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践证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根据多年对来华学习的国外学生的指导经验,指导教师在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责任心。与留学生相比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一般在语言能力方面更加薄弱,加之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习的积极性较差,教师的指导任务缺乏硬性规定。所以很多指导教师不愿意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甚至敷衍塞责,这种态度反而降低了学生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信心。绝大多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对取得满意的学习成绩是充满期待的,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影响对整个群体的积极评价。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指导教师应该是第一责任人,也是学生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引路人。
第二,坚持正面引导,构建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指导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时要始终坚持正面引导,避免使用负面的、消极的评价和教育,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教学模式,自身的基础也不是很好,开始时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难以达到学习要求。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批评的方法,在正面鼓励的同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如果使用负面评价和批评,将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学习自信的缺乏直接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学生学习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作为引领学生树立信心的激发点,通过不断的激励,引导学生取得更多的进步。
第三,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有效学习状态。专业课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指导教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时,要从专业课的辅导开始,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有效学习状态,而不是做无用功。在专业课的辅导中,我选择批改学生的作业作为突破口,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语法、拼写、结构和论述等各个环节当面进行细致地批改和指导,和学生充分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教师对他们学习的严格要求和真诚的帮助。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它能有力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且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提高,不仅包括语言的进步,还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以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为中心,配合指导教师的有效引领和帮助。同时,它也需要长期地坚持和突破,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效果的改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强调以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为基础,以实现语言学习、专业课程等学习目标为内容。只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