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
(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 菏泽 274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王艳霞
(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 菏泽 274600)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4%,明显低于观察组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即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外部,属于妇产科常见急腹症,对妇女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药物流产、人工流产以及妇科疾病的增加,致使异位妊娠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依据着床位置可划分为宫颈妊娠、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以及卵巢妊娠等,其中最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据调查其发生率在异位妊娠中高达95%[1]。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会导致腹腔严重出血,若未及时救治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后异位妊娠不孕率约为60%,据此临开始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因疗效优良逐渐被临床接受。为探讨其疗效,现选取患者62例,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均未流产或输卵管破裂,包块中存在或不存在原始心管搏动,不存在慢急性器质性病变,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时间正常。依据治疗药物将上述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2.7±5.8)岁;停经时间为36~56天,平均(46.3±7.6)天;首次怀孕4例。观察组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3.6±6.5)岁;停经时间35~54天,平均停经时间(45.9±6.9)天;首次怀孕5例。两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等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行B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病史以及体征等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2],如下条件相符:①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腹腔内出血不明显;②行B超检查结果发现无孕囊存在于宫内,附件包块不超过4 cm,血β-HCG不超过5000 U/L;③不存在米非司酮禁忌症。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甲氨蝶呤,50 mg/mL,肌肉注射,第2天加用米非司酮100 mg,2次/d,连续6天。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中药治疗,药方组成为丹参、姜黄、当归各10 g,紫草与天花粉各30 g,蜈蚣3条,赤芍15 g。若患者阴道长时间出血则添加蒲公英、金银黄以及败酱草各15 g。用水煎服,1剂/d,早晚服用,1个疗程为10天。每间隔3天测量血β-HCG,若降低至50 U/L可添加莪术、三棱各10 g。用药后保持卧床休息,对阴道与腹部出血状况以及生命体征行密切观察。
1.4 疗效判定标准[3]
依据《中华妇产科学》对疗效标准予以制定:临床体征与症状均消失,血β-HCG降低至正常值,行B超检查提示附件包块消失或明显缩小为痊愈;血β-HCG降低至正常值,行B超检查提示附件包块缩小为有效;血β-HCG上升,行B超检查提示附件包块增大,病情恶化需行手术治疗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数(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痊愈13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祖国医学将异位妊娠纳入“少腹血瘀实证”中,发病机制为瘀滞存在少腹中,难以冲任,阻滞孕卵使其无法抵达胞宫中,因此治疗注重活血化瘀。本方蜈蚣、姜黄、天花粉以及紫草等均可杀胚活血,阻碍胚胎发育与细胞滋养;莪术、丹参以及当归等可通络活血,对盆腔血液循环予以改善,缓解盆腔粘连且加快子宫收缩,避免阴道出血时间过长;败酱草、金银花以及蒲公英等可散结清热解毒,避免感染。现代药理学表明丹参可强化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使得腹腔淋巴管更好吸收血浆蛋白,软化胚胎组织与包块周边淤血,便于米非司酮将作用发挥出来;紫草与蜈蚣可降低血β-HCG,天花粉对滋养细胞直接产生作用以强化杀胚效果。
甲氨蝶呤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异位妊娠的治疗,其具备抗代谢性,属于叶酸拮抗剂,通过结合机体中二氢叶酸还原酶,对二氢叶酸向生物活性四氢叶酸转化的过程进行干扰,阻止四氢叶酸合成,干扰细胞DNA合成,由于滋养细胞会高度敏感于该过程,受此影响后死亡,促使异位妊娠胚胎发育停止并快速吸收。用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良反应。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药物,强效,且具有甾体结构,于分子水平竞争内源性孕酮与受体结合,抗孕酮作用较强,而后对绒毛与蜕膜产生作用,避免滋养细胞增殖,同时对蜕膜与绒毛组织细胞产生诱导作用使其凋亡,致使蜕膜组织坏死、变性后降低血β-HCG水平后溶解黄体,进而导致胚胎坏死后流产。一般而言,停经天数越早,机体孕激素水平越低,应用米非司酮效果越好。本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明显低于观察组
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冯世秋研究结果相近[4]。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可强化杀胚效果,加快血β-HCG恢复,安全可靠,将患者生育功能保留,值得推广。
[1] 王 丽.中西医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65-66.
[2] 陈晓燕.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24-25.
[3] 刘晓利,董金虎.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1(1):146-148.
[4] 冯世秋.异位妊娠中西医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16):32-33.
R714.22
B
ISSN.2095-8803.2015.07.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