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慧敏
(1.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0)
英语“pastoral”一词通常被翻译成“牧歌”、“田园诗”或“田园文学”。根据普通中国读者的阅读“前见”,田园文学通过描述简单的乡村生活、质朴善良的农人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引起读者对其产生美好的向往。实际上,英国田园文学并非如此,或并非仅仅如此,它的内容、风格和所发展历程丰富而复杂,远非一个简单的描述性定义所能概括,下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英国田园文学起源 众所周知,欧美文学的两大源头为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在欧美文学史上出现的文类和文学流派几乎都能在两希文学中找到痕迹,田园文学这一类别亦不例外。田园诗(pastoral)一词源于拉丁语“牧羊人”(pastor),因此,田园诗又被译成“牧歌”。除了pastoral这一名称之外,它还有“idyll”、“eclogue”、“bucolic”等别称。这几个词都源于希腊文。idyll原意为“速写”或“图画”,代指短小的诗篇或是长篇里的章节,描述理想化的乡村图景。西奥克里特斯的《牧歌集》(Idylls)使得后人把他和这一词语紧密联系起来。eclogue原意为“选集”,渐渐特指那些以田园为主题,以对话或戏剧独白为形式的诗歌,如维吉尔的《田园诗》(Eclogues)。不过十八世纪后它的田园主题限制淡去,任何内容的此类诗歌都可用此词相称。bucolic原意为“牧人”,后代指田园诗作品,多少带点诙谐和喜剧色彩。
就像提及中国的田园诗就必须要讲陶渊明一样,欧洲田园诗的起源和古希腊四世纪的诗人西奥克利特斯分不开,——实际上,他在欧洲文学史中被称为“牧歌之父”。作者署名为此公而流传下来的牧歌有30篇,共2701行,讲述了他的家乡西西里地区的乡村风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实性比较强。这些诗歌的形式与当时的颂歌、酒歌等诗歌体一样,有对白、独白、对唱、合唱等,戏剧性很强。诗中的角色主要是农人们,包括牧羊人。他的牧歌虽不是那种后来发展成熟的典型的田园诗,却包含了几乎所有传统田园诗歌的主题:“牧人沉湎于即席的歌唱比赛或辩论,并以此为乐;肆无忌惮地赞美他们那腼腆情人的美貌,或乡村生活的魅力;讲述取自古代神话或地方民间传说的故事;哀叹爱人的死亡或离去。”[1](P8)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诗是他远离家乡,成为亚历山大里亚的一名学者之后,对自己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的回忆,他是作为一位旁观者和受过教育的城里人来怀念故乡的美丽自然风光和淳朴人情,所以虽然描写的是现实生活,却是记忆中因长久离别而加以美化了的曾经的风景。他的读者也不是识字不多的牧人们,而是宫廷里的贵族。这一点和后来人们总结的牧歌的典型特征及引起读者向往的美感有莫大关系。
西奥特里克斯的继承者是罗马诗人维吉尔,经历了凯撒和屋大维政权交迭以及由此带来的战争之苦后,他在传世的十首牧歌里描绘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洞天福地——阿卡迪亚,诗中的角色虽然是牧人们,但相比着放牧挤奶之类的工作,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唱歌和辩论比赛。阿卡迪亚在地理上确有此处,它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区,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因被群山包围而与外界隔绝。据说这里是希腊神话中山林之神和牧神潘的家乡,他发明了乐器芦笛。然而,维吉尔诗中描述的,并非是这个现实中的荒僻之地。在这个地方,虽偶尔提到战争及侵占土地等现实,牧人们谈论最多的却是爱情、诗歌和辩论。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或凉爽的树荫下,牧人们三三两两,或高谈阔论,讲述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或独自惆怅,思念离去的恋人,或引吭高歌,一较高下;阿波罗、俄耳甫斯、司歌女神、司命女神、山林女神等天神们可以和牧人们对话,互作酬答。这里是诗歌的天堂,音乐的故乡,没有辛苦劳作,没有忧愁烦恼,更没有战争政变的世事烦扰,人们悠闲自在地生活着,时间仿佛停滞,永远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阿卡迪亚的创造是维吉尔对牧歌这一题材的重要贡献,后人对牧歌的美好联想无不源于此。它让人想到了希腊神话中的黄金时代。据说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地球上没有四季划分,永远都是温暖如春。人们无需辛苦劳作,大地不需耕种就自动盛产各种蔬菜、瓜果及谷物。处处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树上源源不断流下花蜜,小溪里整日淌着乳液。没有城墙、战争和法律,只有信任、道义和安全。人类过着简单、富足和悠闲的生活。[2](P3)和圣经里的伊甸园一样,这是辛劳度日的世人向往的地方。这一理想地给后来许多作家带来灵感和创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桑纳扎罗,英国诗人菲利普·悉尼,都写过题为“阿卡迪亚”的诗歌或戏剧。此外,它对后人的影响并不仅在文学上,还融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历代人的集体向往。17世纪意大利的阿卡迪亚学院,18世纪葡萄牙的阿卡迪亚诗社,都以此命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阿卡迪亚市,新英格兰地区唯一的一座国家公园名为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实际上,在百度上键入“阿卡迪亚”四个字,最先出来的不是维吉尔或希腊等条目,而是各地的房地产项目,至少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以此命名的居民社区,以这个让人无限遐想的名字吸引购买者的目光。
(二)英国田园文学的牧羊人传统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及英雄史诗是这个阶段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牧歌作品寥寥无几,更没有代表作在文学史上留名。不过《圣经》里的伊甸园同样会让人联想到黄金时代和阿卡迪亚,而且里面提到一些牧羊人的角色,基督也被喻为牧羊人,他的信众是“上帝的羔羊”。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全欧洲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人文和科学领域涌现出杰出的作品和思想,牧歌文学也绽放出鲜艳的花朵。皮特拉克、薄伽丘、曼图恩等诗人在对古希腊罗马祖先的诗歌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1579年,英国诗人埃德蒙·斯宾塞出版了《牧羊人日历》,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田园文学的发端。这一时期的许多牧歌和传统一样,风景是理想化的,牧人是能言善辩、浪漫多情、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兼具诗人和骑士的特征。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克里斯托弗·马洛的“多情牧童致爱人”。此外,牧歌中的田园美景和牧人角色出现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如托马斯·纳什的喜剧《夏天最后的遗嘱》,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冬天的故事》,斯宾塞的长诗《仙后》,本·琼生的假面剧《悲伤的牧羊人》等,使得田园文学这一文学类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18世纪的古典主义者亚历山大·蒲伯对西奥克利特斯和维吉尔赞赏有加,认为前者在自然的描述与质朴上无人能与之齐肩,后者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斯宾塞的《牧羊人日历》虽有些瑕疵,却优点多多,为了向这些先贤致敬,他写了一组田园组诗,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采用经典的传统田园诗题材。他给这组诗极高的评价,认为是自己“所有的作品中诗律最正确,音乐感最好的”[3](P13)。蒲伯认为,田园诗可能是最古老的一种诗体,因为放牧应该是人类的第一种工作,所以“田园诗是对牧羊人行为的模仿”,也是“对黄金时代的想象”[3](P9)。他声称田园诗只能描述牧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隐藏其中的忧愁困苦。所以,田园诗里的牧人形象不是来自现实生活,而是人们想象中的样子。所以他认为维吉尔《牧歌》中的第一首和第九首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田园诗,因为它们描写了军队的野蛮和对纯真的压迫这样的黑暗现实。他认为田园诗的典型特征是质朴、简洁和雅致,其中尤以质朴为最。20世纪的雷蒙·威廉斯的意见刚好与此相反,他认为传统的田园诗——尤其是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田园文学把乡村生活浪漫化,牧羊人角色贵族化,完全无法体现农民困难的生活条件、艰苦的劳动以及受到盘剥和欺诈的真实状况。
到了19世纪上半期,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呈现给读者“近乎停滞的宁静的乡间生活”[4](P61),那与希腊罗马时期的牧歌中一样美丽的田园美景仍在,但牧羊人及其他农人那悠然自得的生活荡然无存。他笔下的乡村角色有哼唱着忧伤的曲调独自割麦子的苏格兰高地女孩,虽兄妹七个却经历着生离死别的八岁小姑娘,进城谋生却仍想念家乡的苏珊,生也默默、死也无闻的露丝,因为外套卷进车轮而哭泣不止的小爱丽丝等等,人人都在为生活艰难挣扎。其中一首诗名为“迈克尔”,副标题为“一首田园诗”,讲述了年迈的牧羊人迈克尔和妻儿过着孤独的生活,因为家庭变故,儿子去了城市,堕落后最终流荡到异国他乡失去下落,迈克尔在悲痛中死去,他的农舍和牧场沦为废墟。可见,在他心中,田园诗应该如此去写,去描述真实的牧人和农民生活,而不是满纸风花雪月的想象。华兹华斯曾明确表示要“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去叙述或描写“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5](P5)。虽然他对自然和农民的描写仍有夸大和理想化的成分,但总体上是以现实中的农民生活为模板的,这与传统田园牧歌有天壤之别,因此,一些学者一致认为“牧羊人的文学传统随着华兹华斯离开了舞台”[1](P16),“传统形式的田园诗随着浪漫主义的兴起而消失了。”[6](P769)
(三)反田园文学 雷蒙·威廉斯认为,“劳作的乡村几乎从来都不是一种风景。风景的概念暗示着分割和观察。”[7](P167)传统的田园诗由那些生活无忧的城市知识分子写就,献给给予他们金钱和地位的赞助人,他们一味美化这种实际上相当艰难的生活方式,而对农民的真实命运不理不睬。英国乡村的真实历史是一直以来土地都集中在一少部分人手里,他们不用劳作即可通过世袭或赠与得到大庄园及周围大面积的土地,而真正在土地上劳动的是佃农和后来的农业工人。简·奥斯丁笔下的田园是庄园主们的领地,美丽的山川、河流、草地和森林都是住在庄园里的先生小姐们游玩狩猎和谈情说爱的地方,马夫、羊倌、挤奶女工和稼穑的佃户们是这无边的风景中隐形的存在。即使关注了农民生活的华兹华斯,虽然他人生有一多半岁月是在乡间度过,但仰慕者的赠金、父亲的遗产、一份闲差的俸禄及成为桂冠诗人后的年金等让他不必为生计担心,真正如闲云野鹤般在风景秀丽的湖区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对于那些生活贫困、命运多舛、整日在乡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他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些乡村人们的感情,是“教区牧师对教民的感情”[4](P61)。
不过,在英国田园文学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威廉斯所激赏的那一类现实主义田园诗一直暗流涌动,构成这一文学类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些作品的渊源更早,公元前八世纪,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就撰写了《工作与时日》,指导性地讲述了农业生产、家畜饲养和海上航行等,“生动地反映了早期希腊的农村经济生活,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和自然景色的变换,记录了当时达到的关于气象、天文、动植物生长和活动规律等方面自然科学的经验知识。”[8](P7)公元前36年,古罗马的M·T·瓦罗写出了一部关于农业的科学著作《论农业》,在里面讲述了土地的测量、葡萄的修剪、农舍的位置、作物的管理、家畜的养殖等。与此同时,写完《牧歌》的维吉尔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创作出了《农事诗》,讲述了谷物种植、园林管理、畜牧和养蜂等农业劳动。这些著作通过对农活和农村风光的客观、现实和几近科学的描述,给读者展现出当时的农业和农民生活面貌。除了这些具体内容外,这类作品还表达了农村生活的贫苦和艰难,农民的辛劳、无知和肤浅,打破城市读者的憧憬与幻想。在维吉尔的《牧歌》中,牧羊人梅里波乌一开始就诉说着“种好了的土地将被粗鲁的屯兵获得,/异族人将占有我们果实,这都是战争/给我们的灾难,把自己土地让给这些人!”[9](P4)在其后的第九首里另一位牧羊人也表达了类似的情绪。据特里·吉福德考证,第一首非传统田园诗应是1736年一位农夫写的《打谷者的劳作》,诗中说“这儿没有泉水叮咚,没有羊羔撒欢/没有红雀呢喃,没有田地开颜;/景色一片阴郁、忧伤,/只为刺激缪斯发狂。”[10](P121)后来的歌德斯密斯的《废弃的村庄》、理查德·杰弗里的散文集《大庄园四周》以及出生在劳工家庭,自己也做过农业劳工的约翰·克莱尔的诗歌等,都表现出与诗情画意格格不入乃至几乎相反的另类田园风。这些拒绝粉饰美化田园生活的作品被称为“反田园文学”。
(四)后田园文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田园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新的面貌,对于田园文学的研究也有了与前人不一样的视野,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见解。有学者认为华兹华斯之后的田园诗和传统相比,发生了三个变化:其一,田园诗开始注意劳作的辛苦与光荣,维吉尔的《农事诗》成为其圭皋;其二,田园诗的形式从诗歌渐渐转向散文;其三,对想象中完美纯洁的世界兴趣减少,对根据地方细节而加以想象的现实世界的兴趣增多。[1](P234)中国读者熟知的作家中,托马斯·哈代的“威赛克斯”乡土小说把小说人物性格和当地自然环境联系起来,讲述了当地人的喜怒哀乐和命运沉浮。狄伦·托马斯的那首名作“通过绿色的茎管催动花朵的力”“用了新鲜的形象和奇异的组合表达人同自然之间有着内在的、动态的、力的联系,荣枯与共,生死同命”[1](P502)。塔特·休斯以坚硬、凶狠和暴力词句塑造出高兴时就捕杀的雄鹰、满嘴咒骂吱吱叫的老鼠、戏弄上帝的乌鸦、像刀一样锋利的蓟等动植物,把现实人类世界的冷酷、无信仰和互相残杀借自然形象刻画出来,别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效果。当代威尔士牧师诗人R·S·托马斯在与山区牧民数十年的共同生活中,所描绘的乡村图景更带有残酷、黑暗、绝望的色彩。这些作品不再满足于用语言建构一个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而是以乡村生活或自然形象为载体,描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情感和关系,借此反映多面的现代生活本身。
特里·吉福德在他的《田园诗》一书的第一章里,干脆利落地把田园诗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田园诗,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描写乡间牧人生活的诗歌。它的形式由最初的诗歌扩展到后来的戏剧和小说,常常带给读者隐退和回归之思。第二种是任何描写与城市相对的乡村生活的作品,欢快喜悦地表达对自然的赞赏之情。第三种则带有贬义,认为简单化理想化了乡村生活,而无视农人的辛苦、城市的威胁等现实问题。[10](P1-2)不管是理想化还是现实化,是褒义还是贬义,特里分析的这三种类型都是以自然、乡间、牧人、农民等为题材的,它们的内容和“田园文学”这个文类名称是名实相副的。
而曾写出《复义七型》的威廉·燕卜荪则在《田园诗的几种形式》中发表了冲击力很大的观点。他认为田园文学就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并把其大而化之,把《爱丽丝漫游奇境》和《乞丐的戏剧》都包含在里面。在他看来,无产阶级文学也可以算作田园文学,理由是传统的田园文学里,思想单纯的人物用智慧时尚的语言表达强烈的感情,同时也在传递着贫富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公。
彼得·V·马里内利则把人类的童年和田园联系起来。他认为童年和田园文学同样源于西奥克利特斯,因为他在《牧歌》中回忆的正是自己童年在西西里的美好生活,诗中的主人公是第一位探索年轻人的天真的文学角色;同时代的古希腊作家郎格斯的《达夫尼斯和赫洛亚》是欧洲最早的田园小说,讲述了两位弃儿之间的故事。正如阿卡迪亚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童年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成年人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对儿童天真、单纯和美好品格的赞美亦如对同样品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就是这类乡村田园儿童文学的杰出代表。[12](P75-81)
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文学理论导论》绪论里,从各个方面论证“文学”的定义,最终得出结论:文学不像动物个体一样具体而真实地存在着,它的涵义是活动变化的,对它的价值判断随着历史演变而不同。[13](P15)田园文学也适用这个结论。传统概念上的田园文学是一种话语方式,用语言建构出和现实不一样的世界,以逃离复杂的城市或真正艰苦的农村生活。牧人自身很少会创作田园文学,因为身在其中的人对自己正在过的这种生活难以有客观的认识和对其美感的洞察。美总是在别处,且只有没有过上的生活才会让人向往,因此,田园文学的作者多半生活在与自然距离甚远的城市,因为对城市生活的不习惯、不喜欢甚至厌恶,创作出了与其实际生活相反的田园文学。它的读者亦不会是真正的农民、牧民及终生没有踏出乡村的人,而是和作者有相似生活环境及经历的城里人。阅读那些描述简单、质朴、美好现存生活的田园文学作品会让他们逃离不满意的现实世界,想象着那无限美好,获得心理的愉悦及短暂的逃离。
随着时代的发展,牧羊人的谈情说爱和阿卡迪亚的诗情画意已经是过去式,现代的田园文学定义多样,内容和形式也五花八门。几乎各种文学形式都可纳入田园文学麾下,从最早的牧歌、戏剧(如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挽歌(如托马斯·格雷的《墓园哀歌》),史诗(其代表作自然就是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还有菲利普·悉尼的假面剧等,到后来的小说、散文和游记等等。在后来的发展中,田园文学的种类更是无所不及,除了前面提到的儿童田园文学外,还有弗洛伊德田园文学、女性田园文学、无产阶级田园文学等等。简而言之,这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文学类型,它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和变化,因而丰富多彩;同时,它的核心特质和关键词却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之间和谐共处的追求。
注释:
[1]Loughery,Bryan,ed.The Pastoral Mode.London:Macmillan,1984.
[2](古罗马)奥维德著,杨周翰译.变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Pope,Alexander.Selected Poetry and Prose.New York:Rinehart&Company,Incorporated,1952.
[4](丹麦)勃兰兑斯著,徐式谷等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Drabble,Margaret,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sixth e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7](英)雷蒙·威廉斯著,韩子满等译.乡村与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8](古希腊)赫西俄德著,张竹明,蒋 平译.工作与时日神谱·译者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9](古罗马)维吉尔著,杨宪益译.牧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0]Gifford,Terry.Pastoral.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0.
[11]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12]Marinelli,Peter V..Pastoral.London:Methuen&Co Ltd.,P75-81.
[13](英)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