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陈志军 李东升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嵌入视角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演进发展研究
王宁 陈志军 李东升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子公司嵌入在跨国公司(MNC)内部网络当中,同时与东道国本地供应商、顾客、政府监管部门等共同构成子公司的本地网络,内部网络与本地网络共同对子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子公司的网络嵌入性是子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对子公司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梳理子公司的演进脉络,重点论述了嵌入视角下子公司自主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子公司自主行为与创业行为、子公司特有优势等问题,指出未来应该基于整合-响应框架的要求,在子公司的内部嵌入性、子公司的反哺行为、重塑母子公司关系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
跨国公司;子公司;网络嵌入;整合-响应框架
子公司嵌入在跨国公司(MNC)内部网络当中,同时与东道国本地供应商、顾客、政府监管部门等共同构成子公司的本地网络,内部网络与本地网络共同对子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早期的跨国公司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保持母公司在跨国公司发展中的主导权,但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子公司的地理位置日趋分散,母公司不得不加大授权,子公司的地位逐渐发生改变,研究的焦点也逐渐转变为对子公司自主权的关注。事实上,子公司的发展更倾向于关注当地环境,甚至在没有母公司支持的情况下自我发展,母公司正逐步失去其中心性。因此,有学者甚至对子公司不当的或过度的自主发展表示担心。①Ambos,Andersson,Birkinshaw.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initiative taking inmultinational subsidia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0,41:1099-1118.因为,这有可能使子公司逐渐丧失MNC内部网络交易成本较低的资源优势。所以,子公司不能一味追求自主权,应该在内外部网络嵌入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本文拟对嵌入视角下子公司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归纳分析子公司演进的理论基础,并强调网络嵌入理论与情境理论的贡献。同时,对嵌入视角下子公司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2002年,Paterson和Brock两位学者在Birkinshaw等学者(1998、2001)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1世纪初将近半个世纪的子公司相关文献,认为伴随着跨国公司从简单的出口贸易、生产外包到全球化企业的发展过程,理论研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战略-结构观点、母子公司关系观点、子公司角色观点和子公司发展观点等四类代表性研究。
(一)战略-结构观点
持此观点的学者信奉钱德勒的“战略决定结构”理论。他们认为,子公司的战略通常由母公司制定,从长期来看,子公司的结构与功能应该适时调整以保证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这种观点单纯地从母公司方面设计母子公司管理体系,忽视了子公司的能动性。
(二)母子公司关系观点
这类研究聚焦于母公司决策制定中的“集权”与“正规化”问题,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母公司如何控制子公司,以保证子公司能为母公司带来最大的益处。同时这类研究也认为,子公司可以有合理的自主权,并可以适当参与到决策制定过程中。相较于“战略-结构”观点,母子公司关系视角的研究开始顾虑子公司的感受,并认可子公司的异质性。因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作用正在逐渐“退化”,子公司的角色和作用逐渐凸显。①Forsgren,M.,Holm,U.,Johanson,J..Division headquartersgo abroad:a step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5,32(4):475-491.基于母子公司关系的视角,有研究者认为子公司面临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应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并指出正式控制机制不如文化控制有效。②王宁、陈志军:《文化控制——管理控制手段的新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三)子公司角色观点
战略-结构观点和母子公司关系观点都是站在母公司或跨国公司整体的角度分析子公司管理问题,子公司角色观点则是以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子公司拥有独特的资源,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母公司应当根据子公司的独特性赋予其适当的自主权,使不同地区的子公司扮演不同的战略角色。整合-响应(IR)框架成为划分子公司角色类型的重要指导思想。“整合”反映的是跨国公司内部对一体化、系统化、集成化的要求,“响应”反映的是子公司所在东道国情境的差异性,以及对子公司适应性和反应能力的要求。不过,对子公司的角色划分虽然考虑到子公司的具体情况,但母公司仍然拥有主导权,是子公司角色的设计者。
(四)子公司发展观点
子公司角色观点对东道国政策干预和海外企业自身成长而导致的子公司角色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权力变化和控制方式变化考虑不足。子公司发展观点比以往更加重视子公司当地的环境,并认为子公司的发展应以自身环境和战略为基础,保持其当地敏感性。White(1984)甚至提出,子公司在没有母公司支持的当地环境中生存,比子公司听从母公司的安排更重要。在此视角下,母公司的中心性、权威性逐渐丧失,子公司的地位不断强化,母子公司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复杂。Mudambi和Navarra(2004)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子公司管理者可以通过控制知识资源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量,来影响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战略,子公司的角色是母子公司之间谈判的结果。
从战略-结构观点到子公司发展观点的演进,反映了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中子公司自主地位不断加强的规律。在跨国企业发展早期,母公司拥有所有权优势和资源优势,因而母公司在母子公司关系中处于支配性地位。但随着子公司的不断发展,子公司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在集团内部的话语权也不断加大,文献越来越多地强调子公司的自治权、能动性和企业家精神,而控制、集中化和标准化等词汇则越来越少。
网络嵌入观点认为,经济行为是嵌入在具体的、可持续的社会关系网络内的,子公司同时嵌入在跨国公司内部网络(内部嵌入)与东道国本地网络(外部嵌入)中。子公司的网络嵌入性是子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对子公司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子公司创业与子公司自主行为
“子公司创业”最早由Birkinshaw提出,指的是子公司的内部创新与创业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为企业寻找新方法来利用或拓展已有资源。子公司创业有利于提高子公司的本地响应能力,在跨国公司网络的内部市场中也可能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全球一体化、全球范围内的学习,是对母子公司均有益处的活动,因此母子公司都有动机推动子公司创业。子公司自主行为针对的是由子公司发起并主导的创业活动,是子公司创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从网络嵌入的观点来看,多数情况下,子公司嵌入在不同于母国的东道国环境中,这使得子公司有更多的机会从跨国公司外部获取知识、资源和市场机会,进行创业活动。这也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放权,并鼓励子公司的创业尝试,才能使子公司在当地市场更具竞争力。③Verbeke,Yuan.The drivers of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subsidiary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A new resource-based view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3,50(2):236-258.但是,子公司的自主行为经常超越了母公司的授权和许可,特别是在自主行为刚刚萌芽时,①Ambos,Andersson,Birkinshaw.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initiative taking inmultinational subsidia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0,41:1099-1118.而这可能会破坏母子公司关系。但是,子公司自主行为也可能带来创新性成果(如知识、技术等),并在整个跨国公司内部传播,有利于维护与改善母子公司关系。因此,母公司看待子公司自主行为的心情是复杂而又矛盾的。
(二)子公司特有优势
子公司特有优势被认为是跨国公司的“第四层面优势”。子公司特有优势根植于子公司层面,是子公司层面的专有知识、能力或者竞争力,体现了子公司所处环境的文化优势。②李凝等:《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的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东道国华人网络的调节效应》,《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3期。通常是隐性知识,不易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转移。它的发现,使得跨国公司专有优势的产生与维持由原来单一的母公司来源转变成为整个公司网络的集体责任。子公司特有优势往往与子公司所处环境高度匹配,能够体现子公司与其他子公司能力差距,子公司自主发展可能形成特定优势,但必须由母公司支持才能长期保持。而要想获得母公司支持则要确保子公司特有优势不会对跨国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并与跨国公司已有的竞争优势积极协同。③李京勋,郑晗:《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过程研究》,《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三)优秀中心
“优秀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COE)被认为是鼓励和监管子公司特有优势的重要工具,是指具有独特知识且被任命负责把该知识扩散到整个跨国公司的一个实体,是跨国公司充分利用特定资源的一种方式,拥有特有优势的子公司就可能发展成为优秀中心。在20世纪九十年代,许多大企业如飞利浦、IBM、GE、雀巢、惠普等都曾建设过优秀中心,但这些中心主要集中于生产和研发技术领域,以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母公司建设优秀中心的首要目的是传播该中心所拥有的知识或资产,但建设优秀中心的成本非常高昂。因此,只有实力雄厚的母公司才能建设并借此实现资源的再分配。Andersson和Forsgren(2000)指出子公司资源、母子公司关系以及子公司的区位重要性是建设优秀中心的决定因素。鉴于优秀中心对母公司投资的依赖性,建立优秀中心也成为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一种机制。
(四)子公司的外部嵌入性
对子公司嵌入性研究可分为两类:内部嵌入性(跨国公司内部)研究与外部嵌入性(东道国本地市场)研究,但后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更为丰富。以Andersson和Forsgren为代表的研究者分别探讨了子公司在当地环境中的技术嵌入、业务嵌入等对子公司绩效、自主权、子公司角色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的系列研究结果都认为,子公司在当地环境中的网络嵌入程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子公司的知识创造与创新程度。④Andersson,U.,Forsgren,M.,Holm,U..Balancing subsidiary influence in the federative MNC:a business network view.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802-818.改善子公司的业绩,也有助于提升子公司的决策自主权,进而影响到子公司的战略角色,甚至会对跨国公司整体的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⑤Nell,Philip C.Andersson,U..The complexity of the business network contextand its effecton subsidiary relational(over-)embeddednes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2,21(6):1087-1098.但是,只有当母公司高度依赖子公司在当地市场的作用时,子公司的外部嵌入性才会对子公司甚至跨国公司发挥积极作用。外部嵌入性研究关注海外子公司的独特性、能动性、发展性以及与当地环境的互动性,但却弱化了跨国公司内部环境在子公司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跨国公司本身的优势。
上述研究都强调了子公司的本地环境、子公司的跨国公司内部环境对子公司发展的影响,体现了跨国公司的网络嵌入观点,同时也暴露出子公司发展中面临的两难问题-整合与响应的矛盾。
子公司角色的演变主要来自三股力量的驱动:母公司委派、子公司自我选择和子公司当地环境的压力;子公司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上述三股力量。因此,子公司的演进可以看作是子公司与跨国公司、东道国环境构成的网络关系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会随着时间的推演和子公司的发展不断被打破和重构,其背后隐藏的理论逻辑如下:
(一)母公司驱动子公司演进的理论基础
从战略-结构观点、母子公司关系观点到子公司角色观点的发展,均体现了母公司在整个企业成长中的主导作用,子公司的首要任务便是实现母公司的战略意图。跨国公司理论、战略-结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有限理性理论等都能够解释母公司对不同子公司的角色设计。
1.跨国公司理论。早期的解释跨国公司成因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化进程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跨国公司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海外子公司对MNC价值增加的方式和程度,反映了母公司对子公司角色的决定权与主导权。
2.战略-结构理论。战略决定结构的观点是战略管理理论对子公司存在与发展的诠释。母公司的战略意图决定了子公司的地位、角色,并作为子公司发展的主导思想。该理论同样突出了母公司的主导地位。
3.委托-代理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是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对于母公司而言,其关键任务就是设计一种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使代理成本最小。①李东升、刘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源机制》,《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9期。但是,随着子公司的不断发展,母公司可能无力掌握子公司经营的全部相关信息,子公司本身也会有追求自己利益的动机,母子公司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变得更加尖锐,从而对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费用产生巨大影响。事实上,即使在利益趋同的情况下,母子公司间也会出现“认知差异”,影响交易费用。母公司管理者与子公司管理者由于立场不同,对同一问题容易产生不同的判断。母子公司对子公司的角色定位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子公司往往过高估计自身的价值,这使得内部信息成本、监管成本和沟通成本等交易费用居高不下,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子公司可能倾向于与外部市场(特别是东道国市场)交易,出现自主行为。
4.决策中的“有限理性”理论。跨国公司通常都是多地域、多业务、员工多样化的企业组织,母公司的“有限理性”是子公司自主发展的主要交易成本。②张晓燕:《跨国公司子公司自主性活动研究——从有限理性角度的分析》,《管理评论》2010年第1期。信息不完全是“有限理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但前文提到的“认知差异”也是母公司有限理性的表现。这会促使子公司在自主行为发生的初期可能故意隐瞒,以防母公司的反感或阻碍,因为母公司常常担心子公司的自主行为带有投机性,有可能偏离母公司设置的目标。可以说母公司的“有限理性”加剧了子公司的自主行为。母公司有意识的规避“有限理性”缺陷,才可能在子公司的自主行为中收益更多。
(二)东道国环境驱动子公司演进的理论基础
跨国公司发展的实践证明,子公司与当地环境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当地市场、竞争对手、供应商甚至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均可能影响子公司的角色演化。由东道国环境驱动的子公司演化涉及的理论主要是区域发展理论。子公司在当地环境融入到一定程度后,会倾向于在当地市场实现某些资源和知识的交换,而不会选择母公司或其他外地子公司。这是因为,从空间维度来看,当地交易更方便;从认知维度来看,当地企业文化相似程度高,交流沟通成本较低。另外,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吸引投资的有利政策,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也成为子公司自主活动的一个诱因。
(三)子公司自演进的理论基础
子公司演进是子公司能力积累与发展的结果,这恰好与动态能力理论的观点一致。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不断地整合、再配置、更新和再创造资源与能力的能力。③Teece,J.D..Dynamic capabilities:routines versus entrepreneurial ac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8):1395-1401.子公司的动态能力是与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不同的、带有明显的本地特色的能力,具有独特性。子公司的动态能力通常基于子公司既往的经验和经历,有一定的“粘性”,很难复制和转移,但却对子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益。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充分考虑了子公司的能动性与创新性,说明子公司正成为跨国公司体系中前沿思想的创造者、重要任务的承担者、战略规划的积极参与者,以及知识网络中重要的学习者和知识贡献者。但是,子公司的动态能力观受制于子公司拥有的资源状况,忽视了全球化背景对子公司资源整合的重要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网络嵌入理论与情境理论视角能够综合深入的概括前面多种理论的多角度分析,解释母子公司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整合-响应”的情境压力促成了跨国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整合-响应的母公司战略体现在子公司网络位置与角色的设计中,母公司的“有限理性”可能阻碍“整合-响应”战略的实施。双重网络嵌入性是子公司的天然情境,该情境提供的资源优势促进了子公司动态能力的发展,但双重网络间的“整合-响应”矛盾又可能使子公司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因此,未来的子公司研究应该集中于双重网络嵌入的前提下,如何平衡“整合”与“响应”的关系。
跨国公司被看作是嵌入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协调合作网络,这种“嵌入性”使得组织中某一个体的经济行动及其后果受到行动者双方关系以及整个网络关系的影响。因此,子公司的跨国公司内部嵌入性是影响子公司行为的不可回避的关键要素。而子公司强化内部嵌入性的倾向,意味着子公司与母公司的互动更为重要,跨国组织中的母子公司关系需要重新界定。
(一)子公司的内部嵌入性研究
子公司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嵌入特征(内部嵌入性)会揭示子公司的角色与功能,并制约子公司的战略过程。内部嵌入性研究有助于揭示在跨国公司内部子公司如何获得得更好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有利于了解子公司的优秀知识与实践如何在跨国公司内部传播。有研究认为,如果母公司不强制要求,子公司的优势就很难扩散;也有研究指出子公司会主动扩散其知识和优势,以扩大自己在内部网络中的影响力,巩固或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这种关系互动包括子公司主动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或者扩散子公司专有优势等。目前对内部嵌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结果的讨论,即内部嵌入性会对子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内部嵌入性怎样发挥作用的过程、影响内部嵌入性的因素以及内部嵌入性的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二)子公司的“反哺”行为研究
子公司的发展或自主创业都应以跨国公司受益为结果,这是保证子公司被保留在跨国公司边界内的必要条件。①方琳、王迎军:《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综述及最新进展》,《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5期。Andersson等研究指出,子公司在当地的技术嵌入和商业嵌入使得子公司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子公司优势在跨国公司的内部转化,会对其他子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②Andersson,U.,Forsgren,M.,Holm,U..Balancing subsidiary influence in the federative MNC:a business network view.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802-818.子公司既往的自主行为若有益于跨国公司,则会引起母公司的“注意”,有可能获得后续支持;若不能为跨国公司带来益处,则会被认为是自立门户的机会主义行为,引发母公司的严格“监控”,从而限制后续的子公司自主行为。③Ambos,Andersson,Birkinshaw.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initiative taking in multinational subsidia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0,41():1099-1118王世权等人在海信集团的案例研究中也发现,那些在跨国公司内部积极传播自身知识与经验的子公司通过在内部与其他单位的联合价值创造,获得更多的信任与理解,有利于未来的自主创业;而那些只顾从跨国公司内部攫取价值的子公司,则可能会失去未来的自主权。④王世权等:《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子公司创业的内在机理——基于海信集团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6期。因此,子公司如何主动将自身优势向跨国公司层面转化,也是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有学者把这一过程称之谓子公司的“反哺”行为⑤丛聪、徐枞巍:《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研究—基于知识的视角》,《科研管理》2013年第5期。或逆向护佑。子公司的“反哺”行为往往是为了提升子公司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地位,增强自身的谈判能力,影响母公司战略向有益于子公司的方向倾斜,使子公司获益。但反哺行为能为母公司、其他子公司和跨国公司总体带来何种益处,子公司的哪些优势易于传播、怎样传播,哪些因素会影响反哺行为等问题尚不清楚。例如,Rugman和Verbeke(2001)在关于子公司特有优势的文章中归纳了10种跨国公司构建核心能力的方法,其中有3种方法都来自于子公司特有优势的转化,但对转化过程未作研究。因此,子公司反哺行为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三)子公司发展引发的母公司角色重塑研究
母子公司关系是双方互动的结果,任何一方的行为都可能对关系质量产生影响。其实,子公司的演进也是伴随母公司角色演变的过程。在母子公司关系形成时,以母公司的资源投入为主而导致母公司的地位较高,早期的研究也大多突出了母公司的控制地位。因为,母公司的集权比分权更有益于子公司的运营效率,强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鼓励比弱势母公司要高,因此母公司强势的跨国公司业务发展水平更好。但是,伴随着子公司的发展,母公司或总部正逐渐演变为支持性机构。在过去的20多年里,许多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忽视了母公司的作用,甚至把母公司视为跨国公司网络中的普通一员。
事实上,面对具有竞争力的子公司,母公司该如何将其能力在跨国公司内部传播,并保证子公司不偏离母公司的战略部署,成为当前母子公司管理的关键要点。出于信息对称的考虑,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发展需要了解一些子公司在东道国网络嵌入的知识,甚至需要融入子公司的本地网络。因此,当子公司在东道国网络中嵌入程度较高时,母公司往子公司所在国的投资越多,越有益于子公司的成长。有学者从子公司创新的过程分析了母公司的作用,认为母公司应积极参与子公司创新。①Forsgren,M.,Holm,U..MNC headquarters’role in subsidiaries’value creating activities:A problem of rationality or radical uncertainty.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6:421-430.除了为子公司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外,有时只有母公司才有能力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因此母公司的参与并分享创新成果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Birkinshaw和Bouquet等学者2007年以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母公司的注意(attention)”研究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母公司的注意指的是母公司对子公司行为的积极的、支持性的关注,而非敌意的、监控性的关注。②Bouquet,Birkinshaw.Managing power in the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How low power actors gain influence.Journal ofManagement,2008,34(3): 477-508.子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改善网络位置、使自己的行为得到肯定等原因需要母公司的关注,而母公司受资源与能力所限,其注意力是有限的,必然成为子公司争相获得的稀缺资源。因此,母公司可以通过对注意力的分配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这些研究启发了管理学界对母公司作用的重新思考,成为未来母子公司研究的方向之一。
Dōrrenbācher和Geppert在201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中的政治与权力》一书中指出,对稀缺或重要资源的控制就是一种“权力”,母子公司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还是对“权力”的争夺。母公司不愿失去权力,而子公司努力发展也是为了拥有权力。子公司的自主发展意味着子公司权力的扩大,但子公司的网络嵌入性意味着母公司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力。母公司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允许母公司的权力被忽视?唯一的出路是为子公司设定强大而又恰当的内部方向,同时又为自主行为提供许可,使得子公司经理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从子公司的角度来看,成为一个“两面派”(Ambidexterity)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两面派指的是同时具备内部联盟与本地适应性的能力,③Gibson,C.B.,Birkinshaw,J..The antecedents,consequences,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2):209-226.也就是子公司的“整合-响应”能力。所以,母子公司关系研究的核心还是对“整合-响应”程度的辨识与争论。只是在理论基础方面,逐渐从传统的战略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理论视角拓展到社会学、网络学、政治学及行为学等领域,这也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延伸。从研究内容来看,逐渐从相对宏观的战略、结构问题过渡到比较微观的问题,如沟通、信任、私人关系、“注意”、“微观政治”等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层级式的管控关系,更强调母子公司的互动、互利、合作与共赢关系。
(责任编辑:栾晓平)
C93
A
1003-4145[2015]05-0133-06
2014-10-11
王宁,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工商学院讲师。陈志军,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升,男,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中的利益机制重构及其有效治理模式研究”(编号:14BGL05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集团公司管理研究——以山东集团公司为例”(编号:13BGLJ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