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发挥民管小组的作用群策群力提升基层建设水平

2015-04-02 03:14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班组职工

杨 明

(中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胜利分公司黄河钻井固井公司,山东东营 257064)

基层中队是公司各级组织中和职工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单元,对公司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有效达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基层队一般都设有民主管理小组(简称民管小组),目的是为了协助基层领导班子开展工作,进行班组员工绩效考核、利益(奖金)分配、协调班组劳动纪律管理等,达到建设“和谐基层,平安基层”的目的。但是长期以来,民管小组在基层队管理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民管小组的作用,没有把民管小组摆到正确的位置,干部职工对民管小组的作用仅仅理解为例行开开会,提一提建议,甚至用来应付上级检查,走走过场;小组成员也没有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调查问题,开会时没有针对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小组成员也不是由职工推举,而是由基层干部随意指定,失去了民管小组的民主性。另外,民管小组本身也不积极主动的参与民主管理、行使民主权利,职工的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基层管理得不到有效贯彻,职工的不满情绪得不到释放,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是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对民管小组的职责不清楚,工作制度不明确,参加会议人员不固定,随机性强,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遇有民管小组成员出差、生病或其他原因请假就延迟会议,甚至取消不开,长此以往,民管小组就在群众中逐渐失去了威信。

三是对民管小组的职能认识存在偏差,错误的认为民管小组不过是基层干部的代言人,换汤不换药而已。甚至有人认为民管小组就是用来挑动职工斗职工。

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按照上级工会对民主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借鉴其它优秀基层队管理经验,我们对民管小组的工作运行进一步规范:其一,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会议程序,为了充分体现民主性,小组成员由全体职工投票选举产生了新的民管小组成员,主要由基层工会小组长、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员和职工代表组成。人员保持在4—6人。其二,严格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遇有小组成员不在,根据制度指定指派其它人员参加,保证会议的正常举行。其三,会议由过去的“建议会”变为小组的“听证会”,对每一次会议,我们都做好充分准备,提前整理好本月或本季度的生产经营、工资奖金、岗位分配等情况,民管小组广泛收集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和热点难点需要协调解决的事情,在民管小组会上,大家畅所欲言,通报上次会议遗留问题解决措施的落实情况、本月或本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民管小组就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向基层队进行质询,基层队干部进行全面答复,最后由民管小组向基层队通报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基层队当场答复,需要研究解决的,记录在案,留待下次会议通报落实情况。

以我们基层队的实施情况为例:我们以卫生管理为切入点,召集基层班子和民管小组成员现场讨论,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讨论中,民管小组反映有职工提出:“卫生检查谁来当考核官?干部是否和职工一样?”经过研究,我们决定实行“互动考核”,制定了卫生项点管理办法,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干部职工都拿出300元奖金进行浮动,卫生不达标,则纳入月度考核,按点扣分。不管干部职工一视同仁。此举极大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走进职工宿舍,窗明几净,摆放整齐,在公司卫生评比中,有很多以前卫生很差的宿舍被评为了标竿宿舍。“职工的建议队干部当个事”,许多职工事后这么说。每位职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都有被重视的需求,民管小组能为职工说话,自然,职工也逐渐把民管小组当作进言献策、解决问题的途径,民管小组在职工中的威信一步步树立起来。

随着民管小组在职工群众中威信的提高,职工遇到想不开、不便向基层队直接提出的困难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民管小组。中队有一名年轻职工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主动与中队干部交流,年初到外部市场工作,在外部市场期间正好赶上父母单位分房,因其父亲早逝,母亲身体又不好,没人为这件事操心,个人非常着急,于是他打电话找到民管小组,说明了自己的难处,民管小组马上向基层反映了情况,配合安排专人对他的事情进行打理,并将他列为帮扶对象,定期到家中走访,解决实际困难,后来虽然因为客观原因没有分上房子,但他还是满怀感激地说:“有事找民管小组没错,出门在外心里踏实!”

自民管小组制度建立以来,也为基层的班组管理提供了正能量。不仅使班组管理融入了集体智慧,使班组管理工作上了台阶,而且班组民主管理氛围更浓了,避免了过去大小事情班组长一人说了算的情况。此外,也进一步加强了对班组长工作的监督。民管小组运行四年来,我们基层队管理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是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过去,干部职工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载体,干部不问,职工不说,即使干部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部分职工也不能敞开谈心里话,干群之间存在隔阂;现在,通过民管小组,干群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职工的心声得到反映,困难得到解决,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二是个人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过去,职工认为管理工作是领导和干部的事,职工没有必要参与,即使参与了也不会被重视;现在,通过民管小组,下面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职工的自身价值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激发了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很多职工现在都说:“这民管会开与不开、真开假开就是不一样。现在大家能把心里话都当着基层队干部职工的面,一五一十地说个清楚、问个明白,有啥闹心事都不憋屈了,干活儿时心里也敞亮多了!”

三是促进了基层“家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职工真正把自己当作单位的主人,全队职工“以队为家,爱家光荣,败家可耻的“家文化”建设逐步的深入人心。

四是基层队基层建设水平明显提高。过去,管理工作中存在“一言堂”现象,基层队作决策、定制度缺乏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对职工群众的要求特别是思想状况了解不透彻,造成工作开展针对性不强,措施制定不力,片面性较强,影响了基层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在,干群之间经过双向沟通,干部知道职工在想什么,职工能够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基层队工作能更好地兼顾公司大局和职工利益,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基层管理也是如此。通过加强和完善民主管理小组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民管小组的工作运行,重点在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措施落实上下功夫,让更多的职工群众参与到民主管理中来,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让其真正成为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形成“风正、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群策群力促进基层队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班组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卓越绩效班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