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唐宋节气诗词中的民俗文化承继
———清明篇

2015-04-02 03:12张维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寒食节寒食扫墓

张维娜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论中国唐宋节气诗词中的民俗文化承继
———清明篇

张维娜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分析了唐宋节气诗词中有关清明节的描写,认为探究唐宋节气诗词对清明民俗文化的传承衍变,挖掘其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感恩孝道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意蕴,不仅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课题之一。

节气;诗词;民俗文化;承继;清明

民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形成之日起就是一项文化继承工程。这项工程在人类文化史的进程中,始终是以它的流动性特征显示其运动的,这就是民俗文化的承继。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1]。清明节中既有祭祀先人、缅怀逝者的悲伤,又有踏青赏玩、亲近自然的欢娱,这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节日。从唐宋节气诗歌中探寻清明民俗文化的传承衍变和时代意蕴,“不是把清明民俗当作‘活化石’或‘文化古董’来鉴赏和展览,而是立足于现在、着眼于现代对民俗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2]。

一、由唐宋节气诗词看清明节民俗文化的去伪存真

1.寒 食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日期是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寒食因为与清明时间相近,且寒食禁火三日,至清明才换新火,因此,寒食、清明两个节日的习俗界限在唐代已不那么清楚,至宋以后,便自然地合二为一了”[3]。在中国唐宋时期的节气诗词里,“清明”和“寒食”往往一起出现在诗句中,有时也有互通之意。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有言:“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寒食节的民俗是寒食当日不生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的本意是选择一年中的这一天送走死火,借着清明节迎来新火,预示崭新一年的好兆头。寒食节历史悠久,延续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历代文人吟咏寒食节的诗词众多,尤以唐宋诗人突出。他们大多是借寒食节抒发悲情。唐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南宋杨万里《寒食上冢》:“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诗人孟云卿则直接用“寒食”入题反衬远在异乡的感伤之情:“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这些诗句显露出的愁苦多是借着寒食节吃冷食这一民俗烘托而出,唐宋节气诗歌中提及的“清明寒食”民俗多带悲凉意味。

寒食作为清明民俗之一,在中晚唐以后开始出现没落之势。据《唐会要》,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逐渐衰落,到元代此俗已经消亡。寒食作为一个民俗事项的没落,主要与寒食节纪念的对象介子推逐渐淡出民众的思想感情与现实生活,以及寒食节吃冷食不利于民众健康密切相关。民俗文化历经千年绵延不绝,终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在继承发展中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社会。不管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禁火冷食这一民俗都不符合广大民众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理念。清明“寒食”一说,现在只有山西的某些地方还保留着这一民俗。

2.插 柳

中国民间有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唐宋时期,咏柳的诗篇很多,亦多是写清明之柳,可见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中有很多与柳有关。南唐冯延巳《鹊踏枝·清明》:“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清明时节,柳出嫩芽,春光里黄灿灿的柳枝万条垂下,阑外杨柳,室内弹筝,这就是诗情画意的清明民俗风情。南宋词人黄孝迈则将清明民俗的感伤基调融入诗句中,《湘春夜月·近清明》:“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南宋词人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中表现了清明插柳民俗:“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清明插柳民俗在唐代已经出现。唐人认为清明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不受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已经盛行,人们踏青游玩归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疾疫。

随着时代发展,有些清明的传统民俗现在已经过时了,插柳民俗发展到现代多不被提倡。现代社会讲究绿色生态文明,清明折柳破坏自然,这种民俗行为显然有悖于现代生态理念。有人倡议将古人插柳与现在的植树结合起来,清明植树既是遵循生态理念,更是对古人插柳习俗的承继。这种做法已经逐渐被人们认同,正成为新时期的一项清明民俗。在山东省的一些农村,目前仍保留着清明插柳的民俗。清明节之际,这些村子里到处可见孩童用一根绑有铁钩的竹竿,踮着脚尖采撷几根柳条,先是编成一顶柳帽戴在头上,而后小伙伴们一路欢歌笑语回家。孩童手里握着刚煮熟的鸡子,仰着头看着插在房门两旁的柳条,别有一番民俗情趣。插柳是对古代清明民俗的一种传衍,因此最好不要简单地用现代的环保理念去评价它。

二、由唐宋节气诗词看清明节民俗文化的传承衍变

1.扫 墓

追根溯源,扫墓祭祖之俗原属寒食节,一般认为清明扫墓是承袭寒食扫墓而来。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四月二十四日敕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编入礼典,永为常式。”寒食扫墓在此被编入礼典。唐宋时期,清明和寒食融合,扫墓也就衍变成了清明民俗。春天万物复苏,是农忙时间,也是生命孕育的时节。有新生也会有终结,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尊老敬老观念让扫墓成为清明节最重要的一个民俗。清明节扫墓的民俗一直被世人保留,为清明增添了缅怀和感恩之意。唐代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形象地传达出清明扫墓作为一项民俗已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承载缅怀先人意义的清明,是一种民俗节日,更是一种民俗文化。有关清明节扫墓的民俗,自古以来就带着深沉的文化意味。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坟前“烧包袱”是清明节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包袱”是指孝眷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包袱里装有冥钱。南宋高翥《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中国古人在清明节为先人扫墓的时候,多是烧些冥币以示祭奠和怀念。在尊崇生命轮回的观念之外,清明节烧纸钱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民俗现象,但同时这也是寄托对逝去亲人哀思和慰藉的一种方式。

随着人们绿色祭奠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清明节扫墓民俗在一步步转变。随着公墓数量的增加,新的扫墓方式逐渐得到人们认同。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束鲜花代替传统烧纸钱,成为城市居民普遍的祭奠方式。但在一些偏远乡村,由于墓地多处于荒郊野地,烧纸钱还没能淡出村民的扫墓民俗行为。从长远来看,清明节扫墓的民俗正在衍变,新的扫墓方式会越来越多,也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向。例如,在互联网上扫墓的祭奠方式正成为传统扫墓民俗的发展趋势。“网上祭扫”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加方便、文明和环保,尤其能避免烧纸钱、冥币引发的火灾,很符合现在所倡导的“绿色”标准。“对祭墓中的迷信也要放入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去看,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4]。清明节扫墓民俗之所以长久存在就是为了向祖先和已逝亲人表达哀思,因此也不必太拘泥于形式。

2.踏青(春)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活动。清明节,按公历来说是每年的四月五日左右。此时正值草长莺飞、新芽吐绿的时节,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由于清明扫墓大都要到郊外去,在缅怀祖先之余,也能在田野中轻松游走,也算是调剂心情的一种方式。自古就有清明踏春的习俗,宋代程颢《郊行即事》:“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南宋诗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可见当时外出踏青人数之多。宋代张先在《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说:“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清明踏青的少女们欢喜地采花撷草,天晚了仍留恋美景不愿回去。这足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踏春这项民俗活动的喜爱程度。北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词:“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词中写了北宋宋真宗、仁宗年间踏春民俗的繁胜场面。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到处可见遗簪坠珥、沉醉欢饮、不拘形迹的游人。唐宋节气诗歌中对踏青的描绘生动再现了古人对清明踏青这一民俗活动的青睐。

踏春之时,采花斗草也成了踏春之人的一项户外民俗活动。南宋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斗草是唐宋时期民众踏春时的一项民俗竞技活动,这个活动:一是比赛谁采摘的花草名贵;二是用花草交叉拉扯,比赛谁的花草不易折断。在那个时期,除了荡秋千、拔河等踏青民俗活动之外,斗草算是趣味性颇浓的体育竞技活动了。清明节衍变到今天,踏春活动中鲜有斗草、拔河之类的活动了。快节奏生活方式下,踏春的人们多是追寻一种亲近自然的情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清明节踏青更多注重一种随意的状态,这种相对灵活的氛围愈加丰富了清明节踏青这一民俗活动。民俗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也应在发展中更加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由唐宋节气诗词看清明节民俗文化的时代意蕴

传统的清明本是一个农事节气,全国各地有很多关于清明的谚语:“清明雾浓,一日天晴。”(河南)“清明冷,好年景。”(辽宁、河北)“清明有雾,夏秋有雨。”(江苏)“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山东)这些农事谚语是人们根据历年气象总结出来的,清明节农事节令和民俗活动使清明渐趋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意蕴。

1.民族文化认同感

清明节的民俗文化是连接不同地域文化的纽带,它能融汇不同的文化理念,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唐代诗人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节让诗人睹物思人,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清明节回乡扫墓的民俗让身在异乡的游子强烈感受到中国传统意义上“家”的概念,清明节民俗文化中的乡土元素维系着中国人心里的乡土情结。清明的重要民俗是祭祀先人,人们把祭祀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联系起来。“慎终,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不要留有后悔;追远,要以恭敬的态度进行祭祀”[5]。慎终追远意识下的图腾崇拜、孝悌文化、家族观念三者之间相互融汇,交汇后的民族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稳定发展的支柱。人民群众创造的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以及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传统的感恩孝道

清明节很重要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寄托着后人对先人的哀思。北宋王安石《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在回乡祭扫父亲墓时写下这首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从古至今,清明节扫墓民俗中传达出的感恩孝道一直被世人重视。现在清明节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清明扫墓之际,也是亲人团聚之时,长辈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们传达着代代相传的孝道和感恩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清明节的民俗行为给了弘扬中国传统的感恩孝道以契机。中国古代就把孝道看作人伦道德的根本,“孝”也成为人们判断道德是非的重要价值尺度。清明节归乡扫墓民俗正是中国传统感恩、孝道的最好体现。

3.人与生态和谐

古人没有刻意注重生态和谐,但古人的诗词里却尽是人、景、情的交融。中国唐宋时期的节气诗词里关于清明民俗的人景交融诗句很多。北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桐树花绚丽烂漫,疏雨刚过,一片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暖风中吹来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民俗活动促成了人与生态的和谐,这也使清明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俗节日。清明节外出踏青的民俗衍变到现在,除了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自然之美,也让人的身心得以放松,更从潜意识里传达给居住在都市的现代人一种生态和谐的理念。清明祭奠先人是中国人的民俗传统,但每逢清明时节,有些人采用焚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产生的烟与灰烬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引发火灾。当下社会民众的清明扫墓民俗越来越注重文明祭扫。通过网络祭扫的方式献一束鲜花,点一支蜡烛,寄托内心的感怀。还有一些人选择来到定点设置的祭祀鼎前表达哀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清明节民俗文化在传承衍变中会更加注重生态和谐。

民俗文化与现代化都是历史的范畴。“民俗不仅仅代表过去,现代化也不仅仅标志未来,它们必然与此时此刻的现在交汇,产生不可避免的相依关系”[6]。正如唐诗宋词里对民俗文化的描绘,现代文明也必然会对民俗文化有着更新的诠释,民俗文化同样会反过来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且也是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1]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间文化论坛,2004(5):16-22.

[2]乌丙安.民俗与现代化的思考[J].民俗研究,1987(4):1.

[3]孔祥馥.唐诗词句中的民俗文化现象刍议[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15- 18.

[4]姚居顺.清明话民俗[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3):64-65.

[5]江玉祥.清明节的来历及文化意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 13.

[6]乌丙安.民俗文化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2.

【责任编辑 王立坤】

Chinese Folk Culture Inheritance in Tang-Song Poetry about Solar Terms:Chapter of Qinming

Zhang Weina
(School of Culture and Mass Medium,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The depiction about Qingming in Tang-Song poetry about solar terms is analyzed.It considers that,study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of Qingming Festival in Tang-song poetry about solar terms,explor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gratitude and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are not onl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mo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but also for socialism civilaztion.

solar terms;poetry;folk culture;inheritance;Qinming

I 207

A

2095-5464(2015)05-0719-04

2015- 05- 18

2013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13BWJ014)。

张维娜(1974-),女,吉林长春人,沈阳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寒食节寒食扫墓
我们去扫墓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寒食节,踏春去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4月3日寒食节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