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交往主体

2015-04-02 03:12杨艳茹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思政

陈 妍,杨艳茹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交往主体

陈 妍,杨艳茹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研究了交往的内涵、理论基础及课堂交往主体。认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课堂交往主体单向倾斜、流于形式、片面参与等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主客二分教育观念长期禁锢、交往主体意识的不平等,也有当前课堂教学条件限制的影响。需要从更新教学理念、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交往型课堂入手研究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交往;主体

2015年初,国家提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施“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政课”。因此,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高校的重大任务,从交往的视角审视“思政课”课堂效度是本学科最新关注的焦点。探究课堂交往主体,对“思政课”学科建设十分重要。

一、交往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交往”作为一个“体现人类存在和社会进化历史的总体性哲学范畴”[1],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备传播信息、交换意见等多种含义。范围上,指各种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交往,贯穿在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内容上,包括物质层面交往和精神层面交往;深度上,指的是交往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延伸。近年来,各学科从自身专业角度对交往的含义进行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交往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含义。

(1)在心理学领域,“交往”是指人们通过工具(言语和非言语)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等活动的交流过程。

(2)在语言学领域,“交往”是指人们为了相互沟通,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进行的交流活动。

(3)在信息科学领域,“交往”是指“信源传出特定信息经信道到达信宿,在这传播的中间不断反馈信息,从而实现不同主体间交流的目的”[2]。

(4)在社会学领域,“交往”是指个体为了特定的目的进行社会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被社会化,会形成与他人特定的社会关系。

(5)在哲学领域,不同学者对交往理论的研究各有视角和侧重,在不同时期有重大影响的有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哈贝马斯和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从宏观的人类交往视角,研究交往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探究两者的相互作用。在本质层面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哈贝马斯则认为交往是“一种独特的和极为重要的社会互动类型,是一种对话,以互动互惠为特点。”[3]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交往哲学理论和交往教育理论,详细探究了交往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6)在教育学领域,有学者认为教育活动是人类特殊的交往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交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学习目的而进行的沟通、交往、理解等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平等关系,并且互动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一个动态的活动,可以用“教学相长”来概括教学论的中心论点。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学科研究的重点不同,但对交往的基本内涵形成了共识:交往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在一定规范、习俗、契约、文化等框架下,借助于一定的媒介,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构建而达成的沟通和理解。

二、课堂交往及其主体的界定

在交往理论与教育学的契合点上思考课堂教学的效度,是细化和具化交往理论,也是为“思政课”探寻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交往活动,可分为课堂交往和课下交往。课堂交往是场域特定、目的明确的交往,是交往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课堂交往是一个复合概念。课堂设定了交往的环境,交往指明了课堂上的活动。顾名思义,课堂交往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交往活动。因此,有学者对课堂交往的界定是:“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指向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的信息交流、教学往来的人际互动的活动过程。”[4]要言之,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交往的内涵包含四个要点:①是发生在课堂情景中的活动;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③需要媒介,例如知识、语言、多媒体技术、情感等;④目的是展开信息、思想和情感的对话、交流和共享。

课堂交往主体是课堂交往研究的关键概念,是在深刻理解主体概念基础上的借用和扩展。在不同领域,主体的释义是不同的。根据本学科性质,作者认为哲学中主体的含义与该研究比较贴近,即是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在课堂交往中,师生双方都具有交往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平等的地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都是课堂交往主体。师生相互尊重,实现互动合作。教师坦诚地与学生交往,不仅仅局限于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热爱生活,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学生也向教师开放身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笔者认为,课堂交往主体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教师和学生。课堂交往主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主体的多极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课堂交往的主体,一改传统“主体—客体”关系模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倡导下都是交往主体,相互配合协调完成教学任务。②主体的平等性。课堂交往主体作为独立的个人,在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教师由课堂的控制者变为启发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③主体的双向互动性。课堂交往是开放的,是流动的,交往主体在影响对方的同时,也会受到对方影响,双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非单向灌输。课堂交往主体类型可分为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可具体分为“师个交往、师组交往、师班交往”[5]。

课堂交往主体与课堂交往媒介、课堂交往环境共同构成课堂交往要素。没有课堂交往主体,课堂交往就不会存在,若课堂交往的主体单边倾斜,交往效果和学习效率都会降低。可见,课堂交往主体对于完成课堂交往活动至关重要。

三、课堂交往主体的偏离与原因

课堂交往主体作为课堂交往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决定交往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是影响课堂交往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若教师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做课堂的控制者,会有效提高教师个人魅力、增强敬业奉献精神、提升业务素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自然提高。另一方面,若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把自己定位为课堂的主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往,与教师在知识上情感上实现互动。这样的公平课堂交往,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巨大的。我国当前“思政课”课堂交往问题多多,几乎成为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因,其关键的问题体现在交往主体上。各层次“思政课”课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体偏离现象。

1.课堂交往主体性单向倾斜

这种现象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交往式课堂的主体特征,是课堂的参与者不断进行多维度的交往互动,在互动交往中踫撞出思想的火花,产生思维之流。而现实是,在长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控制特征,决定课堂交往的对象、数量、时间、内容等。教师在课堂上已习惯于以“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为己任,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选择性及个体差异等;在知识传授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器皿,并尽最大努力去盛放知识,而忽略学生接收的程度。课堂教学往往成为教师的“个人秀”。学生缺乏主体性意识,被动地、形式化地卷入课堂交往活动,习惯于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不去探究“为什么”,不去思考“要什么”,因而也自然没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或疑问。师与生都缺乏交流的意识和动力,都没有相应的课堂交往主体理念。

2.交往流于表面和形式

在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虽然教师逐步“放权”,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时间增多,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但这种课堂互动更多的是为了“任务”。教师在教学设计里要有互动环节,学生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课堂交往有“作秀嫌疑”,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在潜意识里教师仍然是课堂交往的“主角”,学生只是在扮演“配角”,实际上没有多大效果。

3.课堂交往参与主体片面化

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交往无法实现大多数学生的参与。①“秧田式”的座位序列导致教室后半部分的学生参与度明显不及前半部分;②课堂交往大多是教师与个别学生互动(师个交往),生生互动、师组交往和师班交往略显不足;③课堂交往与成绩相关,成绩优异的学生参与课堂交往的积极性要高一些,教师也倾向于与这些学生互动。

产生上述状况的根源应该是:①双边心理上不平等。教师在课堂上有天然的“上位”优势,知识的势差、对教学内容的决定权及课堂的管理权,使学生在潜意识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交往心理上的压力,增加平等和民主气氛的难度。②教师课堂交往引导不力。源于“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教育理念上注重的是知识传授,因而教师备课的着重点,往往是“如何完成全部课堂教学任务”,而对“如何设置或引导应有的课堂氛围”,基本上属于“花絮”状态。③班型超大。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基本班型为100人左右,较大班型为400人,甚至更多,这使得面对个体的情感关怀不仅无法“雨露均沾”,而且难以深入细致。事实上,大多数教师仅与熟悉的学生干部、成绩突出者、课堂活跃者联系较多,而对那些更需要关怀的普通学生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总之,“思政课”课堂交往主体偏离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的教育重知识灌输的传统理念、重识记的考试方式,以及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造成的。这种状况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的交流失去产生共鸣的契机,受教育者自然缺少将理论知识外化到实践中去的动力。”[6]

四、构建“思政课”课堂交往主体

1.引入主体间性理论

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主体地位,主张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教育。传统“主客二分”教育模式的弊端早已暴露,学者在反思这一问题后倡导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的角色。①受教育者才是课堂交往的主体。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通过学习将知识先内化为自己的理论体系,再外化到实际的行为活动中去。从本质上来说,教师只是促使学生学习、实践的外在因素,学生的主观意识才是接受知识、转化知识的决定性因素。②教师在课堂交往过程中是引导者。一改“控制者”的霸道局面,教师组织课堂交往活动,把知识和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交往活动的热情,以促使交往活动顺利、有效进行。其实这种改变并没有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使教师与学生共存于课堂交往活动中。③师生的平等地位中存在着差异。“这种平等是肯定教育主体在人格、法律、话语机会、受关注程度上的平等”[6],但是教师在专业知识、人生阅历等方面比学生更丰富,同时教师在情感付出、满足学生需要等方面比学生更多。所以说在课堂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共同关注课堂交往主体的现实需要,使“思政课”课堂交往体现人文关怀。“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不仅肩负一般学科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担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特殊使命。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交往效果,交往主体需要关注双方的潜在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交往活动的目的,关注学生的自由、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特长,寻找师生情感上的共鸣点。另一方面,学生要感恩于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要满足教师在职业尊严、情感互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需要。若教师的付出长期得不到情感上的认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热情都会受到干扰,所以。学生对教师的关怀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3.学生提高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往,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①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要一改过去课堂交往过程中被动等待、消极承受的局面,应该主动撷取、大胆创新,充分相信自己是发展中的、富有潜力的、具有主体性的人,把学习真正作为一种内在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②教师在课堂交往中增加生生交往的设置。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合作的过程,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课堂交往中的师生交往始终带有层级色彩,但生生交往就是学生之间平等的意见交流与观念整合。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鼓励学生自由参与同辈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意识。③教师应安排合理恰当的,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探究能力,营造轻松的课堂交往氛围,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激发学生的主体热情。

4.构建交往型课堂

交往型课堂是一种扁平化、网状化的交往结构模式,其成员之间是一种交往与建构关系。教师以平等交往主体的角色出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在这里,教师是理论和信仰的引发者、交流者,而不是灌输者。教师可以是课堂的主导者,但不能是“统治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构建者和研究者、信仰的发现者和选择者,而不是被动的“器皿”。交往型课堂是对传统灌输式课堂模式的摒弃。交往型课堂构建的理念是创建一种平等、互动、理解的课堂,关键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更新实践,需要评估、考试在内的整个教育环节的通力配合。

总之,重视课堂交往主体,是扭转目前“思政课”课堂不利局面的积极对策,也是提升“思政课”课堂效度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1]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10- 11.

[2]何小川.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交往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9.

[3]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

[4]杨素萍.论课堂交往[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0.

[5]李海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交往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8.

[6]杨艳茹.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资源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8.

【责任编辑 李 艳】

In-Class Communication Subject i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hen Yan,Yang Yanru
(School of Marxism,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unication,and the subject of in-class communication are studied.It considers that,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action and formalistic,which caused by the long-term bondage of the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educational concept,the ine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classroom teaching conditions.Th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studied from updating teaching ideas,repositioning the dominant ro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constructing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communication;subject

G 41

A

2095-5464(2015)05-0654-04

2015- 06- 11

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5LSLKTZIMKS- 10)。

陈 妍(1990-),女,辽宁抚顺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